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1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1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1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銀河補習班觀後感1,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11

  今天我和同學一起看了一部電影,叫做《銀河補習班》。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對父子的故事。開頭有兩位宇航員正在接受採訪,一位是經驗豐富的宇航員,而另一位便是電影的主角之一,馬飛。畫面一轉,回到了馬飛記憶中的小時候,小時候的馬飛特別喜歡父親,因為父親能理解他所有幼稚,不可理喻的想法,並且是他年幼時最好的玩伴。當他和媽媽一起去監獄探望爸爸時,他並不知道那是監獄,也不知道在這一天他的父母將會離婚,媽媽會帶他開始新的生活。

  當我看到這時,心中不禁也泛起一些苦澀。電影中有很多人都覺得馬飛腦子缺根筋,是個蠢孩子,但其實並不是的,他擅長用自己的思維思考問題,而馬皓文這位父親也是不可多得的,能理解孩子的好父親。這對父子如此可憐——馬飛在上學的路上會被人欺負,馬皓文在工地工作會被人欺負。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好幾年。

  直到有一天,馬飛的母親和繼父接到電話,說馬飛在學校惹事了,這天正好馬飛的父親出獄了,他迫切的想要見到自己兒子。三人急忙趕到學校,學校領導準備開除這位淘氣的孩子,而馬皓文卻當著全校師生的面,對教導主任發誓,初一結束之前馬飛會進到全年級前十,這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就連熒幕前的我們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在我看來,一個從來沒有好好學習,聽過課的孩子想要一下躍進年級前十,那可是天方夜譚啊!我不禁覺得馬皓文這個父親意氣用事,只是為了留住面子,便把兒子當成賭。

  這天,馬皓文問自己兒子:“馬飛,你有沒有想過長大以後要幹嘛。”馬飛回道:“考清華北大啊,媽媽說的。”“考清華北大那只是過程,不是目的。”馬皓文告訴自己的兒子。這不僅是在問馬飛,也是在問我們熒幕前的每一個人,我們將來要幹嘛?很多人都不明白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努力,包括馬飛。父親告訴馬飛:“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不知道在哪裡,那麼每天練習射箭又有什麼意義呢?”是的,人生就像射箭,而我們必須有夢想,有奮鬥的目標。

  後來,這位不折不扣的差生,真的考進了年級前十名,他沒有給他的父親和他自己丟臉。長大後馬飛成為了一位宇航員,當在太空中遇到了危及生命的麻煩,他卻絲毫不退縮,想起來父親的話:“永遠,永遠,永遠不要停止思考。”他義無反顧的從飛船中出去了,將飛船在三分鐘的生命倒計時中修好,安全回到地球。電影中間,父子倆發生矛盾時,父親馬皓文曾說了一句話:“我是第一次學著當父親。”在電影結尾,馬飛學著說了一句話:“我也是第一次學著當兒子。”

  這部電影,是送給父親和孩子的,不僅讓孩子感受到了父親深沉的愛,也讓觀看的人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和兇險。電影裡有可愛善良的小高老師,有讓人咬牙切齒的教導主任,有欺軟怕硬的不知情群眾,還有那對堅持不懈逆流而上的父子,他們教會了我們很多。讓我們感受到父愛如山,和對夢想的執著追求。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12

  隨著人流緩緩走出黑暗的電影放映廳,明亮的燈光毫不客氣地對準我的眼睛,儘量多開刺眼的光線,伴隨著幾絲清涼的風,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思緒好像還停留在那部電影裡……

  《銀河補習班》想闡述的是什麼?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也許是父愛的偉大吧。

  影片中的主人公馬浩文做事情總把兒子馬飛放在第一位,當所有人都對兒子不存在信心,他仍然相信兒子是最棒的,剛從監獄出來的他生活窘迫,卻用每天在工地幹活、收破爛兒的錢為兒子滿足有一臺電腦的願望,他對兒子的教育方式與一般家長不同,兒子每次考試的進步(儘管並不明顯),他都給予鼓勵,教兒子去感受生活,甚至讓兒子逃課,帶他去參加航天展。

  這個與眾不同的家長,讓我想到我的爸爸,他在我心目中是一個朋友般的存在,他會在某個夏日騎上摩托車,帶我去幾里外的鄉村捉蟲子,也會帶我到小河邊釣一下午的魚,每天接送我上下學,總是和我手挽手我,一直以為這只是一個父親很平常的行為,直到在學校裡與同學們閒聊起這些事,從他們豔羨的目光中,才知道我有多麼的幸運,就像影片中馬浩文一樣。

  父親並不在意我的成績,他一直相信我會努力。

  記得那天,父親參加完一個升學宴回來,醉的一塌糊塗,我半夜起床上廁所,聽到他半夢半醒中用不清晰的口齒說:“我姑娘將來一定也很厲害。”剎那間,我的心像一根琴絃被觸動,眼前的燈光模糊了,我和影片中的馬飛一樣,都是幸運的,都有一個愛我們懂我我們的父親。

  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學校,老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馬飛所在學校的閻主任是一個固執、古板的人,在他的辦公室裡掛滿了歷屆優秀學生的相片,毫無疑問在當時那個“只要學習好就行”的時代,閻主任也深受這個觀念的影響,對成績墊底兒的馬飛提出了退學的要求,甚至在後來的期末考試裡,給馬飛那篇充滿豐富想象力的作文判了零分。

  影片中的一個片段令我十分難忘。馬飛在書包裡偷偷塞了玩具飛機,被閻主任發現,主任拖著他來到了走廊,把飛機扔到樓下時,班級裡傳來陣陣讀書聲“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熟悉的課文在這裡聽到,五味雜陳,這是多麼強烈的諷刺啊!

  心中有一絲慶幸在遊走,我想起了我的老師,無論她的學生是不是千里馬,我一直相信她是一位好伯樂,在這個同樣“分比天高”的時代,老師卻能不顧一切聲音帶我們體驗生活,我仍然懷念那個充斥著披薩香氣與愛的下午,也還記得那個泥土味兒肆溢的鄉村,那次校園尋春課堂上的小雨,那個因為義賣而溫暖的冬天……,因為這些甜蜜的回憶,我的身體裡從來都不缺少能量。

  老師教給我們的知識從來不只拘泥於課本,我也漸漸懂得了學習不只是在學校裡的任務,它是人一生的一門必修課程。

  作為學生我是幸福的,和旁人相比,我擁有一個真正瞭解學生並愛護學生的老師,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一匹千里馬,但看完這部影片我突然發覺這一切都不那麼重要了,去努力成為千里馬吧,因為我的身後不僅有伯樂,還有一個溫暖的馬廄……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13

  守望成長,致敬父愛

  《銀河補習班》自父親節上映後一直好評如潮,今天我和學校五年級的師生一起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星河影城,滿懷期待的觀看超哥演繹的父愛。

  《銀河補習班》主角是馬飛和馬皓文,因為東沛大橋塌陷,原為火炬手的馬皓文替公司背了黑鍋,入獄被關了七年,在這七年中,馬皓文錯過了兒子馬飛的`成長,所以他要一邊忍受著鄰居、別人的辱罵,一邊還要教育兒子。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馬皓文使出了渾身解數,教育出來一個優秀的兒子。

  在這部充滿父愛的電影裡,有許多感人的情節,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鏡頭一

  馬皓文帶著兒子去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歸途中,馬皓文疲憊不堪,在車上睡著了,懂事的兒子看到父親如此勞累,便趁著車子停下來的時候,下去給父親泡了一碗泡麵。可就在馬飛上車後時候,卻發現自己上錯了車,就在這時,天上下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雨,馬飛被困在了洪水之中,馬皓文不顧官兵的勸阻,拿著大喇叭朝洪水的方向喊去:“馬飛,馬飛,如果你能聽到的話,那就看看你的周圍都有什麼,動動你的腦子,你一定能出來的。”後來,馬飛憑著父親教給他的求生知識,做出了一個木筏,從洪水中逃了出來。

  看到這裡,我的眼淚幾次都在眼眶裡打轉,是爸爸的鼓勵給了馬飛堅持下去的勇氣,和永不放棄的決心,人們常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父愛像大山一樣堅定,給孩子以信心、勇氣和方向。如果換做我是馬飛的話,我早就抱著“必死”的決心了,想想我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也不愛運動,跑兩步就會累的上氣不接下氣,別說做木筏了,自己的衣服都是媽媽洗,現實中的我和馬飛實在相差太遠了,他沉著、冷靜,面對險境能做到不慌不忙,而我呢,急躁、遇見一點小事就方寸大亂,更別說面對險境了,這是馬飛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鏡頭二

  馬皓文教給兒子如何寫好作文,怎麼尋找素材,當兒子去觀察小草的時候,馬皓文突然和兒子玩起了躲貓貓,兒子找著找著突然碰到了小時候經常欺負他的幾個小混混,正當小混混們準備打馬飛的時候,他的爸爸馬皓文突然挺身而出,讓兒子快點走,不要回頭,而自己卻替兒子忍受了一頓毒打,放學回到家的兒子看到了父親馬皓文鼻青臉腫的樣子,不禁流下了眼淚。

  這個時候的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這個世界上的父親不都是寧願自己受傷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受一丁點的委屈嗎?父親是孩子的天,這世上所有的歲月靜好都是因為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我不禁也想起了那次爸爸接我放學的時候,天突然下起了雨,我們沒有雨衣,爸爸脫下自己的衣服為我遮風擋雨,自己卻只穿個背心被雨淋感冒了。

  其實在沒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對我爸是有很深的怨念的,我們之間也因為想法不同而出現過很多矛盾,這部電影使我能換個角度去理解父親。父親的愛有時雖然很平淡粗糙,但確實能給人強大的力量,擁有父愛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14

  昨晚,和老公,女兒,我們仨去看了《銀河補習班》。

  在吵嚷的暑期檔裡,聽說《銀河》很好,終於在快要下線時候,抽出時間去看了。在看的過程中,心想,這是我在電影院看過的最好的電影。

  看到爸爸給要參加,被賭注的初一期末考試,的兒子請假,去看航天展;

  看到這一路,他們邊旅行邊趕路,爬山涉水,體會大自然,體會父子情感、連結和溝通。

  看到自己孩子被叫廢物、被退學的時候,父親堅定的站在那裡,說:我的兒子不是廢物。我打賭我的孩子期末考試可以全級前十。那種信仰般的,對自己孩子的信任。

  看到爸爸跟學校要求,不要寄宿,改成走讀。然後就帶孩子住進了以前生活的,已被當做雜物間的巴掌之地。那裡的門板上燒錄著孩子從小到大的身高標記,也記錄著爸爸對孩子的愛,和爸爸錯過的孩子的成長(狂飆淚點)。

  改成走讀,就有時間陪伴和全能補習。陪晨練跑步,陪瘋陪笑。感動於爸爸那種全心全能的陪伴,那是孩子永遠的幸福回憶和力量源泉。

  甚至敢於讓孩子不寫家庭作業,老師找來問怎麼能不寫作業,對於學到的知識要重複重複再重複時,爸爸充滿底氣的讓老師坐下,誠懇而有力量的說話。整過三遍的饅頭,和剛剛蒸出來的饅頭,哪個好吃此時,他再一次給了孩子力量感,並勇於影響老師。

  當學校主任拽著馬飛往教室外拖時,背景聲是孩子郎朗讀書聲: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當別人,包括媽媽說,孩子就是笨,就是蠢,就是廢物時,爸爸說:我的兒子不笨,他是最聰明的孩子。爸爸一遍一遍的說:你是最聰明的,最好的。

  眼睜睜的看著,一個父親把一個要塌掉的孩子,一點一點的撐起來。他用自己無論怎樣的處境都不坍塌,用自己對孩子、對生命的愛和引導,從一顆風雨飄搖中的小樹苗,培養成一顆中堅挺立、無畏風雨,充滿勇氣的參天大樹。

  當爸爸剛從獄中出來,孩子帶著對爸爸的怨懟,捶打爸爸問:你怎麼不來看我,你怎麼不來看我(狂飆淚點)感受到,爸爸之於兒子,是最重要的依賴。

  當學校主任拿著做好的榮譽相框,請求馬飛參加高看,做高考狀元,成全自己和學校時,馬飛拒絕了,他遵從自己內心,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事情,體會到不受任何道德、權、錢的綁架或誘惑的堅定和勇氣。勇於堅持自己,做自己,不為了遷就別人委屈自己。

  獨立思考當老師們給馬飛的期末考試作文重新評分時,一位長者老師說:這個時代需要像馬飛這樣敢於獨立思考的孩子,給他一個機會

  我有時候會思考,孩子為什麼一些做法讓人不能理解,本來該他自己想到的事情,做到的事情,為什麼就不動,腦子不動,行為不動。或許就是家長、老師都會替他想好,處理好,就算出了問題,過不了關,總有人給我料理前事和後事。他們不用思考,不用操那個心,就算去思考、去決定了,但是如果不在家長的理想範圍內,也是會被否掉。那自己的思考和決定有什麼用。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15

  看到《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的預告片時,我非常好奇,銀河補習班是個什麼樣子的學習班呢?參加這個學習班之後成績會不會提高很快?這裡面有沒有我可以借鑑的學習方法?好期待影片為我答疑解惑啊!

  電影的主人公馬飛,是一名優秀的航天員,一出場就光芒四射,然而他並非從小到大一直優秀過來的。從小,同學們都笑話他腦子笨,缺根筋,處處欺負他,老師也不喜歡他,就連媽媽也嫌他蠢,他覺得自己就是個笨孩子。馬飛的爸爸是一位橋樑設計師,由於壞人從中作梗,導致他爸爸設計的大橋在竣工通車那天崩塌了,為此爸爸坐了七年大獄,從監獄出來的時候馬飛已經是一名中學生了。媽媽忙著做生意,把他送到了寄宿學校,在學校,馬飛調皮搗蛋,學習成績倒數第一,教導主任怕他影響學校升學率宣佈將馬飛開除。只有馬飛爸爸相信他的兒子一點兒都不比別人差,為了給孩子爭取到留校資格,馬飛爸爸跟教導主任打賭:只要學期末馬飛的考試成績進到班級前十,學校就不會開除他。從那天起,爸爸每天都去工地打零工,出苦力,堅持接送孩子上下學,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馬飛爸爸從不服輸,不妥協,馬飛也從爸爸身上看到了堅強的意志,重新對自己的學習充滿了信心,不再輕易認輸。影片中有一個情節我覺得特別能引起共鳴:有一天在爸爸送馬飛上學的路上,路過一片大草坪,爸爸停下腳步,帶兒子慢慢走向草地,躺在草坪中間,他們聞著泥土的芳香,感受著春的氣息。這時候,爸爸背出了“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詩句。我瞬間跟影片中的馬飛一同開解了,是啊,茫茫的大草坪,遠遠望去,蒼翠碧綠,可當你在近處看它的時候又彷彿不是那麼綠了。詩句中所表達的不就是這樣一種場景麼?!原來,只要善於觀察,讓自己的腦子動起來,用心去表達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就一定能寫出真實感人的好文章來!如果能把課堂上聽起來枯燥乏味的知識跟實際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聯絡起來,會不會就越來越覺得有趣了呢?!

  影片中還有一個片段也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爸爸知道馬飛喜歡航天展,帶他去看航天表演歸來的途中,父子倆意外走散又遇到洪水,爸爸對著防洪堤下面被一片汪洋淹沒的城市大喊:馬飛,只要你能聽得到,就動動腦子,看看周圍有什麼,想辦法,爸爸相信你一定能出來!正是爸爸這種永不放棄的思想時刻鼓舞著馬飛,當鏡頭中出現了用一扇門板和兩根窗簾綁成的簡易木筏從洪水中劃出來時,我激動的哭了!馬飛太棒了!關鍵時刻用自己智慧救了自己!以後我相信自己再遇到困難時,也會記得不放棄,一直思考,然後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

  馬飛成功了,他不僅考出了年級前十的好成績,也光榮的成為了一名航天員,圓了自己的航天夢,圓了我們中國人的航天夢。看完電影,我更加相信:只要努力奮進,勤于思考,一直想,一直想,就能幹成自己所有想幹的事!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閃閃發光的那一天的!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16

  週末和兒子一起看了電影《銀河補習班》,因為這是一部獻給父親和兒子的影片,母親就只負責網上買票,我負責觀看。

  影片所展示的場景和元素,對生於七十年代的父母很有共鳴感,觸及了記憶深處的情感,很有帶入感。主線圍繞兩條展開,一是父親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二是對學校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反思。

  父親是孩子重要的客體關係,當然母親也是。孩子將來成為怎樣的人,除了遺傳生物因素外,也取決於和身邊的親人的互動方式,傳遞的價值觀。阿德勒在《兒童人格形成及培養》一書中指出人的心理和精神總是在不停歇地追求,並帶著自身強烈的目的,這是人在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一個本質性的事實。而人格的構建並非以客觀現實為基礎,而是建立在個體主觀看待現實生活的基礎上。父母帶給孩子的心理體驗,潛移默化,都會成為孩子自己的一部分。但現實是,父母也是從小孩過來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自己的心智還停留在孩子的狀態,我們一些以愛的名義給孩子的,可能並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正確的養料。對一個孩子產生影響,前提是需要有條件浸泡和時間陪伴。但現實中,孩子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好像並不多,質量也不高,時間上沒有留白,大家都在拼命的趕路。電影中的爸爸,是有點理想主義的,只是表達了導演的一種願望,或者彌補內心的一種缺失。平時,大家都太忙了,沒有閒暇,沒有停留,沒有留白,不允許有磨嘰。來自應試教育的強大壓力,擠佔了家庭的情感資源,很少有人做到像電影中的父親,獨善其身。

  電影叫《銀河補習班》,也是反映了現實中補習功課的普遍性。現在的孩子,沒有補習經歷的,都不是真正的學生,除非早早學業放棄。孩子實際有兩套學習系統,一套是校內的,一套是校外的。父母是需要負責校外學習系統的遴選和採購的,扮演著經紀人的角色。高考狀元,報導說從來沒參加補習班,都是記者有意過濾過的。其實,從投入的資源稟賦看,我們的教育的產出效益並不高。每個家庭都投入了巨大的資源,每個孩子一出校門就進了各種輔導班,還有各種網課助學系統。父母們,本身也是現有教育的產品,也知道自身產品的瑕疵,也感受到這種教育方式的不對勁。但,就像烏合之眾,只相信群體的力量,因為大家只有踮起腳來,才能看到前面的戲。

  現實是,大部分人都要成為普通人。理想的教育,是否應該達成普通人能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和生存的價值。從宇宙視角回望我們生活的星球,除了塵埃,還是塵埃。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出電影院,兒子拉著我的手,月光灑在他臉上,閃著光對我說:“爸爸,明天讓媽媽再給我報個暑假輔導班吧。”

  我心裡暗暗佩服,還是媽媽更厲害些,用兩張貓眼上買的打折的電影票,就給父子補了生動的一課。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3000字《愛寵大機密2》觀後感銀河補習班觀後感2500字西遊記觀後感電影《掃毒2天地對決》觀後感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17

  “請相信,一個爸爸對兒子的愛。”這是鄧超和俞白眉在聯手執導的第三部導演作品《銀河補習班》中最想表達的主題。

  日前,電影《銀河補習班》上映,讓這個暑期檔多了一些溫暖和懷舊。作為一部嚴肅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不論是父子親情和家庭教育主題,還是亞運會等歷史事件,都帶著濃濃的年代烙印,喚起了觀眾不少珍貴記憶。

  而這部電影,更像是一位父親給子女的一封教育信——“永遠不要停止思考”“永遠,不認輸”“你是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請相信,一個爸爸對兒子的愛”。

  電影中,一對父子跨越漫長的時光,守護愛和親情,故事充滿了歡樂、溫暖、淚水與奇觀。在浩瀚太空,航天員馬飛意外失聯。生命最大的絕境中,他回憶起自己那個最了不起的爸爸,以這樣的力量化險為夷。

  鄧超飾演的馬飛爸爸馬皓文,因為替單位“背黑鍋”,蹲了7年監獄,出獄後,太太離開了這個家,兒子馬飛也因為長期缺乏父母的教育,成為了“問題兒童”“學渣”,所有同學都說他的父親是個“大壞蛋”,連教導主任都看不起馬飛,認為“煤球永遠不會變成鑽石”。

  但馬皓文對教育的理解,與教導主任截然相反。雖然那是1997年,但馬皓文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遠遠超前於那個時代,哪怕今日看來,仍舊超前。

  比如有一處,馬飛爸爸帶著馬飛去野外的草坪,給孩子講述對於寫作文的經驗。馬飛爸爸認為,寫作應該貼近生活與自然,想起來什麼就寫什麼,要去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

  即使考試在即,這位父親也會堅持帶兒子去想去的郊外,他認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還有一個場景,爸爸問馬飛:“你以後的夢想是什麼?”馬飛有點不屑地回答:“考清華北大咯,媽媽是這樣說的。”馬皓文急了,“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你連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即使教導主任給馬飛的作文打零分,即使馬飛的成績永遠墊底,馬皓文也會永遠給兒子以信心:“只要你每天一直想,一直想,一直想,每天考試前,每天(進步)零點一釐米,我的天才兒子,可以嗎?”“馬飛沒問題,我不許你們這麼說他。”

  一位觀眾在看完電影后說:“銀河補習班是世界上最好的補習班,因為他是爸爸的補習班,是愛的補習班。無關成績,無關比較。正如電影中,這位父親對孩子說,希望你學到的是一種獨立思考的思想和麵對生活的勇氣。”

  近年來,關於應試教育的話題常引起社會熱議,這種教育模式的代價是對孩子身體精神的雙重負擔。這也讓人反思,負重前行的中國教育,正面臨什麼樣的問題?

  縱然本片對此亦是點到為止,有點浮於表面,和《起跑線》《三傻大鬧寶萊塢》等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或許,在全社會焦慮的當下,電影中那種“寓教於樂” “春風化雨”的教育方式,至少給觀眾們提供了一絲反思的空間。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18

  《銀河補習班》講了一個爸爸和兒子的故事:

  爸爸是個工程師,人品好業務棒。某天,爸爸在最輝煌的時刻遭遇了最毀滅的厄運:設計的大橋塌了。

  然後,爸爸坐牢了,替單位背了黑鍋。

  媽媽跟爸爸離婚之後又再婚,兒子上初中被送往貴族寄宿學校,開始了叛逆期。

  爸爸出獄了,開始了獨自帶孩子的艱難日子,並憑著自己的人格魅力受到兒子的尊重,最終把兒子培養成材送上了太空。

  故事的大部分篇幅集中在爸爸與叛逆期的兒子如何相處,及如何幫助兒子愛上學習,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併為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一直努力不放棄上。

  這過程,是親子教育的過程,也是與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鬥爭的過程。

  其實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能和孩子平等溝通,就是一直沒找到跟孩子最和諧的相處方式。

  其實,就像鄧超在影片中所說:

  我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誰不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不斷尋求著更合理更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呢?

  而且,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剋制自己的壞情緒。這對於在社會中為生存打拼的爸爸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其實,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爸爸並不多見,否則,就不可能出現在影片中,作為教科書式的存在。

  很多爸爸,只要少在外邊各種應酬,多回家陪孩子,少嘮叨多幹點兒實事,就已經很不錯了。

  影片中作為爸爸的鄧超,教育孩子如何學習的過程,也是與現如今的應試填鴨式教育相抗衡的過程。

  影片中的教導主任就是應試教育體制的代表,為了讓學生考高分上名校,用盡各種手段扼殺孩子的興趣愛好。

  影片中金句頻出,比如那句:

  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分佈在每一天,甚至每分每秒。

  這話是針對教導主任說期中考試是孩子最重要的時刻來說的。

  而鄧超作為爸爸,覺得孩子的每一分一秒都很重要。

  所以,他帶著孩子逃課去看航展,去旅遊,去體驗生活,去驗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真理。

  這得頂著多大的壓力。後來教導主任的雷霆大怒,及把孩子的作文打零分,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中,要做一個衝破牢籠者,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還要有足夠的智慧和用心的栽培,最重要的是要有明顯的效果。

  若那個孩子後來的成績沒有達到學校的要求,而是繼續倒數,那爺倆的行為還會不會編入劇中,引來孩子們的無限嚮往呢?

  只能說因為劇中爸爸有著淵博的知識,陽光的永不服輸的性格感染了孩子,激發了孩子的潛能,爺倆才在與教導主任的抗衡中獲得成功。

  影片有一個很完美的結局。

  劇中爸爸心裡的那座橋,永遠沒有垮塌,而他幫助兒子樹立起來的那座橋,日臻高大堅固。

  影片很有正能量,推薦爸爸們帶著孩子們去觀賞。

  最後:

  願天下的孩子,都能有一個這樣的爸爸。

  也願天下的爸爸,都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與孩子共同成長。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19

  今天難得休息,顧不上午後火爐般的天氣,我要媽媽帶我去看了暑期大熱片《銀河補習班》。電影非常感人,有淚點,也有笑點,我被影片中父親馬皓文對兒子馬飛深沉的父愛所打動,被馬飛堅持不懈追求成為宇航員的執著所感動。

  一個人找到“箭靶子”是件幸福而重要的事情。影片中講:“人生就像射箭,目標就像箭靶子,如果沒有箭靶子,拉弓又有什麼意義?”馬皓文愛他的兒子,但他沒有用愛捆綁馬飛,他幫馬飛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還不辭辛勞地帶他去外地看航展,引導馬飛確定了自己的“箭靶子”——成為宇航員。媽媽說“箭靶子”就是夢想,或者說是最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找到“箭靶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的“箭靶子”是什麼呢?有的人想成為音樂家,有的人想成為工程師,有的人想成為老師,有的人想成為警察,有的人想成為漫畫家......媽媽說,不管怎樣,都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現在我還小,還很難發現自己最想做什麼事情,但要有小目標。我想我的小目標就是紮實學好各門功課、特長。

  遇到困難要開動腦筋,追求夢想要堅持不懈。影片中父子倆在歸途中遭遇百年難得一遇的特大洪水,馬飛與他的爸爸走散,被困洪水中,險象叢生,命在旦夕。他的爸爸在堤上拿著擴音器一直鼓勵他,要他開動腦筋想辦法,馬飛積極開動自己的腦筋,充分利用平時所學,最後憑藉一己之力成功脫險。包括最後馬飛遭遇太空事故,想到他的爸爸對他的教誨,開動自己的腦筋,成功返回地面。從這些片段中,我想到了我們不僅要了解自己所學的知識,更要真正掌握這些知識,會將這些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而不能死讀書。

  人與人之間相處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但也要有度,關鍵的事情要靠自己。片中父親馬皓文一直非常相信自己的徒弟,最後瞭解到東沛大橋的坍塌事故就是由自己最信任的人一手造成的事實,心都碎了一地,讓人深表同情和憤慨。片中馬飛為了自己的前途,不理解橫亙在父親心中大半輩子的那根刺,要父親放棄為自己翻案,讓馬皓文心寒了一地,也讓觀眾深表心痛和憤怒。這也讓我明白了關鍵的事情要靠自己,人與人之間,不管是最親密的戰友,還是最親的親人,都有可能背叛自己,不理解自己,人一定要為自己樹立一座牢不可摧的橋樑。

  當然,該電影雖然直擊當下應試教育弊端的現實,但也有很多不現實的地方。如東沛大橋應景般說塌就塌,“學渣”馬飛火箭般成學校前十的“學霸”,父親馬皓文坐牢七年還能挑戰學校權威......這些都不是重點。估計很多孩子和我一樣,看完電影后,都希望自己有一位像馬皓文那樣的爸爸,一直鼓勵自己成為最棒的孩子,幫助我們找到人生的“箭靶子”,陪伴我們並教我們很多知識和道理。

  興趣和熱愛是最好的老師,願我們早日從中找到自己的“箭靶子”,讓人生插上夢想的翅膀,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