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風> 河南民風民俗作文(精選6篇)

河南民風民俗作文

河南民風民俗作文(精選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河南民風民俗作文(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河南民風民俗作文1

  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俗稱為:“鬼節”。中原農家也稱這天為“牲口節”,此日有許多敬奉耕牛的活動。

  在豫北林縣等地,七月十五這天,家家都要蒸羊羔形的白麵饃,中午蒸熟後供奉在案桌上,然後燃放鞭炮,慶賀槽頭興旺。凡有大牲口的農家,這天都要停止使役一天,把供奉後的羊羔饃送給大牲口吃,也有給牲口喂豆等精飼料的,以顯示牲口節與平時不同。晚上,他們還要做一鍋米湯給牲口喝。有民謠說:“打一千,罵一萬,七月十五喝頓小米飯。”

  牲口節的起源,據說與中國明朝皇帝朱元璋有關。傳說,朱元璋從小失去了父母后,生活貧困,被迫去給財主放牛。這天,財主想起“馬不吃夜草不肥”的說法,硬逼幹了一天活的朱元璋和長工們夜裡去放牛。朱元璋和夥伴們又累又餓,而財主卻在家裡花天酒地。朱元璋氣憤不過,指揮夥伴們偷來殺牛刀,大家一齊動手,殺牛的殺牛,燒火的燒火,不一會兒,一頭活牛變成了一堆噴香的烤牛肉。天快亮時,打著飽嗝的夥伴們發愁了,牛少了一頭,財主定會變本加厲懲罰大家。朱元璋低頭沉思一會兒,指揮眾人將剩下的牛肉藏起來,把牛尾巴插在山坡上,然後讓一個小夥伴回去報信,謊說牛鑽到地底下了。待財主隨著小長工氣喘吁吁地爬上山發現黃牛真是鑽到了地下。地面上不見牛身,只露牛尾。他氣急敗壞地拽住尾巴往上拉,誰知地底下真地“哞!哞!”叫了兩聲,財主只拉出一條牛尾巴。後來,財主又命人挖地,結果什麼都沒有挖出來。他垂頭喪氣,自認倒黴。事後,夥伴們慶幸沒有受罰,一邊吃著剩下的牛肉,一邊把牛鞭甩得噼噼叭叭響。從此以後,人們為感謝耕牛,就把農曆七月十五當作“牲口節”,意在感謝它為窮人謀福,希望它重新轉世。

  中原是農耕地區,大牲畜是家家耕地的主要“勞力”,秋耕又是牲口最繁重的勞動,人們把農曆七月十五專門奉為“牲口節”,足見人們對牲畜的重視以及牲畜在人們生產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河南民風民俗作文2

  中原地區濃郁的奇風異俗給這塊古老的大地塗上瞭如詩如畫的色彩。小孩兒穿百家衣吃百家飯就是這諸多風俗中饒有興趣的一頁。

  百家衣是嬰兒服的一種,由一百個家庭貢獻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每當嬰兒出生後,特別是數世單傳、孩子的啼哭打破了家庭的沉寂,全家人為之驚喜萬分。這時,孩子的奶奶、爺爺就要向左鄰右舍報告喜訊,並向百家近親好友求乞布塊。特別是那些姓“劉”、“陳”、“程”諧音“留”、“成”,在老人們看來,這些諧音都是吉利之語,對於保佑孩子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這些人家的一小塊布頭或是一方舊布片,老人們也會珍重地收留下來。布塊的大小花色一般不太講究,但以藍色為最好。因“藍”諧音“攔”,只要有藍色的布塊,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

  人們把百家的布塊縫在一起。據老年人講,縫百家衣的講究也很多,像布紋的走向、拼圖等,都有約定俗成的規矩。衣服不能在胸前開口,要做成偏開口的大襟衫,也叫道袍衫。這種衣服,往往不能做完,老人們常在底襟處留個口子,此稱藏魂處。待孩子滿月後,由孩子的母親將口子縫住,這就說明孩子的魂靈已留在了母親的身邊,再也不必為孩子的安全操心了。

  也許穿衣吃飯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民間保佐嬰兒成長的風俗除穿百家衣之外,還有給孩子吃百家飯的習慣。凡是對孩子比較溺愛的人家,農曆正月初一那天,爺爺抱著未滿週歲的的孫子,佯裝乞丐模樣,手執破碗,沿街乞討。乞飯的人家以100家為宜。他們將討來的饃、菜、米燴在一起,煮成稀飯,讓孩子吃下。據說這樣孩子就可受到百家的庇護,免除災難。吃過百家飯後,孩子的奶奶要蒸100個銅錢大小的麥面饃,用籃子挎上,沿村莊或街道漫步,凡遇到小孩,就要送一個小饃給他。這100個小饃分給100個小孩。饃發完後,災難也就讓別人嚼完了,自己的孩子就會平安健康,長大成人。此俗稱“嚼災”。

  這種習慣在民間有一定的廣泛性,不管認識與否,凡遇上求飯的祖孫,人們都會慷慨相助,凡碰上發饃的`老人,人們也樂意收下。

  河南民風民俗作文3

  湯陰過去家家都要蒸月餅(白麵裡面放糖,蒸成圓餅狀,再用木梳、頂針一類的工具按上幾個圖案),中秋夜月上樹梢時,開始用月餅、水果之類供奉月亮。

  在鞏義,節前人們向親友饋送月餅,全家團圓:殺雞為餚。有“男不願月”之俗。晚上在院內設案,擺月餅水果等供品,面向月亮許願,這叫“願月”。

  在駐馬店地區,八月十五要吃餈粑和月餅的風俗。中秋節時在農曆八月十五日,因恰在三秋之正中,故名,也稱“仲秋”。河南民間多直呼為“八月十五”、“八月節”。

  是從古人的祭月、迎寒發展而來,作為節日,在西漢時已具雛形,晉已有立秋賞月之舉,唐代盛行,宋太宗年間始定為中秋節,至今盛行不衰。河南民間,中秋節活動歷來圍繞著“圓月”(祭月)、賞月和慶豐收、樂團圓進行。

  摸瓜送子。在豫南桐柏等地,八月十五晚,年青的婦女在圓月之後,多相互結伴,悄悄到瓜地裡摘冬瓜,然後送回家中床上,意為娘娘送子,祈祝來年添生貴子,俗稱“摸瓜送子”。

  河南民風民俗作文4

  河南剪紙歷史悠久,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朵鈔》中,就有一段是描寫汴梁城裡,出售剪紙的盛況:“昔京都大街,有剪花樣者……。一少年,能於袖中剪字及花朵之類,獨擅一時之譽。”由此看來,早在宋代,剪紙就已在民間廣泛流行,還出現了以此為生的剪紙藝人,而且技藝已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盛行於河南廣大地域的傳統地方剪紙,其思維觀念,仍沒有擺脫崇神意識的本質,其動機在於冀求人類與“神靈”的交感,儘管在尋求表達方式時,其間含有多種隱喻手法(為地域文化所包容),但其全部意義,總是與人類的生存需要和願望(求安、趨利、辟邪)緊密相連。剪紙“天地神”、“求雨”、“穀神”,就表現出庶民百姓無法與天災人禍抗爭時,仰仗神靈、魔力來驅邪避害,以求家室安寧,五穀豐登。它們與雲貴、陝甘等邊遠地區的民間剪紙相比較,河南剪紙似乎已超越了早期人類對虛幻動物精靈,或直觀的“生殖圖騰”崇拜的表現形式,而進入了封建社會佛、儒、道的神權、禮教思維制約時期。剪紙“舞獅”的形象表徵是舞獅活動,然而民俗內涵則是借舞獅暗喻”子孫繁衍”。圖中舞獅者的性特徵為男性,手舞“雙繡球”,象徵雄性的昂揚,在中原民俗活動中是“祈子”的行為。

  在這裡,人類本能中的繁衍意識,已被納入“三綱五常”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封建倫理規範之中,這種思維規範一旦透過剪紙形式展現時,便極易為地域群體所理解、共認。

  河南民間剪紙的大部分內容,與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關。喜花(結婚時貼用)“鴛鴦戲蓮”是表現人們希望“婚姻美滿、白首偕老”;窗花“金虎送錢”(視虎為萬能吉祥物),則是期盼“生活富足、金錢遍地”;“牧羊人”、“莊稼漢”、“餵豬”、“拉洋車”,表現出不同歷史時期芸芸眾生的生活寫真。

  隨著時代的變革,河南人傳統的民俗觀念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現代意識的審美需求。如今的河南農村,逐漸擺脫了貧困面貌,富裕起來的農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迫切要求以新的生活方式來滿足其物質、精神的需求。剪紙“小康人家”表現了華燈初上,勞累一天的農民悠然自得的休閒情調,充滿了溫馨之美;“看電視”,展示出農民在經濟、精神生活方面的巨大變化。

  “電視機”——這種只有城裡人才有條件享受的高檔商品,如今已在山區、農村安家落戶。無怪圖中老農民興高采烈地翹起二郎腿,正面對電視機說天道地。老伴兒安閒地一手執鞋底,一手在發頂上磨針的動作,十分典型、細膩地刻畫出中原農村婦女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通觀河南民間剪紙,從某種意義上講,已逐漸突破地域文化的小空間,進入到現代文化的大空間;在繼承傳統精神的基礎上,進入到個性化發展的空間,使人感到朝氣蓬勃、充滿活力。

  河南民風民俗作文5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民間節日,人們稱它為“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

  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伴有一則淒涼的民間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無以餬口,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礦去挖煤。

  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囑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相處十分融洽。閒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礦上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心急如焚,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囑他不要告訴別人。

  見了兒子,老漢佯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了事故,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裡。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裡,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此話被灶君聽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對玉帝講了這件事。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

  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原城鄉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灶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灶的準備活動和隆重的祭灶儀式便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

  祭灶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灶時,祭灶人跪在灶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灶爺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為雞,而稱為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馬”。

  焚燒香表後,屋內香菸繚繞,充滿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裡唸唸有詞。唸完後,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天執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灶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

  祭灶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灶糖和火燒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灶爺的嘴巴。傳說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資訊的職責。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灶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說,祭灶用灶糖,並非粘灶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閒話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人們擠擁不動,爭買祭灶火燒。農村大多是自己動手,發麵、炕制,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們把祭灶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裡。能吃到家裡做的祭灶火燒,便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

  河南民風民俗作文6

  河南人,過年時的風俗非常傳統,處處體現了中國豐富多彩的悠久文化。

  一般,我們臘月二十三便開始準備去了。

  二十三,我們便打掃房子,把各個房子裡的東西都搬到院子裡來,開始洗洗刷刷,然後把屋子裡積了一年的灰塵全都打掃乾淨,再把洗好的件件東西搬回屋裡去。看起來確實有些累人,但那又怎麼辦呢?誰讓我們有一顆質樸的心呢?最後也就是晚上啦,老人都在廚房裡貼上灶王爺的畫。到了過節那一天,便要把畫拿下來,點上香,然後燒掉,意思是讓灶王爺上天彙報情況。所以,當過節時,我便知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屆保平安”。

  到了二十四,便要把那些需要做的,魚啊,肉啊,雞啊,菜類等年貨齊全,然後能洗的拿出來洗,活的要宰殺為後面要做的幾道食品,做準備,而二十五時,變無事可做,而這天更多的是休息。

  臘月二十六到了,這一天可沒前一天舒服了,人們又忙活開了。這不,開始發麵,和麵,蒸饅頭。滿滿的幾大盆子面要一個一個的把饅頭做的圓圓的,光溜溜的,很好看。有的時候,還要蒸上兩三袋(麵粉袋),因為在過年之前,就只做一次饅頭,所以要多蒸一些為平常日子做一次補充。

  到了二十七,也是人們在廚房裡徘徊奔忙的日子。這天要煮肉,先買來豬肉,切成像要上供那樣的方塊,然後便放在鍋裡煮,只聞到空中瀰漫著陣陣肉香。等肉煮熟了,瘦的肉,和帶骨頭的肉便進了小孩子們的肚子裡。嘻嘻!吃了!然後,大人們用一些可以煮的乾菜,用肉湯“紅燒”一下,最常見的一些乾菜;海帶,黃花菜,幹豆角,然後把肉片放在一起爆炒,做成了一道菜。

  臘月二十八,炸家裡的魚,炸了以後再吃。然後,還有什麼:炸雞塊,炸蝦,炸綠豆丸子,炸大丸子,炸素雞……太多了。而這些炸食,都讓我們這些孩子口水流三尺。爸媽爺奶們忙著做,而我們也忙著吃,吃的時候如果渴了,也不能說出來,不然是要捱罵的,可能是因為風俗的崇尚吧。不知道是啥原因,等炸出來好多好吃的東西時,我們也已經吃飽了。

  到了二十九,可以說是“忙上加忙”,畢竟這天過完就要真真正正的過年了,老爸老媽帶著我們幾個姐妹去別人家道喜串門。

  大年三十到了,這天要包餃子,在家裡基本是奶奶包的。然後,我們也幫一下小忙。做的餃子,啥餡兒都有。下午,便要開始貼對聯,在大門上貼上上、下聯還有橫批。然後在院子裡的每個屋門上貼上喜慶的對聯和年畫,便差不多大功告成了。然後小孩子們便穿起新衣,先出門“炫耀”,到了晚上吃餃子,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年夜飯,看看春節聯歡晚會,而同時,屋外鞭炮聲和煙花綻放時的聲音同樣給這美好的夜晚留下了一個定格,定格住了當時的喜慶、祥和、和溫馨。

  照我這樣講了,河南的春節似乎要很長,不錯,時間確實很長,但這也更加體現了我們河南人對家鄉風俗的喜愛之情。而我們也要更加保護這些風俗,使我們不斷延續下去,使子孫也能看到這中國文化的一大魅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