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故鄉> 關於童年的故鄉作文(通用13篇)

童年的故鄉作文

關於童年的故鄉作文(通用13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童年的故鄉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1

  心還在童年的夢幻裡,歲月卻已幻化為春泥,滋潤了一方土,一方人。

  猶記得的童年故事裡充滿著故鄉濃濃的鄉土氣息,淡淡的芬芳瀰漫開來,不摻雜一絲一毫的鄉愁。正是那條通往童年故居的路,承載了太多太多童年的真趣,令我難以忘懷。

  小時候,故鄉的路也是那一般綠油油的味道。我不知那是莧菜或是野草的氣味,還是那些常被我們虐待的青蛙們的氣息……總之,我總能感覺到心曠神怡,如此貼近自然。故鄉的土年復一年地培育出沉甸甸的稻穗,土地年復一年地被開墾,被耕種。以至於,故鄉的路也是鬆軟的。野花野草肆無忌憚地排列在兩側,路中央還有毛茸茸的一道隆起的路面,那相隔而形成的光禿禿的兩道是那三輪車或是單車走過的印跡。那時候的鄉路不通轟隆隆的汽車,只是默默地肩負著農民的腳步與農具的身軀。

  我們愛去路上玩,絕不會有什麼危險。路是一代代人踏出來的,難免凹凹凸凸,正適合我們撒野似地嬉戲追逐。從蹣跚學步起,我們就總愛亂跑,絲毫不怕跌。因為故鄉的土是甜的。有時嗒吧嗒吧地踩著,踩一腳陷一腳,現在想來彷彿是行走在鬆軟的生日蛋糕上。拌一腳,起來捏一捏鼻子舔舔嘴,望望前面幾個已笑得嘻嘻哈哈的夥伴,也咧開嘴偷偷地笑,調皮地吐出兩口便完了事。那便成了跌倒的滋味,嬉戲的滋味,無憂無慮地成長的滋味。

  後來呀,故鄉漸漸跟上時代步伐了,湧現了摩托車,還有拖拉機。故鄉的路卻落伍了。終於,鎮上的人坐不住了,一揮手一句話,修路的工程隊便浩浩蕩蕩來了。修路那天,奶奶抱著我去看。我的一雙小手自始至終都捂著小耳朵,睜著無助的雙眼觀望著。我誠惶誠恐地看到細小的石塊被整車傾瀉而下,劇烈地砸在原本鬆散的土路上,發出陣陣痛苦的呻吟。眼見的,一輛輛拖拉機風塵僕僕地遠去,消失在遠處的轉角。縈繞的餘音仍令我恐懼。我很不情願地看到我的“朋友”被填上一層厚重的石子,那感覺彷彿是路越泥濘我越喜歡。我知道我的小夥伴們也不情願,我們不願失去只屬於我們的幸福。可後來不知不覺中也就習慣了。原因是我們學會並迷戀上了打彈珠,隨便找一處綠蔭便在路邊撒開一夥鬧開了。一粒粒彈珠在我們的指間穿行著,在故鄉的路的脊樑上滾動著。路上車是多了些,但我們仍不長一絲戒備,總之車總會避開我們的。我們不傻,路是我們的好夥伴,好夥伴會保護我們的。我們便以此調皮地與爺爺奶奶的規勸對著幹。

  故鄉的路漸漸融入了我的童年,成為記憶中抹不去的一部分。故鄉的路在成長,我欣喜地看到了;我也在成長,故鄉的路也一定看到了,我聽到了他在嗖嗖地響,呼呼地吹,呵呵地笑……

  而現在,故鄉的路變化更大了。不知何時披上了現代化都市的外衣,硬朗了,明亮了,不知何時又寬闊了些。故鄉的路是年輕的,帶給來者新的童年,為我們所無法體驗的;故鄉的路固然也是古老的,上邊佈滿了古人的腳印,承載著前者記憶中的美好童年時光。

  與故鄉的路同行,我明白,人的心也許就應該像故鄉的路,逐漸厚實開闊。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2

  冬天,寒霜素裹,枯葉飄零,大地一片蒼茫。

  故鄉的冬天,可以用寧靜祥和來形容。到了冬天,田地開始上凍,小河開始結冰,人們也就在這時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花草樹木這時都進入了休眠期,但人們的熱情依舊高漲。到了天寒地凍的時候,全家人都會圍坐在火炕上,要不一起聊天,要不一起看電視,或者幹一些其它的小活,總之生活很是融洽。

  冬天雖然枯燥無味,但有時候卻呈現出別樣的風景和趣味來!

  冬天的早晨,一片清寒,很多人此刻都蜷縮在熱烘烘的被窩裡,只有一些老人會選擇這個時候晨練。等快到晌午太陽出來的時候,村子裡就開始熱鬧了!人們都紛紛走出家門,選擇一塊向陽的地帶,圍聚在一起,盡情的享受著冬天特別的“日光浴”。

  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這時候都出來了。老人們抽著旱菸,蹲坐在牆角上,講著他們年輕時候的故事,黑黝黝的臉上刻著深深的皺紋,尤其笑的時候就更加明顯了。還有幾個帶孩子的婦女,拿個小板凳,也坐下來聊天說笑,懷裡抱的嬰兒正在幸福的吃著奶,那兩隻胖乎乎的小手,不停的舞弄他媽媽的頭髮,還時不時抓一下另一隻奶,好像在保護他的“食物”,生怕別人搶走。還有幾個小孩子,正在牆角處做過家家的遊戲,他們正在用撿來了一些石頭和木棍正在那裡“建房子”,弄得滿身都是塵土,小手和臉蛋都被凍得通紅,此刻燦爛的陽光照在他們稚嫩的臉上,格外溫馨美麗······

  在冬天,雖然天氣冷,沒有什麼美景觀賞,但這裡的人們會自己創造一些娛樂。其實到了晚上,也很熱鬧。好多人都會去別人家裡串門,聚在一塊聊天談笑,或者打打撲克,或者一起圍坐在火炕上手搓玉米。這些場景,在其它季節是很少看到的,恰恰是這些樸實團結的生活,使我們這個小山村更加的和諧溫馨,那時候的人們雖然不富裕,生活艱苦,但每個人都生活的很快樂。

  說到冬天,最美的景色,莫過於下雪的時候了!一片片雪花從天而降,如鵝毛般飄飄蕩蕩,落到房子上,如棉絮覆蓋,銀光閃動;落到山坡上,如白雲堆砌,潔白無瑕;落到樹上,如銀裝素裹,晶瑩剔透。

  當下了一夜的雪,早上推開門,白茫茫一片,一股寒雪的清香襲面而來,讓人神情清爽無比。走進白雪世界,彷彿住進了童話的天堂。大人們很早起來開始掃雪清道,而孩子們此刻無比的高興。每到下雪的時候,我都會想起童年玩雪的場景!

  最喜歡在雪中玩耍了!我們自己會做滑雪板,在坡路上坐著往下滑真是太刺激了!還有堆雪人、打雪仗、在雪地上畫畫,都是很有趣的專案。記得有一次下了很厚的雪,等中午的時候雪停了,很多人都出來散步了,我們幾個小孩子正在玩耍,看到別人家掃的雪都堆在了門口,我們就出了一個主意,用石頭剪刀布來決定輸贏,誰輸了將要被其他人用雪埋掉。事後想想,那次真的很危險,要是埋在雪裡時間久了真會出人命的,那時候對安全意識不強,只要覺得很好玩,也就沒想那麼多了!

  冬天,最熱鬧的節日莫過於過年了。我們當地過年非常的隆重,不管大人小孩都盼望著過年。

  春節前夕,大人們已經置辦好了年貨,差不多臘八前後,就要殺豬了,說起來我家的那頭豬,我也是有貢獻的,平時我還採了不少野菜餵它呢。過年的時候,殺豬的師傅很忙的,要提前打招呼,不然還真顧不上。到了殺豬的這天,殺豬師傅很早就來家了,父親這天會叫幾個鄰里鄉親過來幫忙,首先去殺豬師傅家裡把他殺豬的工具全部搬來,這些工具中除了刀具和去除豬毛的鑿石刮子外,還有一個木質的大桶,這個桶是用來燙豬用的。當選好地方,要用幾根木樁搭一個架子,這個架子就是用來掛殺死後的豬的。看到這個架子,讓我聯想了電視劇中把人吊起來,用鞭子抽打的場景,真有點滲人。等一切就緒後,母親在廚房用大鍋燒水,等水燒的差不多了,就要開始去豬圈抓豬了!

  父親先會把豬趕出來,這會,先上去兩個人抓住豬耳朵,後面一個人揪住豬尾巴,一起使勁往殺豬場拉。等快到的時候,殺豬師傅就出手了,這時候四五人合力把豬抬到木桌上,殺豬師傅左臂夾住豬頭,口裡用牙咬著刀,桌上下方放一個盆子,這個盆子是專門接豬血的,恐怖的時刻馬上就要來了,有些膽小的孩子,都不敢看,用小手捂住了眼睛。豬的叫喊聲越來越大,聽的人心裡直髮顫,就在這時,一把鋒利的匕首刺進了豬的脖子下面,直看一股鮮血噴射了出來,那場面還真有點嚇人。不過殺豬師傅的臉上毫無表情,看來這也是職業習慣吧。我們小孩子平時見到殺豬師傅,心裡總有些畏懼,感覺他們殺豬那麼厲害,想必殺人也一樣很厲害吧,哈哈,也許是殺人的電視劇看多了吧。

  到了除夕那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貼對聯,還有掛大紅燈籠的,貼福字的,不過那時候掛燈籠貼福字的可不多。到了傍晚,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要去墓地請祖先亡靈,請到家裡一起過年。大年三十晚上是除夕夜,據老人們說,這天夜裡天狗食日,所以要放炮敲鑼打鼓,把天狗嚇跑。那時候我們小,也不知道這些傳說是真是假,但過年的時候真的很熱鬧······

  大年三十,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津津樂道的觀看著春晚,廚房的鍋里正煮著豬肉,一股股香味從廚房飄進了客廳,真是讓我們垂涎三尺啊!不過等會就可以吃到香烹烹的美食了!那時候家裡不富裕,平時很少吃肉,只有到過年的時候殺了豬才有肉吃。看了一會春晚,有人叫我出去一塊放炮,我們還點了一堆篝火,大家都從篝火上面跨過去,這意味著跨年,紅紅火火。

  大年初一早上,母親會早些把我們叫醒,給我們換上新縫製的衣服,跟著大一些的孩子去村裡三年內有服孝的家裡,上香獻紙錢。等到初四以後,很多村子裡會舉行社火表演,有馬社火、黑社火,鎮子上還會有高臺、秧歌表演,有些地方還會唱戲。一年最熱鬧歡快的時候莫過此時了!

  正月的時候,人們都走親訪友,交流感情,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到了晚上,萬家燈火通明,鞭炮聲、歡笑聲、酒杯碰撞聲、還有小孩子們響亮的歌唱聲,都在這個美麗祥和的小山村的夜空,悠悠迴盪……

  風過無聲,雨過無痕,時間的腳步總是走的匆忙,轉眼間,已經離開故鄉漂泊多年。歲月的痕跡,流年的滄桑,已悄悄爬上了臉龐,在心底沉積了厚厚的羞澀。那張稚嫩紅撲撲的笑臉,永遠永遠的停留在童年故鄉的記憶中了。流浪天涯,只為那的心中的信仰,只為那遠大的理想,穿過一座座陌生的城池,留下一段段苦澀的故事,不停留,也不回望······

  時光依舊匆匆流淌,流浪的腳步還未停歇,穿梭在紛亂的世界裡,經歷著人情冷暖的變故,品嚐著酸甜苦辣的沉重。流浪的人,疲憊的心,端起一杯醇香的老酒,唱起一首深情的老歌,迎著清涼的夜風,伴著柔婉的月光,思念著故鄉親切的人,回味著家鄉的優美的景。

  童年的回憶,不光在我孤獨的夢裡停留,還將繼續陪伴我向前行走······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3

  凋零的樹,露不出一點雜質。它度過了春的纏綿,夏的任性,深知抵擋不住冬的寒冷,方才收斂起來,享受著秋的安寧。秋天的小山丘,每一寸地都是我們曾經滾過、摸過,爬過的,兒時玩耍的天真爛漫,現在回想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秋天的山丘上,平地上,野徑上,處處充滿童年的趣味和家鄉的野味。

  秋的小山丘,楓葉綴滿在山丘的泥土上,飄揚在紅色的楓葉樹上。一陣秋風吹來,是誰吹響了號角?紅色流動著,宛如一攤熾熱烈紅的屏障,印在了小山丘上。我們鄉村的孩子很野,但並不是人們所說的壞孩子。我們會在小丘上爬樹,樹的枝幹那麼粗,幾個孩子仰頭望著大樹,怎麼能爬得上去呢?我們一個接著一個,努力著,和樹枝一樣努力的向上生長。太陽烤著這片山丘,爬累了,爬熱了,我們這群野孩子乾脆直接躺在楓葉鋪成的床上入睡了……

  秋天的平地上,有著一大片麥田。這是我們的避難所,每當遇到自認為天大的事,我們就會來到這裡,坐在兩根麥穗劍。一陣涼風吹來,吹乾了我的眼淚,卻吹不彎麥穗,麥穗在風中搖曳著,告訴我要像它一樣,心裡空空的,不要裝任何心事,這樣,任憑風怎麼吹都吹不倒。

  秋天的野徑,兩旁鋪滿了落葉,這就是秋釋放出的訊號——葉落歸根,該回家了。可是,樹葉們也許不知道,它要回歸的家不僅僅是那棵樹的根,這一片野徑都是它的家,只要有故鄉泥土的地方,都是它的歸宿,因為,這是它曾用生命滋養過的土地。就像我一樣,被我踩過的每一寸泥土,都有關於家鄉的回憶。

  被秋雨沖刷過的記憶,已不能輪迴。兒時的我們與兒時的山丘、麥田、野徑結下了不解之緣。等我們長大成人,相約再次牽手來到這片土地。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4

  岳陽縣公田鎮的熊山村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我就生長在這個不起眼的地方,也把那不起眼的童年留在了那個地方,一直沒有去撿拾。直到幾十年後的今天,被城市的喧囂所浸泡、被城市的擁擠所擠壓,這才想起我那不起眼的童年!

  風是童年裡一道深刻的記憶。春天的風就像個不安分的調皮孩子,不喜歡老是待在一個地方,到處遊蕩著,時南時北,忽東忽西的。田地裡綠油油的.秧苗、原野上嫩憨憨的碧草,被這不安分的風吹得一忽兒向東,一忽兒向西,波浪般起起伏伏。

  到了夏天,這調皮孩子總喜歡呼朋引伴,雨,就是它常邀的伴。在我的記憶中,風和雨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弟,把整個世界攪得不得安分。

  不信,你看!那山林、田野、荷塘,剛才還安安靜靜的,處子一般,嫻靜雅緻。可風雨一來,滿世界都亂了。大樹在不停地搖曳、小樹被壓得彎下了腰,那些纖弱的花草,葡伏在地上,滿身溼漉漉的,一副再也爬不起來的樣子,池塘中田田的荷葉被一道道撕開,而後又合攏。

  可不知為什麼,我這個時候卻特別喜歡站在屋簷下看這風雨中的景象。只覺得這裡面有無窮的樂趣。現在想來,應該就是所謂的詩情畫意吧。只是那時不懂。

  而秋天的風卻有著另外一種魔力。那些秋風中的樹木,原本蓊蓊鬱鬱的,可是經不住風的輕輕搖晃,三搖兩搖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隨著黃葉隨風飄逝,樹上那些平時看不見的鳥巢,一個一個都露了出來,遠遠看去,恰似一個個黑色的音符掛在枝柯上......

  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用一個抓笆挑著一個籮筐去山上扒落葉,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最美的畫、最好的詩。直到後來在大學圖書館看到鄭板的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才突然想起童年的畫面。

  我對風如此記憶深刻,還因為在風中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大約是八、九歲時的樣子,正是雙搶季節,有一天,生產隊長要我們六、七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到一個叫後底坡的地方扯秧。離開大人的身邊,讓我們獨自勞動,這正是我們心裡巴望著的事情。沒想到夏天的風雨說來就來,而且來得特別猛烈。沒有半點經驗的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嚇得一個勁地往回跑。一路上,風雨灌得我們睜不開眼,喘不過氣。可我們還是不管不顧地跑。奔跑中的我們一點也不覺得累,時間一久,反而有一種樂趣似的,於是由奔跑躲雨,變成了在風雨中逗鬧。你推我一把,我搡你一下,加上風一推,人好像要飄起來一樣。就這樣,一路都是風聲、雨聲、逗鬧聲。直到我和另外兩個人不知被誰一推,又正好遇上一波大風,就這樣,我們掉到了兩米多高的路墈下的水田裡,我們才停止了逗鬧。代之而來的便是擔心捱罵。因為水田裡剛裁不久的禾被我們弄壞了一大片。

  不過還好,回家後都沒捱罵,也沒受到生產隊長的批評。大概是他自己也覺得不該讓我們幾個孩子獨自扯秧吧。

  故鄉的童年裡還有很多的記憶。比如照青蛙、捉黃蟮、鑽地窖。可讓我最不能忘懷的是聽蟬。

  初夏時節,太陽的熱力已驟然而來。這時候,已然在樹的新蟬和著清風,伴著流水,開始了一年一度鳴唱。這時的蟬聲清脆而悅耳,活潑而純粹。

  上學路上的我們,往往爬到樹上,捉兩隻蟬捏在手裡、放在書包裡、裝在瓶子裡。到了學校,坐在漏風的教室裡,望著從瓦縫中射進的陽光,聽著窗外的蟬鳴,那小小的心臟早已跑得無影無蹤,老師講的什麼一點也沒聽到。等到老師發現,自然是捱上一頓板子。

  到了盛夏,蟬聲變得蒼老起來了。若布匹斷裂的撕扯、若滾油煎炸濺散的蟬聲,從晨光喧囂至晌午至黑夜,只要有一蟬亮開嗓門,便會攤開一耳蟬聲,無邊無際,此起彼伏。聽得人心隨之百囀千回,波瀾微動。

  等到炎熱散去,秋風蕭索之後,蟬聲便無聲無息的消逝成滿架薔薇,接天的蓮葉,和壯闊的萬壑松濤。我們童稚的心是無論如何也感受不到蟬此時的落寞的。

  如今,每當回到我那不起眼的山村,老遠就能聞出故鄉中風的味道,那裡面微微漾動著一種親切與甘醇!在風裡還能辨出當年初夏與盛夏不同的蟬鳴。在風裡找回逝去了的童真。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5

  春天,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塊塊翠綠的莊稼地,猶如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把整個小山村裝扮的格外美麗。

  故鄉的春天,朝氣蓬勃,既繁華又熱鬧,處處散發著清幽迷人的氣息。到了穀雨前後,也是我們農忙的時候了。人們提前去集市購置種子,置辦農具,購買化肥等,要準備開始新一年的春種了。大家都在田間地頭,開始忙碌,有種玉米的,有種葵花的,有種土豆的,處處都是春耕忙活的景象。到了週末,我和二哥也去地裡幫忙幹活。我們一家人分工明確,父親和母親拿鋤頭在前面挖坑,二哥在後面端著盆子上化肥,而我在最後提著籃子撒葵花種子。雖然那時候幹活辛苦,但我們一家人都很快樂,父親喜歡開玩笑,常常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我比較頑皮,喜歡偷懶,有時也會唱一些跑調的民歌,講一些有頭無尾的故事,也會把大家惹得哭笑不得。大哥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去了城裡,每到過年的時候才回家和我們團聚,所以我的童年,大多時間都是二哥陪我一起度過的。

  記得有一次,我們放學回家,母親讓我和二哥去地裡挖野菜。我們一人拿著一把小鏟子,提著一個籃子,向田野深處走去。當來到了一塊地頭處,發現上面長有很多野菜,哥哥幹活一向老實麻利,小小的剷刀在他的手裡顯得格外靈活,他在地頭上躥下跳,就像一隻啄木鳥一樣,不一會的功夫就把地上的野菜“啄”個精光。而我不光速度很慢,還時不時的抓幾隻蛐蛐玩耍,完全沒有把心思放在挖野菜上。看著二哥籃子裡的野菜越來越多,我心裡不由得焦急起來,不過,我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辦法,嘿嘿!我趁著二哥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的把他籃子裡的菜抓到我的籃子裡,這樣我就和他的野菜差不多一樣了。我知道,其實那時候二哥早就已經發現了,只是他是當哥哥的,總是讓著我這個不懂事的小弟弟,也就假裝沒看見罷了······

  過了農忙的時候,我還常常帶上夥伴們去山上的古城堡裡玩。聽大人們說,這座古城堡有些年頭了,是為了抵禦外敵而修建的,以前還在上面打過仗,也在裡面住過人。還有人說,城牆上面有兩條大蛇,是專門看護這裡的,還叮囑小孩子千萬別上城牆。我們剛開始聽了還有點害怕,但後來,我們幾個調皮鬼聚在一起,商量著一起爬上城牆一看究竟,最後大家意見統一,鼓足了勇氣,手裡都拿著棍子,一起爬上了可怕的城牆,但並未見到大人們所說的守城大蛇。城堡中以前是我家的蘋果園,尤其花開的時候,特別漂亮。我最喜歡和夥伴們一起在果園裡追蝴蝶、抓蜜蜂了。當抓到蝴蝶的時候,我們特別興奮,那就是我們得的“戰利品”。有時候我們還在這裡做“過家家”的遊戲,有時也會藉著花開的美豔,模仿電視劇中,舉行一場浪漫的“婚禮”······那時候別提多高興了!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6

  夕陽西下,天空滿是溫馨的暖紅色,雲朵像是醉了,飄飄蕩蕩,臉紅紅的。

  天開始變熱了,整個小院像蒸籠一樣,但還好,院裡有棵樹,樹蔭下總是涼快的。姥姥的蒲扇輕輕揮動。“哼……”,悠閒的時光,墨色的屋頂,燥熱的夏天,小孩扎著雙馬尾。外婆的哼鳴和嬉笑的玩樂聲,讓人暖洋洋的。

  日暮中,原本鮮橙的天空好似潑了一層黑色,但夾雜著些許豔紅。我總是喜歡在一旁看姥姥跳舞,姥姥一邊哼曲一邊跳。趁著空閒時間,我摸到了廚房,眼下所有人都出去幹活賞月了,唯獨我在偷吃。口有些渴,卻發現桌上有一瓶“飲料”,好像是大人喜歡喝的飲料,看上去顏色怪好看的,就是味道怪怪的。終是好奇心和嘴饞,便拿起來喝了一大口,沒想到卻是另一種風味。

  等再走到小院,卻發現只剩月亮在守護天空,彩雲易散,晚霞也是曇花一現罷了。有的時候,我也會像小時候一樣,一個人坐在院子裡看月亮。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可能,有人曾想仗劍走天涯,有人想在山林間享受生活,當我們開始面對生活,學會承擔責任時,就已經成長了。隔著一座山,有人洞穿了故鄉的封閉,隔著一道峽,有人感知了故鄉的思念,我們在不斷遠行,但內心永遠在回望。

  夜晚有月,所以夜晚是心的故鄉,存放著童年的夢。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7

  童年是多麼有趣呀!一大清早吃完飯,我就把住在家附近的幾個小夥伴叫出來一起玩。那個時候是夏天,我們所有人都來到小溪旁邊,去玩什麼呢?當然是捉小魚和小蝦啦!一個人把小溪裡的一個大石頭搬開,另一個人立刻用籃子網,一捉就是十幾條呢!我們捉這些魚並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玩的,或者去餵雞、餵鴨,可有趣了。

  膽子大的還會溜去山上玩,把幾條繩子的兩端綁在樹上,然後下面把一塊木板綁在繩子上,就變成了一個好玩的鞦韆了。一個坐在上面,一個在後面推,忽上忽下的,好像一下子飛起來了一樣,可好玩了。

  單是捉魚蝦、盪鞦韆還不夠,還有比誰下山快的遊戲。上山後分成兩個小隊,我心想:誰和我一隊保證贏。比賽開始了,我一出發就搶佔了先機,跑到了第一個,結果我最先衝到了山腳下,我大喊:我們贏了,耶!因為我有秘密幫手,下山的時候是坐在一個紙盒子上衝下來的。

  玩躲貓貓遊戲更加有趣!首先,我們用石頭剪刀布來決定誰來找,分出勝負後就開始了,找的人數十下,其他小夥伴快速分散開來藏好,有的躲在罈子裡,有的躲在家裡,唯獨我一個人躲在樹上或趴在草坪上。

  這就是我的童年,我愛我的童年,我愛我童年的故鄉。

  清晨,湛藍的天空上飄著朵朵白雲,像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的棉花,多美麗呀!小溪叮叮咚咚向前流淌,遠處的大山經歷了一個夜晚的沉寂,終於恢復了熱鬧。大自然的美景讓我不知不覺地想起了快樂的童年生活。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8

  又是一年落葉黃,一場秋雨一層涼。倚著窗兒,又該下雪了。雪,你願意回鄉嗎?

  陣陣秋風吹過樹梢。葉兒,落了一地。已有陣陣涼意。吹來的,似乎不是風。

  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淚,滾滾而下。落入童年的塵埃,以前……

  雪,六年不見,你,還會來嗎?

  那場雪似兒時天真的心,晶瑩剔透,不含一點塵滓,朵朵隨風飄舞。雪如柳絮一般灑在車窗上。於是,窗上便有著寒冬的冷韻。我走到車窗前,輕輕一撫窗上的雪,從上面揪下一點雪。然後揉哇揉,捏呀捏,化成水,滴落在地上。純潔,飄逸,美好!

  秋風習習,冷風把我從這片夢幻中拉回到了現實。地板溼溼的,我的眼眶,也溼了…何時能再見到故鄉的雪呢?

  故鄉的雪承載著童年的美好回憶。

  回憶以往,我會整天呆在家裡,和表姐下飛行棋,玩粘土,吃牛排大餐;會講故事給對方聽,一起起床穿衣服,一起入枕;我們會一起看書,一起畫畫,一起唱歌……到春暖花開。

  後來,過了六年。便從未看見過你的身影。再也無法回到童年了。不知什麼東西,又滾滾而下。

  你如蘆花絮一般純潔飄逸,如藍天白雲般柔軟,綿延。在我心中綿延開一場夢,一陣風,一片海闊天空。雪,包著童年的回憶。

  雪,今年的冬天,你會來嗎?

  身旁,秋風習習。淚水中,似乎映出了童年的雪……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9

  五歲那年,我站在故鄉的橋頭囁嚅

  推著腳踏車的父親當時還很年輕

  他喚著我,叫我快快地跟著他的腳步

  我閉上眼睛,小手攢成雞蛋般大的拳頭

  英勇赴死般踏上那個笨重而又龐大的石橋

  橋下的水流嘩嘩作響,轟隆隆的,好像要炸裂了般

  我顫慄的身軀毫無平衡感,只得小心翼翼地一步步挪動

  或許下一秒,腳下的石板就會開裂吧

  或許下一刻,斑駁的橋面就會傾斜吧

  或許下一點,我就葬身在這不近人情的水流中吧

  不知被風吹了多久,也不知想了多少個或許

  我卻像無數個還沒有死去的人一樣

  站在橋尾嘿嘿地笑(詩歌大全 )

  祖父祖母的庭院不大,但鄉下該有的也都有

  我抱著一隻黃燦燦的小雞,傻傻地盯著門前光禿禿的棗樹

  為什麼沒有棗子呢?我撅了撅嘴

  拍拍屁股,坐在歪歪曲曲的石階上,撥弄著泥縫裡粗粗的雜草

  祖母端著乾癟的簸箕走過來,告訴我

  父親走了,明年六月才會回來接我

  “哦”我嘟囔著,依舊撥弄著手心裡的狗尾巴草

  忽然就覺得不對勁。把我一個人留在這

  那一排排的小霸王,那一盒盒的芝麻餅,誰給我呢

  於是急急地扔掉草穗子,快步往外跑

  “撲通”一聲,像隔壁家的小黃狗一樣趴在院門的石檻上

  淚汪汪地望著那座橋,那輛腳踏車,那個背影

  “爸爸……”

  橋上的點跳躍到大堤,大堤上的點跳躍到天邊

  河裡的水嘩嘩地響,河上的橋呆呆地望

  從此,我便不願看它了——故鄉的橋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10

  離鄉八載,我心中時常會想起故鄉。我帶走了故鄉對我的期望和養育之恩,留下了我對故鄉的祝福和童年那美好的回憶。

  我的故鄉在一個遠離塵囂的小山村。那裡沒有城市的繁華,卻青山環抱、綠水縈繞,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

  沿著故鄉那唯一的小徑一直走,就到了一個小山林。那小山林叫做「聚寶山」,村裡的農作物都生長在那。對於村民來說,那裡就是他們的寶地,而對於我們這些孩子來說,那是樂園,是我們遊戲的地方。

  在山林的北面,有一棵魁梧的古樹。男孩常常爬上樹乘涼;而我們這些女孩則坐在樹下,吹著小葉笛。笛聲琅琅,迴響在山林之間,甚是好聽。

  我們是守規矩的,從不去偷摘村裡的果子,因為我們知道那是村民們辛勤勞動的成果。我們只會去山間挖那些野生的「人參」。那是一種長著紅色小花的植物,連根拔起,就會看見一個「小人參」,用井水洗乾淨就可以吃。其實,那時我並不知道真正的人參是甚麼味,也不知道那被山裡人稱為「人參」的東西,學名是甚麼,只覺得它的味道挺像白蘿蔔,是我們愛吃的極品。

  故鄉的夜是溫馨的,我們總是坐在村裡的大榕樹下,聽老人講那不朽的傳說,唱那永不過時的童謠……

  時光一晃就是八年,那老人依然健在吧?還在講述那古老的傳說嗎?昔日的夥伴現今在何方?他們是否和我一樣,依舊心繫故鄉,回味童年?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11

  故鄉的童年永遠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們那群天真無暇的孩子,總喜歡騎在牛背上,那時候什麼也不懂,什麼都感到新鮮,什麼也不滿足。歲月的流逝好象淡忘了那時候的我們,現在他們也不知道去那裡拉。現在我很渺茫啊,只有回憶童年拉來滿足我心理的寂寞,童年,故鄉,是很美麗的雖然家鄉窮,但是有我們這群孩子就不顯得那麼孤獨拉我可愛的家鄉,現在親人們也老了,留下的是他們那在那歲月的衝擊下的人生,苦而苦,淡淡的生活,追求的另一種生活,苦了他們。童年的夢想好象是一場未知的方向,天天只知道在牛背上過日子,餓了就回去吃野果,那時候什麼也不知道,從山裡走出來,又走進去,永遠也走不出山裡,走完了又是一座山,窮啊,窮,就連我們這群孩子也知道,小時候的我們也就在這樣的日子中走過了。

  現在我們大了,回憶從前就是對現在的讚美,我們沒有什麼本事,對家鄉還是很愛的,那裡有我的親人也有我的同伴,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雖然窮但是也是財富,有我們的記憶,有我們的足跡,那裡曾是我哭過的地方,是我快樂過的地方,牛背上的我們也過去,留下的是回憶,回憶那段因為我們而美麗的故鄉,在遠出蔚藍的天空下,曾是我們的夢想,在那條路上有我們沒有走完的路,我們還要繼續走下去,等待我們愛過的地方,因你而感到而美麗。牛背上的我們過去了,當微風帶著收穫的味道,我們的心情也感到高興,沒有堅強的理由,沒有溫暖的家,只有牛兒陪著我們走過了,這段風風雨雨,坎坎坷坷。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12

  童年的故鄉,很值得我思念,思鄉之夜說不上是苦是樂,其中有追憶,有留戀,有歡樂……

  難忘故鄉,當然忘不了小鎮裡那熱鬧的趕集。清晨時分,東方才微微發紅,大街上便傳來了桑洲獨有的,小販大聲吆喝的聲音,過不了一會兒,才真正熱鬧了呢!有賣魚的,有賣蝦的,有賣肉的,甚至有賣衣裳的,大家各有各的吆喝法,有長有短、有低有高的吆喝組成了“大街交響曲”五花八門的商品讓人眼花繚亂。那一日,邁出家門的不計其數,大街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沒有集市的日子,也不是那樣冷清,至少我們家裡還是其樂融融的。我呢,和幾個夥伴一起去外公的那片小菜園兒,用小鏟子挖出小蟲兒玩,或抓上幾隻蟋蟀逗它們打架。如果找到幾隻渾身光溜溜的蚯蚓,大夥兒就把它們養在玻璃瓶裡,每天看著它們,很有意思。傍晚回家時,幾個人滿身兒都是土,回去定會有一頓大罵,可心裡仍舊被那快樂塞得滿滿的……

  要說故鄉還有什麼可以懷念的,我便想到那個廣場了。不大的廣場,但卻是老年人運動、跳舞的好地方,鄉下的老人家都愛早晚一次做運動、跳舞。尤其是晚上,那可吸引人了!燈光四射,老們們跟著音樂跳起了舞,那舞蹈不是很優美,但卻很整齊,大家的手和腳都同時舉起,放下,一點也沒有參差不齊。兒時的我,就愛看她們跳舞,也不知從何時起,竟喜歡上這些音樂了。

  人們都說,見月思鄉。我每當望見月亮,便想起我那故鄉與童年的我……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哪!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13

  總在童年吧?有些恍惚於那份朦朧的久遠了。還記得那口盛滿了鄉愁的古井,大塊青石疊砌成圓環形的井欄,一身苔痕,幽古而黯淡的色調,井裡藏了什麼?是停駐了長年歲月中風霜雨雪的模樣還是存貯了世間滄桑而現的一井叮噹?那自井壁深苔聚集的水珠,滴的那麼安詳,像是年邁而滿臉壽斑的祖母獨坐於春風柔軟的古宅裡光滑的青石坎上沐著滿院的暖陽臉上的表情。每逢明月交替的朔望,我常於夢境中見自己在裊裊炊煙中擔兩隻水桶而過井湄,醒來時只發現溼了枕蓆。

  抬頭看看吧,那輪白著臉的——月。

  我不是李白,未曾吟過“兒時不識月,呼作百玉盤”,只是愛月,即便只是清幽如水的月光。你該聽過搖起一野月華,傳自木樓簷角的風鈴聲罷?古宅的木樓曾當著街心,在古韻彌長的江南村落,即便是起自石基上的木樓,也是有氣派的華居了,那幽古勁兒,似曾在幼時習誦的唐詩版畫上見過。據說古屋是曾祖父在日建造的,我出生時,曾祖父已長眠在三里外山野中了。木樓簷下有大扇撐起的窗,父親就常在此望月獨酌,父親登梯而上的喘息溢滿了這滿樓的清冷,那清冷穿透著數年的風月,一直定格在我記憶的帷幕上,興許是那月色與流逝的時光同屬一種流離的變體而相容於記憶中,不然,分屬於不同的時代遙隔了千百年的文人墨客們何以競相吟詠明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