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啟示> 【精選】飛蛾的啟示作文四篇

飛蛾的啟示作文

【精選】飛蛾的啟示作文四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飛蛾的啟示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飛蛾的啟示作文 篇1

  追逐光明需要拼搏。

  ———題記

  天黑了,我在臥室寫作業,燈很亮,吸引了一隻飛蛾,它無休止的衝撞著玻璃,它嚮往室內那盞燈

  或許是我無聊又或許是它惹我心煩,我腦子裡生出了奇異的想法:去轟它。它在哪,我打哪,看著它在那飛來飛去,令我著實忍俊不禁,它撞,我看,漸漸地,我心疼了,這麼撞有什麼用,這麼厚的玻璃怎麼是一隻小小的飛蛾撞得碎的呢?這樣做毫無意義。於是我收拾作業走到了一個光線較昏暗的房間內,並關了臥室的燈。

  飛蛾的行為使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事來,那時在農村,有很多戶養魚,晚上有時也亮燈,我與一幫發小跑到那玩,這時,有個孩子說:看!那有盞燈,我們誰先跑到那,這顆糖就給誰!"聽罷,所有的孩子看了看他手中的奶糖,有望了忘那盞燈,就以百米衝刺的速度似的跑向那盞燈,邊跑邊笑,一點也不累,無憂無慮,只知道追逐,只知道用力。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個14歲的少女了,好像從未努力追求過某樣東西,即使精神上再想要,身體上也無動於衷,總是很慵懶的過著按部就班的生活,一年中,好像只活了一天,重複了364次,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卻總也找不到。原來,我缺少的是努力,是拼搏!14歲的我,剛上初三的年紀,馬上就踏入中考的門檻,日子如燈一般消耗。

  回憶兒時的我追逐的目的'好像並不是糖,而是我在享受追逐的樂趣,用力再用力,我就追到了我想要的——成功!

  兒時漁家小燈以印入我的心中,成為了我追逐的那盞燈。追逐光明,需要拼搏!

  夜更深了,寫完作業的我回臥室睡覺,剛一開燈,窗外的那朵白又開始努力地飛撲,衝撞,永不停息。

飛蛾的啟示作文 篇2

  有一段歇後語,叫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想必人人皆知,但是看法各有不同。

  你也許會被它撲火時無畏的勇氣所震撼,也許會替它因不知輕重而惋惜,或者你更看重它為了追求光明而一往無前的精神歎服,但同時你也會為它的不幸遭遇而憤憤不平。——不一而足。

  飛蛾撲火,我以為,對它而言,那是一種全心的,無悔的付出,也許會被火灼傷,甚至得到光明的那一霎那間而身死,但卻無法阻止它們祖祖輩輩對光明的追求。雖身死,但卻得到了光明,肉身消逝,精神卻永遠的存留下來了。

  在那一瞬間,痛楚是難免的,不知它是否後悔,猶疑過。但是尋求光明有錯嗎?沒錯,錯就錯在它所尋求的光明,是用生命來譜寫的,用鮮血成就的。頗有點一獎功成萬骨枯的味道,但是火光是無辜的,它在默默的燃燒自己,點亮生命,卻成就了飛蛾的一撲。

  不管是偉大的還是渺小的。飛蛾撲火,是值得我們尊重的和敬仰的。這是緣於對生命的尊重,對精神的敬仰。

飛蛾的啟示作文 篇3

  夜已深了,四周一片寂靜,我坐在桌前把檯燈擰亮,奮力寫著還沒做完的作業。

  “咚——啪”,抬頭一看一隻飛蛾不知從哪裡闖入了房間,自由的在空間展翅似乎極為興奮,所到之處,都被她那紫黑的翅膀沾上一些粉塵。

  我放下筆。躲開他,望著這隻似乎闖入新世界的黑蛾,在房間裡狂舞,但不一會兒,他就放慢了速度,又飛到了窗邊,好像覺察到這房間並非是自己的理想之地,他還是在想飛出去,但一碰壁又驚異地飛開了,如是幾次,就慌了,索性在房間裡亂撞起來,或許是由於莫名的恐懼,或許是由於還有一點“不信邪”的精神,漸漸的他又加快了速度,更加使叫的撲騰著黑翅,像顆黑隕,在房間畫出一道道凌亂的軌跡。

  看著他力不從心的山洞,那可憐的保持我在嘆息之餘也生了憐憫之心,便把檯燈舉到窗前,並將紗窗露出一條較寬的縫隙,讓它回到它原來的地方,果然,他打著旋兒飛過也來了,繞著燈轉了兩圈,但在他的黑翅觸到離縫隙極近的一霎那,他又向上劃了一個弧,分開了,不疑惑,他越來越慢,只是一味的打著轉的我在牆邊擦一下翅膀,甚至在空中打著趔趄,我擔心的冒出一個念頭,他會不會累死在這裡?

  我從桌前站了起來,想助黑蛾一臂之力——把他捉住放了,剛伸出手,媽媽的高分貝在門邊響起:“小明你在幹什麼?還不快去寫作業”“哦”我無奈坐下,趕忙拿起了筆。

  我擔心一個生命馬上就要結束了,我起身將紗窗全開啟,哀求媽:“您還是讓他……”話沒說完,那無情的蠅拍,把可憐的黑蛾拍死了,一會兒沒了動靜。

  做回桌前,我抬頭望著剛才那黑額似乎在新世界裡飛舞的空間,不經感慨萬千:這是你不該來的地方,為什麼憑一股性子亂闖呢?

  突然窗外又有撲撲的響聲,又一隻蛾在那裡趴著,似乎望著燈發出的亮光,我立刻起身把紗窗拉緊,“別進來”,我自言自語地說,“你想追求目標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去處,還是去你該去的地方吧。”

飛蛾的啟示作文 篇4

  一天傍晚,我在臺燈下看書,外面突然飛來一個“不速之客”——飛蛾。他圍著檯燈飛來飛去,不時發出“啪啪”的聲音,我感覺有點煩便拿起一本書朝它扇了扇,想把它趕走,他人然繞著燈管飛舞,不是與之“親密接觸”。驅逐無效,我的行動在升級:我掏出一張餐巾紙,悄悄地。悄悄地靠近,一下子捏住了它的翅膀!哈!它跑不了了!無意間,我看到了旁邊的一個玻璃瓶,對了,把它關進去,讓他嚐嚐“監獄”的滋味!隔著玻璃瓶我打量著這位“小囚徒”的外表:一對大眼睛,全身黃色,翅膀上還有幾個黑點,一點也不美麗。它似乎並不安分,在瓶子裡撲騰著,結果總是“碰壁”……

  我奇怪地問媽媽:“媽媽!為什麼這隻飛蛾總繞著我的檯燈飛?現在我把它關起來,它還想出去。”

  “飛蛾有個特點,喜歡亮光。你的檯燈就是它的目標,只要它活著,就會追求這一目標!”媽媽一本正經地說。

  我再一次打量著這隻飛蛾,在它小小的身軀上我彷彿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驅使我做出一個決定。於是,我開啟瓶蓋。它飛了出去,不用說,又奔向了檯燈。

  看著它頑強的、小小的身軀,我不禁感嘆:這隻飛蛾目標專一,不屈不撓,不正是我的老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