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節約> 2016年愛糧節糧徵文800字

愛糧節糧徵文

2016年愛糧節糧徵文800字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我們要珍惜糧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愛糧節糧的徵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愛糧節糧

  2010年,中國人最重視的就是低碳環保。但是我認為與其在一旁大談特談要怎樣怎樣環保,不如做一些有用的,就從節約糧食說起。

  從古至今,有多少人寫過節約糧食的古文,例如,兩首《憫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兩句話流傳甚廣。當你走過農田,看到在地裡辛辛苦苦農作的農民,你是否會為自己浪費糧食的行動而感到羞恥?當你在悠閒打扒著碗裡的飯、米粒掉落一地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說不定現在正在捱餓的農民?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就是在珍惜那些勞作人民的努力成果。背對著火辣辣的太陽,擦著汗水,一聲一聲嘿咻嘿咻的人是為我們的生活付出最多的人。

  我可以很明確的說明,我沒有做到真正的珍惜糧食,可我做到的是在一天一天的進步,我為自己的行為而感到驕傲,不知道在多久以後,我可以驕傲的說:字什麼什麼時候起,我再也沒有浪費過一粒米。我相信我可以做到,就在不遠的將來。

  看著每天有許許多多的同學將沒有吃完的飯倒掉,這一幕真的觸目驚心,浪費,真的好浪費。這些90後沒有嘗過真正的苦,每一天都是生活在陽光下的陽傘裡,所以他們不懂,說再多他們只會左耳進右而出。

  如果僅僅只是一群孩子在浪費,還有饒恕的餘地,可是就連一些曾經嘗過勞動之苦的大人們也在浪費著,每天是燒的多吃的少,吃不完就倒。難道他們忘了幾年前他們也是這些他們眼中的廢物的創造者了嗎?我為他們而感到悲哀。時代在進步,可是人們卻在忘本。這讓我覺得真的很可悲啊!

  問問這個大自然,它還可以為我們服務多少年?問問那些勞動人民,他們還能勞作多少年?問問我們,我們還有多少年“享受”這些?大自然搖了搖頭,在這樣任人類浪費下去,它會垮下。勞動人民搖了搖頭,在這樣無止盡的讓人類索取下去,他們沒有精力再去堅持了,而下一代的接班人卻又在哪裡?那群嬌生慣養的80後、90後?他們可以嗎?他們都搖頭了,我們又能怎麼?他們都沒有法子了,我們又能怎樣?哪怕是為了多“享受”幾年,也讓我們開始愛糧節糧吧!讓大自然多堅持幾年,讓勞動人民多堅持幾年。

  愛糧節糧,提倡低碳環保,說,夠嗎?要的是看得到的行動,那麼就不要言而無信。從這一刻,哪怕下一刻,你就可以實施你的行動了!Let’s do it together,people !

  第二篇:愛糧節糧

  在我牙牙學語的小時候,媽媽經常教我讀《憫農》詩,於是我跟著念:“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兩詩,讓我一直記憶猶新,但那時我還小,不能詩中的含義,隨著我漸漸長大,直到我有機會回鄉下老家看舅爺,才親眼看到什麼是“辛勤種植”,也才慢慢體會到了“愛糧節糧”的真正含義。

  那一天,走在老家的田間地頭,我看見很多上了年紀的農民伯伯正在給農作物撥草澆水。火辣辣的太陽烤著大地,他們那一個個辛勞的背影在不停地忙碌著,讓我的心裡又欽佩又擔憂,真是勤勞的一群人呀,可是這麼熱的天他們的身體能吃得消嗎?正在思考間,我來到了舅爺家門前,舅爺家是新蓋的二層房子,有好幾間房子,其中有一間專門用來存放糧食,地上放著三、四個大麻袋,聽舅爺告訴奶奶說上一年收成不是很好,雨水有些多喲。等舅婆端上來做好的飯時,我發現我們每一個人都吃得很仔細,生怕掉一粒米,我邊吃著飯,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那些正汗流浹背務農的伯伯們的背影,我的心裡不由得一陣陣發酸,從鄉下回來,我總也忘不了那些背影,我體會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並逐漸懂得要愛惜糧食。

  還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外面餐館吃飯。在吃飯時,隔壁桌子的幾個叔叔、阿姨們也正在美美地吃著,突然他們中的一個人接了一通電話後對大家說:“單位要求立刻加班”,在座的人全部放下正吃到一半的飯菜,起身就走,我扭頭一看,哎呀,有些菜剛上桌還沒顧上吃呢,我正想說些什麼,這時,已急急地走到門口的一位阿姨折返了回來,說道,“這些飯菜還沒吃呢,浪費了多可惜呀,我給咱們打包帶上,加完班後再吃吧”。聽到這些話,我正揪緊的心突然放下了,心裡真是高興呀,吃了別浪費真好呀。透過這件事,我更加體會到要節約糧食。

  不知不覺,我上三年級了,我慢慢領會了《憫農》詩的意思,我也從心底裡懂得了愛糧節糧的可貴。以前我對愛糧節糧很不以為然,現在我覺得愛糧節糧很簡單,它就在我們的`日常行為中,在我們的一點一滴中。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吧,珍惜農民伯伯們為我們種植的每一顆糧食,珍惜這些食物當中凝結的辛勤汗水和辛苦勞作,用感恩的心去愛糧節糧,從我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吧!

  第三篇:愛糧節糧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我們要珍惜糧食。可我似乎不是很明白,媽媽說:“那我們一起到鄉下外婆家去體驗一下,你就知道了!”

  插種秧苗的季節,我便來到了外婆家。外婆正趕搶著插秧苗,看著外婆忙碌的身影,我非常好奇、興奮的跑了過去,捲起褲腳光著腳丫,下到水田。學著外婆的樣子插了起來。可我不管怎麼努力,秧苗就是立不起來,不是倒在田裡,就是浮在水面。就是不聽我使喚,好不容易插好一株,心裡可高興了,於是一口氣插了十幾株。弓著背的我已經累的直不起腰了,腳泡的都發白了,腰痠背疼,身上全是泥巴。回頭一看,秧苗們東倒西歪、亂七八糟的。有的已經浮在水裡了,有的只露出苗尖了。再看旁邊外婆滿頭大汗,快速的插著秧苗,她插的秧苗一排排井然有序。就像一排排的戰士。我問:外婆,我的行嗎?外婆笑著說:“行!我的外孫真能幹,快休息吧!”這時候我好累啊!就離開了。不經意間一回頭看見外婆正在重新插我插過的秧苗,我的成就感一掃爾盡。唉!太難啦,真辛苦啊!

  吃過午飯,外婆要去給秧苗施肥。我想這個簡單,就端起一盆化肥朝田間走去。沒走了幾步,手就開始發酸,化肥刺鼻的味道讓我忍不住差點吐了起來。我屏住呼吸,繼續走著,沒走多遠,手痠腳軟的我只好放下盆子。外婆看見了說:“幹農活,辛苦吧!你要愛惜糧食,它可是我們用汗水換來的!”我連忙點頭答應。外婆挑著一擔化肥從我身邊走過。我看著她的背影,頓時對她產生了敬佩之情。也深刻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

  回到家,爸爸又告訴我,我們國家浪費在餐桌上的糧食就相當於兩億多人一年的口糧。我聽了大吃一驚,看來我們平日不經意的浪費是多麼可怕。

  我們節約糧食,是對勞動人民辛苦勞動的一種尊重,又是對更需要它們的人們的一種關懷,幫助,也是我們必有的美德。我以後一定要做一個節糧愛糧的好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