查文庫>課件> 面積的認識課件

面積的認識課件

面積的認識課件

  《面積的認識》這一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面積的概念,而面積概念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面積的認識課件,歡迎閱讀。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結合例項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最合適,能用正方形作單位表徵簡單圖形的面積。

  (二)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拼擺、度量等數學活動中,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知道確定面積單位的方法,培養初步的度量意識。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用不同圖形作單位度量面積的過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的合理性。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例項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度量意識的培養。

  三、教學準備

  課件,每組一張粉紅色紙(長18釐米、寬6釐米),一張綠色紙(長12釐米、寬9釐米);每組一袋學具,內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認識面積

  1.結合生活實際,引入“面”的'概念。

  (1)想一想:打掃衛生時,如果兩個同學以同樣的速度擦黑板、擦國旗,誰先完成?為什麼?

  預設:擦國旗的同學先完成,因為黑板面大,國旗面小。

  (2)生活中很多物體都有面,他們是否也有大小呢? 請同學們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預設:

  找一找:可能會找到數學書封面、課桌面、板凳面、地面、臉面、球面……

  摸一摸:請學生摸一摸數學書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體的面……

  比一比:請學生說一說兩個物體的面哪個面大?哪個面小?

  (3)結合例項認識面積。

  ①教師示範:課桌面的大小就是課桌面的面積;數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學書面的面積……

  (板書:認識面積)

  ②學生舉例說明物體表面的面積。(動作與語言相結合,先說說身邊物體的面積;再透過想象,說說其他物體表面的面積)

  2.認識圖形的面積。

  (1)物體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圓等圖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課件出示認識的平面圖形)

  預設:這些圖形也有大小。

  (2)這些圖形也有大小,誰來說說它們的面積?

  預設:正方形這個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積;三角形這個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例項和學生所學知識,透過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說一說等數學活動認識到物體或圖形的表面有大小。教師結合例項,揭示面積概念,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幫助學生建立面積的概念。

  3.及時練習。

  (1)完成第61頁“做一做”。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側面,說說哪一個面的面積比較小。

  (2)為學生提供一個蘋果,請學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說一說什麼是蘋果的面積。

  (3)將數學書按不同位置擺放,說一說封面面積的大小是否有變化。

  【設計意圖】透過練習,使學生認識到不僅物體的上面、正面有面積,側面也有面積,曲面也有面積,進一步完善學生對面積含義的理解;透過判斷不同位置擺放的數學書封面面積,使學生認識到,同一個物體無論怎樣放,面積大小不變,以此發展學生的面積守恆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