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人生> 人生的輸贏為題目的作文

人生的輸贏為題目的作文

人生的輸贏為題目的作文

  有人把人生比作一場遊戲。“遊戲”中論輸贏,所以就有了和人生一樣起伏跌蕩的心緒變化。衝鋒陷陣、過關斬將,遊戲中的輸贏就在其結果和分值中有所體現。可人生中的輸贏又能用什麼來衡量?怎樣做又才能算是“贏”呢?

  自己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女人,但卻可以時常從另一高度放眼遠望去感知生命。其實每個人都不過是寄生在地球上的一個生物,相對於身外那個博大而浩瀚的宇宙,我們只能似草中芥、恆河沙,渺小得不值一提。所以人的整個生命旅程相對於宇宙,充其量也不過是曇花一現、南柯一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有一首詩叫《對酒》——“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隨貧隨富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痴人。”大意就是說,人活在世界上,就好象侷促在小小的蝸牛角上,空間是那樣的狹窄,還有什麼好爭的;而人生短暫,就象石頭相撞的那一瞬間所發出的一點火光,人生就這樣過去了。人生不論窮富,不必太過於斤斤計較,應該儘量放寬胸懷,保持心情的愉快。想想這不無道理。人在過於計較輸與贏、得與失的時候,註定會為此放棄一些什麼,浪費一些什麼,更會為此錯過一些什麼。生命本應就是一個過程,又何必只專注一個結果。水到渠能成,瓜熟蒂會落,這其中有努力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收穫,也有自然而然形成的固有規律。

  每個人既生一回,也要夢一回,雖來去匆匆,但也不能渾渾噩噩。我想這一生應該是愛過、付出過、感受過、努力過!也就是要你——愛護身體、善待家人、珍視情感、珍惜工作、適應社會。所以人生絕不能以單純的輸贏結果定勝負,而人生並付出努力的過程則更為重要!它可以決定此生的充實感;決定此生的滿足度;決定此生的質量性。

  生命的感受何其複雜;生命的過程又何其艱辛。早在2500多年前出生的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孔聖人在生不逢時,歷經磨難的一生中也有過無數次滄然而涕下的悲哀。但每一次所面臨的悲苦境遇,孔子又總能從中悟出什麼,以至後來才有了影響著每一箇中國人思想和行為模式,成為東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論基礎——儒家學說《論語》的完成。只說一個孔子“幽谷吟蘭”的'故事吧,告訴大家:多麼富有智慧的人,他也能遇到和常人無異的沮喪悲傷。

  “幽谷吟蘭”發生在孔子周遊列國而返魯的公元前484年。這年孔子六十八歲。

  十四年,光陰似箭,年華如水。走時尚值壯年,今已白髮鬚鬚。唉!人生苦短,譬若朝露。

  有一天,孔子正站在一塊開闊的山地前,遙望著祖國的大好河山,想想自己離開故土十四年,顛簸流離,四處碰壁,逃來躲去,“累累若喪家之犬”,空懷抱負而一籌莫展。感嘆著,這到底是為什麼?人生又怎麼能這麼難?想到這兒的時候,他不禁悲從中來,心如刀割,淚水滾滾而出。

  這時一陣山風颳來,孔子忽然聞到一股幽香。這荒山野谷怎麼會有香氣傳來,孔子想去看個究竟。孔子問他的弟子們“你們聞到香氣了嗎?”顏回、子路均吸了吸鼻子說:“是。”於是,孔子他們便順著香氣轉進一道幽谷。香氣愈加濃郁。再往深處走,又聞潺潺流水聲。一條清澈的小溪映入眼簾。溪邊生長著各色雜草,香氣就是出在這雜草叢生中。於是孔子彎腰走了進去。天啊,看到的竟是“蘭花”。只見一株株蘭花長在雜草之中。孔子折了一枝,放到鼻底嗅了嗅,好香啊,蘭花,蘭花……如此高雅的蘭花,為何生長在這荒山幽谷之中,而不被人發現?如此清馥的芳菲之王,竟與那些雜草混長在一起,白白地葬送了它的美麗,它的芬芳……孔子又一次感悟著生不逢時,說到:花草尚如此,何況人乎?不僅如此,他還作了一首詩:

  習習穀風,以陰以雨。之子于歸。遠送於野。何彼蒼天,不得其所……

  逍遙九州,無所定處。世人暗蔽,不知賢者。年紀逝邁,一身將老。傷不逢時,寄蘭作操。

  孔子是邊操琴、邊吟唱的,歌聲哀怨而淒涼,直聽得顏回、曾參等弟子淚水漣漣……

  看看孔子的一生,我們是不是也會不由得感嘆——聖人尚如此,何況我輩?既如此,人生真的不必去論輸與贏,其實能夠擁有一個積極的心性、樂觀的態度、處憂而善轉的能力就足以構成我們雖短暫但卻可以精彩的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