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名人故事> 一代國母宋慶齡的愛國故事

一代國母宋慶齡的愛國故事

一代國母宋慶齡的愛國故事

  宋慶齡,1893年生於上海,1915年與孫中山結婚並擔任他的秘書,參與革命活動,致力於民主革命事業。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宋慶齡繼承他的遺志,繼續投身革命,贏得了國共兩黨和中國人民的一致尊重。下面,就由yuwenmi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代國母宋慶齡的愛國故事,希望各位童鞋喜歡!

  一代國母宋慶齡的愛國故事

  有一位女性,她出生在上海的一個富裕家庭,從小接受“獨立、自由、民主”的先進思想教育;有一位女性,不顧家人反對,與流亡中的革命黨人結婚,從此踏上了為爭取民族解放、自由而奮鬥的道路;有一位女性,為了國家的事務鞠躬盡瘁,為廣大的婦女兒童奔前走後謀福利。有一位這樣的愛國女英雄,她的名字,叫宋慶齡。

  宋慶齡與孫中山

  在宋慶齡的一生當中,革命和國家這兩個詞語佔據了她的大部分時間。為了支援革命,她心甘情願追隨孫中山先生,和他一起扛起起義的大旗;為了國家,她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寧願拋頭顱灑熱血。她的這種精神,在接下來的一則故事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1922年的6月16日,註定是一個不安穩的日子。自從孫中山先生決定開始進行北伐戰爭之後,受到了來自很多方面力量的阻撓和抗爭,其中,也不乏許多當年曾經和孫中山並肩作戰的同志。而陳炯明,就是其中一位。這個曾經和孫中山先生一起參與過“護法戰爭”的好戰友,因為不滿孫中山先生“使用中央集權武力謀求全國統一”的做法,在這一天,他選擇進攻了元帥府。

  當時孫中山先生已接到密報,知道事態緊急,便要求宋慶齡先行撤退。但是宋慶齡卻堅持讓孫中山先生先走,因為她知道,如果自己和孫中山先生同時撤離,就會因為移動目標過大而被叛軍發現,使得孫中山先生置於危險境地。所以,宋慶齡對孫中山先生說出了那一句經典的話語——“中國可以沒有我,但不可以沒有你。”

  她忍痛將孫中山先生送走,自己和幾名部下呆在家中,製造孫中山仍然在家的假象。因為她的勇敢,使得孫中山先生最終可以撤離到安全的位置。而宋慶齡自己,卻幾次遭受生死的考驗,才和孫中山先生會合。

  宋慶齡的豐功偉績

  1933 年 3 月下旬的一天, 上海亞爾培路(現陝西南路)一幢小樓的會議室裡, 一派緊張而憤怒的氣氛, 以宋慶齡為首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正在舉行緊急會議。 宋慶齡是去歐洲旅行後於 1931 年 6 月回到災難深重的祖國的。 她看到蔣介石置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於不顧, 卻對革命者和愛國人士進行殘酷的鎮壓和屠殺, 氣憤急了, 立即開展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和國民黨黑暗統治的鬥爭。

  1932 年 12 月, 她聯合學術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魯迅、 蔡元培、 楊杏佛等人, 組織了中國民權保障同盟。 同盟的主要任務是: 營救一切愛國的、 革命的政治犯, 爭取人民的集會、 結 社、 言論、 出版等自由。 同盟一成立, 就先後營救了許多抗日革命志士。 這天, 他們正在商量營救被國民黨非法逮捕的在上海養病的紅軍將領陳賡等 5 位愛國志士。

  同盟得知上海第二特區法院將在 3 月 31日以從事“共黨”活動的罪名, 要開庭審判他們 5 人的訊息, 心急如焚。聽完情況介紹以後, 宋慶齡說: “先要把這個訊息告訴報界, 並且公開發表宣言, 揭露國民黨當局蹂躪民權的'非法行徑。 ”然後刀子轉向同盟的律師吳凱聲說: “在法庭上, 由你擔任他們五人的辯護律師 。 ”

  “國民黨肯定不會輕易放人! ”有人擔心地說。 “那我就到南京去向他們要人! ”宋慶齡大義凜然地回答。 果然不出所料, 在法庭上, 儘管上海第二特區法院的法官被吳凱聲駁斥得理屈詞窮, 卻依然判決陳賡等五人有罪, 並被押解到南京, 關進了軍事監獄, 蔣介石已下令決定秘密殺害他們。 宋慶齡氣極了。

  4 月 1 日, 她發表了《告全國人民》 一文, 號召全國人民起來營救他們。 接著她不顧個人安危, 在 4 月 4 日趕到南京, 親自找到了蔣介石。 一見面, 宋慶齡就開門見山地責問道: “你為什麼不釋放陳賡? 他究竟犯了什麼罪, 你要槍斃他? ” “他們是共產黨, 擾亂治安, 進行反對政府的活動……” 蔣介石的話未說完, 宋慶齡就義正詞嚴地打斷了他的話: “你拿出證據來! ” “證據在法院嘛! ”

  蔣介石狡猾地說。 “法院根本拿不出證據。 ” 可是, 蔣介石仍然堅持要殺陳賡等人。 宋慶齡憤怒了 , 她指著蔣介石大聲說: “陳賡是黃埔軍校的學生, 東江之役一直跟你打仗, 你忘了, 你打了敗仗, 還是陳賡救了你一命,不然你也活不到今天。 現在你要殺他, 簡直是忘恩負義! 你天天說的禮義廉恥那裡去了? ” 蔣介石被責問得啞口無言, 低著頭, 在房間裡踱來踱去。

  他怕把事態鬧大, 更怕面前的孫夫人向全世界發表公開宣告, 只好無可奈何地說:“好吧, 我把陳賡交給你, 只是——不許他再從事破壞活動。 ” 經過宋慶齡同蔣介石面對面的鬥爭, 陳賡被釋放了。 他在後來的革命戰爭中, 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1936 年 11 月, 宋慶齡得知國民黨反動派非法關押了 7 名著名愛國人士, 就是轟動全國的“七君子事件”。 她義憤填膺, 立即向新聞界發表了嚴正宣告: “關於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 7 位領袖的被捕, 我以這個組織執行委員會的名義, 特提出抗議, 反對這種違法的逮捕, 反對以毫無根據的罪名橫加在他們身上……

  救國會的 7 位領袖已被逮捕, 可是我們中國還有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人民, 他們的愛國義憤是壓制不住的。 讓日本軍閥當心吧! 他們雖然可以在幕後指使逮捕 7 位領袖, 但是全中國的人民是不會饒怒他們的。 ”宋慶齡的宣告大義凜然, 氣貫長虹。 為了揭露敵人的醜惡面目和營救 7 位愛國人士, 宋慶齡又公開向國民黨蔣介石發出質問: “愛國算不算有罪? ”敵人為了欺騙人民, 美化自己, 當然不敢公開說愛國有罪。 宋慶齡的一個又一個有力質問, 使 敵人啞口無言。 為了 使敵人更處於尷尬的地位, 她又發起了 “愛國入獄運動”。

  在那炎熱的 7 月, 她不顧疲勞, 帶著何香凝、 胡愈之等 10幾位救國會的同志, 揹著行李來到了蘇州高等法院。 並質問當局, 如果愛國有罪, 是來自請入獄的。 敵人沒有料到宋慶齡會親自來到, 更沒有料到採取“自請入獄”的方法, 嚇得一個個狼狽不堪, 理屈詞窮。宋慶齡領導的“同服愛國罪”運動在全國激起了強烈反響, 對賣國賊蔣介石是一次沉重地打擊, 喚醒了更多的人起來與反動派進行鬥爭。

  在全國億萬人民強大的壓力下, 敵人終於被迫釋放了 7 位愛國領袖。 1981 年 5 月 29 日, 宋慶齡平靜地離開了我們, 但她貢獻給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偉大業績, 將世世代代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