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鄉>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700字(精選12篇)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700字(精選12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清明節作文700字(精選12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

  清明節這一天,人們沒有一個是閒著的,都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祭奠死去的親人們,比如掃墓、燒紙錢、上墳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好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前夕,家家戶戶忙個不停,準備好掃墓用的祭品。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著春姑娘的腳步,清明節到了。這天,我回到老家,奶奶先讓我穿厚點,因為那裡非常冷。之後又帶上紙錢、供樣、香等祭品,坐著爺爺的拖拉機向親人的墳墓開去。一路上,我開心的邊唱歌邊搖頭。伴著我的歌聲,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一看“唉,盼望已久的美麗風景原來就是這個樣子呀,真掃興!”我望了望田野,很是荒涼。但鄉間小路上,三人一夥,五人一群,來的,回的絡繹不絕。點起火堆,燒起香燭,處處瀰漫著清明的氣息。我們一起燒紙錢、掃墓、給先人墳上填土,我還把自己親手做的紙花一一插在了祖先的墳墓上,沒過一會兒,我們就已經“凱旋歸來”了。

  回到家,我懷著好奇心,在網際網路上查詢了一下有關清明節的習俗,讓我大開眼界。知道了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還知道了清明節的歷史,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爺爺還告訴我,清明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掃墓、燒紙錢、上墳是我們這些晚輩對先人的尊敬和懷念。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節年復一年,寄予了人們對老一輩人的無限哀思和祝福,每逢這個時節,家鄉的人們總是忙裡忙外,不僅表達了對先人的懷念,更給予了對新一年的希望。

  家鄉的清明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我盼望著下一個清明節的到來。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有到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說的那樣。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爺爺的墳。剛出門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麼高興,也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和別的上沒什麼兩樣,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樣了。那裡雜草叢生,雜草高出了我一個頭。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太爺爺的墳墓前,在墳墓的周圍到處是一些樹枝和雜草,它們彷彿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把墳墓的周圍的草除一除,接著在墳墓上用些小泥塊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唸唸有詞,報告著這一年來家裡的大事,還請太爺爺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我想:在此長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了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後,我們在墳墓前的空地上把紙錢燒了,等燒完了還用帶來的水滅了火星。因為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裡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墓上,我好奇地問:“爺爺,為什麼要這樣呢?”爺爺說:“表示祖先和我們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麼會和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爺爺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後爸爸再檢查了一遍,我們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心情非常輕鬆。回來時我想:原來清明節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也是家庭團聚,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3

  清明節大約始於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曆史的周代。每年都盼著它早早到來,因為只要清明節一到,天兒就暖起來了,我們就可以漸減衣物,無憂無慮地狂耍了。這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說是件多麼“爽”的事啊!其實我們盼清明節還有另一個原因。在這時期,我們的戶外活動特別多,比如說植樹啦,掃墓啦,踏青啦……

  我來自一個古老的小鎮,我們家鄉的清明節又有它的與眾不同。

  在清明節這天,家家戶戶一大早便攤好柳葉餅當早飯吃,預示著辟邪,驅盡妖魔鬼怪。吃完早飯又開始下一個程式,大夥齊動手做菜祭祖,要越早越好,因為我們家鄉有句諺語叫“早燒清明晚燒冬,七月半等不到小日中”。誰家祭祖早,誰家老祖宗就會保佑家裡興旺發達,多麼樸實的人們啊,這寄託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家鄉清明節還有個小風俗就是吃完午飯,家裡不論男女老少都要用皂角洗一洗頭髮,洗去往日的汙垢和晦氣。儘管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已經漸漸都不那麼做了,但老人還是依舊保持著洗頭的傳統,所不同的就是用洗髮水代替了往日的皂角。

  我們家鄉清明節的重頭戲莫過於趕集了。人們吃完飯收拾妥當了,便拖家帶口到鎮上去趕集。起源於何時,老人家們也已經說不太清楚了,只知道這個風俗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不大的小鎮街上卻人山人海,兩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攤。有賣衣服的,有賣生活用品的,有賣吃的,還有賣我們小孩子喜歡的玩物的……總之應有盡有,看得我們是眼花繚亂,擠得我們是分身乏術,吵得我們是震耳欲聾啊……我通常是約上幾個小玩伴帶上幾個零花錢也去湊湊熱鬧,鍛鍊鍛鍊自己的生存能力嘛。這不,今年我還討價還價買了只灰耳朵兔子,他現在被我養的好肥好可愛啊!

  這就是我們家鄉傳統而又與時俱進的清明節!你喜愛我們家鄉的清明節嗎?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4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大家都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掃墓,主要是為了紀念先人,懷念他們的同時,也回顧他們的功績和精神,這樣,我們不斷地繼往開來,創造更好的生活。外地的親人早早地來到了我的家,準備一起去老家掃墓。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才剛出門,天就下起了毛毛細雨,但還不能干擾了我們的工作。

  到了家鄉,還沒來得及和村裡的鄉親打招呼,就急忙到後山找我們祖宗的墓,來到山上看見許多村民在那忙著掃自家的墓。爺爺看見他們像是見了久別重逢的老友似的走過去攀談起來。大人們可顧不上他了,走了許久,終於到了爺爺那一代中最老的曾祖父的墓前,只見大人們都拜一拜,當然也要我們小孩一起拜,然後大家開始除草。因為我沒那麼大的力氣,所以只能拿一把小鐮刀割草,大人們是用鋤頭或是鐵鏟除草的。不管幹什麼,大家都在埋頭苦幹……

  好不容易把四周弄乾淨了,在墓前擺上裝好的雞、鴨、鵝,還有三茶一酒,意思是讓祖先吃一頓飯。然後在墓邊插入兩支蠟燭,十幾支香,以表達香火不絕,再在四周貼上八寶紙,然後把舊墓頭換掉,再挖一個新的,中間壓住兩張紙,最後把帶來的銀寶,民幣全部放在祖宗的墓前燒掉,表達人間有的,在陰間也能分享到。做完這些,休息兩分鐘,又要出發掃下一個墓……

  直到下午四點多才掃完墓,回到家中,我已經累得不能動彈了,清明節的風俗,什麼時候能改一改啊!

  後來,我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那就是,要改變這種繁瑣的工序,轉變為文明掃墓,必須從我做起,現在我能做到的就是好好學習,從我做起,提高全民的總體素質,進而慢慢的轉變真正觀念,以達到文明掃墓,紀念先人的目的。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5

  古人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天空陰沉沉的,還下著一絲小雨,彷彿是在為死去的人悼念。

  我們來到奶奶的墓前,來給奶奶掃墓,站在墓前,不禁回想起了奶奶昔日照顧我的點點滴滴。

  那一次,天氣很陰,但是天氣預報卻說今天不會下雨,於是我就沒有帶傘。但在下午放學時,天空中突然下起了狂風暴雨。我心想:該怎麼辦?難道要淋雨回去嗎?這時奶奶卻出現在了學校大門口,奶奶的到來,如一束陽光般照亮了我,奶奶看見了我,徑直向我走了過來,把她的傘拿給我用,可是我卻看見她只拿了一把傘,奶奶彷彿看穿了我的心思,笑著說:“沒事兒,我給你媽媽打電話,讓她來接我,你就先回去吧!”

  聽了奶奶的話,我並沒有多想,便回答:“好。”於是,我便拿著一把傘,回家去了。當我回到家時,卻發現媽媽在家待著,媽媽難道沒有去接奶奶?我的心中有了疑惑,因此,我把媽媽的手機拿過來檢視通話記錄,可是翻了好幾遍,也沒有發現奶奶給媽媽打電話的記錄。這時,我的心裡不禁緊張起來了,便想著:難道是給爸爸打了嗎?我去問爸爸,爸爸也說沒有。

  一聽到這話,我立刻抓起傘,衝出了家門,來到了學校。可在校門口,並沒有發現奶奶的影子,於是,我跑去了奶奶家,一進門便看見了奶奶的渾身都被淋透了。這一幕,徹底刺痛了我,我含著淚問奶奶:“為什麼要騙我?奶奶卻說:“沒事兒的,我身體好,淋溼了,沒關係。但是你是個小孩,你淋溼了,肯定會感冒的,你還要上學呢!”

  聽完奶奶的話,此刻在這寒冷的陰雨天中,我卻感到了異常的溫暖。

  每每想到這裡,我就不禁潸然淚下了,奶奶的話,在我的耳邊迴盪著奶奶的愛,如雨水一直滋潤著我。

  現在,奶奶早已離開了人世,但是她的愛,卻一直伴隨著我成長,奶奶,下個清明,我還會再來看你的。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6

  清明季節雨紛紜路上言己欲銷魂。借答酒家何處有,牧童遠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說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昨天是禮拜六,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咱們中華的風氣。”我自得地說:“誰不知講啊!似乎就你曉得一樣。”媽媽跟我一唱一折害得爸爸一個字皆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點,我們先拿出擊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端放,我就避到了爸爸媽媽的懷面,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瞅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置鞭炮沒什麼賴怕的。”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懼怕得很啊!”我底本是個愛好放鞭炮的我,可當初替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快度太鈍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過後我疼的哇哇大泣,我家的街坊望睹了我這副德性,立刻告知了我爸爸媽媽,我爸爸媽媽聽了畏懼極了,立刻把我迎到病院裡包紮傷口,從這時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了。我們抬完鞭炮點了幾根臭,我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先鞠躬,再說些什麼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說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美好學習,當前考上大教,這樣才對的伏父母。”我知路我這樣只說說不做是不用的,而是要理論舉動訖去。最後,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貨色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裡,而後倒倒墓碑後面的洋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家草著火嗎?”他們說:“該然怕啊!但只有警惕點就走了。”

  歸到野中,爸爸拿沒多少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說:“我素來沒做功“清亮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作的難吃良多。”我嚐了一心爾感到不惡吃,可是我仍是吃了下往由於我信任爸爸下次必定幹得更佳吃!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7

  我們步履匆匆的走進了四月,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它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沉重心情,也表達了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

  今天又逢傳統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天空灰濛濛的,沒有風,也沒有陽光。一路上我們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個個神情更加嚴肅,因為我們聽老師說過烈士陵園是一個神聖的地方,這裡埋葬著許多英烈的靈柩。

  一進大門一座高大約十四米的石碑映入眼簾,上面寫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舉行完莊嚴的掃墓儀式後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陵園,參觀完後在紀念碑前集合。同學們都把小白花交給我和另外兩個同學組成的一個三人小組,由我們三人代表大家去祭奠那些英烈,來到烈士墓前我們在每個烈士碑前都獻上一朵小白花,我們在心裡對英烈們說安息吧!心裡面感想萬千很矛盾,也很糾結,想想這些英烈,他們把愛獻給了安康兒女,把生命獻給了安康的建設發展,可又有誰記得他們的英雄故事呢?希望安康的兒女都不要忘記,不要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加倍珍惜!

  最後我們還發現有一些墳位上沒有墓碑,陵園的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原來這些長眠於此的無名烈士們都是一九八三年安康突發洪災時參加抗洪搶險而遇難的的解放軍戰士,他們都被埋葬在異地他鄉再也不能回到生他們養他們的故鄉,一想到這裡我們幾個男生都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得深深的向這些無名英雄們三鞠躬,表達我們的敬仰和哀思。雖然這裡沒有留下他們的姓名,可覺得他們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人、最親近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是為我們的幸福生活而犧牲的,我要記住他,以後每年的傳統清明節我都會來祭拜他們,讓他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慰,感到幸福!

  此時,天空飄飛著細雨,我的眼裡飽含著淚滴。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在我耳邊響起,這可能是對傳統清明節最好的詮釋吧!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8

  中邦有很多節日,我唯獨愛好清明節,由於清明節有許多有趣的事件,別急!下點我會緩緩給你說說:

  據說柳有辟邪的息用,所以,每遇清明節降臨之際,人們都會在從家的大門頭上掛一些柳枝,我還聽媽媽說:“清明不戴柳,逝世了變成大黃狗。”替此,我們一大早就起床了,而後在小外公的帶領下,我和大明舅舅、小船舅舅、小浪兄弟手拿鐮刀,叫苦不迭地往砍柳枝,這棵柳樹長得非常旺盛,一眨眼的工夫,柳枝被小外私砍了個精光。你一抱,我一抱,他一抱,總算把這些柳枝抱完了,寬闊的門前被我們晃謙了柳枝,大家慌手慌腳的編訖柳帽來,眼望他們的柳帽鈍要編佳了,可我的還在是“甜蕎粑粑還沒動邊呢!”我急得哇哇大叫,爸爸聞聲了,立刻跑過去學我,我依照爸爸的方式,一會過婦,一個惟妙惟肖的柳帽展示在我的面前,我趕緊戴伏本人疏手織的柳帽,在我的指揮下,大家排成步隊站惡,活像一支小八路。

  這時,媽媽叫吃飯的`聲音擊斷了我們的“軍營生涯”,跟著媽媽的叫嚷聲,我們來到桌前,哇!用染飯花染的黃糯米飯,金黃金黃的一陣清香撲鼻而來,實讓人饞涎欲滴。

  吃功飯,媽媽跟大舅媽用刀切了一塊拳頭這麼大的肉,抬在火上暖了熱,我答媽媽這是幹什麼,媽媽說“這鳴刀頭,拿到墳上祭祀老祖宗的。”在大己的率領下,咱們端上茶、酒、黃飯,拿著色彩斑斕的吊錢,去到老祖人墳前,按輩分從大到小開端祭祀,祭祀時,我感到最乏味的是單手摺十磕頭磕頭時,我察覺所有的大人皆會想思有詞的說著什麼,我刨根問頂,最後末於清楚了:“那是大人期求老祖我保福保佑、保佑我們齊野人平安全安多多領財等。

  小敵人們,你們家鄉的清明節也共我們一樣有趣嗎?歡送你到我的家城過清明節到時,我必定要用染飯花染良多的黃飯邀請你;用大芡草根煮無數一個紅雞蛋讓你品味個夠!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9

  又到了清明節,今年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上墳,祭拜祈福。

  我們家族人多,有六十多人。上墳那天,一大早我就跟著爸爸、大爹、大姑們一起去墳地拔雜草、砍雜樹、填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從生的墳地打掃得乾乾淨淨。

  回家吃過午飯,大人們又忙開了,準備好祭品,張羅著去墳地祭拜。我們坐著車,拉著祭品不到三十分鐘就到了墳地。

  一到墳地,大家七腳八手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大人們殺公雞祭過山神後,有的殺雞,有的修老墳,有的煮飯,我們小孩子也沒閒著,幫著大人們打水、撿菜、洗菜。忙活整理順當,飯菜熟了,墳修補完了,祭拜儀式正式開始了。按族人輩份大小,最年長的手端裝滿祭品(有飯、菜、肉、煙、酒、糖、茶、水、水果、糕點等)的篩子,頭戴草帽,按墳頭年早輩份一個接一個的祭灑祭品、壓紙、燒香,跪拜祈福,嘴裡不停的念著保佑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六畜興旺、健康平安、幸福等祝語。我們按輩份大小照樣依次祈福跪拜完了。開始放鞭炮煙花,在墳地邊平地上擺開香噴噴的飯菜,大家圍坐一起吃,家鄉的清明節又熱鬧又快樂。

  吃飯間,爸爸對我說,孩子,過去我們上墳走路都要一個多小時,東西全靠人背,到了墳地滿身是汗,可累啊!現在黨的政策好,公路修通了,水渠修好了,東西不用背全都用車拉,方便快捷,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過多了,你們也很幸福啊。聽了爸爸的話,我也感到現在黨的政策越來越好了,對農村政策更好,幫扶救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村寨寨通電通路,家家戶戶建起了新瓦房,城鄉孩子讀書免費,人們生活一天比一天過得幸福快樂。

  今天,天上不時下著小雨點,好像老天在清明節也對無數先輩英烈們緬懷掉淚。我耳邊又好像聽見老師在講話:“同學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的不容易啊,是無數先輩、英烈、共產黨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要愛護、要發揚,要更加努力奮進。”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在高興愉快之餘又感到沉重,久久不能平息。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0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烈士的日子。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佇立在烈士們的墳前,我用鮮花和真情祭奠著烈士們的英靈,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裡默默的說:“安息吧!烈士們,史冊會記下你們響亮的名字;祖國會永遠記住你們的豐功偉績;我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壯志豪情!”想到這裡,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那扣人心絃的旋律:“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

  面對你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在民族危亡之際,是你們用血肉之軀,去喚醒中國人民那憤怒的火焰;是你們用灼熱的鮮血,來呼喚起中華民族的反抗;是你們用那不屈的精神,築起一道新的“萬里長城”。你們倒下,但千千萬萬個不願做奴隸的人又站起來。面對鬼子們的嚴刑拷打,你們毫不變色;面對著劊子手們高官厚祿的誘惑,你們毫不動心;直到與日本侵略者鬥爭到最後一刻,流盡最後一滴鮮血!

  為人民的解放,你們和法國那些英勇無畏的巴黎公社戰士們一樣,為弘揚共產主義信仰和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你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英勇就義,真可謂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你們的精神與江河共存!我們敬仰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因為有你們這些無數的英雄們,有你們的崇高,有你們的無私,才有我們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祖國的繁榮昌盛!

  “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後英靈。”沒有你們,便沒有新中國的繁榮昌盛!沒有你們,便沒有現在的美好生活!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永記史冊,青史留名!

  同學們,我們是幸運的,我們不是出生在殘酷的戰爭年代,而是蒸蒸日上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報答祖國呢?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為她發奮努力,為她增光,為她添彩。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繼承先烈們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的明天!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1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每年的4月5日便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了。清明節是為了祭拜先人所特定的日子。那天,家家戶戶都會去掃墓,而且一般只吃冷食,不能有煙火。除了這些活動以外,最有趣的便是吃清明果了。

  清明果的外形很多樣化,有的像一座有三個頭的小山,而有的卻只是圓圓的一個團。清明果也被叫作“青果”,顧名思義,那便是因為它的外皮是綠色的了,這也是它與其他自制糕點不同的地方了。如何讓那白白的米粉變成綠色的呢?原因就在它的米粉被加進了一些艾葉。將從市場買來的艾葉搗爛在融入米粉中,就大功告成了。

  要說做清明果,我可就是個高手了。先將那綠綠的米粉分成幾大份,再將那幾大份搓成寬約兩釐米的長條,然後拿出其中一條,估計好一個清明果外皮的分量,用刀在長條上每隔一段距離切一個口子,已作標號。然後就簡單了,根據剛才的標號,擰下一段距離的米粉,搓成小團,用大拇指向中間按下,做成一隻“小碗”,以便等會兒放餡料。做完了這些,最後就是放餡料。只有配上鮮美的餡料,清明果才能真正美味好吃。不過你別小看了這些餡料,做起來也可講究了。

  清明果的餡料一般有兩種,一是豆沙,二是美味的肉炒豆腐。做豆沙餡比較費力。先把豆子放鍋裡煮爛,再將它放進一個大盆裡,放進適量的糖,找來一根乾淨的木棒,使勁地剁,那熟透了的豆子便被碾開,慢慢地那豆子就成了美味新鮮的餡兒。幹著活兒,必須要手力大的人來,那大盆的豆子可不是那麼容易被碾爛的,必須剁上一個下午才行。而豆腐餡只要將豆腐切成小塊和肉。鹹菜一起翻炒,香噴噴、熱騰騰的豆腐餡就做好了。最後只要將餡放進準備好的米粉裡,捏好,再放進鍋裡蒸熟,就完工了。

  隨著一股熱氣的冒出,清明果蒸好了。我捏起其中一個放進嘴裡,嗯~~軟軟的米粉加上鮮美的餡兒,真算是天下美味了!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2

  天空陰沉沉的,大片大片的烏雲像給天空打上了補丁,將太陽遮得嚴嚴實實的。天地間無光。這天,是四月五日,清明節。

  花朵似乎沒有了往日的豔麗,它們似乎一下子蔫了,無精打采。大樹似乎沒有了往日的挺拔。它們彎下了腰,樹葉看起來也不是生命的嫩綠,它們綠得很陰鬱,綠得深沉。行人們也沒有三五成群,有說有笑的,他們似乎都有自己的心事,低著頭,默不作聲,孩子們也不嬉戲打鬧,他們乖乖地跟在大人身後。繁華的街道十分冷清,天地間似乎鍍上了一層陰影。家鄉的清明節作文700字

  老天爺似乎心情也不好,見到人間蕭條陰鬱的樣子,忍不住哭了——天地間下起了雨,但不是很大。

  這時候,一個詩人在街上搖搖晃晃地走著,他穿著長袍,一手拿著酒葫蘆“唉哉,痛哉”。他說著,捧起酒葫蘆,“咕嘟嘟”,喝了一大口。“清明…。時節雨紛紛。”詩人眼睛微閉,開口吟詩,他看了看周圍的行人,又喝了幾口酒,說道:“路上行人慾斷魂”詩人醞釀著下一句,於是喝起了酒,不巧,葫蘆裡的酒喝光了,他醉意正濃,搖晃著酒壺說:“酒…。我要喝…。酒。”詩人滿面緋紅,可他不知道哪兒才有酒。

  這時,不遠處的小道上,一個牧童騎著黃牛,吹著短笛,笛聲悠揚,可好像沒有了歡快,多了些悲涼。詩人看見了牧童,快步走上前去,他攔住了牧童的牛,牧童嚇壞了,以為他要搶劫,坐在牛背上不敢動,問:“你要幹什麼?”詩人搖晃著空空如也的葫蘆,醉醺醺地說:“酒……我要酒………拿酒來。”牧童嚇蒙了,顫抖地伸出了手,指著遠處說:“那…。有座杏花村,那兒有酒……。”詩人向杏花村走去,說:“好,好,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至此,關於《清明》一詩完結。清明節,關於生死也。

  生死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亦是世界永恆的話題。嬰兒謂無,不在乎,因其不知死。老人謂生,甚是渴望,因其尊生命。我們應當像嬰兒般,不畏死,如老人般看生,方可活出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