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故鄉作文錦集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回憶故鄉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回憶故鄉作文 篇1
人那,總是這樣的喜歡回憶,即便其中擁有的大多是悲傷和寂寞。
如今我已經記不清是什麼時候開始記事的,只是感覺眼前一陣朦朧之後便開始了人生的旅途。
故鄉這一詞在我的腦中從未有過一個具體的概念,生我的地方是杭州,然而我卻為曾愛上那樣一個有些美麗的城市,也許是她的冰冷讓我無法親近。要說我父母們的故鄉,我的老家,給我留下的記憶少的可憐,即便我多想挖掘她的一切,用我的一生為她譜彩,然而上天只給了我半年,短的不能再短的時光去認識這美麗的大地。
四歲是我上學的開始,上學的第一天我沒有像別的小朋友一樣拉著父母哭著喊著不讓走,只是有些害怕的看了眼母親,便被學校的老師給領進教室。這些都是後來母親告訴我的,她說當年她還擔心我離不開她會哭著喊著,畢竟那時我很小。
老家幼兒園的生活短暫沒有什麼可值得講述,零零碎碎,只記得那時我曾那樣的好動好鬥。
好動可以說是我的天性,我一直不習慣老老實實地坐在小凳子上,哪怕是一分鐘,喜歡滾在又髒又硬的水泥地上,在那地上笑著叫著鬧著。快樂總是拿來傳播的,在我的引導下地面成了我們孩子們的樂園,老師呢倒也不怎麼管束,只是看著我們陪我們玩著。
打架曾是我的一大樂趣,即便我比別的小朋友們總小一歲或好幾個月。看著他們哭著找老師的樣子我總會大聲的笑,不加掩飾。也不想不起當年,我為什麼總是比別的小朋友的思想超前,打架慢慢地已經過時了,幾個星期後我就開始了我的宏圖偉業,開始拉幫結派,收了許許多多的小弟,還為和我最好的朋友上位封號——大哥。後來想到自己的封號時,才發現找不出比大哥更大的詞來了,便隨意取了個大大哥。直到後來我才知道大哥上面的人被稱作大哥大。就這樣放了學,我帶著一群小弟們行走江湖,說白了就是到處玩罷了。
但凡事都有三分鐘熱度,建立好幫派剛管理上幾天,我就把宏圖偉業給丟到了腦後。每天一個人蹲在小溪邊看著水底下的石頭髮呆,從中午直到傍晚,靜靜地待著,不管路上的行人和車輛。
而當我熟悉了這塊土地的人和事時,時光不再允許我繼續獨守在那條溪,他為我準備盛大的閉幕高峰,那是我在老家的最後一場格鬥。那一天對手出奇的強大,是一個三年級左右的學生,要問打架的原因只是因為他在我眼前欺負了我姐姐。我一下子衝上去就開始了抓咬捶打。然而畢竟對手比我大上六歲左右,難以對敵敗了陣,最後在對手輕飄飄的拳頭下逃走了。然而事情不能這麼算了,立馬召集小弟們一起群毆上去,我要找回我天下無敵的名號。對手顯然知道此事無法善了動了真格,打倒了我數個小弟,到最後只有我一個人倒了,爬起來,再撲上去。我瞪著小眼趴在他身上能咬就咬,能抓就抓。那一天我打的很瘋,也許是為我最後在這大地上的時光而瘋狂吧。最後的勝負已經記不得太清了,戰況大概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轉變成了家長間的較量。
如此,時間開始倒計時,父親催促起我們離開的日子。
半年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離開的時間到了。
那一天我拿了一張小凳子坐在自家的陽臺上,一直望著遠方的一切,看得是那樣的深沉。日落這樣一個美麗而悲傷的事物,第一次進入我的腦海,微微的金光刺痛我的雙眼,流淚卻沒有哭聲,沒有抽泣。大地上的田野已經失去了蒼翠,變得是那樣的昏黃。太陽跳進了路上的汽車,幾聲嘆息後隨著車子遠去,越來越小,越來越暗,最後在遠方凝成了一條金線消失了。我站在陽臺上整整一個下午,父母一直沒有回來,大概是去準備明日的物品。
次日,我沒有和別的朋友們說聲再見就被父母帶上了遠途的車子,留給這片大地的只有一個深深的眼神。透過汽車的後玻璃目睹著家的遠去,伸著手想抓住在那許許多多的事物,卻不能夠了,眼睜睜地看著家消失在地平線上。
初三:徐文長
回憶故鄉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陝西,那裡氣候乾燥,我回家鄉的時候幾乎一直都是陰雨綿綿的。不像這邊熱的根火爐一樣。比方說,上個星期天,我的姑姑送來了一箱粘玉米,那玉米在陝西儲存得好好的,可是一到這裡馬上就餿了。上回我的叔叔來深圳,因為陝西太冷所以穿的是棉褲,可是一到這裡,差點沒有把他熱死。
我的故鄉盛產柿子、石榴、蘋果、紅棗。西安有很多的古老建築和奇蹟,很明顯,他就是一座古城。有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半坡母氏系族遺址、碑林。這些景點中最好看最讓人難忘的就是那兵馬俑了。在那裡不僅僅讓人驚歎那裡的兵馬俑,屹立在坑裡,還能學到很多的知識呢!要說我最喜歡家鄉的什麼小吃,當然就是家鄉那美味的羊肉泡饃。只要從字意上理解,這個小吃的主要菜就是饃饃和羊肉,其實它裡面還有很多的東西呢,還要配一點粉絲,這種獨特的吃法讓你很驚歎。可是隻要你吃一口就會過口難忘,永遠都不會忘記那美味。把饃饃切成粒,配上羊肉是一種獨特的美味。把蔥也切成粒點綴在整個碗裡。樣子很好看,不過就是缺少一點紅色。
上次我和我的姐姐一起去兵馬俑,順便到一家小餐館離去吃飯,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個小餐館,我姐姐的要求很簡單,只要有西安的特產羊肉泡饃就行。按照這種說法,我們整個西安每一家餐館都和她的意。不過正好,我和姐姐一起出去絕對不會吃虧,因為我和他都喜歡吃那西安獨特的美味----羊肉泡饃。這羊肉泡饃最適合吃辣的人吃,每一碗羊肉泡饃裡他都要放一點辣子醬或者是給一個小碟子裡面裝著糖水泡過的大蒜,和辣子醬。那打算一經糖水泡過就變得更加美味,這樣就更秤砣熱乎乎的羊肉泡饃了。
就說上次,我的姐姐來我們深圳,因為深圳很少有陝西餐館,更何況是西安特產的餐館,可是我的姐姐竟然來了10包密封的羊肉泡饃用一點水煮一下,放進裡面配的配料:饃饃、大蒜、辣醬、蔥和羊肉,讓我都垂涎三尺。當然這羊肉泡饃沒有新鮮的好吃,可是跟這裡的小吃相比簡直就有天壤之別。我的姐姐本身說要留給我兩包的,可是3天后他走的時候一包都沒有給我。按照常理來說我的姐姐胃口算是比較小的可是算一下3x3=9還有他在我家裡吃了幾餐便飯,可是一轉眼的三天時間那10包密封的“美味”就早已經不見了蹤影。氣急敗壞的我想找他說理,可是她造就已經“逃之夭夭”了。我的姐姐害得我至今還沒有償到那從家鄉帶來的美味。真的好想吃一口。不過現在的`我更想去老家吃最正宗的羊肉泡饃.最可惜那"美味"還沒有到我得嘴裡就不見了蹤影.
好回味家鄉的“美味”。
我想吃過這道菜的人肯定會覺得非常的好吃,美味.
回憶故鄉作文 篇3
走在村中泥濘的鄉間小路上,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只是覺的很久沒有如此心平氣和的行走了。是啊,很久了……
自從在外求學以來,無論週末或假期,第一件事便是繞著村走一走、看一看,這似乎已成了一種習慣。就像小時候每次隨爸媽下地都習慣性的繞地走一圈一樣,那是爸媽就說我長大一定是個管事的。往昔的一張張畫面又一次從眼前掠過,是啊,又變了,雖不是滄海桑田,但足以使我認識到很久未曾走過了。
厭倦了城市的擁擠和奢華,此時踏著這泥濘的土地,聽著這此起彼伏的狗吠聲,雞鳴聲,心中說不出的踏實與溫馨。現在尋一方淨土,找一處清靜之所實在太難了。每次漫步必去磚窯,站在那高高的土堆上,俯瞰全村,記錄下每一次登高的風景,看著村莊一次又一次嶄新的容顏,總有種自豪感。走過磚窯,是大片的田地,農人們正在地裡勞作。我享受著這滿田的春光,把思緒放空,就這樣漫無目的的走著,享受著。不知不覺便來到了土駭河畔爺爺的山楂林。
正是花開季節,那一簇簇,一叢叢的白色小花開的正燦爛。小小的花朵,薄薄的花瓣,潔白如玉,它不似海棠花的雍容,不似丁香花的清幽,山楂花是清瘦的,在嫩嫩的山楂葉掩映下,讓人有種清新,忘卻塵世的感覺。一陣風吹過,白色如輕紗般的花瓣隨風飄落,我不由伸出雙手去迎接著聖潔的精靈,有一剎那,我感覺自己又來到了童話的世界。
記得以前村裡是有很多山楂林的,但隨著歲月的流轉,各種經濟作物的到來,人們感覺種植山楂賺不到多少錢,山楂樹相繼被砍伐了,爺爺的山楂林卻依舊在這裡,與土駭河相望,默默無語。山楂林是爺爺奶奶一生的守候,它見證了爺爺奶奶滄桑的人生,也見證了我的步步成長。還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和爺爺奶奶去山楂地裡勞作,春日和奶奶一開在山楂樹下種上地環,在山楂林邊種上山藥,黃瓜,豆角等。夏日跟著爺爺推著老式的大型噴霧器為山楂樹驅蟲。冬日裡,會和奶奶撿拾爺爺修剪下來的枝條。最開心的是秋天,山楂快要成熟的時,爺爺會在山楂林裡扎個簡陋的小棚子,我會和爺爺一塊看山楂林,爺爺會給我講好多好多的故事。等山楂熟了,出嫁的大姑,小姑就會帶著姑父來奶奶家,然後全家人一塊,扛上木梯,帶上竹竿,拿上圍兜和袋子風風火火,浩浩蕩蕩的趕去山楂林。有的爬上樹,有的用竹竿打,有的在地上撿,有說有笑,很是熱鬧。家人是不讓我爬太高的,所以我多是在地上撿山楂,時常會有被打落的山楂打在頭上,“邦”一聲,疼的齜牙咧嘴,但仍會開心的笑。想想我有多少年沒有摘山楂了呢!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吃山楂,吃一捧也不會嫌酸,那紅紅的山楂放到嘴裡,那酸爽,怎一個痛快了得!而現在是萬萬吃不了這麼多了,最多四五個牙齒就受不了了。爺爺奶奶會做糖葫蘆,爺爺做的糖葫蘆是遠近聞名的。那酸酸甜甜的問道此刻仍記憶猶新。我想這也是爺爺的山楂林得以保留下來的一個重要因素吧。現在爺爺都七十出頭了,還會在冬日裡趕集,走街串巷賣糖葫蘆。爺爺一度想把做糖葫蘆的手藝傳下去,可是爸爸、叔叔都不肯學。我想幾年以後,那遠近聞名的糖葫蘆就會消失在人們的談笑裡,這片山楂林也會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吧?那麼土駭河會是多麼的孤寂啊!
撫摸著山楂樹那粗糙的枝幹,看不出它的年紀。山楂樹啊,你還記得我嗎?我是那個在您的影中跳方格的開心果啊!我是那個栓個繩在您繩上盪鞦韆的調皮鬼啊!我是那個在您身上翻上翻下的小女孩翠翠啊!你認出我了嗎?是啊,你怎麼能認得出呢,我不再是那個整天嘻嘻哈哈的小姑娘了,我長大了,不再天真,不在調皮,不再做傻事。一陣風吹過,紛紛飄落的花瓣打了個旋落在我的身上,你一定是認出我了它在擁抱我,在親吻我。
土亥河的水還在無休止的流淌著,山楂樹也信守它的承諾,一生相伴。竟羨慕起他們的友誼來,如果有來生,我願做一棵土亥河畔的山楂樹,帶著今生的記憶,永遠屹立在那裡,緊緊相依。
回憶故鄉作文 篇4
一、那路……
告別那高樓大廈,我和爸爸踏上了回老家的泥土路。風,輕輕地,斜著撫過我的臉頰,涼絲絲的帶著煦暖。剛和媽媽吵了一架,心裡好不自在,但現在感覺好多了,似如一杯清茶,不知怎的偶然之間注視到了腳下凹凸不平的泥路,呀,還是老樣子,似乎一點也沒變。想起兒時沒讀書那會兒,我總讓大我十歲的哥哥用那很舊的腳踏車載著我在這路上跑來跑去,那簡直比過山車還刺激,一會兒像是到了斷崖絕壁,一會兒又像是到了高峰山巔,但是到了下雨天就沒那麼好玩了,一路上全是爛泥水,有的還雜著雞鴨鵝糞,噁心死了。於是,我們要走的話就得從人家的菜地裡走,日長夜久,人家的菜地也就被我們“開闢”一條彎彎曲曲的爛泥小道,就為這事,人家還和我奶奶大吵一架呢!幸好,我奶奶是村裡有名的“吵架高手”。
樹輕輕地,靜靜地唱著歌,唱什麼呢?……看,到家了!——
二、那房屋……
奶奶家的屋子雖不大,但卻積載了我童年的許多快樂的回憶。那是一個很老很舊且很破的房子,是一九八六年蓋的三間瓦房,聽爸爸講,這樣的屋子在當時已經很罕見了,那時候村裡大都是茅草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張床,聽爸爸說那張床的年齡比他還大,足有四五十歲呢!記得我小時候,很調皮,就喜歡在床上跳啊蹦的,結果不到一個月,床頭那根木頭就“退休了”。不過,我跟這床似乎也有那麼點仇,我把它弄壞了也算是報了仇吧,因為小時候,由於我睡覺沒品,床又高又窄,所以只要我一翻身,就會從高高的床上掉下來,好痛!
三、那片菜地……
奶奶家的屋後是一片空曠的菜地,是不長谷子的,但奶奶卻硬是要在後面的地裡種些果樹,家裡人反對也是無動於衷,但過一些日子,這些果樹居然活了,大家都佩服奶奶,之後不久,奶奶又在果樹旁栓了頭大黑豬,是公的,又不能生豬娃,爺爺說養也白養。那頭豬特兇,我們幾個兄妹都特別怕它,豬一生氣就要頂人,後來那豬把哥哥弄傷了,一氣之下,奶奶把它賣了,不過從那以後,那地方好像空蕩蕩的,失了生氣!過了一段時間,養豬的地方長了些小藍花,好美,我沒事就採了些小蘭花,在裡面放了些小蟲子什麼的來嚇姐姐。我頂喜歡那棵桃樹了,它是奶奶載的桃樹中結的果實最多的一棵,一到果子熟的時候,我們幾個就會一窩蜂去搶,愛美的二姐學做電視上的那樣,用桃子美容,反正果子多得很。收的果子,到集市上賣點,家裡吃點,左鄰右舍分些也吃不完。那菜地上還有一條田溝,以前溝裡還有些清水,現在連水的影子都看不見,不知怎麼的全乾了,爺爺就挑些乾草去把溝填滿,省得我們這些淘氣蛋玩的時候又陷進去,記得那個大年三十的中午,日上三竿了,但三叔他們還沒有回家,我們幾個餓得暈頭轉向,貪嘴的二哥從人家的菜地裡偷了幾個大紅薯,我們來到溝邊,準備烤紅薯吃,誰知大哥把剛點好的火柴給掉了,溝裡的乾草燒著了,連著溝邊的兩個大草堆和奶奶辛辛苦苦載的小楊樹一塊燒了,幾個草堆沒什麼,只是那楊樹給燒的半死不活了,奶奶氣的把我們幾個從“大”打到“小”。
故鄉,記載了我多少兒時之憶,像是一場美麗的夢!——
回憶故鄉作文 篇5
在群山環繞的小山村中,有一處是我萬分眷戀的故鄉——鱔灣村,在那裡不僅生活著我慈祥和藹的外婆,而且保留著許多我兒時的回憶。
外婆家是一座三進三出的六合院,雖然不是很大,但那時我們孩子的樂園。清晨,我們吃完了家鄉特有的小吃——水潺餅才鼓著肚皮出去玩,我們往往帶上一個小塑膠桶前往溪邊。小溪不深,站下去剛剛到小腿,小溪一年四季從不幹涸,水也總是冰冰涼涼的,我們常常在溪裡抓些小魚小蝦。
用過午飯,太陽正猛著呢,我們便沿著牆根找螞蚱,如果實在找不到,我們就爬上牆邊的梯子,跳上寬寬的圍牆,做到牆角的桑樹上,吃那黑紫黑紫的桑果,小夥伴們的舌頭都吃麻了才停止那瘋狂的竅吃,聽外婆說,這棵樹在她剛出生的時候就有了,根基盤雜,是一棵老古樹。我一看,果真如外婆所言,可謂獨木成林啊!
夜晚,老人們都以為我們可以消停一會兒了,可我們一吃完晚飯就把大人們留在弄堂裡,帶著玻璃瓶和紗紙一窩蜂地跑到了田野裡,原來這裡有無數地螢火蟲啊,一點一點地泛著螢光,美極了!夥伴們不亦樂呼地捉起來了,山裡的螢火蟲不怕人,會乖乖地落入你的掌心,做成一盞盞“螢燈”,我們不免也會踩傷農作物,當農民衝出來時,我們早己帶著“螢燈”逃之夭夭。
在農村生活不僅有趣,而且快樂,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回憶故鄉作文 篇6
記憶裡的故鄉,總是縈繞著一扇木門,吱呀,吱呀……
約是兩歲時,我被爺爺奶奶接回了故鄉。懵懵懂懂的我,什麼也不知道。但是,我最喜歡玩家裡的那扇木門。木門上了年紀,一開一關,就會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在那個小村落,我聽不到任何音樂,於是,木門發出的“吱呀”,便成了我耳朵裡最美妙的聲音。4歲時,爸爸媽媽把我接回了大都市。習慣了故鄉的寧靜,來到這裡,我總想逃離喧囂,可是,哪兒都有噪音……
6歲,我進了小學。兩年來,我早已習慣無處不在的噪音,學會了怪怪的普通話。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漸漸學會了隱藏自己。在別人眼裡,我是個沒心沒肺的假小子。可誰又知道,我多麼想重新回到故鄉,那兒,我依舊是乖巧的小羊羔。暑假,我重新回到故鄉。綠得很依舊的小村落,老得不成樣子的爺爺奶奶,一如繼往地歡迎我回來。我知道,他們等了我7年……7年裡,我不曾回來看望過一次,就連電話也不曾打幾個。
那扇木門,依然在“吱呀,吱呀”的叫著……
回憶故鄉作文 篇7
月兒悄悄爬上了樹梢,傾瀉著大地,透過窗欞,也灑下了滿屋的光。又是一年中秋之夜,明月如水流淌,清風暗送秋波,遙望天空,星疏月明,萬里無雲,格外晴朗。悠然產生“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惆悵。月明之夜,思念又回到了那遙遠的從前·······
兒時,每到農曆的八月十五,生產隊裡都要休息一天,儘管是秋收繁忙的黃金季節,這年中秋,我們這個二百多人的小村子,隊裡給殺了一條牛,全隊社員都熱熱鬧鬧分上了鮮美的牛肉。那場面,不亞於召開一個小型的交流會,大家有說有笑各自把牛肉拿回了家。
準備著中午的美餐。下午,母親和姐姐在家裡就烙起了月餅。我看到她們一會兒和麵,一會兒弄糖,一會兒弄餡兒,忙得不可開交。弟弟哪也不走,就守在鍋旁……直到月上枝頭,母親終於叫我們了,回家吃月餅了,我高興的一蹦一跳,從早上盼到現在了,真感到除了過大年,就屬今天快樂了。我們一家人圍著月餅坐成了一個大圓,父親說,先不要動,月餅和西瓜要先敬給月亮吃。
於是哥哥把西瓜切成了兩大塊,和五六個月餅放在了鍋蓋上,端在了屋外南房的屋頂上。月光如水,月大入盤,它靜靜的凝視這我們的貢品,或許在享受著西瓜月餅的美味……祭奠了月亮,我們才開始吃了,那時的月餅真香啊,我拿起一塊仔細端詳,母親用梳子在月餅上紮上了字,還壓上了美麗的圖案。烙的火候又適中,這餅看起來很精緻,一股濃濃的香氣直撲我的鼻孔,
我迫不及待的吃了起來,哥哥姐姐弟弟也是狼吞虎嚥的樣子……父親母親看著我們,笑得滿面春風,大家吃著月餅西瓜,聽著母親講述著一個個神話故事······什麼的嫦娥奔月呀、什麼的后羿射日呀、什麼的女媧補天呀,什麼的牛郎織女呀……
總之天空中這些帶著神話色彩的故事,悽美動人,我聽得如醉如痴。看著月亮中隱隱的樹木假山,天真的問母親,月亮上嫦娥玉兔還在嗎,吳剛不是砍倒了桂樹了嗎,咋還能看到有桂樹的影子……
如詩如畫的夜晚,我們依偎在父母的身旁,看著流星劃破夜空,想象著廣寒宮的淒冷,是否嫦娥還在“起舞弄清影”呢?母親哼著小曲,我們昏昏欲睡,可她臉上掛著微笑,父親一天的疲憊也蕩然無存了,一個人喝著家中僅有的半瓶白酒……
時過境遷,父母的音容依然清晰,可那熟悉的身影卻早已遠去,長大了,出去了,留在記憶裡的是父母的身影;老屋的綠樹;中秋的一輪明月……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在這樣的秋夜,我反覆淺吟著杜甫的詩,體會著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一輪明月。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回憶故鄉作文 篇8
我的家鄉在中國南方的廣東省的中山市,從我出生到現在我在這裡土生土長,就像大樹穩固的根一樣。在這裡我快樂的成長,中山有麼特點或天氣讓我說一說吧。中山到了春天,不冷也不熱,就像秋天,小鳥從北方來了,開始築巢有一首詩句是這樣的“幾促早鶯爭暖樹,吃家新燕啄春泥”的詩句,看大樹長出了嫩芽小鳥就來了。我的家鄉的樹上有幾隻剛剛出生的小鳥,正嘰嘰喳喳吵著吃飯呢。夏天到了,夏蚊成雷切有其事,晚上一到不管鳥兒,青蛙等動物紛紛上戰場,人們一開燈白蟻一擁而上,哇我一出門口整個身體就像爬滿了東西,我趕緊關門躲進屋子裡,不知哪裡來的漏洞把一些白蟻進來了。我急忙拿電蚊拍,拍死。夏天那時,中山的天氣很熱但我家列外,不少人知道我家很涼快,一些老人來我家乘涼。
我家旁邊有一棵龍眼樹,夏天有龍眼吃,我爺爺高,摘龍眼那可是專長。爬上樹起碼摘到一百顆龍眼以上。夏天熱,中山人喜歡在游泳池遊,中山人大部分有水井,到了夏天,我只想洗澡提一桶水到身上覺得在神遊仙界,那種涼至今還能記得。夏天經常下雨,通常是電閃雷明,傾盆大雨。秋天到總有些可惜葉子落了,但它的精神值的學習,葉子落了可以做肥料,福育下一代。
中山也是名城,有許多小吃。中山是我成長的地方,中山是我的家鄉,因為她在我心中獨一無二。
回憶故鄉作文 篇9
我的故鄉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我從小就在故鄉長大,那裡有我美好的回憶。
我喜歡故鄉的竹林。那裡的竹林有數棵竹子,怎麼數也數不清到底有幾顆。 一棵棵竹子長得很粗壯,竹葉是綠色的,一片片很是好看。
我還喜歡故鄉的小溪。故鄉的溪水是冰涼的,要是在夏季裡把手伸進小溪裡,一定會非常涼爽。小溪清澈見底,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石。
春天,田野上能看見在辛苦種稻子的農民伯伯,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粒米都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夏天,就能看見田野裡翠綠的水稻,一棵棵小苗已經長得比我的膝蓋還高一點兒了。秋天,就到了豐收的季節,農民伯伯更是忙得不行。一滴滴汗水從頭髮流到下巴,但他們的臉上掛著笑臉,因為稻穀終於豐收了!
在這個美麗的故鄉里,我經歷過許許多多的事情,這些事情讓我記憶猶新。
有一次,我和媽媽在竹林裡挖筍。起初,我比媽媽挖筍的速度慢得好幾十倍,媽媽叫我別灰心,再加點速度,多用點兒力氣,就能很快挖好一棵筍了。經過媽媽的鼓勵和指點,我的速度果然增加了好幾倍,媽媽也誇我能幹。最後我們滿載而歸,雖然已經很勞累了,可我們的收穫令我十分開心。
另一次和姐姐去溪邊抓螃蟹。我們帶了一個很大的瓶子,就來裝抓的螃蟹。我們脫開鞋子,把腳伸進小溪裡。我們走著走著,我看見了一塊大石頭底下有兩隻大螃蟹,於是,我便告訴了姐姐。我們商量了一下,姐姐便輕輕的把石頭挪開,然後我趕緊用瓶子把那兩隻螃蟹蓋住。結果,當然沒有那麼容易抓住那兩隻狡猾的螃蟹。但我和姐姐並沒有灰心,我們重新試著抓住那兩隻大螃蟹。經過我們全力配合,不一會兒,便抓住了。我們那時喜悅讓我至今難忘。我們唱著歡快的歌,回到家裡,把螃蟹給烤熟了,一起“舉蟹”慶祝。
我的故鄉就是這樣美麗、迷人,如果你有機會去那兒觀賞風景,我一定會做你的導遊,給你介紹一下我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