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風> 【實用】家風作文600字九篇

家風作文600字

【實用】家風作文600字九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風作文600字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風作文600字 篇1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擁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燦爛輝煌,是五千年的文明與智慧的結晶,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

  孔子讀書勤奮以至韋編三絕,祖狄、劉琨聞雞起舞,刻苦勤奮,李密牛角掛書隨時隨地的讀書學習,匡衡鑿壁偷光,勤學苦讀,終成大器。他們的勤奮刻苦讀書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令人們肅然起敬。

  孔融四歲能讓梨,黃香九歲知道關愛父母,王祥臥冰求鯉,狄仁傑望雲思親,他們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事蹟,是人們歌頌的榜樣,更是我們學習的典範……這些傳統美德事例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數不勝數,僅僅是歷史長河中的幾朵微小的浪花。

  現在,有些同學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上課不認真聽講,經常做小動作,對待家長和老師的批評教育也不以為然。還有一些同學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時不時地頂撞父母,難道說他們這就是尊重、孝敬父母嗎?

  那麼,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樑之才,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品學兼優,尊老愛幼,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是我們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在課堂上,我們要認真聽老師講課,課後完成好老師佈置的作業,鞏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在家我們要尊敬長輩,幫助家長做家務,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在學校我們要嚴格遵守中學生守則,向一個優秀的中學生靠攏,爭做“美德少年”。

  我們應該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做一個品德高尚的好少年,因為這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只要從小心中有國家,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養成文明禮貌,團結互助,誠實守信,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好品行,努力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成為一個有道德的好少年。

家風作文600字 篇2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則是雨露。家風是一個家庭的良好習慣,是一種榜樣的力量,更是引領家庭成員積極向上的一種精神。今天,我也來曬曬我們家的家風。

  我家的運動之風。

  媽媽常說: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康,要身體健康就必須堅持鍛鍊。做為家庭習慣帶頭人的媽媽,除了給我們養成按照作息的良好習慣,還給我們全家引領運動之風。

  媽媽十年如一日,每天堅持晨跑。無論炎炎夏日,還是數九寒冬,從不懈怠。而每當住校的哥哥週末回來,爸爸媽媽都會帶哥哥去體育館打球。爸爸也常說,運動是最好的放鬆方式。無論羽毛球還是乒乓球,我們一家都打得不錯呢!

  而我,在媽媽的督促陪伴下,這一個暑假,每天早上都會去明鏡小學的操場上運動。跑步、跳繩、打羽毛球……,這一輪下來,大汗淋漓,這叫一個痛快!每天的鍛鍊,不僅增強了體質,還讓我明白了堅持的重要性。

  我家的閱讀之風。

  我們家的電腦是爸媽開網店專用的,我們家的電視基本上是擺設,更不被允許玩手機。所以,當許多家庭大大小小都玩電腦捧手機或追劇時,我們家卻都沉浸在書香中。

  瞧!哥哥正專注地做《海底兩萬裡》的批註,媽媽在津津有味地捧著《讀者》,而我卻如飢似渴地一頭鑽進了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紅飄帶獅王》裡。

  我們家更有共讀的好習慣。每次哥哥看完老師指定的必讀書目,媽媽必定也要拿來讀一番,而後再選擇合適的書推薦給我看。我們家的共讀,不僅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增進了相互間的交流。因為熱愛閱讀,我已經連續幾期被評為校級“書香少年”,我們家也被評為“書香家庭”呢!

  良好的家風,是一所學校,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更是一盞明燈!在這盞指路明燈的照耀下,讓我一路健康成長!

家風作文600字 篇3

  一日晚飯間,正在看電視,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突然丟擲一個問題:“你的家風是什麼?”我愣了一下,問媽媽:“那咱們家的家風是什麼呀?”媽媽笑笑說:“這個不能硬想,你要留心生活中的細節,處處才能體現福彩網。”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早餐要喝稀飯,我正盛了一碗端到自己跟前,媽媽提醒道:“先端給爺爺嘛。”我連忙抬起碗,放到爺爺面前。接下來的第二、三碗我又分別端給了爸爸媽媽,最後再給自己盛。見我如此,媽媽欣慰地笑了笑。過年時有親戚送來了一盒點心,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嘗一嘗,拆開包裝,我抓起一個正往嘴裡塞,媽媽又喝住了我,“去拿給爺爺先吃。”我便拿了盤子,裝好後端給爺爺和家人。

  這天家裡來了兩個小妹妹,我正在看書,媽媽又走來給我說:“你去收拾收拾,給兩個小妹妹準備兩份小禮物。”我還有點捨不得給呢,這些都是我喜歡的零食和小玩意兒呢。她們歡天喜地地開啟禮物時,媽媽拍拍我的肩膀說:“你做得很好!”原來這就是尊老愛幼的體現啊,我感慨著。

  過了幾日,正逢過世的奶奶“三七”忌日,可我正和同學約著去玩,媽媽打斷我的說:“今天不行。”我一臉迷茫,媽媽把我帶到祭臺前,我才明白過來。我輕輕地燒了一柱香,向奶奶的遺像鄭重地磕了頭,默默地走了。這天,我推掉了約定,一個人呆在家裡,還是有點不甘心,媽媽回來問我:“現在明白了家風是什麼了吧?”我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這一次,媽媽讓我知道了要恪守孝道。

  尊老愛幼,恪守孝道,說大了是中華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說小了是我們一家無形中規矩著我們,提醒著我們的家風,它看不見摸不到,卻處處完善著我們的行為。家風就是那些不經意的細微之處,體現著尊老愛幼,恪守孝道。

家風作文600字 篇4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孝順、誠實”。

  我家的誠實之風。從小爸爸就教育我要誠實守信,因為它是做人的道德標準。記得有一次,我把媽媽的髮夾拿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髮夾一不小心被我們弄壞了,回到家我並沒有立即向媽媽承認錯誤。過了兩天,媽媽說她的髮夾不見了,怎麼也找不著。這時我顯得特別緊張,站在那不敢動,爸爸看出了端倪,拉著我說:“閨女一定知道媽媽的髮夾去哪了,是不是?我低下了頭,說出了事情的經過。可是爸爸並沒有批評我,還表揚我是誠實的好兒子。爸爸說:”髮夾壞了還可以再買,而誠實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我看著爸爸,用力的點了點頭,並把他的話深深的埋藏在心底。

  我家的孝順之風。百孝順為先。從我記事那天起,爸爸媽媽對外公奶奶的孝順就刻在我腦海裡。他們從不和外公奶奶頂嘴,家裡的大小事情,爸爸媽媽都會聽取外公奶奶的意見。有時奶奶發脾氣,爸爸總是陪著笑臉,不停的說著好話。事後還不忘教育我:“奶奶年紀大了,有時事情做得多,就會有脾氣,我們要讓著她。”媽媽曾經對爸爸說過“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沒有底線的。”就在這一刻,我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也一定會像爸爸媽媽一樣,做一個孝順的女兒。

  樹立和繼承端正的家風,是”正能量“的傳遞。有了這些優良的品質,我們的家,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加和諧,更加幸福。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大家也一起來曬一曬你們的家風吧。

家風作文600字 篇5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們家也不例外。

  家風·孝

  我們家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大家庭,四世同堂,共有22個人。每當過年時,大家都會聚集在一起,圍著我們家的“老太君”---太奶奶吃團年飯。吃飯時,我們這些重孫子都會把好吃的菜爭先恐後地夾到太奶奶的碗裡,太奶奶笑著一一接過,幸福的心情溢於言表。席間的歡聲笑語不絕於耳。吃完飯後,我們這些“小朋友”會讓所有的長輩休息,我們來收拾桌椅和碗筷。做完這些事兒,我們一大家人便守在電視機前,陪太奶奶收看春節聯歡晚會,長輩們邊看邊聊著今年的收穫以及明年的期望,屋子裡洋溢的滿是幸福歡樂的味道。

  家風·緬懷先祖

  自我懂事以來,我們家還有一個傳統習慣,就是每到大年三十的下午,都要去祭奠已逝的祖輩。這不,今年也不例外,我們家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一起到山上去給已逝的祖輩們上墳。雖然我從未見過他們,但我從爺爺奶奶們的講述中很清楚的認識了我的這些祖輩們。他們的那些故事折射出的勤勞善良、敦實樸厚的優良品德,正是我們家正在稟承的家風,也是會一代代傳承下去的。

  家風·勤勞質樸

  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的太奶奶已經88歲了,但她依然耳聰目明,至今她的飲食起居都是自己打理的,並且打理的非常好。而且我的爺爺也快70歲了,依然是遠近聞名的勞作能手。受到他們的'影響,我們家裡的所有人都很勤勞,也包括我。每天早上,我都會早早起床,穿衣疊被、刷牙洗臉、收拾好書包後奔向學校,開始新一天的學習生活。與此同時,爸爸媽媽也在努力的工作。晚上回到家,我也幫忙做著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我們每個人都用自己的雙手努力創造著更好的明天。

  我們家的家風其實還有很多,以上這些只是幾點代表,這些優良的品德我們會世代相傳。

  而我們的國家正是由千千萬萬個小家庭組成的,如果每個小家庭都能把這些好的家風家訓傳承下去,那我們的國家會更加發達更加強壯,中國夢便會早日實現。

家風作文600字 篇6

  我老家在三臺西北邊陲的黎曙鎮。黎曙的蕭氏是遠近聞名的大姓,更值得蕭氏家族驕傲的是老祖先傳承下來的22條家風家規。該家規去年還參加了全省優秀家規評選呢!在蕭氏家風家規中,首條就是“孝父母”。因此,我爸把“孝敬父母”列為我們家的家風。

  從我讀幼兒園開始,爸爸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因為長幼有序,每次吃飯,我都是最後一個坐下;長輩們先動筷子後,我才能動筷子;如果有客人,得讓客人先落座吃飯。記得有一個週末,家裡來了很多客人,爸媽留客人共進晚餐。我在外面玩得又餓又累,急衝衝跑回家,哪裡還顧得上屋裡的客人,就直接跑進廚房去吃了點東西……誰知道,等客人走後,爸爸把我叫到跟前狠狠地批評了我,問我:“你還知道我們的家風不?”我低著頭,用蚊子般的聲音回答:“我知錯了。”

  常言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的家規是“事不過三”,也就是同樣的錯誤不能重犯。記得一年級時,我忘記關門就和幾個小夥伴到離家不遠的鎮老年活動中心去玩。正當我興致勃勃走到家門口時,爸爸的吼聲就傳了過來:“肖博程,你給我站到門口!”我聽見爸爸帶著怒火的命令,一下子愣住了,只得乖乖站在門口。我心裡忐忑不安,擔心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爸爸到底為啥讓我在門口站著呢?我做錯了什麼呢?

  “你為啥出去玩不關門呢?”爸爸板著臉,邊問我邊往門口走。

  我嚇得渾身直哆嗦,小聲地回答到:“我記得……走時關了門……”

  “你娃還狡辯!”爸爸更生氣了。我不敢吱聲了,任憑爸爸教育我。

  那已經不是我第一次忘記關門就出去玩了。從那之後,爸爸就定下了“事不過三”的家規,告誡我同樣的錯誤不能再犯。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我漸漸明白了:有了好的家風家規,我們才可以在社會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

家風作文600字 篇7

  家風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一千人可能有一千種回答,但我以為家風應該就是一個家庭的道德標準。

  從古至今,但凡有家庭存在,一般都擁有屬於自己獨有的家風;有些家庭甚至還將自己優良家風歸結成代代相傳的家訓和家規,當然也有一些家庭雖然沒有成文的家訓、家規,但同樣也有著自己特有的不成文的家風。我家就屬於後者。

  商賈之家的家風是“誠信經營”,軍人之家的家風是“保家衛國”,我家屬於知識分子家庭,從父母長輩的言傳身教以及我個人成長的經歷來看,我覺得“勤奮好學、嚴格自律”這八個字應該就是我家的家風濃縮與寫照了。

  說到我家的家風,這還得從我們家的奶奶輩說起——“孩子,來——背首唐詩給奶奶聽聽……”記得祖奶奶還在的時候,每次和她在一起時,她常常慈祥的撫摸著我的頭,笑眯眯的對我說。然後,一臉享受的聽著我稚氣的背誦。後來爸爸告訴我,其實祖奶奶並沒有讀過書,但她卻能認識很多字。這一方面因為她上過一段時間的識字課,另一方面在爺爺和爸爸小的時候,祖奶奶就要求爺爺、爸爸每天將所學的課文都背給她聽,同時她自己還經常翻看課本,讓爺爺和爸爸教她識字。記得她在90多歲的高齡時,每天還要戴著老花眼鏡端坐在陽臺上看書。於是,那些年咱家的陽臺上,就經常出現老人獨自斜坐在懶懶陽光下的單人沙發上,人已經睡著,書和眼鏡也已經散落一地了……

  如今祖奶奶雖已不在,回頭仔細想想,“勤奮好學,活到老學到老”在我家其實從祖奶奶那一輩乃至更上輩就已經在踐行的了。

  “勤奮好學、嚴格自律”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有著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家庭中的每一個人,讓我們的家庭和和美美、健康快樂;它又有如一股和煦的春風,拂面而來,催人奮進,去書寫咱家更美好的新篇章。

家風作文600字 篇8

  無論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家風家訓是什麼呢?媽媽常常教育我,做人要誠實守信,說到做到。可我就沒有做到,這就要從我小時候的一件事情說起了。

  大概是上三年級的一個下午,我們一家在外面玩耍。突然,媽媽問我:“今天彈鋼琴了嗎?”糟糕,今天只顧玩耍了,忘記彈了。我只好吞吞吐吐的說:“我……忘記……彈……了。”媽媽聽後頓時怒火三丈。我王淑瑞可是一個看別人臉色的人,見媽媽生氣了,我立馬討好般的回答說:“我明天彈雙倍的時間。”這件事才過去了。

  第二天下午,我正在看電視,媽媽來叫我彈琴:“寶貝彈琴了。”“現在才兩點多,我不是三點半彈嗎?”我疑惑不解的說。媽媽回答我:“你昨天說今天彈兩個小時。”我狡辯到:“我沒說,今天只彈一個小時。”媽媽呦不過我,只好走了。

  又過了幾天,媽媽突然說下午要帶我去遊樂場玩,我非常激動的準備上了吃的喝的,等待著下午這美好的時刻。

  下午,媽媽正在睡午覺,我把她叫起來說:“媽媽,走,去遊樂場玩。”“我沒說去遊樂場啊。”我正要跟媽媽反抗,突然想起了前幾天我否認我說過第二天要彈兩個小時的琴,媽媽這是在學那天的我,我只好乖乖的閉上了嘴巴。

  我感覺到了這件事的嚴重性,便立馬去吧那一個小時琴補上了,彈完後,媽媽誇我是知錯能改的好孩子,還帶我去了遊樂場玩。

  這件事過後,我再也不失信於人了,因為媽媽教育我之後,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誠實,失信就是失敗,要想成功最基本的也是誠實。這就是我家的家訓,更是我家的家風。家風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家風作文600字 篇9

  好的家風,可以給我們帶來無限的財富;好的家風,可以讓我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好的家風,可以讓我們的品德高尚;好的家風,可以給我們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一個人的成敗與他的家風有著密切的聯絡。

  吉鴻昌的父親留給吉鴻昌的家風:當官要清白廉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就不許發財。在吉鴻昌25歲時,他病重的父親對他說:“當官要清白廉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不許發財。”於是,吉鴻昌在父親去世後謹記家訓,一生清廉,為人正直,深得民心。

  北宋著名文人歐陽修,四歲喪父,家境貧寒,只有母親教他識字。他勤奮學習,後來成為一代著名文人。歐陽修學識淵博,嚴謹求學。兒子歐陽發受到父親的薰陶,便也少年好學也有一番成就。可見,好的家風對孩子的未來成長有多麼重要!

  而大家眾所周知的故事孟母三遷,這不也是好的家風才能讓人成功嗎?孟子三歲時父親便去世了,他是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孟子小時候很貪玩,也十分喜歡模仿,並且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遊戲。孟母覺得這樣對孩子十分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結果搬到集市附近後,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玩殺豬的遊戲。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了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因為孟子的模仿性較強,所以學習很好。孟母看到把家搬到學堂旁邊,自己的孩子也開始模仿他人學習,認為這才是一個好的環境,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孟母將良好的家風,傳給了孟子,才鑄就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亞聖”。

  從這些故事中我們都可以看出,家風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

  好的家風是成功的奠基石;好的家風是一種無形而又強烈的力量;好的家風是在父母的薰陶和教育中逐漸形成的做人修養;好的家風更是中華美德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