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名人故事>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通用17篇)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通用17篇)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為大家帶來了達爾文的名人故事,歡迎大家參考!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1

  達爾文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醫生,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繼承自己的事業,也當一名醫生,可是達爾文無心學醫,進入醫科大學後,他成天去收集動植物標本,父親對他無可奈何,又把他送進神學院,希望他將來當一名牧師。

  然而,達爾文的興趣也不在牧師上,達爾文有他自己的理想,他9歲的時候就對父親說:“我想世界上肯定還有許多未被人們發現的奧秘,我將來要周遊世界,進行實地考察。”為此,達爾文一直在積極準備。

  為了有利於自己觀察和收集動植物標本,達爾文拋棄了事務輕閒。經過五年的環遊旅行,達爾文在動植物和地質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回國後又做了近二十年的實驗,終於在1859年出版了震動當時學術界的《物種起源》一書。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2

  達爾文是19世紀著名的科學家,進化論的創始者,他生前常說,他的《物種起源》等著作和學說是“集體的產物”。在一封信中他曾這樣寫道:“我清楚地看到,如果沒有那些可欽佩的觀察者所蒐集的大量材料,我決寫不出那本書來。”事實上,他和華萊士的交往便是科學家這種謙虛無私精神的體現。

  華萊士是英國著名的自然科學家和旅行家,比達爾文小14歲,他和達爾文一樣,進行著科學考察的活動,曾到南美的巴西、馬來半島等地做生物考察,採取動植物標本,在同一個課題上進行研究和寫作。其間,他讀過達爾文的《一個植物學家的航行日記》,也和達爾文有過幾次通訊,討論交流研究心得,不過兩人都沒有提及他們各自的獨立研究和正在寫作的具體內容。

  1858年6月18日,正在努力撰寫《物種起源》一書的達爾文,收到了華萊士寄來的一篇關於進化論的手稿——《論變種無限地離開其原始模式的傾向》。達爾文驚詫得目瞪口呆,他說:“我從從未見過有這種更加令人驚奇的偶然巧合。他現在採用的學術名詞,甚至也和我的書稿中各章題名相同……”

  如果是這樣的話,進化論的優先權將歸於華萊士了,達爾文再發表著作,就有抄襲和剽竊之嫌達爾文這時思想鬥爭十分激烈。要知道達爾文已經從事20多年的研究了,當他環繞全球作科學考察時,華萊士還是一個剛入學接受啟蒙教育的小學生。達爾文由於舊病復發,加上孩子們身體不好,使得寫作時斷時續,進度很慢,才讓華萊士後來居上。但他不愧是品德高尚的人,他決定退避三舍,成人之美,建議華萊士趕快將論文發表出來,同時為了避嫌,他打算中斷自己的寫作,讓華萊士獨享榮譽。

  但是,華萊士也是品德高尚的人,他知道了這件事情後,不僅果斷地放棄了優先權,而且滿懷敬意地對人說:“當我還是一個匆忙急躁的少年時,達爾文已經是一個耐心的、刻苦的研究者了,他勤勤懇懇地蒐集證據,來證明他發現的真理,卻不肯為爭名而提早發表他的理論。”

  最後在別人的勸說下,達爾文同意和華萊士的論文合併,以合著的名義提交林奈學會宣讀。達爾文非常感謝華萊士,他寫信致意,並說:“如果有著可欽佩的熱情和精力的人應該得到成功的話,那麼您就是最應該得到成功的人。”

  在華萊士的鼓勵下,達爾文在1859年11月24日這一天,終於出版了《物種起源》這一鉅著,1250冊書在當天銷售一空。華萊士高興地喝彩,稱這本書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書籍之一”,並將進化學說這一理論稱之為“達爾文學說”。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3

  達爾文是一位世界有名的科學家,他從小就觀察花草樹木怎樣生長,鳥獸魚蟲怎樣生活。他有時爬到樹上,看怎樣孵小鳥;有時到河邊去釣魚,把釣到的魚養起來觀察。蝴蝶呀,蜻蜓呀,他都採集來做標本。

  達爾文每天工作以後,喜歡在樹林裡散步,呼吸新鮮空氣。就是在這休息的時候,他還認真觀察樹林裡的東西。一棵小草的變化,一條小蟲的蠕動,也能使他產生極大的興趣。

  有一次,達爾文看見樹上幾隻小鳥,就站住了,仰著頭仔細觀察。為了不驚動他們,他一動不動在樹下站了好久。一隻小松鼠以為他是一根木樁,竟然順著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

  達爾文在長期的科學研究工作中,觀察過許多動物和植物,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為他創立進化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4

  達爾文是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從小就喜歡打獵、採集礦物和動植物標本。他的爺爺和爸爸都是當地的名醫,家裡希望達爾文將來也能從醫,於是把他送到醫學院學習。可是達爾文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父親非常生氣,又送他到劍橋大學學神學。然而,達爾文仍然熱心於收集甲蟲等動植物標本,對神秘的大自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1828年的一天,在倫敦郊外的一片樹林裡,達爾文正圍著一棵老樹轉悠。突然,他發現將要脫落的樹皮下有蟲子在蠕動,於是急忙剝開樹皮,發現兩隻奇特的甲蟲正急速地逃跑。達爾文馬上把它們抓在手裡,興奮地觀看起來。正在這時,樹皮裡又跳出一隻甲蟲,他措手不及,迅速把一隻手裡的甲蟲塞進嘴裡,伸手又把第三隻甲蟲抓了過來。看著這奇怪的甲蟲,達爾文真有點愛不釋手,只顧得意地欣賞手中的甲蟲,早把嘴裡的那隻甲蟲給忘記了。嘴裡的那隻甲蟲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達爾文的舌頭蜇得又麻又痛。後來,人們把達爾文首先發現的這種甲蟲,命名為了“達爾文”。

  1831年,達爾文參加了歷時五年的環球考察。回來後,達爾文大膽地提出了“物種逐漸變化”的假設,摒棄了物種不變的說教,並在1859年出版了劃時代的鉅著——《物種起源》。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5

  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曾乘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著作,在生物學上達爾文小的時候,一次跟媽媽到花園裡為小樹培土。媽媽說:“泥土是個寶,別小看這泥土,是它長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們才有肉吃;是它長出了小麥和棉花,我們才有飯吃,才有衣穿。泥土太寶貴了。”

  達爾文問:”媽媽,那泥土能不能長出小狗來?” “不能呀!小狗是狗媽媽生的,泥土裡不能長出來的。”

  達爾文又問:”我是媽媽生的,媽媽是姥姥生的,對嗎?”

  “對!所有的人都是他媽媽生的。”

  “那最早的媽媽又是誰生的?”

  “上帝!”

  “那上帝是誰生的呢?”

  媽媽答不上來了。她說:“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對我們來說都是個謎,你快長大吧,這些謎等待完成了一次革命。

  你去解開呢!”

  達爾文自幼喜歡花草樹木、鳥雀蟲魚。上學以後,他仍然保持著對大自然的濃厚興趣。他騎馬、打獵、釣魚、捕捉昆蟲、鑽進樹林觀察鳥類。對達爾文來說,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大問號,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他經常邊觀察邊沉思,甚至忘記了危險。

  達爾文的這種熱愛大自然和勇於探索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6

  達爾文小的時候,一次跟媽媽到花園裡為小樹培土。媽媽說:”泥土是個寶,小樹有了泥土才能生長。別小看這泥土,是它長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們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長出了小麥和棉花,我們才有飯吃,才有衣穿。泥土太寶貴了。”

  達爾文問:”媽媽,那泥土能不能長出小狗來?”

  ”不能呀!”媽媽笑著說,”小狗是狗媽媽生的,不是泥土裡長出來的。”達爾文又問:”我是媽媽生的,媽媽是姥姥生的,對嗎?”

  ”對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媽媽生的。”

  ”那最早的媽媽又是誰生的?”

  ”是上帝!”那上帝是誰生的呢?”

  媽媽答不上來了。她對達爾文說:”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對我們來說都是個謎,你像小樹一樣快快長大吧,這些謎等待你們去解開呢!”

  什麼是人工選擇

  是指標對特定性狀進行育種,使這些性狀的表現逐漸強化,而人們不需要的性狀則可能逐漸消匿的過程。

  什麼是自然選擇

  生物在生存鬥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現象。叫做“自然選擇”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7

  達爾文小時候的故事,現在仍然被人們津津樂道著。一達爾文小時候,因為總是愛問問題,什麼問題都要問到底,最後學校終於忍無可忍,就把他給開除了,開除的理由是問題兒童。當然,還有一些達爾文跟自己的媽媽之間的故事.

  據說達爾文小的時候,有一次跟媽媽在花園裡給植物培土,這個時候,好奇的達爾文又開始問問題了,問自己的媽媽泥土裡能不能長出小狗來,媽媽哭笑不得,後來又問世界上最早的那個媽媽是誰生的,母親告訴他是上帝,然後他又問上帝是誰生的,這個時候媽媽已經回答不出來了,可以說,從小的時候,達爾文就已經對生物和自然充滿了好奇和疑惑。

  上學後,達爾文小時候的故事更加豐富了起來,他經常會在森林中觀察小鳥的動作,並且還喜歡思考,觀察樹木,觀察魚,真是一個天真的孩子,有一次,達爾文在快要落下的樹皮上發現一個蟲子在動,他趕緊把樹皮給撥開了,看到兩隻奇怪的甲蟲,趕緊抓到手心裡觀察,一點也不害怕。後來竟然還惹得那個甲蟲放出了毒汁,把他的舌頭給蜇傷了。

  這樣的事情在達爾文身上還有很多很多,達爾文小時候的故事說起來真是難以想象,而就是這樣一位對生命充滿好奇的孩子,才能從各種奇怪的事物中發現各種現象,以至於後來發現了偉大的進化論。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8

  達爾文的向光性實驗,對於這一實驗來說,達爾文可以說做了偉大的探究,並且還研究出光照對於植物的胚芽生長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影響,那麼,這一實驗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它能夠證明什麼呢?

  首先來看達爾文的向光性實驗到底是研究出了什麼。一個方面是植物的胚芽如果受到的是單側光的照射,那麼,植物是朝向光源那側生長的;一個是說當切掉植物胚芽的頭端時,也就是說胚芽不再生長了,這個時候它就不會發生前面那樣的向著光線彎著生長的情況;第三個現象是如果把植物的胚芽的頭端用一個小帽罩起來的話,這個時候的胚芽會直立著生長;第四個是如果一側的光只照射植物胚芽的頭端的話,那麼這一胚芽仍然是向光源的方向生長的。

  在單側光的時候,植物的胚芽的尖端可能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它會對其的生長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會向著光線生長,可以說,這一發現是前人所沒有想到的,雖然這些僅僅只是猜測,但是仍然從中知道某些歸來,到底這一物質是什麼,當時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這種物質的存在,當時也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儘管如此,現在人們說起達爾文做的這一向光性實驗時,仍然會被這一偉大的生物學家所折服,他的那種求知慾以及對事物的好奇,使他不斷向前摸索。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9

  今天,我看了一則故事,講的是達爾文,一個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他從小就喜歡生物,每天一放學,他就到花園裡去,一會兒捉蝴蝶,一會兒掏鳥蛋,一會兒趴在地上看螞蟻搬家。大自然成了他的大課堂,開闊了他的眼界。 達爾文讀大學時,最喜愛到野外去採集標本。一天,他發現有兩隻稀有的甲蟲,他喜出望外,用兩手各抓一隻。之後,他又發現了第三種稀有的甲蟲,他捨不得放走手中的甲蟲,便把抓在手的甲蟲放在嘴裡,騰出手去抓第三隻甲蟲,可沒想到嘴裡的那隻甲蟲射出一股極辛辣的汁液,灼痛了他,一張嘴,甲蟲便落地跑掉了,再看第三隻甲蟲,也逃得無影無蹤了。

  為了這件事,他難過了好幾天。 我不禁想起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去年暑假裡,我去奶奶家裡玩,把自己養在家裡的小烏龜讓媽媽保養,當我回到家裡的時候,卻發現小烏龜死了,我便去找媽媽,媽媽說:“我上班去的時候把窗子關了,可能它被熱死了。” 因為這件事,我足足哭了兩三天,我和小烏龜已經在一起生活了一年多了,沒了它我還真不習慣了,因此,媽媽又給我買了一隻。 我想熱愛大自然是孩子的天性,也是生活的真諦,只有你全身心地去愛自然,你才會感覺到這個世界是多麼可愛,也只有熱愛它們,我們才能更好地熱愛生活,去發現,去創造。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10

  問起“進化論”的創始人是誰,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達爾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當時,達爾文卻想把這一巨大的榮譽讓給別人。

  1839年春天,達爾文已經對進化論的觀點進行了系統而成熟的論證,並陸續寫出了手稿。但他知道科學容不得有絲毫紕漏,所以沒有急於將手稿拿去付印發表,而是繼續尋找更多更充分的論據來驗證自己的觀點。

  這一論證竟然延續了將近二十年。1858年夏天,達爾文覺得一切都成熟了,決定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他把自己幾十年來的手稿整理好後,交給英國自然科學家賴爾博士,讓他幫助付印發表。就在達爾文把手稿交給賴爾博士的第二天,他收到在馬來群島從事研究的另一位科學家華萊士所寫的論文――《記變種無限地離開其原始模式的傾向》,論文的內容跟自己的研究成果一致。

  在這個關係到誰是“進化論”創始人的重大問題上,達爾文選擇了謙讓。他對賴爾博士說:“我寧願將自己的手稿付之一炬,也不願使華萊士或其他人認為我達爾文待人接物有市儈氣。”

  賴爾博士說:“這是你幾十年的心血,你是進化論的創始人,你當之無愧。”達爾文說:“沒關係的,只要科學有了進步,是誰推動了進步又有什麼關係?”

  達爾文決定把進化論創始人這一巨大的榮譽讓給華萊士。但是深知達爾文研究工作的賴爾博士堅決不同意達爾文這樣做。在他的堅持和勸說下,達爾文才同意把自己的手稿提綱和華萊士的論文一起送到相關機構,同時宣讀。

  華萊士得知達爾文先於自己二十年就有了進化論這項科學發現後,他對外界宣佈說:“達爾文是一個耐心、下苦功夫的研究者,他勤勤懇懇收集論據,以證明他發現的真理。這項發現本應單獨歸功於他,我只是由於偶然的幸運才榮膺了一席。達爾文才是當之無愧的進化論創立者!”

  當你謙讓別人、成人之美時,反過來,別人也會感激你,為你提供方便和幫助。因為謙讓,你將贏得友誼、愛和尊敬。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11

  英國科學家達爾文是進化論的奠基人,他的科研成果令世人矚目。可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達爾文也幹過一件鮮為人知的“蠢事”。

  達爾文在他的日記中記敘了這麼一件事情:19世紀中葉,他曾周遊世界。一次,他來到了非洲的一個原始部落,那裡的人們沒有衣服穿,住的是山洞,吃的是野果禽獸,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達爾文在那裡住了幾天,驚奇地發現了一些“新情況”:他們將老年婦女趕進深山老林,讓她們自然餓死;在沒有食物的時節,則將剛出生的嬰兒或小孩分而食之。達爾文“看”不懂,就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部落首領通過當地的“翻譯”告訴達爾文:“婦女的任務就是生孩子,生下的孩子有兩種用途:一是留下來延續種族的生命,二是供我們缺食的時候當糧食。婦女老了,不能生育了,留她有什麼用?在鬧饑荒沒食物的時候,我們只有吃小孩,不吃小孩我們吃什麼呢?”

  達爾文痛苦地搖搖頭,這裡的人太殘忍了!我要改變這種原始部落不尊老、不愛幼的歷史局面。於是,他透過翻譯,用高價買下了一個當地的男嬰,將這嬰兒帶回了英國,他要用現代都市的教育方式,使這個非洲血統的小孩變成一個“現代文明人”,然後,用這位“文明人”去改變他老家那種“棄老食幼”的原始現狀。

  十六年後,這個非洲孩子長成了“文明青年”,達爾文透過熟人,把他送回了他的家鄉。

  一年後,達爾文舊地重遊,想去看看那個非洲原始部落,在自己委派的“現代文明青年”的領導下,是不是有了質的變化。可是,達爾文到處都找不到那個自己精心培養的非洲青年。最後,他問部落首領,那人是否來了這裡?首領回答:“來了。”達爾文又問:“他人呢?”“我們把他吃了!”達爾文大驚:“那麼好的人,為什麼吃了?”“他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做,我們留下他有什麼用?”

  到家後,達爾文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一個人的願望和他所希望得到的結果並不成正比。一個種族遺留下來的疑難問題,決不是依靠一個或幾個‘文明人’就可以解決的,從野蠻進化到文明,這其中是一個痛苦而又漫長的過程,欲速則不達。”

  人類的進化是這樣,推而廣之,其他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12

  在達爾文(1809——1882,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著有《物種起源》一書,曾用5年的時間環球航行)原版的英文日記中,記敘了這麼一件事情。

  失策的達爾文19世紀30年代,達爾文曾周遊世界,一次,他來到非洲的一個原始部落,那裡的人們沒有衣服穿,住的是山洞,或在樹上搭一個巢,吃的是野果禽獸,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達爾文在那裡住了幾天,驚奇地發現一些“新情況”,他們將老年婦女趕進深山老林,讓她們自然餓死,在沒有食物的時節,則將婦女生的嬰兒或小孩分而食之。達爾文“看”不懂,就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部落首領通過當地的“翻譯”告訴達爾文:“婦女的任務就是生孩子,生下的孩子有兩種用途,一是留下來延續種族的生命,二是供我們缺食的時候當糧食。婦女老了,不能生育了,留下她們有什麼用?我們不吃掉她們就已經很寬容了,在饑荒沒食物的時候,我們只有吃小孩,不吃小孩我們吃什麼呢?”

  達爾文痛苦地搖搖頭,這裡的“人”太殘忍了!他下決心改變這個原始部落不尊老、不愛幼的歷史局面。於是,他透過翻譯,用高價買下了一個當地男嬰,將這個嬰兒帶回了英國,他要用現代都市的教育方式,使這個非洲的小孩變成一個“現代文明人”,然後,用這位“文明人”去改變他老家那種“棄老食幼”的原始現狀。

  16年後,這個非洲孩子長成了“文明青年”。達爾文透過熟人,把他帶回了他的家鄉。

  一年後,達爾文舊地重遊,想看看那個非洲原始部落,在自己委派的“現代文明青年”的領導下,是不是有了質的變化。可是,達爾文到處都找不到那個自己精心培養的非洲青年。最後,他問部落首領,那人是否來了這裡?首領回答:“來了。”達爾文又問:“他人呢?”“我們把他吃了!”達爾文大驚:“那麼好的人,為什麼吃了?”“他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做,我們留下他有什麼用?”達爾文無話可說。

  到家後,達爾文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一個人的願望和他所希望得到的結果並不成正比。一個種族遺留下來的疑難問題,決不是依靠一個或幾個‘文明人’就可以解決的,從野蠻進化到文明,這其中有一個痛苦而又漫長的過程,欲速則不達。社會上每個人都應當適應自己周邊的生活環境,否則,他哪怕再高明,終將被淘汰。適者才能生存啊!”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13

  大家一定都聽說過著名的《物種起源》了吧,而它的作者——達爾文,你瞭解嗎?我向大家推薦這本《熱愛生命——達爾文的故事》,讀了這本書,你一定有所感觸。 這本書講述了達爾文一生的成長經歷:蘇格蘭的奇妙遠行,牛津大學的溫馨聚會,還有長達五年的世界環球之旅……正是那些多姿多彩的植物,那些各式各樣的動物成為了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的重要基礎。

  對於我們現在來說,達爾文是一個極其不平凡的人,他顛覆了那時人們的思想,甚至顛覆了《聖經》。可誰能想到,小時候的達爾文,竟是一個調皮的“搗蛋鬼”呢?那時,達爾文偷採了自家果園的水果,然後把它們藏在灌木叢中,故意說水果被人偷了,再發動一大堆人“抓小偷”。不懂事的達爾文把這稱作“聳人聽聞的謊言”。也是,調皮搗蛋是每個小男孩的天份,達爾文這麼做,當然是理所當然的了。

  也許正是因為達爾文愛玩的天性,在又一次的偷採水果的過程中,達爾文甚至還有了“新發明”。而我認為,正是這麼一個“新發明”,預示了達爾文未來的成就。

  後來,達爾文考上了劍橋大學。達爾文不喜歡劍橋大學的課程,但是他又新增了兩樣愛好:欣賞圖畫和聽音樂。可是無論什麼興趣都超不過另一樣愛好,那就是採集甲蟲。儘管沒有什麼科學上的追求,達爾文采集甲蟲的工作還是進行得興致勃勃,並且很順利。

  幾年後,達爾文由一個不懂航海的外行變成了水手,開始了長達五年的環球之旅。後來,達爾文結了婚,發表了《物種起源》,成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科學家……

  看到這裡,我合上了書本。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做事並不一定要循規蹈矩,在沒有經過證實之前,你可以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說不定有一天,你的幻想成為了現實……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14

  達爾文是英國偉大的自然科學家,他創立的生物進化論是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遺憾的是,發現真理和發現者家庭的悲劇卻重疊在一起了。1839年1月29日,達爾文同他的表妹埃瑪在梅莊教堂舉行了婚禮,埃瑪是達爾文舅舅齊賽亞的小女兒,她聰明、美麗、溫柔。達爾文16歲那年到梅莊喬賽亞舅舅家過暑假,開始了兩人間純潔、珍貴的友誼,達爾文結束了艱苦的環球考察後的第三年,同埃瑪結成了伉儷。婚後,達爾文夫妻之間互敬互愛,埃瑪為丈夫的事業獻出了自己的一切。但是,由於他們是表兄妹結婚,這就給家庭埋下了悲劇的種子。

  達爾文結婚以後,埃瑪一共生了10個孩子。其中,長女安娜·伊麗莎白,次女瑪麗·埃莉諾和最小的兒子查理弗林均幼年夭折。雖然他的其他7個孩子有幸長大,但都患有這樣或那樣的疾病。他的二兒子喬治、三兒子弗朗西斯、五兒子霍勒斯後來都成了著名的科學家,可是他們兄弟三人和終生未嫁的四女兒伊麗莎白均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病。喬治特別喜歡談論別人的病痛,弗朗西斯被達爾文稱為憂鬱的小夥子,霍勒斯總說自己有病,伊麗莎白多疑,有時用裝病來引起父母的同情。其他三個孩子:長子威廉、三女兒亨利埃塔和四兒子倫納德,雖然沒有明顯的精神病症狀,但他們婚後卻都沒有留下後代。後人研究了達爾文的家庭,發現達爾文的祖父和叔父都長期患有醫生無法診斷的神秘疾病,到了達爾文這一代也有十分明顯的病態跡象,達爾文自己從中年起已得了一種折磨他後半生的精神抑鬱症。由於近親結婚,這種精神抑鬱症終於可怕地在他的後代中保留下來。

  在達爾文同埃瑪熱戀的年代,人們已經根據經驗模糊地認識到近親結婚的危害性,但這兩個年輕人感情代替了理智,終於釀成了這場家庭悲劇。達爾文在《蘭花的傳粉》一書中明確指出:自然厭惡近親授精,人類的繁衍也是如此。可惜他真正認識到這一點為時已晚!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15

  1862年,在《物種起源》發表3年後,達爾文出版了一部研究蘭花的著作。達爾文研究蘭花的目的,是要證明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動力,為《物種起源》提供補充材料。

  野生蘭花有兩萬多種,花的形狀、大小、顏色、香味千奇百怪,但是目的只有一個:用花香吸引昆蟲(或蜂鳥)來採蜜,花粉沾到了它們的身上,就能幫助蘭花傳粉。因此蘭花的繁衍離不開這些授粉者,不管它有著什麼樣奇怪的形狀、構造,也都是為了適應授粉者。授粉者為了能採到花蜜,也要適應蘭花。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蘭花和授粉者之間會一起進化。只有自然選擇才能解釋蘭花構造的由來,這是達爾文研究蘭花一書的主旨。

  但是有一種原產馬達加斯加的彗星蘭卻讓達爾文感到了為難。這種彗星蘭拉丁文學名的意思是“一尺半”,其名稱源自它那“令人驚駭”(達爾文語)的花的.形狀:它有又長又細的花距,從花的開口到底部是一條長達11.5英寸(29.2釐米)的細管,只有底部1.5英寸(3.8釐米)處才有花蜜。“什麼樣的昆蟲能夠吸到它的花蜜?”達爾文大膽地預測:“在馬達加斯加必定生活著一種蛾,它們的喙能夠伸到10到11英寸長!”

  但是有誰見過嘴巴如此細長的昆蟲呢?“荒唐!”當時有些昆蟲學家這麼認為。不過達爾文的盟友、曾經獨立提出自然選擇學說的華萊士則堅定地站在達爾文一邊。他寫道:“可以很安全地預測在馬達加斯加存在這樣的蛾;訪問那個島嶼的博物學家應該抱著和天文學家尋找海王星一樣的信心去尋找它,我斗膽預測他們將會同樣成功!”

  1873年,著名博物學家赫曼繆勒在《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的哥哥曾經在巴西抓到過喙長達25釐米的天蛾,說明達爾文的預測並不那麼荒唐。1903年,這種蛾終於在馬達加斯加被找到了――一種長著25釐米長的喙、像小鳥一般大小(展翅13釐米~15釐米)的大型天蛾。它被命名為“預測”。這時候距離達爾爾文做出預測已過了41年。

  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2006年舉辦過《達爾文:其生平和時代》的展覽,最後一個展品就是成功地證明了自然選擇學說的預測能力的彗星蘭和天蛾的標本。我雖然早就知道達爾文的這個著名預測,但是在看到有著如此細長的喙的天蛾標本時,還是感到了“驚駭”,不能不感嘆進化之奇妙。這種彗星蘭屬蘭花的花距長達40釐米。

  達爾文之所以敢於做出這個令人驚駭的預測,是因為他深知自然選擇的威力。蘭花的花距應該略長於授粉者的喙,這樣授粉者在儘量伸長喙去吸花距底部的花蜜時,身體擠壓到花冠,花粉才會沾到授粉者的身上。因此,在這樣的情形下,蘭花的花距越長,就會迫使授粉者沾到更多的花粉,就越容易留下更多的後代。反過來,授粉者的喙越長,就越容易吸到花蜜,有更充足的營養,也就越容易留下更多的後代。如此這般長期互相競賽的結果,使蘭花的花距變得越來越長,天蛾的喙也變得越來越長。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16

  1862年的一天,在倫敦市郊,一個叫威廉的年輕人沮喪地走在一條小路上。他的目的地是肯特郡當村。他的父親――大名鼎鼎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就住在那裡。他是達爾文的長子。在最無助的時候,他想聽聽父親的建議。

  威廉剛剛大學畢業,在一家銀行做普通職員。他幹練好學,業務做得順風順水,但複雜的人際關係讓他十分苦惱。公司裡的那幫傢伙,為了獎金,為了升職,甚至為一個眼神,一句無心的話語,都要鉤心鬥角,相互攻擊。當面親切友好,背後瘋狂廝咬,成了公司最真實的寫照。

  威廉是個單純的孩子,不想參與爭鬥。然而,身處其中,想要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漸漸地,他受到的詆譭與打擊越來越多。他越來越不能忍受,簡直要崩潰了。

  威廉無助地看著父親:“我到底哪裡做錯了,該怎麼辦?”

  達爾文溫和地笑了,拍拍威廉的肩:“孩子,這兩天我研究生物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你知道一隻寄生在椿樹身上的大青蟲有多少天敵嗎?”

  “應該有很多吧。”威廉心不在焉地回答。

  “是的,孩子,它的天敵可多了,至少有四百多種鳥類,兩百多種昆蟲。大青蟲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躲避各種各樣的傷害,任何一個天敵都會輕易要了它的命。”達爾文頓了頓,說,“你知道一隻兔子有多少天敵嗎?兔子主要有37種天敵,包括鷹、獵狗、狼等食肉動物。你知道豹子有多少天敵嗎?”

  威廉抬起頭來氣呼呼地說:“爸爸,我對你的研究真的不感興趣。”

  達爾文笑了:“豹子幾乎沒有天敵。就算是獅子、老虎這樣的大型食肉動物,也不會輕易去招惹豹子。至於老虎,就更加沒有天敵了,誰會愚蠢到去招惹一隻老虎呢?孩子,我只想借此告訴你,越是弱小的生物,天敵越多,受到的傷害也就越多。你在公司裡受到種種打擊,不是你什麼地方做得不對,而是因為你的弱小。有些傷害是躲不過的,擺脫它的唯一方法,就是讓自己強大起來,做一隻叢林裡的豹子。”

  威廉心中一動,豁然開朗。從此,他更加勤奮地工作。16年後,他成了總裁,成了遠近聞名的銀行家。職場中的傾軋與中傷,終於遠遠地離他而去。他成了一隻名副其實的豹子。

  達爾文的名人故事 篇17

  世界著名的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創立者達爾文,在學校時的成績平平無奇。他小孩子時即對各種小動物發生興趣,經常和一些同學到山野間採集昆蟲和各種小動物作標本。

  達爾文八歲時,在上學的途中,只要見到人家丟棄的介殼,或者見到他未見過的昆蟲,都要拿來放進衣袋內,所以他的衣服特別髒,常被母親斥責。八歲時他已開始試行為植物定名,十歲時已經常留意觀察鳥類的生活習慣並加以記錄。

  十一、十二歲時的達爾文,很頑皮胡鬧,又愛說謊,曾因此而被學校開除,乃轉到另一個學校作寄宿生。許多教師都認為他沒有出息。

  達爾文的哥哥喜歡化學,曾在家中設實驗室。有一天,達爾文回家時,見哥哥在作化學實驗,覺得很有趣,要求加入,他哥哥答應了,並介紹他看一些普通的化學書籍。由此,達爾文在化學方面的知識增加不少。

  到了十六歲時,達爾文考入了愛丁堡大學讀醫學,但讀了一年之後,他全不感興趣,仍然只是經常收集動植物,成績很差。他父親認為他不務正業,一怒之下送他到劍橋大學讀神學。他對神學非但不感興趣,而且憎厭。在1813年,勉強完成神學課程。

  同年,達爾文得到植物學家漢斯羅教授的推薦,受貝格爾號考察船的聘用,為環球航行的隨船博物學家。這條考察船是英國政府派出的科學考察船,主要是探測世界各地的動植物和礦物,特別是南美洲熱帶地區的。

  這隻科學考察船調查考察了五年。在這考察期間,達爾文發現南美洲的生物化石,與現在生物相似而又不盡相同。不同地區的同類生物,也不完全相同。這種情形,只能用物種逐漸變化來解釋。在此次考察航行中,他採集了許多動植物標本,包括化石標本。

  考察航行結束後,他開設了試驗園地,研究人類飼養的動物和栽培的植物起源和發展,同時整理和分析考察時蒐集到的材料和所作的筆記。1859年11月24日,他出版了一本名為《物種起源》的書,書中主要理論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並且物種由此而逐漸進化演變。這本書一出版,第一天即售出一千二百五十本。此書一出,引起教會方面的恐慌,召集一些頑固的學者,要粉碎達爾文的進化論,但在事實面前,終於失敗。

  其後,達爾文還發表了多種論著,計有:《動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人類起源》、《攀援植物的運動和習性》、《植蟲植物》、《植物異體受精和自然受精的後果》、《植物運動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