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清明青團飄香作文3篇

清明青團飄香作文

清明青團飄香作文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青團飄香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青團飄香作文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在這個清明節裡,我們四年級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活動————清明時節、青團飄香。

  下午一點鐘到了,我們班同學迫不及待地將教室裡的桌子以四個為一份,搬到了一起。我們組八個人小心翼翼地把各自帶來的材料放在桌上。我們組同學帶來的材料可真不少:有一次性手套,有一次性圍裙,有塑膠盆,還有芝麻和豆沙餡兒。

  一些和麵的高手———請來的家長,陸陸續續地走進了教室。只見他們麻利地把麵粉、生粉和青團汁放在起,使勁和了起來。不一會兒,麵糰和好了。隨著老師把注意點簡單地說了一下後,同學們就有條不紊地做了起來。

  開始做青團了,我先從青團上用力扯下一小塊,把它輕輕揉成圓形,再把它使勁壓成扁圓,仔細地把一小勺芝麻倒在了上面。可是,剛倒上去的芝麻卻一骨碌從上面滑落下來。我想:只要把麵糰的四周做成凸起來的樣子,餡兒就不會滑落下來了。說幹就幹,我急忙把麵糰四周捏成凸起來的樣子。果然,芝麻滑不下來了。接著我輕輕地把麵糰四周凸起來的部分往上捏,搓成圓形,這樣,我做的第一個青團就大功告成了。最後,我用同樣的方法又做了許多大小各不樣的青團。班上同學們做青團的場面好不熱鬧,同學們有的在使勁壓麵糰,有的在小心翼翼地往麵糰裡增餡兒,有的在用力搓麵糰,還有的同學在捏麵糰……場面熱鬧非凡。第一課下課了,我們把做好的青團放在托盤裡。瞧!我們做的青團的樣子可真不少,有北極熊,有火腿腸,有水槍,還有火箭……隨著我們嘖嘖的讚歎聲,老師和家長開始頒獎了,我們組得到了心靈手巧獎。

  老師讓幾個同學把托盤送到食堂裡去煮。我們在教師裡等待著,在這四十分鐘裡,我們班同學個個急的象熱鍋上的螞蟻,有的同學急的上蹦下跳,有的同學急的坐立不安,還有的同學甚至把沒用完的餡兒放在嘴裡了。突然,聽見“砰”地一聲,門被人打開了。同學們爭先恐後地去搶青團。我拿了兩個青團去送給英語老師,又拿了一個自己吃,這青團香噴噴,熱乎乎地,在甜味中還包含著蔬菜的清香,真是美味極了。

  通過了這次親手做、吃青團的活動,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古往今來人們對清明的喜愛之情。

清明青團飄香作文2

  清明節前夕的一天,你如果走過我們的教室,你一定會聽到我們一陣陣歡樂的笑聲,聞到一股股清香。你肯定會問我們:“你們在做什麼?”我們會回答:“我們在做青團!”

  下午一點到了,每個小組紛紛拿出自己準備的材料,擺放在桌子上,彷彿正開展著一場食品展覽會。瞧:有綠色的青汁;有香甜的餡兒;還有一個個道具。道具準備好,就蓋和麵了,這可是製作青團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只見一個個和麵高手——老師請來的家長們陸續登場。她們嫻熟地將麵粉倒入盆中,再加入少許的水,接著,陳冠宇媽媽將手伸入盆中,熟練的揉了起來。慢慢地,原本鬆鬆散散的麵粉在陳冠宇媽媽手中變成了柔軟的大面團,然後,再倒入事先準備好的青汁,繼續和。終於,青色的麵糰揉好了,家長們把麵糰分成幾段,依次分給每一個小組。

  開始做青團了。我先取出了一箇中等大小的麵糰,在手中來回揉。揉成一個光滑的圓球體時,就差不多了,我接著把麵糰輕輕壓扁,然後小心翼翼的把壓扁的麵糰窩成一個圈,再把豆沙餡擠在裡面,注意不要擠太多,小心餡兒會漏。擠好餡兒,用筷子把餡兒往裡面塞一塞,再把麵糰一捏,一包,之後用保鮮膜將青團包好,這樣一個完美的青團就做好了。再看看其他人做的:杜駕麟在青團上來回抹上黑芝麻,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黑”團,不知道蒸出來味道怎麼樣?看看成婭媗的,她把芝麻、豆沙和青團一起搓,使青團變成了一個“大花臉”……其它小組也不甘示弱,都在埋頭奮力做著,整個班的氣氛達到了最高潮!

  第一課下課了,朱老師給我們每個組評了獎。我們這組光榮地獲得了“最佳紀律獎”我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所有組製作的青團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就是陳申一組的青團,他們十分創意,有“長方形”;有“五角星”;有“餃子”;有“荷包蛋”;有“神舟飛船”;還有“青團一家”……他們這組不愧是“最佳創意獎”。獎評好了,就該把青團送到食堂去蒸了。我在教室裡聯想起了青團的味道,一定是軟軟的、糯糯的。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美味的青團,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青團,剝開保鮮膜,吃上一口,“真香”我說道,這青團帶著一股黃瓜的清香,吃進嘴,軟軟的,糯糯的,太好吃啦!

  回家的路上,我腦海一直浮現著下午活動的場景,真是春暖清明,青團飄香。

清明青團飄香作文3

  清明節有許多習俗,平時一到清明節,爸爸媽媽都會到商店裡去買現成的青團,一個個青團圓圓胖胖的,惹人喜愛,下午,老師帶我們親手做青團,親自感受清明節的習俗。

  前一天晚上,我和媽媽買了幾根黃瓜,把它們一起放在榨汁機裡,那嫩嫩的黃瓜被榨汁機慢慢地”吞”了下去。

  今天我們組帶來了五花八門的原料,你瞧,王棗棗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餡兒,張澤龍帶來了碧綠的青汁,尹株文帶來了做得過程中所需要的工具……大家一邊忙著擺放用具,一邊交頭接耳地交談著該怎樣做,一個個興奮不已。

  開始和麵粉了,老師向盆裡倒了點水,然後把麵粉倒進了裡面,還請了幾位和麵高手—-幾位同學的媽媽,奶奶來和麵。陳冠宇的媽媽拉起袖管兒,把自己纖細的手放進了麵粉中,頓時,麵粉象散了隊的隊員各向自己的外面逃去,阿姨用手來回搓著,麵糰象一個個孩子乖乖就範,任憑她的'揉搓,隨著搓的節拍上下翻飛,老師把青汁倒入麵糰中,不一會兒,麵糰娃娃就換上了節日的盛裝,一身碧綠的燕尾服加上胖胖的身體,更顯得可愛。

  老師把麵糰一點一點地分給我們,說了做時的注意點,不一會兒老師就開始宣佈做了。我先請教了陳冠宇的媽媽,然後拿起一些麵粉,搓成”小圓子”再把中間部分捏凹下去,我學著老師的樣子把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放在圓的底部,把左右手的大拇指放在圓的頂部,用力捏凹下去,一下子,麵糰被捏變了形,我拿起一點芝麻放進了裡面,小心翼翼地包了起來,可是這調皮的芝麻一下子從裡面逃了出來,呀,這下子青團了”大花臉”,外面一黑一白,可真有創意!我不灰心,繼續搓著,我把捏好的青團往芝麻裡一放,頓時,青團一身黑,成了”黑團”,我一邊看一邊笑,把它放進了盆裡,我環顧四周,只見旁邊的同學都做的熱火朝天,有的同學高興得手舞足蹈,有的同學老是做不起來,愁眉苦臉,還有的同學跑前跑後,著急得直跺腳……看著青團被送進食堂,我心裡癢癢的,非常想吃。

  在等的這段時間裡,我心裡萬分焦急,想著想著,我彷彿置身於其中,感受著青團的美味。

  過了一會兒,青團上來了,我口水直流三千尺,趕忙咬了一口,滾燙的青團在我的舌尖上上下翻飛,再咬一口,美味的芝麻一口流入我的嘴,哇,真是好吃呀!

  透過這次活動,既讓我們增強了動手能力,又讓我們更加了解了清明的習俗,真是一舉多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