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後感(通用10篇)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後感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後感(通用10篇)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後感(通用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後感1

  今天下午,我們收看了“天宮課堂”的直播影片,地面課堂是在中國科技館,連線了西藏和新疆兩個分會場。同學們各有各樣,穿得整整齊齊,都很期待上課。

  其中,航天員王亞平阿姨在太空中給我們授課。我映像最深刻的是在太空中擰白布。她把水把擠到白布上,然後擰一擰,沒想到水居然不會流下來,而是越擰越不下來,水全覆蓋在阿姨的手上,形成了一個水膜,像個透明的果凍,看上去很Q彈。

  突然,畫面一轉,螢幕上顯示著阿姆斯特朗的照片。主持人說道:“人類第一個踏上月球的是美國的阿姆斯特朗,對於一個人來說這是小小的一步,而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大步。”這是他的自豪,也是他們國家的驕傲。

  現在我們的祖國,已經把宇航員送上了太空,宇航員在上面生活,他們不僅要克服失重的環境,同時還要研究科技。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祖國正在不斷髮展,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難,作為一位青少年,要相信祖國,相信民族。雖然我還搞不懂水為什麼在太空中掉不下來,但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學到更多的文化知識,一定會明白的。

  所以我們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後感2

  今天下午第三節上課前,本可以外出透透氣,結果,剛剛走到門外,卻被老師叫回教室,一看,是《天宮課堂》,馬上就來興致了,上次已是很久之前,卻依舊記憶猶新,不知這次,會有什麼新東西。

  眾所周知,太空和我們地球是有極大不同,有一部分便體現在重力,太空是種微重力,所以,有些在地球上習以為常的事,在太空中卻很難做到,但正因為這樣,才有了在太空中研究的意義。首先是太空“冰雪”實驗,有一種似冰不是冰的神奇晶體——醋酸鈉,在地球上作這一實驗需要些技術,不過,在太空中則是另一番景象,先擠出一些過飽和醋酸鈉溶液,在空中懸浮著,用醋酸鈉晶體一碰,一團“熱雪”便出現,好神奇。接著是液橋實驗,在微重力的環境下,水的表面張力無限擴大,於是,在玻璃板上滴水,兩塊玻璃板上的水連在一起,便會形成罕見的水橋。然後的實驗是水油分離實驗,同樣在地球上甚至不用去做,用什麼樣的方法水油也不會混在一起,因為密度不同,所受浮力不同。但如果是在太空,沒有浮力,油水自然會混在一起,這時候,便需要離心力,使勁甩,油水才會分離,離心機,甚至太空站都用的這個原理。最後是證明牛頓第一定律,學過物理的都知道,此實驗無法用實驗證明,但在太空中,離實驗證明更近一步,因為只有空氣阻力和微重力在作怪。這次課堂,我受益匪淺,同時,也明白數、理、化三科的重要性,學不好,連這都看不懂。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後感3

  天空探密,永無止境。如今,我們已進入空間站時代,太空的神奇讓我增長了許許多多奇妙的、有趣的知識。今天觀看的”天宮課堂”中,有許多有趣神奇的實驗。其中,有一個”水浮力實驗”。做這個實驗之前,王亞平老師先是準備了一個有水的玻璃杯和一個乒乓球。

  然後老師把乒乓球壓進了水裡,當老師把手收回來時,乒乓球沒有像在地球上時浮出水面,而是停留在了水中。另外還有一個”泡騰片實驗”。王亞平老師先是用一個環形的鐵絲做出了一個十分薄的水膜,然後老師就用水袋裡的水,不停地給水膜加水。

  漸漸地,原來那張薄薄的水膜已經變成了一個圓滾滾的、玲瓏剔透的大水球,然後滴上幾滴藍顏料,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晶瑩透亮的水球,散發出一絲絲光,照量了空間站。接下來王亞平老師小心翼翼地將一小塊泡騰片放進水球裡,然後,泡騰片吐出許許多多的小氣泡,但小氣泡不想走,依舊在水球中,隨著小氣泡加多,水球似乎要被這些小氣泡撐破了似的。如果你仔細的看這個水球的話,水球是不是有點兒像我們生活的地球。今天觀看”天宮課堂”後,我便有了一個夢想,那就是長大後成為一位航天員,飛向太空,探索更多的奧秘。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後感4

  在太空中,有很多讓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太空中生活,有很多都跟在地球生活不一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天宮課堂》探索太空的奧秘吧!

  瞧,葉老師是飄起來了嗎?其實不是,葉老師在演示走路呢!原來呀,在太空走路就好似躺著睡覺一樣,橫著的。這可與地球上大不相同,在地球上走路,沒有一點要飄起來的樣子,就是正著地走,好奇怪的太空呀!

  來,我們再來看看太空中轉身吧,光靠全身的力氣向後轉是不行的,必須要用手臂的力氣,轉身時,右肢要快速旋轉,才能轉過身來,在地球上轉身,只要身子隨著腳向後轉就可以了。

  在太空中還有一種奇怪的現象,是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將一個乒乓球放入水中,不管你怎麼按壓,乒乓球最終都會浮出水面。那在太空呢?讓我們一起跟隨王老師做實驗吧。王老師先把一隻黃色的乒乓球放進盛有大半杯水的杯子,然後用根粗吸管把乒乓球按下去,慢慢地拿出粗吸管,咦,乒乓球居然沒有浮起來,竟然沉在水裡。真的好奇怪,聽了王老師的講解,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在太空,浮力消失了。多有趣的實驗啊,我對太空充滿了嚮往。

  我感覺宇航員應該很辛苦,他們肯定經歷了許多困難,才做出了這麼多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他們在太空中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卻能像在地球上生活一樣,他們一定是克服了重重困難,我要向這些宇航員們學習,將來有一天也能去探索宇宙的奧秘。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後感5

  今天真是讓我大開眼界的一天,因為老師和我們一起觀看了天宮課堂。

  透過觀看天宮課堂我知道了,為什麼三位航天員的臉看上去胖胖的,因為失重環境會導致他(她)們的血液分佈和地面不同,下肢的血液會上湧,所以他(她)們的臉看起來胖胖的。

  王亞平老師做了好幾個小實驗,其中我特別感興趣的一項實驗就是“泡騰片實驗”,王亞平老師將泡騰片放入藍色水球裡面,泡騰片在水球裡面不斷的冒泡,產生了許多歡樂的小氣泡。水球逐漸變成了一個充滿歡樂氣泡的氣泡球,而且伴隨著氣泡的產生還有陣陣的香氣。哇!真是太神奇了。這個實驗把同學們看的目瞪口呆,簡直就是一個奇蹟。我不禁在心裡產生了一個念頭,我也特別想去天宮親自做一下這個實驗。

  雖然現在只能在遠隔千里的電視螢幕上觀看太空授課,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親身上太空,與授教老師面對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樂趣。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後感6

  八年前,航天員王亞平老師在聶海勝、張曉光老師的協助下開展了首次太空授課,在無數孩子心裡種下了航天和科學的種子。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在今天為我們帶來了難忘的“天宮課堂”。

  在“天宮課堂”裡,王亞平、翟志剛、葉光富老師在空間站為我們展示了太空轉身、浮力消失、水膜張力、水球光學、泡騰片等實驗,讓人感受到無窮的樂趣與奧秘。在這麼多有趣的實驗中,我最喜歡的是水球光學實驗,當王亞平老師站在水球面前時,我們看見她的模樣是反過來的,這是因為水球相當於凸透鏡,王亞平老師透過水球呈現的是倒立。接著,當王亞平老師在水球中注入一個大氣泡時,她再次站在水球前,這時,我們可以看到她呈現出一正一反的樣子。這一現象真是太神奇了,在班級觀看的同學們不斷髮出讚歎聲,用熱烈的掌聲表達對科學的嚮往之情。還有好多神奇的實驗,我就不一一說明了,每個實驗都很奇妙,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透過這次的學習,我受益匪淺,少年強則國強,我也要好好學習,爭取長大後有機會上太空旅行。“天宮課堂”向世界彰顯了我們的自信,祝願祖國愈加繁榮富強!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後感7

  我和爸爸一起,收看了“天宮課堂”。

  第一個是生活場景展示。

  航天員老師帶我們來到了他們住的太空小屋,那裡有老師們睡覺的地方,還有許多相簿,還有許多老師們喜歡的東西掛在上面。一直往前走,還會到達他們的衛生間。可惜,我們不能看到衛生間內部長什麼樣。除此以外,這裡面還有航天員們喝水的地方——一個飲水機。還能看到老師們吃東西的地方,那裡有加熱箱、微波爐,甚至還有一個冰箱。

  太空小屋真是太好了。

  老師們給我們認識了太空細胞。

  第一幅是一個綠色的細胞,它一直在跳動;第二幅是藍細胞,也一直在跳動。看來,我們人類的細胞一直在跳動啊!

  老師拿出了一個裝滿水的袋子,用注射器將它注射到了一個鏡子上,鏡子上立即出現了一個水光球。接著,老師又用注射器吸了些水泡,又將它注入了原來那個大水泡裡。然後,老師將臉放上去,大水泡裡看著是倒著的,小水泡裡看著卻是正著的,真是太有趣了!

  最後,我也想對航天員叔叔提問題——在太空中的時間,跟在地球上的時間是一樣的嗎?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後感8

  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正一步一步的實現自己的飛天夢,但,航天事業,需要後繼有人。太空授課,就是要讓孩子熱愛航天,首先要讓他們走近航天、瞭解航天。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對宇宙空間的嚮往、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透過天地對話這種授課方式,也把神秘的航天科技逐漸滲透到全民科普教育之中,讓民眾對航天與生活等各方面的關係及作用,有更深入的認知,進而更加理解和支援航天事業。

  太空授課還將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情況,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規律的理解。微重力環境在地球上難以取得,在地面上不能完成的搬到了太空之中,實驗現象將更加更直接更加直觀,無須運用推論等方法。現場直播這樣的科學探究值得期待。

  王亞平身處太空,面對地球,面向地球人授課,是中國太空老師的第一人,彰顯了一個航天大國的風度和氣派。

  王亞平說:“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也是學生,我很期待著能夠與廣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去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獲取知識和快樂。”宇宙是浩瀚的,宇宙是神奇的複雜多變的',宇宙中許多奧秘值得探究,這就是科學的態度。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後感9

  今天下午老師給我們看了神舟十三號的太空授課。這段影片實在是太神奇了,牛頓看了估計都要大跌眼鏡。

  神舟十三號上有王亞平,翟志剛,葉光富三位宇航員。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球實驗。實驗是用一個頂部有圓圈的東西,吸取一些水。然後再往裡邊不斷加水,使它變成個水球。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的嘴巴張的老大,大到可以吞進去一個西瓜,滿臉都是震驚。更奇妙的是,人坐在這個水球后面,別人看到的他是反過來的。你以為這就完了?沒有。讓我眼鏡都從鼻樑上跌下來的是,他居然可以用一個針管把水球中的氣泡取出來,然後再注射進水球裡。一下子我人都傻了。要是牛頓在這裡的話,估計也傻了,更神奇的是,他還可以往裡邊加進顏料,變成五顏六色的水球,這就是反牛頓實驗。

  透過觀看這個影片,我知道了太空的有趣生活,也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個道理。希望我們能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繼續探索太空的奧秘。

  《天宮課堂第三課》觀後感10

  今天我們有幸觀看了天宮課堂的直播。我們神舟十三號飛船的3位宇航員用連線的方式,帶領大家參觀了太空家園。

  王亞平老師向我們展示了宇航員們在天和核心艙內工作與生活的場景。由於在太空中,微重力會導致血液上升,所以核心艙內還配備了太空跑步機和太空腳踏車。王亞平老師還向我們展示了各種只有在太空中才能完成的小實驗。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最美麗的水膜張力實驗。只見王亞平老師在葉光富老師的協助下,運用滴管在支架上製作出了透亮的水膜。奇怪的是,水竟然沒有滴落下來。接著,王亞平老師拿出了一朵紙質的粉色小花,說道,這是她和女兒一起在400千米以外的地球上做的太空花,並放在了水膜上,紙花在旋轉中慢慢綻放了開來,在太空中別樣的美麗。

  宇航員們在太空中用一種特殊的行動和奉獻的精神為祖國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也要向宇航員學習這樣的精神。請祖國放心,強國有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