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鄉> 家鄉的名片作文

家鄉的名片作文

家鄉的名片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名片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名片作文1

  家鄉,是一個聽來溫暖,令人擁有無限回憶的字眼。我的家鄉是個不大的縣城,但每每說起來,卻是無比的溫暖,心裡有說不出來的感覺。

  說起家鄉,首先想到的便是特色,何為特色?是獨特的東西。既然是獨特,那必須是有名的“餄餎面”了,它對於我來說還有獨特的意義呢!

  在我家裡,想要吃上一碗餄餎面是非常容易的,並且媽媽很寵我,正因若此,我就養成了一些壞毛病,見什麼要什麼,媽媽也會給我買,漸漸地,我的性格開始變得很刁。一點不順心就會大哭大叫,甚至有時還以沉默來證明我很生氣,什麼也不幹,飯也不吃。為此,媽媽也不少操心。而我的學習也是一塌糊塗,每次佈置作業,回家總是抄哥哥的作業,為此,我的成績不知道和哥哥差了多少,但我並不在意,仍我行我素,這一點,就又使媽媽的笑容少了一些。而我的這種壞脾氣和處事特點,也是從那時改變的。

  小雨淅瀝,打溼了我回家的那條路,路上因被雨水打溼而變得鬆軟,雨過後,走在這條小路上,鬆軟的泥土被我踩出一個個一深一淺的腳印,這使我十分的愉悅。陽光透過樹葉照在地上。這本是一個好天氣的,我也應該擁有一個好心情,不巧的是,我不小心崴了一下腳,便一下子趴在了地上,沾了一身的土,我苦著臉站起來,拍拍身上的土,本想不計較,但看到哥哥那憋笑的臉,我不禁十分生氣。便丟下他回家了,回到家後,看見有客人,平時是會招呼的,但現在我十分生氣,便看了一眼後便離開了客廳,媽媽看見我離開便找過來,帶我到客人面前說:“快叫阿姨。”我倔強的別過頭“不”,客人愣了一下,笑道:“沒事,不叫算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哥哥又在一邊笑,我瞪了他一眼,客人開始打圓場說:“這樣吧,我們去吃餄餎好不好。”我不禁說:“餄餎有什麼好吃的?”客人笑了“去了就知道了。”

  來到一家餄餎麵店前,走了進去,點了幾碗餄餎面,我閒來無事,便盯著它的做法看了起來:見廚師把一個麵糰揉好,塞入機器內,用手按壓使它更流暢的擠出麵條,用勺子輕輕攪動,使它不會攪爛,煮熟後放入碗裡,加上衝湯和各種調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餄餎面便出鍋了。坐在桌前,客人趴在我耳邊對我說地說:“餄餎,意為‘和樂’就是吃過的人會和家歡樂,一家人的快樂最重要了,對吧,所以別再讓你媽媽生氣了,道個歉,好吧?”我點了點頭,本來就不太生氣了,再加上好言相勸,雖然聽的不是太懂,但道歉總歸是好的。道了歉,吃了面。客人便離開了。

  時至今日,我依然忘不了她的話,這話成為了我前進的動力,此後,我表現得好了,學習也跟上了,媽媽的笑容也多了,我從那件事後,懂得了道理,明白了真諦,學會了做人,辨別了是非。

  家鄉的餄餎面,是家鄉的特色,是我家鄉獨特的美麗,是家鄉的名片,更是人生的轉折。

家鄉的名片作文2

  許多人有名片,打個照面便遞出一張名片,就成功地將自己“推銷”了出去——一場場應酬、一個個電話、一份份合同也許就接踵而至。那名片上多半是些簡單的個人資訊,姓名、電話、地址什麼的,卻像一塊“吸鐵石”,招賢納士,招財進寶。名片比比皆是,也不需贅述——可是,名片的種類卻不盡相同。

  我們家鄉的名片,自然不是一疊厚厚的卡片。若是卡片,則太輕薄,太功利了,也太無知了。對於生我們養我們的這一方土地,除了為它創造利益外,更多更重要的是傳播家鄉的文化、歷史,將這張“名片”打造得令人耳目一新,絲毫不因循守舊;逸韻高致,貴在不落俗套。

  廬山

  “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秀麗的廬山,給家鄉九江抹上一份靈動的色彩。“九江秀色可攬結”不正是此最有力的證明嗎?廬山,古代文人墨客情有獨鍾,似乎他們的生命與此景情同魚水。“掛席幾千裡,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廬山,在歷朝歷代的詩歌筆下成名,或是說魅力潯陽綺麗廬山造就了千古絕唱。廬山上的五老峰又是美不勝收,峻險奇峭,又誕生了”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雲。鐘聲知何處?蒼蒼樹裡聞”的佳句。當然,李白《望廬山瀑布》和蘇軾《題西林壁》也是家喻戶曉,自然可以不提,這些風韻極佳,傲視群山的詩句都來自“愜心應在此,佳句向誰傳”的詩人提供他們無限靈感的這山吧!

  九江方言

  一個區域的人說什麼話,顯示了這個人對於家鄉傳統文化的重視。一代代的老人傳承給後人,一代代地提煉、萃取,使九江方言獨一無二,成為了是否九江人的首要評判標準,也是九江人的驕傲。話不離口,一開口,別人就可以透過你的語言或語音確定你是哪裡人。像是一種“領地意識”,上海人那獨有的孤傲,認為除了上海,其他地方都是鄉下的潛意識,便透過方言一覽無餘。你若要說你是上海人,就會有人問你這個用上海話這麼說,那個用它這麼說。著名探險家餘純順在走四方時,其他人對於他是上海人的說法將信將疑。但無可厚非,方言,是一個地方的'人的魂。九江方言,是以九江市區和郊區為主所使用的語言。東至新港鎮,西至賽城湖,東南至威家,西南至沙河鎮,九江話都很普及。九江話最最不同於其它方言的地方是“九江人聊天像打架”。很多人對此深有同感,九江,並不是什麼蜂聚過匪幫的黑惡勢力的老巢,但話出口就惡狠狠、兇巴巴的。我在小學時曾上到一堂有關於此的課,至今記憶猶新——許多九江民間的老藝人在升旗臺上講解九江方言。九江人上廬山只要說兩句九江話就可以免票進山,管中窺豹,由此可見一斑,好像是上海的縮影。

  古樸的名片,在大街小巷中緩緩地滲透,化作一磚一瓦,構成了九江,一層一層地堆砌和壘蓋,家鄉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地理區劃,而是心所及之處,將呼吸與家鄉的脈搏錯開,此起彼伏,相互填充,凹凸相合,將自己與家鄉共命運,為家鄉的明天傳遞他人一張名片,述說那說不盡的故事。

家鄉的名片作文3

  你知道我的家鄉在哪裡嗎?請讓我先亮出家鄉的四大名片,相信你看過之後一定能猜出答案!

  名片之一:水鄉園林。

  我的家鄉地處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素有“水鄉園林”的美譽。漫步在小城中,“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河在城中,城在河畔”。這裡,街道乾淨整潔,河渠清澈見底,湖泊星羅棋佈,而最讓人心動的卻是漫天的綠色撲面而來。你看,處處綠樹掩映、綠草萋萋、綠水盪漾、綠堤蜿蜒,滿眼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難怪著名作家碧野盛讚:“這是一座綠色的城!”

  被稱為“活化石”的水杉是家鄉的特色樹種,在道路的兩旁,在大堤的腳下,在湖泊的四周,在城中東西相望的森林公園、水杉公園,這個地球上倖存的子遺珍貴樹種正成片成片地茁壯生長,營造出一座綠色的氧吧。我想,這是水杉的幸福,更是我們家鄉的幸福!

  你還沒猜到我的家鄉在哪兒嗎?那就請看名片之二:務工裁縫。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家鄉人有著勤勞儉樸的品質、心靈手巧的特性,許多人都很會做衣服,多年來有數十萬裁縫默默無聞地在深圳、廣州、青島等沿海城市以及日本、新加坡、模里西斯等地務工。他們憑著長期的勞作,練就了“一刀剪”、“看體裁衣”等絕活,在大江南北大顯身手。品牌效應使務工人員已由過去“外出求職”轉型為外地企業“登門搶聘”,每年春節,各地服裝企業到家鄉搶聘裁縫,成了家鄉一道獨特的風景。

  勤勞鋪就致富路,智慧引得幸福來。如今,有更多外出務工的裁縫回到家鄉,自己創業當老闆,他們要為家鄉的建設作出自己更大的貢獻。

  一時間,大大小小的油燜大蝦店如雨後春筍,不僅開遍了家鄉,開遍了武漢,還開到了上海、北京。毫不誇張地說,油燜大蝦成就了家鄉的龍蝦產業的同時,也為宣傳家鄉、擴大家鄉的知名度立下了汗馬功勞!

  你現在知道我的家鄉是哪兒了嗎?還不知道?那我就只得拿出必殺名片——“曹禺故里”,不怕你猜不出。

  你也許真的不知道我的家鄉,但你一定知道《雷雨》,知道《日出》,知道“東方的莎士比亞”——偉大的戲劇家曹禺,他就是我們家鄉人,家鄉因他而驕傲。

  家鄉是燦爛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號稱“天下第一臺”的東周楚王行宮章華臺遺址昭示著家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為戲劇而生的曹禺也許太繁忙,一生沒有回過家鄉,但他身後卻魂歸故里,長眠在這片土地上。在家鄉莊嚴肅穆的曹禺陵,在風光秀麗的曹禺公園,在寬敞明亮的曹禺紀念館,那堪稱遊子思鄉的散文絕唱總在人們心中迴響:“我從來沒有到過潛江,但是近八十年了,我認為我是潛江人。我愛潛江,這不是模模糊糊的兩個字,像是其中有血與肉的聯絡……”

  現在,你終於知道了,是的,我就是潛江人,潛江,就是我可愛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