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黃山> 有關遊玩黃山作文合集九篇

遊玩黃山作文

有關遊玩黃山作文合集九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遊玩黃山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遊玩黃山作文 篇1

  去年暑假我和媽媽一起去黃山遊玩,黃山是中國四大名山之一,它以景色秀麗聞名天下,它有一些著名的景點,比如:迎客松、百步雲梯、飛來石……我就給你們介紹幾個景點吧。

  我們從山腳坐纜車到了半山腰,天上像蓋了一層紗布一樣朦朦朧朧,雲霧中正下著細雨,我都穿上了雨衣。我們看到第一個景點是有迎客松,它長懸崖石壁上,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但它依然筆直的站在那兒,不怕風吹雨打,非常堅強。

  天氣慢慢變晴了,我們來到了“飛來石”邊,飛來石是矗立在懸崖邊的,差不多有五、六米高,石頭頂上還長著一棵小松樹,人們說它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有點傾斜,像是被斧頭砍過一樣,所以人們叫它飛來石。飛來石的周圍有欄杆,是防止有別人掉下去。我走到欄杆邊望了一下,下面是萬丈懸崖,嚇得我趕快跑開了。

  晚上,我們住在山上的酒店。第二天早上要去山頂看日出,四點我們就起床了,外面的天氣很冷,還要穿羽絨服,等我們爬上山頂,山頂已經是人山人海。我一看天邊,太陽公公還沒有起床呢!周圍是一片暗,過了一會兒,天邊出現了紅色的彩霞,慢慢的彩霞越來越多。又等了一會兒,太陽露出了一個彎彎地牙,接著像蝸牛一樣吃力的往上爬,一點一點,那個大圓盤終於出來了。我們高興得直歡呼。

  黃山這麼多奇異的景觀,真是名不虛傳啊!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在外面看到了那麼多奇異景觀,回去要好好跟朋友分享一下。

遊玩黃山作文 篇2

  原本因事意欲放棄這次縣作協赴安鄉的採風活動,但行程計劃裡的“黃山頭”三個字最終讓我堅毅了下來。理由說來很可笑,就是小時候我知道有黃山頭這麼個地方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曾糾結地想,既然是一座山,為什麼叫“黃山頭”而不叫“黃頭山”呢?後者明擺著叫起來順口點,也符合邏輯一些。再後來看過安鄉籍周碧華先生一篇叫《高度》的散文,文裡對黃山頭人文歷史風貌景觀哲思般的筆觸,也是讓我沒有放棄這次機會的原因。

  七點半從縣裡出發,九點不到到達安鄉縣境,交通的便捷發達,讓夢想與現實間的距離也驟然縮短許多。車一進安鄉縣境便遇澧水,但見兩岸寬闊的瀉洪區裡滿是蔥鬱得耀眼的楊樹林和蘆葦蕩,依河逶迤延綿,一眼望不到頭,這與我們那裡的丘陵風光是完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味。在當地文聯領導的陪同下,我們參觀了碧波萬頃的“珊珀湖”,這是安鄉湖區景觀和文化的典型代表。吃過午飯,又參觀了湯家崗古文化遺址,這裡是七千年前古人類聚集生活的村落,曾列為當年中外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湖上風光固然旖旎妖嬈,遺址文化固然積澱深厚,但因心頭始終期許著與黃山頭的約會,這些無上妙品俱 “六宮粉黛無顏色”了。

  下午一時許,終於可以向傳說中的黃山頭進發了。此時天氣的溫度也如我的熱情一樣向預報的頂點爬升著。剛進入農曆三月下旬,只連續兩天的大晴,天氣便迫不急待地熱得和夏天別無二致了。安鄉是典型的湖區,一路無山無凸,路兩邊肥沃的原野裡滿是花謝之後正結莢待熟的油菜,間雜相輔,青幽幽的無邊無際。如果可以說春天是一個醉人的長夜的話,那麼此時的春天正走向黎明。那些五顏六色如霓虹般鮮豔的各種花兒,也象霓虹般在這暮春深處漸次關掉了曾經豔得讓人心悸的色彩。寬容而慈愛的洞庭湖平原,在經過一番轟轟烈烈的顏色列強群雄逐鹿之後,終於慢慢臣服在了綠色的絕對權威之下,雖也間或有些不甘命運的花草倔強的與季節抗爭,但零星的反抗已不足以影響綠色強勢的一統天下。短暫地參觀位於黃山頭鎮當年新中國成立後興建的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荊江分洪節制閘南閘之後,車隊調頭直衝向黃山頭,幾腳油門,幾個連續急彎陡坡,很多的想象甚至還沒來得及鋪開,三兩分鐘就到山頂了。一座聲名在外的山,原以為會九曲十八彎的費一番周折,誰料想一口氣沒喘勻就撲了個滿懷。喔!黃山頭!幾十年的約定,相見時居然如此直接,如此簡捷,甚至還有些突兀。

  急切地跳下車,清爽的風就肆無忌憚地猛然迎面撲來,象一個多年未見的老朋友見面時給的一個熊抱,結實而突然。貼身的臭汗,心裡的躁熱,還有多年來對這座山心存的神秘,都在那一瞬間雲開霧散。放眼山下,極目千里,平疇無際,無擋無遮,仿若整個世界都被繪製在了一幅夢幻般的畫卷上,此時就毫無保留地鋪陳在我們的面前。這是一幅以綠色為主調的畫卷,那些銀絲帶般妖嬈的河流,鏡子般晶亮的湖泊,還有飄帶般逶迤的公路,把畫卷分割成無數個或深或淺或大或小或規則或調皮的綠色色塊,在長空之下天風之中呈現出極富創意的動感,如綠浪卷湧,似翠雲翻飛。綠色的深處,隨意地掩映著一幢幢積木般的房子,讓你有一種隨時都想調整拿取的衝動。這種震憾的平闊,這種攝人的綠翠,是我平生所不見的,壯觀至我一時恍惚失語。此時的我,用一種從未有過的偉大心情俯瞰天下,感覺自己就站在整個宇宙的中心,而世界正在以黃山頭為圓心向四面無限滋意地生長著。我突然想化為一隻鷹,縱情展翅扎入眼前這片浩淼無際的'闊與綠,用自由的羽翼靈動心中無盡的狂野,用快意的飛翔掠起生命不羈的追求,縱然被這片可付之生命的闊與綠吞沒,也無悔無怨。心隨風揚,情隨翠化,那些瑣碎的煩憂,那些糾結的愁結,此時都一古腦兒地拋入了眼前的碧浪長空。同行的人們大都是第一次來黃山頭,驚呼著,感嘆著,指點著,這些人大部分都已年過半百甚至已逾古稀,本都是些經風歷霜的人,此時卻個個亢奮得象些未諳世事的孩子,骨子裡的文人情懷盡顯無遺。是啊,在大自然如此妙手天成的造化之下,但凡有點文人情結的人,又會有幾個能經受得住此等攝人魂魄美景的誘惑呢?人一輩子都在追求美好,而自然的美才是最原始最本真的美,在最真的美之前,我們又何必保持那份沉重的衿持呢?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我不知道劉禹錫當年寫下這千古名句時參考的是哪座山,據說他也曾過到過黃山頭,如果他真到過,我想他寫《陋室銘》時腦子裡一定閃現過這座“洞庭峭壁”的影子。黃山頭確實不高,海拔不足三百米,但奇就奇在它在這千里平野一峰獨立而佔盡千古。明代文學家袁宏道曾這樣稱頌黃山頭:“越三峽而來,千里盡平地;見培樓則喜,何況生姿媚。”我們可以閉上眼睛這樣想象,幾百年前諸多被謫貶的文人政客,孤獨的行進在廣袤無垠的江漢平原之上,“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千里之內同一種風光,數月半載,身心俱疲。直走到這兩湖交界處,突遇雲夢古澤中這座突兀騰起的秀峰,心中的狂喜,豈是常人能理解的呢?而如果我們把時光再前溯千年,我的腳下便是八百里古洞庭波光鱗鱗的湖面,無邊無際的湖面之上,這座孤島便成了往來漁船或官船的歇息怠腳之地,我能想象得到那些古代的人們在煙波浩淼的湖上突然看到這座“土石皆黃色”小島時的欣喜。思緒至此,我突然感覺“黃山頭”的稱謂確實要比“黃頭山”叫得貼切,不但融入了千百年來文人墨客離情別緒的難解情懷,還富有一種浪漫主義的詩情畫意。數十年的疑惑,一朝得解,欣慰之餘,喜不自禁。除了平地獨秀之外,黃山頭還以它一山跨兩湖獨特的地理位置世所稱奇,人們戲說在這裡賣肉的屠夫秤砣在湖北,秤盤在湖南。“峭壁一峰判兩湖,一山獨秀洞庭邊”,左攬江漢平原,右邀洞庭湖平原,荊楚文化與湖湘文化在這裡交織碰撞相得益彰,激盪出一個個金光閃閃的歷史節點,演繹出一段段蕩氣迴腸的愛恨情仇,這需要怎樣的包容,又是一種怎樣的胸懷?

  俯瞰山下心曠神怡,山上風光也別有洞天。自停車坪拾級而上,古木參天,松濤陣陣。黃山頭電視轉播臺氣勢宏偉一柱擎天,那些辛勞的電視工作者正是從這裡將電波轉化成生動的聲音頭像,給千家萬戶送去歡樂和寄託。山上還有一座“忠濟廟”以及一座“謝公墓”,這是為紀念一個叫謝麟的人而建。“黃山有幸埋忠骨,白石多緣寄鶴蹤。”據傳,謝麟為北宋時期的荊州刺史,為官時非常清正廉潔,深受百姓愛戴,死後葬於黃山頭,宋徽宗賜封他為“忠濟真人”,並修 “忠濟廟”以於後人祭拜。人若千古,唯有品行和修為。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如南梁丞相沈約、伏波將軍馬援、唐代詩人柳宗元等一些歷史人物留下的人文古蹟或傳說,顯示了黃山頭在歷史深處的獨特和份量。每一處蒼桑的印痕,都是黃山頭歷史的見證,每一個動人的傳說,都是黃山頭豐滿的驕傲。

  由於黃山頭是此行最後一站,故安排的時候較長。基本領略黃山頭精巧和秀麗之後,我居然靠在一塊山石上小憩了片刻。沐浴著習習的楚風,平日睡眠質量一般的我,那片刻的休憩卻出奇的寧靜安然,仿若乘了一葉快意的扁舟,走進了黃山頭悠遠而雅緻的歷史。呵!黃山頭!你是我前世的緣,只一眼,便已化骨入髓。也只一眼,心便綠意盎然寧靜如嬰。

遊玩黃山作文 篇3

  俗話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唐代詩人張仲素在《雜曲歌辭·宮中樂》中,也稱讚道:“奇樹留寒翠,神池結夕波。黃山一夜雪,渭水雁聲多。”於是,我便十分渴望可以到那比五嶽還神奇的黃山一遊。

  寒假的一天,我們約了姑姑一家一起到那我所憧憬的黃山去遊玩。

  我們坐了6個小時的汽車,來到了黃山。購買門票之後,坐上大巴,來到了雲谷寺。隨著擁堵的人群,我們決定:坐纜車上山。在纜車上,我望著下面,難免有些怕怕的,可是,瞧!那些巖壁被雲霧繚繞著顯得非常神秘,還有那些松樹,彷彿披著一層白紗,從纜車上望下去,好像仙境一樣。

  下車之後,我們就到了始信峰,這兒匯聚了接引松、黑虎松、連理松、龍爪松、臥龍松、探海松等黃山名松和石筍矼、十八羅漢朝南海等奇石。相傳,明代黃習遠自雲谷寺遊至此峰,方信黃山風景奇絕,並題名“始信”,所以,後人便叫它“始信峰”。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我們來到了“猴子觀海”,這隻“猴子”獨自站在山上,望著下面,可真像是在觀雲海呢。姑父對著人群喊:“你們小聲點,別把猴子嚇到海里了!”我哈哈大笑。我不得不敬佩大自然對岩石的風化能力。

  我們繼續走,經過了光明頂,來到了“飛來石”,這可真是一塊奇石呀!兩塊石頭的基層與地面的接觸面很小,卻不會倒,上面的石頭就像飛起來一樣。我走進去,很害怕會突然間倒下來,所以勉強拍了幾張照後就離開了。

  在黃山上,還有著許多的動植物,如:紅腹松鼠,大靈貓與各種各樣的松樹等等。

  在黃山住了兩天,該回家了,我們又看到了那頑強生長的送客松,它們生長在巖縫裡,將枝葉開啟好像在跟我們揮手告別。

  再見了,黃山!有機會我還會再來的。

遊玩黃山作文 篇4

  黃山在秦時稱黟山,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黃山,傳說因軒轅黃帝在此修身煉丹而得名。黃山以奇松,怪石,溫泉,雲海“四絕”著稱於世.

  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果真如此奇妙嗎?今天我終於有機會去領略它的風采。

  一大早,我們從芙蓉峰出發,乘索道到松林峰。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霧,白茫茫的一片,黃山也躲進了莫測的雲霧之中。過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我們就來到了丹霞峰,這裡以奇松而著稱,蒼勁挺拔的黃山松,破石而出,抱崖而立,或側身與峭壁,或冠蓋與巖首。有的枝幹如臂,禮迎賓朋,年年歲歲,其情殷殷。有的紮根盤結有如蒼龍探海,猛虎臥崗,生動逼真,威風八面。黃山松,奇美俊秀,在斷壁懸崖處盡情伸展,千姿百態,氣度不凡。

  繼續前行,峰迴路轉,繞過飛來石,很快就到了黃山第二高峰:光明頂。霧氣漸小,對面的奇石也都露了出來。黃山的石頭確實又多又怪,而且是天然形成的,像天都峰上的鯽魚背, 可能就是因為酷似鯽魚而得名的;還有飛來石,不管你從哪個角度觀看它,都能讓你想起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女兒,和那美麗動聽的故事;當然還有豬八戒背媳婦, 一指峰, 智慧石等等。這些石頭各具特點,都有其象形和寓意,變換角度觀察,更是形態各異,活靈活現,每一塊都流傳著美麗的傳說,栩栩如生,真是巧奪天工,美不勝收,讓人不禁要讚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鬼斧神工。

  臨近中午時分,我們沿著百步雲梯繼續前進,路漸漸陡峭了。導遊說,快接近黃山主峰了。大家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已到了玉屏峰。玉屏峰上的玉屏樓,古稱“文殊院”,左連天都峰;右接蓮花峰,雄渾綿延,峰巒簇擁,氣勢恢弘。古時有“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的美稱,果然不同凡響。而它對面的天都峰,雖然只有海拔一八二九米,在三大主峰中排名最末,但卻最險峻。我遠遠望去,果然是直上雲霄,雄偉無比。

  黃山是國際知名的遊覽勝地。黃山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山之飛瀑煙雲,雁蕩之奇石,峨眉之清涼。

  聽人說,黃山美景四季不同,看來我這一次才領略了黃山夢幻奇境的一小部分。有機會,我一定要再來黃山,去領略這“天下第一奇山”的美。

  啊!黃山我愛你。

遊玩黃山作文 篇5

  黃山、泰山、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這都是我國名勝景點,勾起了人們前來探索的慾望。在一年的暑假裡,我跟爸爸媽媽就來到了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

  記得那次來到黃山底下,抬頭望去,雲霧在山頂上瀰漫著,構成了一幅仙境圖。開始爬山了,經過了幾個小時的不懈努力,我們終於登上山頂了!我長呼了一口氣。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就跑到迎客松這兒來了。瞧,他伸出長長的手臂,青翠的枝幹好似在跟我們打招呼呢!聽爸爸說,它已經在這裡住上了好多年呢,並且它的樹根是長在石縫裡的呢!不僅僅它,其他的松樹都是這樣的呢。我聽了,很是震驚,更加崇拜它們了。接著我們來到了送客松這兒,他那盤曲的身姿,真是漂亮極了!聽媽媽說,它是自己長成這樣的。外婆最喜歡它了呢!咦?怎麼找來找去都沒找到陪客松呢?這不就在玉屏樓前嗎!這陪客松長得可茂盛了呢!夏天的太陽照著它們,顯得更加翠綠。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一塊石頭面前,它似倒又不倒,可真是怪呢,果然名副其實。還有猴子觀海、妙筆生花、龜兔賽跑……我們玩得流連忘返,於是我們在賓館裡住了一夜……

  “快起床,快起床,去看日出了!”“哎呀!看什麼日出呀,天還沒亮!”我猛地一拍腦門,“對呀,天亮了,還看什麼日出!”於是我們洗洗臉,套上外套,就向著光明頂前進。那裡風很大,凍得我瑟瑟發抖。終於,太陽出來了,它懵懵懂懂地揉著眼,好似害羞的小姑娘躲在雲朵的身後,遲遲不肯露面。終於它露出了臉龐,那光芒照著我,我彷彿看到了太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看上去像個黃皮球,彷彿一伸手就能摸到它。

  後來,我們就準備下山了,我們是沿著山下去的。那裡可嚇人了,連護欄都沒有,寬的地方有五十釐米多,窄的只有二十幾釐米,不過慶幸的是,那裡每隔一些路程就會有一個凹進去的洞,裡面有石頭做成凳子,可以進去休息休息。陡坡總算是結束了!我長呼一口氣,接著都是很寬的路了,路上我們碰到了幾個挑擔子的老人,聽他們說這擔子有一百斤,還要上光明頂,聽完我驚訝得下巴都要掉了。

  這次,黃山之旅也就要說再見了,我們回首仰望黃山,黃山頂上的雲在飄動著,好似在跟我們道別……

遊玩黃山作文 篇6

  早就聽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句話了。我真想去看看黃山。機會來了,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就帶我去遊黃山了。

  我們乘了八小時的車總算到達了目的地。我們來到黃山腳下,我看著高聳入雲的山峰,覺得自己太渺小了。我們排了足足一個小時的隊才上了索道。放眼遠眺山裡的景色十分優美,樹木鬱鬱蔥蔥,山石奇形怪狀,雲海波濤洶湧。從索道上下來,我們就到了半山腰了。我們一口氣爬到了迎客松。迎客松大約高十來米,它已經有800歲了!它象黃山的使者安靜地站在峭壁上,每天歡迎著遊客們的到來。

  接著,我們又爬上了好漢坡。這時,導遊說:這裡上去一邊是‘幸福大道’,是一條平坦的道路,可以輕鬆地到達‘一線天’,另一邊是上‘蓮花峰’,這座山峰是黃山的第一高峰,海拔1864米,想挑戰的就上吧。我想:我就是來爬黃山的,不到黃山第一高峰那怎麼行呢?我和爸爸媽媽就開始往上爬。這條路又窄又陡,在最陡的地方我是手腳並用的,而且山上的風颳得厲害,我怕自己被風吹走,只好貓著腰往上爬。我們一路上小心翼翼地,我們有時往旁邊一看,呀!那可是萬丈深淵,掉下去了,可就粉身碎骨了。我和爸爸媽媽互相鼓勵著。經過了一番努力,我們終於爬到了峰頂。在那裡媽媽給我買了一塊金牌,那是隻有爬上蓮花峰頂的人才能擁有的。我驕傲地把它戴在胸前,我要告訴大家:我終於征服了黃山第一高峰蓮花峰。然後,我們又躍過了一線天,然後順利地到達了 光明頂,還遠眺了飛來石。

  下山的時候我們放棄了坐索道,是走下山的,走了足足有兩個小時呢!雖然我走到山腳兩腿已經發麻,但是我不後悔,因為我一路上看到了許多怪石,有仙人翻桌、仙人指路等等,這些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這次遊黃山讓我領略了黃山的雄、險、秀、幽、峻。最後,我依依不捨地告別了黃山。

遊玩黃山作文 篇7

  7月4日一大早,我們隨著旅行團就往黃山趕。一路上,導遊給我們介紹經過的風景,真是美麗極了。

  到了黃山腳下,一下游覽區的車,在導遊的指引下,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個勁的向上跑,好象有使不完的勁似的,我真想一下到達目的地。 媽媽在後面讓我慢點,我就是停不下腳步。等到了 半山腰,我已經累的不行了。

  黃山的景色真美呀!一路上被它的美所吸引,有點流連忘返的感覺。黃山有四絕“奇松、怪石、雲海 、溫泉”,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之稱。

  經過半個小時艱難的行走,我們到了黃上的“百步雲梯”,這是黃山第二險。從上面往下看,有點令人毛孔聳然。每走一步,一不小心就會摔個粉身碎骨 ,那真叫個險啊!有的人嚇的大叫起來。 對於我來說,被那下面的美景吸引住了,就是因為險,才顯出它的美。我拉著媽媽,真是一步一腳印的,慢慢的往下走。覺的過好長時間,終於走出的百步雲梯。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一線天”,這是黃山第一險,一條樓梯從遠望去就是一條筆直的線,只有一個人一個人的過去。我們抓著那由石頭挖出的扶手,慢慢的往上爬。稍稍一抬頭,就會看見前面的 人腿和抓欄杆的手都在打顫。往下看有種要暈倒的感覺,嚇死人了。但一旁的松樹長的錯落有致,好象專門有人修剪過似的,真叫個 美不勝收。

  經過一天的遊玩,到了最後 下山時,我的腿像是灌鉛似的再也邁不動。於是我們只好做下山的纜車。坐在車上,向下看去,一切的美景盡收眼底。一會還是晴空萬里,一會又是雲霧迷漫,什麼也看 不見,到處是一片雲海。

  啊!黃山真美呀!再過幾十年後,我還會再來的,那時也許是我帶著我的孩子來,讓他們也看看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

遊玩黃山作文 篇8

  前幾天,我和爸爸媽媽去黃山旅遊。黃山可高了,一路上走下來,可把我累壞了。

  那天,當我們爬到半山腰時,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們越往上爬,雨就越下越大,霧也開始大了起來。灰朦朦的大霧從山頭湧出來,遠遠望去好像一朵朵灰色的雲。我們站在山道上看另一座山,幾乎什麼也看不清。當我們爬上山頂時,大風飛快地吹過來,感覺人都要被吹飛了。最讓人生氣的是,因為風颳得太大了,下山的索道也停開了。導遊告訴我們,如果要繼續在山上看景點的話,還有18公里的山路要走,而且由於霧很大,可能遠處的景色基本看不清。同時,我們那時已經是又累又餓,衣服也全被雨水淋溼了,感到非常的冷。我們覺得繼續向前行走會吃不消,只好很不情願的原路返回。

  這真是一次難忘的旅行呀!

遊玩黃山作文 篇9

   前兩天,我和爸爸還有幾個爸爸的同事,一起去爬黃山。據旅遊手冊介紹:黃山,秦代稱黟山。傳說,唐玄宗李隆基因篤信黃帝曾在此山煉丹,於天寶六年敕改山名為“黃山”。黃山兼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匡廬之飛瀑,峨眉之清涼,雁蕩之巧石諸勝景。民間素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之說。陳毅元帥推黃山為“天下第一奇山”。1990年12月1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黃山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名錄》。中國黃山,人間仙境;“真正妙絕,到者方知”。 那裡的景色非常美麗。我們乘車到溫泉,吃好午飯,我們就上山了。

  我們上山時乘纜車上去的,乘纜車要排好長的隊伍。導遊幫我們買好了門票。爸爸一看一輛纜車能坐50個人。我說:“怎麼可以坐這麼多人?”我看到了纜車,原來這種纜車像大巴士似的。輪到我們上車了,我坐在前排第一個坐位,纜車一會兒快,一會兒慢。我第一次看到了黃山。

  我們先到始信峰。曾經有人說過一句話:“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我聽爸爸說,黃山最主要的是雲、松、石。我看見雲白茫茫的,有的像白煙,有的像晨霧,有的像瀑布,還有的像大海;松,有迎客松、送客松、孔雀松、龍爪松;石,有的像雪人,有的像觀音,有的叫仙人下棋、宰相觀棋,還有的叫仙人揹包、雙尊拜佛。我們到了獅子峰。又有人說:不到獅子峰,不見黃山蹤。我們去了筆架峰看“夢筆生花”,又去了清涼臺瞧“猴子觀海”。第二天,我們4:30就起床了,去看日出。我看到了兩個太陽,一個小的升得快,一個大的升得慢。怎麼會有兩個太陽呢?爸爸告訴我,這是一種叫“折射”的大自然現象,就像用鏡子反射太陽光一樣。我看著太陽一點點升起的時候,激動得差一點把手電筒掉到山下面。早飯後,我們繼續爬山。我們一行先去排雲亭,聽說那裡的雲像排隊似的翻滾。我們再去飛來石,那塊石頭真怪,它與山沒連在一起,真像是從天上飛過來的。最後,我們去了光明頂。因為天氣不好,白茫茫的全是雲,什麼也看不見。我們坐纜車下山了,下山的時候耳朵總是塞。下山後,耳朵一下子就不塞了。

  啊!黃山真漂亮,真是妙不可言。下次我一定要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