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堂> 這裡就是課堂作文精選3篇

這裡就是課堂作文

這裡就是課堂作文精選3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這裡就是課堂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這裡就是課堂作文1

  課堂無處不在,隨處都是,每節課後,都會悟出一些新的道理,大自然中也有屬於它的課堂。

  天氣十分的晴朗,微風總是在不經意間拂過臉龐。在媽媽購買下的土房前,我開始細心地種起一個棵棵小樹苗來,樹苗不過一米高,顯得十分的矮小,就如抱在懷中的嬰兒一般,我認真仔細地將土刨一旁,然後將稚嫩的小樹苗用手握著輕輕地放在土坑中,又將土填上,一個小樹苗就被我種好了。

  然而,我並沒有繼續種下去,而是蹲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它,欣賞著它,心中不禁疑惑起來:它能活嗎?樹苗十分的細小,如鉛筆一般粗細,似乎輕輕一折,它就會被折斷似的,我不禁覺得它十分的脆弱,小樹苗長著一些葉子,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它們是不是被風一吹,就會輕易地飄落呢?

  黃昏將要來臨,太陽已經只有半邊臉露在空中了,我們開始出發返回家中,車沒有開一會兒,就忽然下起雨來,雨越下越大,似乎是不想停下來了,這突如其來的暴雨,令我擔憂到:小樹苗是否已經倒下了呢?

  一段時間後,我們再次來到土房前,令我意想不到出乎意料的是:小樹苗竟奇蹟般地存活了下來,我不禁有些喜出望外,在那樣大的雨下,它竟憑著堅強的信念與不服輸的精神,勇敢的存活了下來,小樹苗比種下的時候似乎長高了一些,還冒出了幾片嫩綠的新葉,綠的耀眼,綠得透明。

  小樹苗在這樣危難的時候也能不退縮,我們又何嘗不是呢?在困難前面,我們也不應該退縮,應該勇敢的去接受挑戰,去應對它們,而不是遇到困難就只會搖頭說不行,嘗試一下,說不定能成功呢?

  在大自然的課堂中,我明白到了:只有那些勇敢的人,才能熬過黑暗,迎來光明。

這裡就是課堂作文2

  生活,猶如一個萬花筒,五彩繽紛,讓我們欣賞到了美麗的大千世界;生活,彷彿一碗八寶粥,風味萬種,帶給了我們愉悅的享受;生活,好像一個指南針,在你迷惘時,為你指迷津。這不,在一次乘坐公交車時,一位瘦小的平凡之人,卻給我上了不平凡的一課。

  那天,天氣晴朗,清新的空氣使我心曠神怡,別提有多高興了!踏著愉快的腳步,我到了車站,準備回家看望我奶奶。車站等車的`人簡直數不勝數,大概和我一樣,不想浪費這美好的一天吧,人越來越多了……

  遠處,一輛公交車向這裡駛來,車到站了。剛開門,人群就像潮水一樣向公交車內湧去。剛搶到座位的我看到一幅這樣的景象:車內的座位雖都被佔了,但還有一人沒座位,只能站著。談笑風生的人們,沒有一個人在意這個站著的人。我呢?和別人一樣,不願意拋棄這到手的“獵物”。時間一分一秒地消逝,沒有一個人出來給他讓座。過了一會,一個瘦小的身影進入了我的視線:只見他站起來,走到他(站著的人)面前,二話沒說,把他推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自己站著。顯然,接受讓座的人感到很吃驚,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整個事情只持續了短短2秒鐘。這是什麼?這是奉獻。他給了別人舒適與安心,自己卻站立著,任憑車身的顛簸。雖然他拋棄了舒適,但他讓別人得到了安逸與滿足,這便是高尚,這便是快樂!他讓我明白:人只有奉獻,才可快樂!這便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道理。

  柔和的陽光,灑在我們每個人的臉上,但我的心裡卻有一種異樣的感覺。

這裡就是課堂作文3

  課堂,對人們來說,一個多麼平凡的詞語啊。人們對它充滿了希望,充滿了嚮往,還有夢想。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其實課堂是無處不在的。

  課堂可能是你眼前的那一座百花齊放的公園,可能是你腳底下那廣闊無邊的田野,也可能是你那溫暖無比的家,對我來說,課堂就是那樣平凡的、獨一無二的公交車。

  那一天,萬里無雲,鳥語花香。我踏著輕快的步伐,哼著小曲來到了公交車站。不一會兒,公交車緩緩駛來。門開了,人們好像獵食者看見了獵物一樣,三步並作兩步,也不管邊上有沒有人就往公交車衝。隨著人群的移動,我也被“擠”上了公交車。幸虧我眼疾手快,一下子搶到了位置,沒有被人流“衝”走。過了一會兒,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邁著沉重的步伐,走上了公交車。他看了看四周,空無虛席,便嘆了一口氣,抓住了把手,站到了公交車的中間。坐在座位上的乘客,他們有的在埋頭玩手機,有的似乎在睡覺,還有的在看風景……我想讓座吧,可是真的只為實在不好受,更何況我還有一個多小時才能到站呢!不讓吧,又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在我左右為難之時,忽然一位年輕的叔叔站了起來:“老爺爺,實在對不起,我睡著了,沒給您讓座。”“沒關係,小夥子,如果你站累了,我們倆可以輪著坐。”我看到這裡眼睛溼潤了——我被感動了。

  在這小小的公交車上,讓我學到了很多,也讓我懂得了很多。人間處處有真情,世界上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去發現美的眼睛。這裡不是課堂,卻勝似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