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快樂> 快樂的節日端午作文

快樂的節日端午作文

快樂的節日端午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快樂的節日端午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快樂的節日端午作文1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訊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划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裡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快樂的節日端午作文2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開啟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後,爸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裡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裡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快樂的節日端午作文3

  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我家有一個包粽子高手——我的奶奶。奶奶包的粽子比街上買的好吃多啦!

  端午節那天,奶奶一大早就去市場買回了粽葉、肉、蜜棗、香腸……,再把浸泡好的糯米拿出來,就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包粽子可真有一手啊!她先把幾片粽葉靈巧的圍成一個“窩”,然後向裡面裝上糯米和餡,接著手像變戲法似的快速地轉來轉去,兩下子,就給粽子穿好了綠衣服,再給它繫上紅紅的“腰帶”,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媽媽把粽子放進高壓鍋裡蒸。等呀,等呀,粽子終於熟了!整間屋子都飄著粽子的香味。粽子的餡可豐富了,有豆沙的、有蜜棗的、還有香腸的呢!我最喜歡吃豆沙的,因為它非常甜。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要看賽龍舟!

  我最喜歡在金水湖看賽龍舟了,水手們都抓著槳,奮力地划著,兩岸的啦啦隊邊跟著龍舟跑,邊吶喊著“加油,加油!”我和小夥伴們也跟著跑呀,跳呀,喊呀,別提有多激動了!

  吃粽子、賽龍舟,加起來就是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過端午節真快樂,我希望天天都是端午節。

快樂的節日端午作文4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僅能和奶奶一起包粽子,還能觀賞賽龍舟。

  我們柳州的粽子有很多種:枕頭粽、三角粽、涼粽等……粽子是用綠色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做成的,但是每種粽子的餡兒都不同,有的粽子裡包的是板栗、肉和糯米;而有的粽子裡包的全是豆子,一剝開葉子,就能看到雪白的糯米里嵌著五顏六色的豆子,可漂亮啦;還有的粽子裡除了糯米就什麼也沒有了——這就是涼粽。

  每年的端午節,在柳江河都會舉行賽龍舟的活動。每當這個時候,柳江河畔都是人山人海,非常熱鬧。河上的龍舟各式各樣、千姿百態。一般一條船有11個船員,其中一個人在“龍頭”打鼓或揮舞著隊旗,為後邊的船員助威,另外的10個人就緊握著船槳奮力地划著,飛速向終點衝去。場面非常激烈,看得人心裡既緊張又興奮。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真是個快樂的節日。

快樂的節日端午作文5

  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節馬上又要來到了,在這個節日裡的小朋友們格外歡快活潑。這是我記憶最深刻的節日。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聽媽媽說:“這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有四五千年的.歷史。這個節日有許多風俗,比如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等,這個節日還與“五”字連在一起,每年的這一天,媽媽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我的脖子、手腕和足踝上,這“五線”成為長命縷,這亮麗的色彩,增添了節日歡樂的氣氛,也象徵著小朋友們的健康成長。

  爸爸趁天還沒有亮,就忙著去田裡拔了一些艾蒿掛在門上和屋簷下,說:“可以避邪。”

  奶奶也早已起床,包好了各種各樣的粽子,有肉的、板栗的、紅棗的、赤豆的,然後將包好的粽子煮熟,擺在飯桌上,我每人分了一小盤白糖,我們全家人吃著香噴噴熱氣騰騰的粽子,別提心裡有多高興多快樂了!

快樂的節日端午作文6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著小船去把竹筒裡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夠吃到很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裡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接著在裡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

  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裡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許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麼“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許多。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