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八佰》觀後感(通用46篇)

《八佰》觀後感

《八佰》觀後感(通用46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佰》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八佰》觀後感 篇1

  《八佰》這部電影是一部講述在1937年淞瀘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故事。

  其中的三個場面令我心中波濤洶湧,熱血沸騰。第一個場面是日軍來臨,他們有防彈盾,組成了一個大盾往倉庫裡攻擊,國民黨用槍打不破,他們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彈,跳下去犧牲自己,炸了日本人。當時我的眼淚就已經繃不住了,嘩嘩的往下流。他們這種捨命為國家的精神,讓我感到由衷的敬佩。當然,有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槍,不敢往前衝的逃兵,也讓我心裡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屑一顧。

  第二個場面是他們在第三日的時候。要把中國國旗立起來。當時是國民黨國旗,並不是五星紅旗,當時的國旗是另一個角上是藍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紅色的。他們說:在自己的領土,要立起自己的國旗,不能讓日本人給佔領。日本人開著飛機用炮彈掃射他們,那個場面看的我氣憤不已,當紅旗緩緩落下的時候,有一名戰士雖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撐著,他不讓我們的國旗倒下。當時我真的情緒是非常的激動的。他為了自己的國家,寧可犧牲自己,也不願意讓國旗倒下。當時租界的對面,中國同胞都在看著他們。那些戰士們說,我們的同胞在看著我們,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我們要好好的守護著他們。

  第三個場面就是英租界答應讓國民黨戰士衝向他們那邊兒,但是中途會有日本人用槍或子彈掃射他們。他們中途被射到了好幾個,但是戰士們拼命的往前爬,他們的團座說:“不要戀戰,不要回頭。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們每個人都活著。”聽到團座這句話時,我已淚流滿面。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他們是保護我們國家的真正的中國人。說愛國,護國不是口頭上的保護,他們是用行動這樣做的,當時我看到他們這種愛國情懷,不顧一切的往前衝的這種精神的時候,我已經泣不成聲。心想是什麼樣的人這麼偉大,為了我們不顧自己的母父親、孩子就這樣往前衝,只為的是保護我們國家,保護我們的同胞。

  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我的口罩已經被我的淚水打溼。眼睛都已經哭腫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我們整個國家!我愛中國!中國加油!中華加油!

  《八佰》觀後感 篇2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說實話,我並不怎麼適宜看這類太過慘烈、悲壯,甚至血腥的戰爭片。可是,終究經不住幾個女人語言的渲染,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好奇心,單槍匹馬跑電影院看了。

  《八佰》,並非是一部煽情的“催淚”片,可是很多的細節與場面卻讓你不由地心潮翻湧,激情澎湃,眼中蓄滿了複雜的淚。相比太多誇張的抗戰片,《八佰》給人的感覺是真實。是的,人性的真實。主角有“以身殉國,兒之所願”,為國家,為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也有膽小懦弱,殺只雞估計都不敢的小人物,他們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想死,想回家。影片中當端午端著槍對著想要逃跑的老算盤時,老算盤那一番涕淚交流的“貪生”告白,很是真實。人都是怕死的,誰都不想死,只是在戰爭面前,有人選擇了捨生取義。影片對小人物的揣摩和刻畫,讓觀眾看到了戰爭殘酷而殘忍的一面,也感受到了人性的真實。

  一江之隔,天堂與地獄。一邊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繁華大上海景象,一邊是戰火紛飛,是生與死的交鋒,是民族的存亡。歌舞昇平中的人們,隔岸觀火,仿如在看一場戰爭片。這二個畫面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與情感衝擊。人生百態,人生眾相。

  隨著劇情的發展,各種人物的心理也發生了變化,麻木不仁的心靈被震動,民族熱情被喚醒,抗日激情被點燃......影片中的“闊少”,在敵機的掃蕩中飛奔跨橋送電話線;體單力薄的女學生橫江送紅旗;只想著看看新世界的端午,小湖北,貪生怕死的瓜慫,他們的變與最後的壯舉,無不震撼人心。

  送旗升旗護旗,經歷了血與火的淬鍊。說實話,看“護旗”那段時,我心中很是不忍,那麼多鮮活的生命,轉瞬間就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一個個倒下了。我甚至有點不理解導演為何要做這樣的安排?明知道力量懸殊,明知道這樣的行為基本等於“送死”,為什麼要用這麼多生命去“前赴後繼”?難道就不能等戰況穩定些,等到最後的勝利?難道就是為了“作秀”一場“英勇戲”給外媒看?後來,謝團那句:“依靠我們四百人沒用,我們要叫醒四萬萬人”。才明白這場慘烈戰爭的最大意義,並不是能否打贏守住四行倉庫,而是為叫醒千千萬萬同胞而戰。

  “喚醒”,也許就是此次戰役的目地,也是電影想要表達的吧。中華民族從來不乏血性!

  一個個英雄人物,他們用血肉之軀,書寫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中極其英勇悲壯的一筆。

  歲月之所以靜好,是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戰爭的血腥與殘酷,讓人更加珍惜當下的幸福與和平。

  借用導演管虎的一句話:“生難做人傑,死亦非鬼雄,但是他們活過。”

  《八佰》觀後感 篇3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一個加強營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晝夜的英勇故事。

  “一條蘇州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八佰》裡既有戰士們的熱血精魂也有小人物的掙扎堅守,既有真實的人性弱點也有令人動容的人性閃光點,既有戰爭的殘酷無情也有抗戰者的血色浪漫。電影裡展示了戰士們身為兒子、丈夫、父親在國家和親情之間做出的選擇,呈現出平凡的中國軍民共同奮勇抗戰的英勇情懷。希望與絕望並存,民族的恥辱與自豪相交雜,震撼著我們每個觀眾的心靈。

  影片中的三個細節令我熱血沸騰。

  第一個細節是國旗,謝晉元團長最後決定在倉庫樓頂升起國旗,這無疑是激怒具有絕對優勢的日軍。謝團長明白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他不僅要在樓頂升起國旗,他還要在人民心中升起希望的旗幟。在炮火連天中,染血的國旗無數次倒下又重新升起,直到戰士們用自己的身體作為基石,國旗在人民的心中就再也倒不下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真正被喚醒了。

  第二個細節是電話線,為了將送電話線送入戰場連線起前方和後方,戰士們一個又一個的犧牲,電話線卻始終在橋中央不能移動半步。在租界幫“蓉姐”管理賭場的“小刀”,一身狠戾之氣但身手不凡,他是一個在亂世中只為謀生的人,但是在看到對岸軍人的壯舉時,他紮起頭髮,飛奔到青幫大佬面前,在投名狀上義無反顧地按下血手印,用生命完成了他的承諾——送電話線過橋。

  最後一個小細節是白馬。身騎黑馬的日本軍官和身騎白駒的謝團座無疑是影片中一大沖擊波,邪惡與正義、絕望和希望,對比十分震撼。賓士在殘垣斷壁中的白馬,影片最後從廢墟中帶著血紅色的傷口踏出,意味著中華民族遭受重重磨難,早已千瘡百孔卻仍然充滿希望。白馬是希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倉庫的八佰壯士一起,重新燃起了中華民族的自豪,塑起了中華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樑!

  從電影院出來,我的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銘記歷史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激發每一位中國人為國家的富強而努力。

  《八佰》觀後感 篇4

  電影《八佰》取材於一九三七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講述了日軍攻打上海時,“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抗日曆史故事。實際上只有四百二十人參加了戰鬥,為了壯大聲勢,謝晉元副團長對外號稱有八百人,此即“八百壯士”的由來,就是這“八百壯士”用智慧和勇氣抵抗日軍四天四夜進攻的故事。

  隨著一聲警報聲響起,一支來自民間的保安團的隊伍從田地裡走出,到達上海。這時狂風肆虐、暴雨如注,上海的閘北已經變成一片廢墟。電影開始了,戰鬥也打響了。

  四行倉庫的一邊是富麗堂皇、聲色霓虹的“天堂”租界,另一邊是戰火紛飛、一片狼藉的“地獄”戰場,中間隔著蘇州河,一座橋把兩邊連了起來。

  在戰鬥中,日軍為了尋求突破口,在坦克的掩護下,拼命的挖掘牆洞,企圖在牆內安裝炸藥把牆炸開進入四行倉庫。戰士們集中火力,猛烈的向日軍開火,還是無法讓日軍的坦克停止,四行倉庫瞬間危在旦夕。陳樹生髮現如此危險的境況,為了阻止日軍爆破牆壁,他把手榴彈綁在自己的身上,從樓上縱身一躍跳下與敵人同歸於盡。“捨生取義,兒所願也。”這就是陳樹生留給母親的最後的話。後面的戰士也奮不顧身的跳了下去,他們保衛了四行倉庫的第一步入口處,他們用生命來守衛著四行倉庫,為祖國而戰。

  在租界的人們看到了一幕一幕英雄們勇敢戰鬥的場面,被戰士們的勇敢、忠誠而折服,他們把家裡的很多東西都送入四行倉庫,藥物、食品等源源不斷的送來。

  伴隨著太陽從東方升起,一面嶄新的旗幟在四行倉庫樓頂上屹立。勇士們矗立著,面向迎風飄揚的旗幟,敬著軍禮。突然,日軍的戰鬥機從南岸飛來,瘋狂的向樓頂掃射,日軍的目標就是想把旗幟打到,但是四行倉庫的戰士們拼死守住旗幟。前一排的戰士倒下了,後一排的戰士前仆後繼,無論是生還是死他們緊緊地握住旗幟不放,要讓旗幟屹立東方。旗幟就是軍魂,旗幟就是民族的希望。

  電影結束了,電影院裡傳出哽咽的聲音,包含著我的眼淚。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八百壯士”為了民族,為了國家,他們拼盡全力,英勇抵抗。正是這種保家衛國的頑強鬥爭,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是未來和平的守護者,更要銘記戰亂紛飛的過去,和平來之不易。時刻提醒自己,勿忘壯士,銘記英雄,勿忘歷史,共鑄和平。

  《八佰》觀後感 篇5

  觀看抗戰影片,追憶崢嶸歲月。近日,為重溫歷史,緬懷革命先輩的不朽業績,進一步激發員工的愛國熱情,便利大本營(北京)國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便利大本營”),組織全體員工觀看抗戰題材電影《八佰》,瞭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青春志向和紅色生涯。

  當歷史赤裸裸擺在你的面前時,你會有何感想?

  作為一個80、90後,歷史對於我們來說,從來都是存在於初高中課本上的文字,而今天,當那段血淋淋的歷史擺在面前時,才發現,那些簡單的文字,記錄的是一個時代,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當年那場劫難雖然已經過去了很久,但是今天回頭再看依舊讓人感覺到悲痛。

  《八佰》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以淞滬會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戰爭片,講述了史稱“八佰壯士”的軍人於四行倉庫浴血奮戰、阻擊日軍的故事。

  這場戰爭非常慘烈,主要是因為他們只有400多人,但他們要面對的是30萬日軍。

  這樣一場力量懸殊的戰爭,原本註定是敗仗,但是那400多人卻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誓死保衛祖國的決心。 在這部電影中,沒有主角,但又每個人都是主角。每一個聽著普通卻又無比響亮的名字,如陳樹生、端午、謝晉元、老算盤之類,其“捨生取義,我所願也”的豪情壯志無不感動著每一個熱血兒郎。

  觀影中,便利大本營的每一位家人無不被影片的劇情所感染,更加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懂得唯有更加珍惜當下擁有,才能為未來的幸福生活打下堅實基礎。更知珍惜,就要更加努力。曾經屈辱的歷史雖然已經過去,但是不能忘記今天的和平都是每一箇中國人共同努力下的成果。

  英勇頑強、視死如歸,是屬於先輩們的革命記憶;

  以史明智、繼往開來,是當代人身上應肩負的責任。

  疫情肆虐的2020年一切都是這麼艱難,透過重溫波瀾起伏的抗戰往事,積極引導廣大員工在當前形勢下同舟共濟、共度難關,更要在今後的工作中見言見行、勤勉工作,為公司的生存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人依舊是當年那個不畏生死,頂天立地的中國人,但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當年的中國了,曾經那個落後捱打的中國已經成為了國力強盛的新中國。 這從來不是一個和平的年代,如今依然有國家在經歷著戰爭與苦難,我們只是足夠幸運的,生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這一生最讓我值得驕傲的事情,大概就是我是一名中國人!

  每一箇中國人,請記住曾經前輩們為了祖國付出過的慘痛代價,時刻警醒著自己,只有中國強大了,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才能夠更強大。

  無論電影拍得怎麼樣,我想說的是,現在我們國家能夠在世界話語權中佔據越來越重的位置,是無數先烈英雄們用命換來的,就像電影當中,他們中絕大多數是沒有留名的。

  銘記歷史,方能展望未來。

  《八佰》觀後感 篇6

  週末,我和家人一起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看後,我深有感觸。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第88師262旅524團副謝晉元率四百二十餘名戰士(對外號稱八百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故事。

  躍

  “賣報了!日本人說只用三個小時就能攻下四行倉庫!”這次的報紙在租界轟動一時,很多外國人都在下注,看看究竟是中國人能堅守抵抗,還是日本人會強行攻佔。這邊是天堂,那邊卻是地獄。

  四行倉庫的牆體正被敵軍扒開,並被粗魯地塞進了一個個炸藥包,只要外面一炸,裡面的人就必死無疑了。但是,日本人還是小看了中國人民的精神,一個個戰士,揹著炸藥包,一邊喊著自己的名字,一邊縱身一躍,在那些日本人驚訝的眼神前,綻放出自己生命中最後的光輝。我看到這裡,不禁熱淚盈眶。是啊,假如沒有他們的跳躍,哪有今天中國的飛越呢!

  舉

  在面臨堅守兩天的重任的同時,團副謝晉元在徵得了大家的同意後,毅然決然地命令士兵第二天一早,就將 軍旗升起來,儘管這樣會激起日本人的怒火,但他們不怕,因為他們是中國人。

  軍旗升起之後,果然激怒了日本人,敵人一次又一次地對 軍旗進行掃射。我們的戰士,第一批死了,第二批補上,第二批死了,第三批再補上。這面 軍旗,不僅是國人不屈精神的凝聚,更是用戰士的生命染成,高高地舉起來的。看到這裡,我眼眶泛紅,淚水滑落了下來。

  送

  一根電話線,一座橋,一個狙擊手。

  一根電話線是連線兩岸的工具,一座橋是連線兩岸的通道,但是一個狙擊手,他是阻斷連線兩岸的人。租界裡的人,任務是跨越橋,穿過狙擊手的封堵,將電話線送進四行倉庫去。這談何容易?但是仍有一大批中國人請願,去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槍,兩槍,三槍,四槍……橋上躺滿了屍體。終於,有人爬到了最後一個橋墩,但是在他向外爬出的那一瞬間,子彈擊中了他,他將手中的電話線,連同自己的生命,一起扔了出去。我的嘴角忽然一熱,滿嘴鹹苦。

  我想,電影開頭那隻鑽入洞中的白鼠,不正是對那些躲在租界裡的中國人的臆像嗎?但是,在中國士兵無懼生死、奮勇守衛的過程中,他們漸漸變了,變成了一匹匹白馬,馱著像趙子龍一樣的戰士們護國殺敵。

  先烈們,中國已站起來了,已傲然挺立在這個地球上,願你們安息!

  《八佰》觀後感 篇7

  看了《八佰》這部英勇壯烈的抗日影片,我很受鼓舞、感觸頗深,內心充滿了感慨、無奈、憤怒和不屈。也看到了在日本侵華時期,由於國力的不濟和時局的動盪,國人所表現出的無助和麻木,以及以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的綏靖態度。

  影片講述了在淞滬會戰中,為了掩護國民軍隊第88師撤退、為了喚醒國人的抗日熱情、為了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援和援助、為了證明中國軍隊還在戰鬥,國民軍隊五二四團鎮守四行倉庫,用鮮血築起堅實的抗日防線,用區區400血肉之軀打退日寇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擊,為抗日戰爭最終勝利奠定堅實基礎,為徹底粉碎了日軍三個月侵佔全中國的狂妄計劃起到重要作用。影片用一次小戰役,深入刻畫了抗日戰爭期間,國民軍隊奮勇抵抗外來侵略,誓死保衛民族尊嚴的英勇氣概,以及中華民族視死如歸的堅毅頑強。雖是小戰役,卻是整個抗日戰爭的縮影,反映出戰爭的悽慘和悲壯,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四行倉庫裡的“八佰”勇士,拼死守衛上海的英勇行為,讓人感動,他們的勇氣讓人敬佩,他們用鮮血鑄成抗日戰爭的堅固長城,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支援,也徹底喚醒了失去信心和勇氣的麻木國人和沉睡的中華民族,徹底改變了世界對日本侵華的醜陋罪惡行為的縱容態度。讓全世界看到中國軍隊沒有放棄抵抗,他們一直還在英勇地戰鬥,“中華民族沒有亡,中國沒有亡!”

  影片深入刻畫了租界區歌舞昇平、霓虹璀璨和僅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內悲慘壯烈、血肉模糊的強烈對比,展現抗日戰爭時期舊中國的沒落和悲哀,民族意志力的鬆散、渙散,國家存亡岌岌可危。國家太需要一場英勇悲壯的戰鬥,來鼓舞人心、重新凝聚民族力量,來震懾外來侵略。此刻,四行倉庫裡的“八佰”勇士浴血奮戰,保衛家園的壯舉,正當其時,在淞滬大地上燃起星星之火,凝聚燎原之勢。

  影片塑造了國民軍隊寧死不屈的英勇形象和無數被捲入戰爭的普通百姓的視死如歸。在這“八佰”勇士中,很多隻是“無縛雞之力”的百姓、很多還只是孩子,但面對國恥家恨,毅然選擇捐軀報國,捍衛民族尊嚴。雖無名於史冊,但他們誓死抗爭的勇氣和決心,深深地刻在了中華民族的不朽豐碑上,烙在了祖國人民的心中。

  當代表著國家和民族的旗幟,雖千瘡百孔卻依然屹立在四行倉庫頂上時,當租界的鐵柵欄伸出國人接納的雙手時,中華民族站起來了!

  《八佰》觀後感 篇8

  八佰是什麼,是八佰塊錢?是八佰建房屋?然而都不是,是八佰名壯士。這部影片,細緻地刻畫了戰爭的獨特環境和身處其中的中國軍人的成長曆程以及中國各界的反應和轉變。影片以一匹被束縛著象徵民主和自由的白馬為線索,深刻地暗喻了戰爭的本質和普通人民對光明的渴望。一條蘇州河分隔了倉庫與租界,地獄與天堂,南岸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北岸炮火連天屍橫遍野,這種直觀視覺衝擊太過於震撼,也使我們的心情沉重,久久不能自拔。

  再綁緊點

  隨著日軍的火力加重,國軍越來越抵擋不住了。隨著一聲巨響,四行倉庫被砸出一個大洞。日軍馬上就要攻進來了。在這關鍵時刻,一位英雄站了出來,他叫陳樹生。他在全身綁了許多炸藥,說了一句:娘,孩兒不孝了。便跳了下去。接著,有許多英雄也跳了下去,臨走前還不忘說說綁緊點。這一下,使電影院的人熱淚盈眶,使我們肅然起敬。我不禁想:如果我在那個年代,我會不會像老算盤一樣苟且偷生。會不會從蘇州河游到租借。想到這兒,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守護軍旗

  軍旗,代表著尊嚴,但是,四行倉庫,沒有 軍旗。於是,一位偉大的女子,不顧生命危險。毅然決然的帶著一面旗幟,順著蘇州河,從租借游到了四行倉庫。好比從天堂游到了地獄。她來後,整個四行倉庫的官兵敬禮。團長謝晉元把 軍旗升在四行倉庫頂上,日軍覺得這是對他們赤裸裸地挑釁,於是,使用飛機,對旗幟進行掃射。一人到了,下個人補上,堅持了很久,旗幟屹然不倒,說明中華民族沒有被打倒。

  全體衝橋

  當上級對謝晉元宣佈全體撤退的時候,他懵了。為什麼會撤退?其實,這場戰爭只不過是國軍做給國際看到,想讓國際上在布魯塞爾會議上同情中國,以求國際支援,其實,那場會開不開沒有什麼意義,看似推遲了,其實已經結束了,他們能做的,只是衝橋,用血與淚,喚醒華夏四萬萬同胞,他們最後死的很壯烈,故事也就結束了。當你問他們為什麼拼命守護上海的時候,他們會回答,因為,那是我們的家!

  彈指一揮間,中國站起來了,中華民族站起來了!華為已成為了中國科技製造業的旗幟。這面旗幟,就是信心,不僅挺起了中國脊樑,鼓舞著無數中國企業與國人,也為中國科技業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就像《八佰》一樣。這面旗,就像上海四行倉庫樓頂的國旗,縱有千瘡百孔,我輩也必須前赴後繼,護其迎風飄揚,為中國之崛起而奮鬥!

  《八佰》觀後感 篇9

  當我成塵時,你必能看見我的微笑。——題記

  有句話說得好:“天堂離地獄只有一步之距。”電影裡的800壯士也正是如此。在第一次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也聽說過一些關於800壯士的故事,但看完電影之後還是會忍不住落淚。1937年,抗日時期,中國在淞滬戰爭最後只留下了一個師的軍力去打後衛,抵抗上海日軍,最後卻零零散散只剩了幾百人。他們只有400多人,對外卻宣稱有800人,而他們的勇氣和力量也遠遠不止800人。日軍用盡了一切非人的手段,但他們一次次的扛了下來,用行動告訴世界,中國人還沒有放棄!

  四行倉庫在蘇州河的一岸,而另一岸是租界。開頭,我看到了那些租界裡的國人如魯迅先生筆下一般的麻木不仁:夜晚的租界依然燈火通明,彷彿對岸的戰爭不存在一般,有些人竟然還在賭博,這也是將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表現的淋漓盡致啊。

  電影中,端午和小湖北都是孩子,他們在影片的最後都“醒了”,成了當時的勇士,他們的舉動與影片中的老算盤和一個老頭形成了鮮明對比。前者心中剛開始還在各種糾結,最後也為國家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後者為了自己活命,想盡辦法逃離戰場。最後一戰時老算盤看到對岸的戰況,他下了車,也去岸邊望著,雖然只有一個鏡頭,但忍不住讓我產生遐想,他是不是後悔了?他是不是也想回到對岸,幫助他們去擊退日軍?他是不是也“醒了”?

  電影中還有一個情節:日本人準備擺好鋼板陣,向四行倉庫進行攻擊,於是那裡的戰士個個都綁上炸彈,跳到日本人的陣形裡,才使日本人撤退,爆炸聲響徹天際,對岸租借的人也是十分驚訝,日本人說好的三小時攻下四行倉庫也不了了之。

  他們跳下樓時我十分驚歎,世界上真的有不怕死的嗎?沒有,他們也怕但他們卻有捨己為人、前仆後繼、奔赴戰場的精神,這是最可貴的。

  前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上海旅遊,自然也去到了四行倉庫的遺址。現在回想起當時的場景,依然很清晰破爛不堪的牆體,上面有一堆又一堆被於彈打了凹陷的印子,黑一塊白一塊完全無法想象當時戰況究竟有多激烈。

  狼煙四起,槍聲餘音繚繞;待到破曉,奔赴戰場懷抱,摯友已故,精神終究未倒;故土燃燒,保衛者奔向風暴:無憾與你相遙,幸而留下微笑!

  “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八佰》觀後感 篇10

  《八佰》又名《八佰壯士》,是一部抗日題材影片。

  起初,我是不願意看的,我膽子小,這種血腥殘忍的故事,估計看了晚上也會做噩夢,但票都已經買好了,還是去吧。

  《八佰》講的是淞滬會戰最後的艱難四天,在上海的四行倉庫,至今還有此庫遺址。如果你看的夠細緻的話,不難看到四行倉庫那些大大小小的不規則圓孔,幾十年前,日軍的子彈就從這裡穿過,打傷我們的戰士,打死我們的同胞。

  電影很長,感人的地方也很多,似乎數都數不清,觀影過程中我的淚,滑過兩頰,滴進我的心坎。電影中有一片段讓我久久無法釋懷,這個片段發生在第二天的戰鬥。

  四行倉庫的牆有一米多厚,拿炮也炸不開,日軍就決定讓多個日軍士兵,用鋼板構成一個可移動的堡壘,在牆上鑿洞,準備用炸藥把牆炸開。守軍戰士一邊朝敵人開槍,一邊想辦法阻止日軍炸牆,逐漸變得急躁起來:拿槍打也打不中,拿手榴彈炸也沒地方炸,難道就這麼幹等著,看著敵人們衝進來,看著上海完全失陷?

  底下的敵人在破牆,上面的守軍在思考,誰也不可能注意到,二連四班副班長陳樹生,正用力把手榴彈綁在自己的腰間,衝向被炸開的一面圍牆,對著“堡壘”大喊自己的名字“陳樹生”,帶著他21歲的人生縱身躍下。腳落地那一剎那,火光電石一併發作,伴著戰士滿腔的愛國之情炸開了可惡的侵略者,只留下一紙遺書“捨生取義,兒所願也”。陳樹生以其無畏的勇氣,無比熱忱的愛國之情,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保衛四行倉庫最堅實的屏障。

  後面的戰士也紛紛效仿,接二連三跳了下去,炸死了日軍,播種了希望。他們中有的人可能還沒有孩子,可能沒有妻子,也可能早已失去家人。他們跳下去的那一刻,沒有痛苦的哀嚎,也沒有撕心裂肺的尖叫,而是怒吼著自己的姓名與家鄉。他們對祖國做出了最後的吶喊。這些勇敢而忠誠的愛國將士們,向世界證明,中國不會亡。此刻,熒幕內外,一片寂靜。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電影播完了,故事講完了,但它給我的震撼已無法描述,它會永遠儲存在我的記憶中,滋潤著,盪滌著我心靈。致敬戰士!也致敬當年的愛國者!

  戰士們,你們可能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但你們卻永遠是最可愛的,永遠是我們心裡的璀璨明星!

  永遠只記團長那句“八佰”。

  《八佰》觀後感 篇11

  看頭條、抖音還要彭水推薦刷爆了話題,昨天晚上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電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一部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可歌可泣的戰場故事。戰事的發生地在蘇州河邊,一邊炮火連天,一邊燈紅酒綠,在故事的推進中,人性不斷的昇華:有人在慷慨赴死,有人在醉生夢死;有人膽小懦弱,心中所想皆是自己的利益,也有人將民族大義置於個人之上,不畏生死;當然所有人都是在戰爭中發生蛻變,與眾人產生共鳴,形成“蝴蝶效應”將劇情推向高潮。

  劇中兩個劇情給自己感慨良多:

  1、升旗事件,明知升旗是一種挑釁,會遭受毀滅性打擊,但還是堅定的舉行了升旗儀式,因為旗子代表著一種“捨我其誰,我們一直還在”的精神,代表著一種團隊凝聚力、感染力的呈現。

  其實我們在生產管理中也是同樣如此,當我們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有時候結果不如意,不是我們的團隊能力不強,而是我們缺少一個“舉旗手”、缺少一面旗幟,沒有它們團隊就沒有奮鬥的目標和方向,就沒有使命必達的決心了;因為“旗幟”很多時候就是團隊的一支強心劑,不是說它的本身有多強,而是在乎讓團隊每個人發揮出最強;旗幟就是一個風向標,代表著團隊奮鬥的目標一直都在,我們不迷茫;旗幟是一種吶喊,讓別人都知道我們一直在努力。旗幟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的意義。

  2、小人物們的成長:電影中基本讓每個人都在快速成長,小到怕死的小湖北,大到老兵油子“羊拐”,包括事不關己、開賭場的“容姐”,其實這些人快速成長(電影雖然有些誇張),離不開把自己當成事情的主角,避無所避之時,自然成長就快了。容姐因為小刀的死而改變;小湖北因為自己在乎的人不斷離去而快速成長;羊拐因為看不懂的幾封信而刺痛自己的內心,有了先大家後小家的概念。

  在我們在做團隊管理和激勵也是一樣,戰火和責任不是我們某個人的,而是我們團隊每個人的,只是個人的能力大小、職位高低不一樣,所處的“戰鬥”環境、所擔的責任大小不一樣而已,但所有人的行為一定是為團隊目標而戰鬥,也只有在各自崗位上的戰鬥,才能真正洗禮出我們需要的戰士,真正的戰鬥才能快速提升我們每個人的能力。

  一個時代需要英雄、舉旗人,一個團隊也需要英雄、舉旗人,因為有了他們,時代和團隊才能看到希望,在“戰火”中才能淬鍊出我們的鋼鐵意志。

  《八佰》觀後感 篇12

  很難想象,到了我這個年紀因為看一場電影還會熱淚盈眶。為了激發逆境中我們的企業如何肩負重任、凝聚成鋼,用我們最大的精神圖騰共度難關。應集團要求,我利用國慶、中秋雙節走進影院,觀看了《八佰》這部熱播的電影,看後讓我震撼,寫本人觀後體會如下:

  隨著死守四行倉庫的悲壯往事如颶風般撲入我的視野,四行倉庫前絡繹不絕的人群和擺滿的各種菸酒祭品,400餘人的虎賁之師紛紛壯烈捐軀,因為他們的“天佑山河,才有了今天不死的中國”,這樣的壯舉值得代代傳誦。當然,老天是不可能保護我們的,能讓國家脫離積貧積弱、走出山窮水盡依然活著的,全靠這些捨命救國的忠勇將士們,有句話說得好:那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影片中戰況空前慘烈,儒雅的團長謝晉元帶領全體官兵數次擊退日軍瘋狂的進攻,陣地從未丟失。此刻我不禁想起定這段血性從容的話:“我八千健兒已經犧牲殆盡,敵攻勢未衰,前途難卜,若陣地存在,我當生還晉見鈞座。如陣地失守,我也就戰死疆場,身膏野革。他日抗戰勝利後,你作為抗戰名將,乘艦過吳淞口時,如有波濤如山,那就是我來見你了。”故事雖已成歷史,但偉跡會讓我們沒齒不忘。

  這部電影用了10年準備,4年製作,3次撤檔,才得以正式上映,前期點映期間,票房就破2億元,成為了今年疫情後我國電影復甦後第一爆點片。其實真正吸引大眾紛紛觀看這部電影,不是電影本身火爆的打仗場面,而是400名將士透過浴血奮戰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希望,影片中有句“捨生取義、兒所願意”臺詞,振振有詞、氣壯山河,喚醒了隔岸相望的民眾,也點燃了電影觀眾們雙拳緊握的愛國情緒。“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青山處處埋忠骨,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仍做中國人”,這才是我們每個熱血青年和愛國人士,該有的情結。

  一部好的電影能拯救一個人的靈魂,一個好的企業會帶你越飛越高,先烈們用生命換來了今天祥和的新中國,企業家用辛勞付出給廣大員工帶來了穩定收入,當他們面臨困窘時,我們應該做些什麼?“知恩於心,感恩於行”羊尚有跪乳之恩,鴉也有反哺之義,動物如此,人亦該如此。每一個成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純粹依靠那一個人做到的,必須由我們集體的大環境共同鑄就而成,維護好企業的大環境,我們的日子也會好了,這才是我們對企業做出的最好感恩。“書中自有顏如玉,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行動少苟言笑,多勤勉少存浮誇,你未來才會征服世界。當下,我們每個人要做一名敢追求、有夢想的人,讓我們的企業好好的活下來,它就會不斷地向著陽光的方向前行。

  《八佰》觀後感 篇13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直到看完《八佰》後,我才真正瞭解到了這段歷史,還有戰爭的殘酷。

  我很慶幸我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可以去享受生活,可以安心的坐下來寫作文。如果沒有歷史上這些可親可敬的戰士們,我們又何來這般安寧的生活。我常常聽到一句話:“那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你砥礪前行。”那些勇敢的戰士們在戰場上英勇奮戰,才爭取來了我們現在生活的安全,這般美好的生活。當然,讓我們能夠享受生活的,也不只有在歷史上那些血灑疆場,拼死拼活的戰士們,更有直到現在仍在守衛疆域的各位解放軍叔叔。他們在守護的,不僅僅是領土,更是我們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就在去年六月,我們國家又失去了四位可親可愛的戰士。他們在於印度的邊境衝突中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同時,某邊防團團長也身負重傷。他們的死,是為了守衛邊疆;他們的死,是為了保障國家領土主權;他們的死,更是為了保障人民的安全;他們的死,說是為我,為我們,也不足為過。可是仍然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在網上高談闊論,以為網路就是法外之地,發表那些不堪入目的言論,詆譭著這些英雄,讓人心寒。

  我希望,每一位中國公民都不要忘了到底是誰,給了你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每一位自稱“炎黃子孫”的人,都不要忘了根,不要忘了如果沒有歷史上的各位可敬可親的戰士,就沒有現如今這美好的生活。

  《八佰》觀後感 篇14

  “你們這裡有多少士兵?”

  “四百三……”

  “我們有八百人。”

  他們也許只有四百多人,但他們有足夠的勇氣對外稱聲稱他們有八百人。

  也許,他們不止“八百人”。

  他們中的很多人是習慣置身事外的逃兵,是無意闖進的老百姓,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懦夫。但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覺間融入了這場戰鬥,從四行倉庫內計程車兵,到河對岸的人。沒有人生來就是勇敢的,也沒有人會義無反顧的放棄自己的生命。人非草木皆有情,這樣平凡的他們,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人。

  而更讓我感動的,不是烈士們的犧牲和直到最後的堅守,而是許許多多的本是普通懦弱的人,因為他人的感染,因為民族的召喚,一點點蛻變成一個英雄的過程。他們也許對英雄沒有標準的定義,也許他們甘於平庸,也許他們從未想過保家衛國,也許他們只是想回家……但是歷史選擇了他們,國家選擇了他們,或者說命運選擇了他們,他們被迫成為了別人所崇拜的人。但誰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卻真的都成了英雄。

  “關公講究的是兄弟情義,趙子龍不一樣,他護著國呢。”

  當第一個年輕人跳下樓,以血肉之軀載著炸藥奔向敵軍,我覺得那一刻真的比剎那更短,比永遠更長。他甚至連一句話都沒有留下,但沒有人會忘記他。“國人皆如此,倭寇安敢。”

  有許多人對於電影中護旗這一場景提出了疑問。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令人感動但卻毫無意義的場景。旗子與信念固為重要,但明知道升起這面旗幟會換來無謂的犧牲,那為什麼還要升起她?

  請大家別忘了這句話幾番出現:“全世界的人都看著我們呢。”全世界的人都看著我們呢,看著中國,看著中華民族。在這一刻,我們有足夠的信心給全世界展示我們的勇氣,也宣告著,中國不會亡。

  也許他們不是不到八百人的壯士。

  他們何止八百人。

  《八佰》觀後感 篇15

  《八佰》,這是一部講述了戰爭時期,中國革命戰士寧死不屈的精神的影片。視死如歸的英雄們,從八百位減少到了四百多、二百多,越來越少,越來越少,但他們不言放棄、頑強抵抗,始終不讓日本軍靠近倉庫,保護著後方的老百姓們。

  “小湖北”是一個只有十三歲的孩子,本想與叔叔、堂哥一起偷渡去英國的。上海,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只有租界那邊燈火輝煌,鶯歌燕舞,與之形成了明顯的差別。

  叔叔埋雷,意外犧牲了,小湖北很傷心。堂哥本來很膽小,但是親眼目睹那麼多的英雄人物,他再也不畏懼了,變得堅強而勇敢。在明知道抵抗不過敵人的時候,好多戰士紛紛綁上炸彈,往敵人堆裡跳了進去,同歸於盡……頓時,我熱淚盈眶,滿腔熱血沸騰起來。軍旗,一次次倒下,被扶起,又倒下,再扶起……軍人們毫不畏懼、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我淚眼婆娑,感慨不已。

  在最後一場戰鬥中,小湖北主動報名敢死隊,引出敵人火力點,然後讓其他人快速過橋。可是,過橋不順利,一個、兩個戰士倒下,連團座都被槍擊中了,他用著自己最後一點力氣喊道:“全部過橋!”然後倒在地上的兩個戰士快速跑過來抬起團座一起往租界跑。

  現在的上海還保留著他們打仗的那個倉庫,時刻提醒著人們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八百戰士,我像你們致敬!

  《八佰》觀後感 篇16

  這週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電影《八佰》,在之前沒做過任何功課的情況下,到了才知道講的是戰爭片,而且是很沉重的片子——八百壯士。

  影片中有幾處劇情另我頗為感動,尤其是歐豪飾演的端午一角,由起初的想活下來,想當逃兵,到後來的英勇護旗,他那句“飛機被我們打跑了!”是發自內心的吶喊,令我的內心觸動,也是因端午的蛻變,他在弟弟小湖北心中的形象才變成了一個身披戰袍,騎著白馬的英雄。

  影片中還有一處,是戰士們爭先身捆炸藥包,跳下樓以身炸敵人的一幕幕,此時,對面租界裡姚晨實驗的角色(忘記了名字叫啥)含淚喊道:“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引起我諸多感想,真的是國人膽怯懦弱嗎?回憶起,八國聯軍侵華時,僅不到兩萬外軍,面對我國16萬清軍,只死傷幾人就能獲得“滿載而歸”,真的是我國人無能?懦弱?膽怯嗎?遠非如此,武器——實乃我國人之硬傷!騎兵、弓箭對戰槍彈、飛機,戰果可想而知啊!所以,也不怨士兵們膽怯,實在是曾經的代價太大,心中的恐懼太深;也不怨我國的創造力不行,實在是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等創新,武力裝備急需啊!

  遙觀古今,只有正確的領導統治,上下一心,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八佰》觀後感 篇17

  這部電影很震撼,畫面感超強。人物感情刻畫非常細膩,真實。深處其中,彷彿飛越到1937年。激盪的歲月,永不磨滅的意志,是精神的火花,即使需要我獻出生命,毅然決然,毫不猶豫去守護它永遠的不滅!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愛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這就是對在四行倉庫堅守的人的意義,喚起人們反抗侵略,對民族與國家的保衛之情!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與萬一,我的肉體即使隕滅,靈魂卻你們同在。

  劇中我印象最深是那匹白馬,這個白馬是一種精神象徵。首先它被藏在倉庫裡面,這意味著現在人們的精神世界是一種封閉的狀態。繼而被不小心放了出去,這也就是象徵著日軍侵華時的人們的精神狀態,茫然不知所措,四處逃亡。繼而它又回到了倉庫,這表示中國人在抵抗入侵時的精氣神在復甦。繼而又隨團長與日本軍官對陣,日軍那邊是黑馬,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黑與白對應的邪惡與正義。也是兩種意志的較量,這更讓白馬顯得的高大與聖潔!最後,它又自由迴歸到倉庫了,這也表示正義終於戰勝邪惡,自由的意志永不磨滅!

  起初,沒人相信還有人在上海堅守,直到聽到四行倉庫的槍炮,然後沒人相信他們能堅持多久,直到後來日軍久攻不下,這就是信念的力量!終於最後,喚起了國人的清醒,無數的期望的眼神,無數的默默吶喊,無數捐錢捐物的!

  旗幟就是信仰,當旗幟樹立在倉庫樓頂的時候,人們的信仰也就一起樹立起來了,這個時候就是保證它不倒,這個時候信仰的力量還很渺小,只有在無數次的保證旗幟不倒的情況下,人的信仰變得堅定,即使最後旗幟倒下,人們心中的旗幟卻升起來了!

  在特派員下達撤退的命令時,說的一句話:你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這才是本劇的宗旨,有靈魂,有思想,不服輸才是真正的中國人!

  《八佰》觀後感 篇18

  看了《八佰》這部英勇壯烈的抗日影片,我很受鼓舞、感觸頗深,內心充滿了感慨、無奈、憤怒和不屈。也看到了在日本侵華時期,由於國力的不濟和時局的動盪,國人所表現出的無助和麻木,以及以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的綏靖態度。

  影片講述了在淞滬會戰中,為了掩護國民軍隊第88師撤退、為了喚醒國人的抗日熱情、為了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援和援助、為了證明中國軍隊還在戰鬥,國民軍隊五二四團鎮守四行倉庫,用鮮血築起堅實的抗日防線,用區區400血肉之軀打退日寇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擊,為抗日戰爭最終勝利奠定堅實基礎,為徹底粉碎了日軍三個月侵佔全中國的狂妄計劃起到重要作用。影片用一次小戰役,深入刻畫了抗日戰爭期間,國民軍隊奮勇抵抗外來侵略,誓死保衛民族尊嚴的英勇氣概,以及中華民族視死如歸的堅毅頑強。雖是小戰役,卻是整個抗日戰爭的縮影,反映出戰爭的悽慘和悲壯,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四行倉庫裡的“八佰”勇士,拼死守衛上海的英勇行為,讓人感動,他們的勇氣讓人敬佩,他們用鮮血鑄成抗日戰爭的堅固長城,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支援,也徹底喚醒了失去信心和勇氣的麻木國人和沉睡的中華民族,徹底改變了世界對日本侵華的醜陋罪惡行為的縱容態度。讓全世界看到中國軍隊沒有放棄抵抗,他們一直還在英勇地戰鬥,“中華民族沒有亡,中國沒有亡!”

  影片深入刻畫了租界區歌舞昇平、霓虹璀璨和僅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內悲慘壯烈、血肉模糊的強烈對比,展現抗日戰爭時期舊中國的沒落和悲哀,民族意志力的鬆散、渙散,國家存亡岌岌可危。國家太需要一場英勇悲壯的戰鬥,來鼓舞人心、重新凝聚民族力量,來震懾外來侵略。此刻,四行倉庫裡的“八佰”勇士浴血奮戰,保衛家園的壯舉,正當其時,在淞滬大地上燃起星星之火,凝聚燎原之勢。

  影片塑造了國民軍隊寧死不屈的英勇形象和無數被捲入戰爭的普通百姓的視死如歸。在這“八佰”勇士中,很多隻是“無縛雞之力”的百姓、很多還只是孩子,但面對國恥家恨,毅然選擇捐軀報國,捍衛民族尊嚴。雖無名於史冊,但他們誓死抗爭的勇氣和決心,深深地刻在了中華民族的不朽豐碑上,烙在了祖國人民的心中。

  當代表著國家和民族的旗幟,雖千瘡百孔卻依然屹立在四行倉庫頂上時,當租界的鐵柵欄伸出國人接納的雙手時,中華民族站起來了!

  《八佰》觀後感 篇19

  看完這部電影,有種悲痛和自豪的感情從心底裡湧動著。我好像透過螢幕,真實的感受到了那些戰士的勇敢和無畏。這些有血有肉的戰士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他們放棄小家,保護國家,用生命和鮮血喚醒了我!讓我懂得了身為中華兒女應該怎麼去做。

  面對日軍無法用手榴彈炸開的鋼板,戰士們把身上綁上炸藥,毅然從樓上跳了下去。他們的犧牲不是無謂的掙扎,無用的表演!每一位高聲報下自己的名字,伴隨著硝煙消失的戰士,都是默默無聞的英雄。

  一開始百姓隔岸觀火,硝煙飄到眼前,卻依舊毫無警戒之心,總以為有外國人保護是安全的。後來親眼目睹戰士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保衛國家的血肉長城時,這些生活在租界的人們慢慢的覺醒了,他們就開始自發的為守備軍捐錢捐物,接電話向,送國旗和藥品,做一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場戰鬥不僅僅是400人的戰鬥,更是中華人民的戰鬥。

  影片最後,軍隊需要向租界撤退時,他們面對敵人的瘋狂掃射一點都不畏懼,看著戰士們身後的血霧,我不禁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苟活者在淡紅色的血色之中,會依稀看見渺小的希望,真正的勇士,將更奮然前行。”沒錯,在血色之中。我看見了中華民族的希望。那希望穿越時間。在我胸口燃燒,這800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國人,他們且行在血霧之中,喚醒了沉睡的麻木的自以為是的中國人民!八佰,不僅僅是八佰人,更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八佰精神。

  《八佰》觀後感 篇20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5週年,正值電影《八佰》上映。為了紀念這個勝利時刻,爸爸決定帶我去觀看電影《八佰》。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時,中國軍人在上海四行倉庫與日軍戰鬥的故事。

  為了迷惑日軍,壯大聲勢,民族英雄謝晉元團長將駐守四行倉庫的四百多名戰士對外宣稱為八佰人,這也是這部電影名字《八佰》的由來。

  電影中幾個場景讓我熱血沸騰,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在激戰當中,日本人在鋼板掩護下靠近四行倉庫大樓,想用炸藥爆破樓體開啟缺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戰士陳樹生扛起兩捆手榴彈捨身跳樓砸穿日軍鋼板陣,最後引爆手榴彈與日軍同歸於盡。為了阻止日軍,更多的戰士義無反顧地扛起手榴彈跳了下去,並報出自己的姓名,當我聽到“娘!孩兒不孝了!”這句話時,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侵略我中華大地!

  隔河相望的百姓們看到戰士們艱苦地與日軍戰鬥,想為戰士們提供幫助,但日軍殘忍地阻止這一切。百姓們為把電話線送過橋,他們一個接一個地犧牲在路上,只為幫助到自己的戰士。看到這裡我想說:百姓不畏死,中國是不會亡的。

  一位童子軍小姑娘深夜偷偷地遊過河送來了一面國旗,謝團長準備第二天早晨升國旗,可是這樣會引來敵人更猛烈地攻擊,但中國軍人依然決定升國旗。為了保護升起的國旗,戰士們不怕犧牲,勇敢地與日軍的飛機戰鬥,成功地擊落了日軍飛機。高高飄揚的國旗宣示著中國軍隊沒有撤退,上海沒有全部淪陷,我們國家還有勝利的希望。

  我們要向這些英雄們致敬,正因為有他們,我們才能不再受到外敵欺辱;正因為有他們,我們才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正因為有他們,我們的民族精神才能生生不息。

  《八佰》觀後感 篇21

  2020年9月9日,包材事業部黨支部組織主題黨日活動,全體黨員到太平洋影城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八佰》。

  影片背景是淞滬會戰後期,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官兵(外界稱八百壯士),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八百壯士抱定為國捐軀的決心,以彈丸之地抗擊侵略者,激戰四晝夜,打退敵人十餘次瘋狂進攻。其戰鬥事蹟之英勇,愛國氣節之豪壯,振奮國人,震驚世界!

  劇中被硬召入伍小人物心繫民族氣節,抱定衛國捐軀之偉大壯志決心,壯士們甘心以自我犧牲喚醒當時中華四萬萬同胞奮起反抗之心、堅定華夏發展之心、為中華之崛起而奮發向上之心!一幀幀透過中國電影人提煉和還原當時歷史背景下的壯烈畫面,無時無刻不令觀眾為之動容!

  心懷敬意地看完兩個半小時影片,心中充斥著意猶未盡,最後鏡頭切換到當今之上海,身為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身為和平時代的共產黨員,應為國家經濟健康發展盡獻自已力量,為今日來之不易的和平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八佰》觀後感 篇22

  前兩天,我去電影院看了八佰這個電影。

  他是淞滬會戰後期,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官兵(外界稱“八百壯士”),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八百壯士”抱定為國捐軀的決心,以彈丸之地抗擊侵略者,激戰四晝夜,打退敵人十餘次瘋狂進攻。其戰鬥事蹟之英勇,愛國氣節之豪壯,振奮國人,震驚世界。

  它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被現場直播的戰爭。它以蘇州河為界限,一邊是歌舞昇平的租界,一邊是滿目瘡痍的四行倉庫。就像是一面天堂,一面地獄。這場戰鬥是淞瀘會戰的最後一役。團長謝晉元,明白這一站的意義,敵我戰力相差的巨大,他已經做好全軍覆沒的準備。四行倉庫背靠租借,地理位置懸殊,且易守難攻他是四家銀行的合資倉庫。有大量食物軍用級醫物儲備,倉庫附近還裝有30萬立方米的巨型煤氣罐。

  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爆炸,日軍擔心戰火波及租界,不敢輕易使用重型武器。西方列強為避免戰火波及租界,強迫國軍指揮部命令謝晉元撤退。儘管謝晉元再三表示拼死一戰的決心,但軍令難為。

  他是一個看了就讓人忘不掉的電影,我們也不會忘記800壯士在那四天四夜的煎熬。我最難忘的一幕是日軍帶著“怪車”發起進攻,“怪車”將車上的流星錘高高舉起,砸向了四行倉庫西側的牆上,守衛四行倉庫的壯士為了保護西側的牆很多都英勇的犧牲了。令我非常感動的是,那些曾經很怕死的人,現在也英勇無畏的參加戰鬥,渾身佈滿了傷痕。這個時候,日軍高舉著盾牌強行突襲到四行倉庫樓下,四行倉庫隨時都有被攻陷的危險。千鈞一髮的時候,只聽轟的一聲,原來是一位英雄揹著炸藥包從樓上一躍而下,口裡高喊著:孩兒不嫩能夠盡孝了,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四行倉庫的安全,其他人也英勇的跳了下去,四行倉庫安全了。租界的人們看到這一幕,都感動的留下了眼淚。我自己看到這裡,也被這些英雄壯舉感染了。

  10月30日當晚,800壯士只得在槍林彈雨中,分組撤退。電影的結局就定格在衝橋的這一幕。

  《八佰》觀後感 篇23

  昨天晚上,我聽吳羽倫說《八佰》這個電影他希望大家去看看,正好昨天晚上媽媽有空,又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於是她帶我去看了這部電影,說是具有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讓我體驗一下戰爭的殘酷與血腥,記住“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不多廢話了,我們談一下觀後感吧!

  這部電影名字聽上去感覺沒啥不同,但其實是一部戰爭片。它不像《三體》那樣悲慘,不像《星球大戰》那樣科幻,不像《樂高大電影》那麼古怪,但人氣和評價很高。這是因為人們都被電影人物的愛國精神所感動。很多人看著看著都哭了,不是嚇哭而是感動得哭。影片中守衛上海四行倉庫的八佰壯士,最後為了守住上海租界,保護兩百萬人,奮勇作戰,為國捐軀,英勇無畏,幾乎全部壯烈犧牲,只有一個倖存者。他們都為國家為人民拼盡了全力,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尤其是看到最後他們過橋的片段時,看到他們都死於日本軍隊的炮火之下,我心裡只想復仇,但仔細想想,這樣我們不就和日本鬼子一樣了嗎?這些勇士的精神值得後人稱頌和紀念。

  透過這部影片,我明白了幾個道理:

  1、打仗不像你所想的一樣,戰爭是殘酷的,生命只要一次。

  2、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3、為了國家和人民,有時候自己生命就不那麼重要了。

  4、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也許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就是最真實的宣誓!所有的中國人都站起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八佰》觀後感 篇24

  一條蘇州河,一岸是槍林彈雨的人間地獄,一岸是霓虹璀璨的人間天堂。人與人的隔膜障壁,幾乎絕望的刺眼對比,再現了抗日戰爭背景下真實的中國。

  英雄豪傑都是凡人變的。一場關於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大型真人秀,管虎導演把這場真人秀展現出來的戰爭的殘酷,還有人性的光輝。我在看《八佰》全過程中,從窒息、壓抑到竊笑,最後熱淚盈眶,恍惚間我也成了這場慘烈的真人秀之外的熒幕外那群看得熱血沸騰,欲罷不能但又幫不上忙的看客中的一員。

  於是我看到了影片最震撼的鏡頭:一個個士兵排著隊,身上繫著成捆的手榴彈,從幾層樓上跳下去的時引爆,好讓敵軍的銅盾土崩瓦解。個別人還能跟別人說上一句:綁緊點。敵人誇下海口說三個小時能拿下四行倉庫,說實話,我差一點就信了,因為要知道七十多年前的國家和軍隊太弱了,那時的軟弱,就像那時的苦難一樣刺眼。

  這些普通人趕上了一場戰爭,骨子裡帶著點血氣,想活命的心思動過,但時局不好,走太丟人,乾脆都死在這兒吧,都能落個好名聲家裡的牌位都好了¨¨我的心隨著影片的推進而推進,眼見著一個個到死衣服破破爛爛、渾身髒兮兮的人倒下了,他們演了一場生命中最大的戲。

  《八佰》觀後感 篇25

  古往今來,我們從不同的電影中看到了中國悲哀與痛苦的歷史,中國的歷史短短几部電影怎能講完,所有的電影結合起來也只不過是中國屈辱史的四分之一罷了,每一個事件的失敗與勝利都被記錄下來,永不會忘卻,在那棟大樓中只有四百人的軍隊,卻對外打著有八百人的口號,河的北面是繁華的大街,南面則是炮火不斷的戰爭。在那棟樓中,有人被無顧捲入想要逃走,有人熱血澎湃想要加入,記著想要告訴中國人民,那些戰士憔悴的臉龐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安全,為了將國旗升起,中國軍隊用身體當旗杆立起他們的希望,也是中國沒有倒下的標誌,一個個戰士從四行倉庫跳下,為了不讓日本得逞,以自己為炸彈的承載物去為祖國效力。

  其實在這部電影中,沒有主角,但在中國人心中他們是中國的主角,他們都怕死,又有誰不怕死呢?他們也有自己的孩子,母親,家人,但是在那樣的情況,他們別無選擇,只有犧牲才能讓未來的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不讓他們承受像自己一樣的痛苦,或許在他們的電影中不是主角,但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卻留下了比主角還重要的地位。

  《八佰》觀後感 篇26

  1937年淞瀘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團留守四行倉庫。面對日軍數萬人的圍迫堵截,他們沒有退縮,而是死守陣地。

  令我感觸最深的一幕是:國軍戰士們面對敵人撐起的鋼鐵陣,他們立刻了解到敵人的意圖。以鋼板為保護罩,掩護下方日軍砸開牆體。即使子彈無法穿鋼板,手榴彈被鋼板一次次彈開,他們想出了一個極端的辦法,一個戰士率先在身上綁上炸彈,站在視窗前,拉下引線,雖然此時他已中彈,但還是縱身一躍,重重地砸在鋼板上,順利落入鋼板下方,正在此時,伴隨著敵人目瞪口呆的眼神,炸彈引爆了,那一片的敵人無一生還。奈何敵人這麼多,又補上了鋼板陣,於是戰士們紛紛效仿之前那位英雄,前赴後繼地與敵人同歸於盡……

  “這些日本人簡直是屠手!”隨著代表團的驚呼,我才幡然醒悟:是啊,日本人以幾萬人來圍攻524團420號人,甚至動用了重炮、毒氣彈以及飛機,甚至殺死了租借的平民,哪怕是租界也無法阻擋貪婪的日本,而524團的全體人員,就是數位屠龍勇士,屠的是日本人的邪惡之龍、貪婪之龍!

  《八佰》觀後感 篇27

  昨天我們在段老師的帶領下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之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戰士們奮勇抗敵英勇戰爭的形象在我腦海中久久不能離去。

  影片中租界是一片祥和的地方,他那裡沒有戰爭,而只有一河之隔的對面,是戰火紛飛的戰場。租界裡燈火通明人來人往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然而河對面戰場上橫屍遍野。戰火紛飛。雖然敵人的攻勢猛烈,但戰士們卻一波一波地扛了下來。敵人們的武器先進。但戰士們英勇無畏,絲毫沒有畏懼之心。敵人攻勢越來越猛了。軍隊裡的戰士絲毫沒有畏懼,但也有貪生怕死之輩,可是最終他們堅持了下來,與將士們一起對抗敵人。從馬棚裡放出來的白馬在戰場中奔跑,這匹白馬代表著和平與美好生活的嚮往。敵人攻勢越來越猛烈了,他們決定撤退了。

  一些勇敢計程車兵們身上綁滿了手榴彈,一邊喊著娘一邊縱身躍下,看著河對面的年輕人為了一根電話線倒在了血泊中,還有那面旗幟在戰士的拼搏中一次次的飄揚在半空中。我為戰士們驕傲,也為戰士們留下了眼淚。他們準備撤退時。敵人卻早有預謀。用一顆閃光彈發現了士兵們的準確位置。士兵們沒有畏懼一步一步的衝上去可傷亡慘重,再沒有退縮,沒有畏懼,部分士兵撤離了。可有些人卻永遠留在了這片戰場上。

  影片最後一匹白馬從廢墟中走出來這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就像看了影片之後你明白了今天的新中國。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戰士們的鮮血渲染出來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懂得珍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以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做一個能為社會為國家有貢獻的人。

  《八佰》觀後感 篇28

  近期有一部名叫《八佰》的電影上映了,於是我和姑姑就趕往電影院觀看。

  電影開頭就講述的是戰爭的殘酷,一幫來自各地的人們被徵集去保護上海,可到了上海才發現殘破不堪的上海已無人煙,日軍的襲擊把徵集來的人們嚇得到處跑,我都有點看不起這幫人,這麼貪生怕死,這麼沒骨氣,氣的我都想打他們,他們成了逃兵,可他們又誤打誤撞的被撿進了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弟五二四團,來到了上海最後一個陣地四行倉庫進行鎮守,日本鬼子連續四日不斷的襲擊四行倉庫,四行倉庫死傷無數,國民黨軍人明知道憑這些人是趕不走日本鬼子的,可他們還是選擇犧牲自己去拯救大家,去守著這最後一塊陣地,國人的援助,送來了國旗,讓他們燃起了希望,即使要面對更猛烈的襲擊,也要在樓頂莊嚴的升起國旗,讓它在風中飄蕩,帶給所有中國人希望,看到他們為了保護國旗一個一個的被槍殺,甚至連貪生怕死的逃兵也都參與進來,扛起支撐國旗的重任,後來為了延續中國的希望他們選擇衝橋,一個一個的衝,一個一個的被殺,最後對面的友人大聲的為他們吶喊,為他們加油,對他們伸出了雙手,影片結束了,我還沉浸在裡面出不來……

  在這些貪生怕死裡的逃兵中有幾個典型人物,小小年紀的小湖北,有想法的哥哥,怕死的老算盤等等,他們看著蘇州河對面的天堂,他們羨慕對面的人,他們在地獄裡絕望,他們想盡一切辦法逃離地獄,可終歸回到了四行倉庫,他們在四行倉庫經歷了連續四日的日本轟炸,看著軍人為抗日救國,捨棄生命,身綁炸彈縱身跳躍下去炸燬日本的攻擊,他們的精神感染了這批逃兵,他們變得一次比一次勇敢,我也被他們的愛國精神感染,我感覺自己充滿了力氣,我要努力學習,要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八佰》觀後感 篇29

  “中華不亡,中華民族不亡,中華民族萬歲。”這個聲音在我耳旁迴盪,使我熱血沸騰。你肯定非常好奇,我耳旁為什麼會有這種聲音,事情是這樣的,我今天和全班同學去看了一部抗戰類的電影《八佰》。

  電影開始,第88師524團第一營進入了四行倉庫,在守衛的第一天裡,日本用了挖掘機把牆鑿開,隨後接連著日本軍人衝了進來,有的日本人頂著鐵皮開始鑿牆。有的中國軍人直接往自己身上綁住了炸藥,一個一個的跳下去引爆炸藥。

  第二天,有三個人想要透過下面的河水來逃跑,結果在拐彎處遇見了日本人派來偷襲的敢死隊,三人立馬潛下水,中途有一人要上去換水,但如果上去就一定會被發現,所以其他二人連忙拉住了他,過了一會兒,日本人走了,那個人也死了,兩個人遊了出去,有一個人立馬喊:“小湖北日本人來偷襲了,日本人來偷襲了。”上面橋上要傳去電話線,但日本有狙擊手,有一個名叫刀子的人過去傳,他先用帽子試探,狙擊手果然開槍了,他趁著狙擊手換彈的時間一路狂奔,但是卻在肚子上種了一搶,他躲在掩體後面突然站起,用力一拋,電話線過去了,但狙擊手卻一搶命中了他的頭部。

  第三天,中國軍人升旗,要讓旗杆不倒,一個個中國人去扶著旗杆,日本人開著飛機掃射,有一個人用槍瞄準,“砰”一聲,飛機被打跑了,因為擋風玻璃被射爆了,當這個人還沉浸在自己打破玻璃的喜悅中,而旁邊的人卻不淡定了,因為那個人看見射下飛機的人的肚子被射破了。

  最後一天晚上,大部隊撤退,在租借的橋上的門縫中伸出了無數雙手來迎接軍人們。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到了林則徐的一句名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想,從今天開始,我也要做個真正的男子漢,我會用我的整個生命去保衛我的祖國。

  《八佰》觀後感 篇30

  苟活著在淡紅色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前行。──題記

  前段時間,朋友來長沙出差,工作之餘,我請假和她約在張家界見面。閒談之中,她說想看電影《八佰》,可一直沒有機會看。為了滿足她的小心心,晚飯之後,我隱瞞了自己已經看過一遍的事實,和她一起去看了《八佰》。回想起電影剛上映那會兒和同伴第一次看《八佰》的場景,真的是連我自己也哭笑不得。不知道是工作忒累的緣故,還是電影時間太過於長了,我在電影播放快一個小時的時候居然睡著了,所以在看完電影后,我對影片沒有一個深刻的印象,直到這次和朋友一起看完影片,我才有勇氣寫下這篇觀後感。

  電影《八佰》是伴隨著一位老奶奶對兒時的回憶逐漸拉開了序幕,影片主要講述抗日戰爭期間88師524團一個加強營以420人之兵力四天四夜竭盡全力抗擊日軍的事蹟。全片以一匹被束縛著且象徵民主和自由的白馬為線索,深刻的暗喻了戰爭的本質和普通人民對光明的渴望,透過群體形象描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人性的複雜和昇華。影片中的英雄人物眾多,好像沒有一個主角,但又好像人人都是主角。電影結束後,我有了和往常看完電影不一樣的感觸,腦海中閃過的不是某一個明星,而是一個又一個鮮活的英雄人物形象。影片中的每個人都有其自己的特點和值得讓人深思的地方,比如一心為國捐軀的謝晉元師長,膽小懦弱的文弱書生老算盤,一直想逃跑但最終勇敢面對戰爭不再退縮的端午,年幼膽小但最終成長起來的小湖北,全身綁滿炸藥為護國而勇敢一躍的陳樹生,以及給日軍提供情報並採訪軍人的記者方興文等等。影片沒有刻意地去塑造某一個英雄人物形象,而是極力展現不同的人面對戰爭時的表現,但每一位人物的心理描寫卻被刻畫得淋漓盡致。

  從側面的角度看,影片也以極度質感且略帶諷刺的鏡頭描述了蘇州河兩岸兩個世界鮮明的對比,一河兩岸,一邊租界、一邊戰場;一邊天堂、一邊地獄;一邊是抗日戰士們堅守在四行倉庫與日軍的激烈戰鬥、炮火連天和慘烈人寰場景,一邊卻是英租界內人們的燈紅酒綠、歌舞昇平和車水馬龍的場景。而英租界的居民態度也是一直在變化,當然這裡面也少不了看與被看的人物刻畫,居民們由看客身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戰爭的漠然的態度逐漸投入到無比支援524團。居民在面對戰爭時產生的恐懼與不安,以及到最後,一隻隻手伸過鐵門迎接槍林彈雨的戰士們,與戰士們團結一心。

  在此次看影片《八佰》的過程中,我數次感觸至極而落淚。我第一次落淚是日軍動用特種裝置向四行倉庫逼進的戰爭場景,敵人拼命挖四行倉庫牆洞企圖安裝炸藥,發出號令要在三個小時內攻下四行倉庫。面對日軍的漸漸逼近,年僅21歲的陳樹生直接把炸彈綁在自己身上,給母親留下捨身取義,兒所願也八個字,然後從樓上義無反顧地跳了下去。戰士一個個在身上綁好炸藥,排著隊,依次報出自己的名字、籍貫,毫不猶豫為護國而勇敢一躍,用血肉之軀和敵寇同歸於盡。面對戰爭的殘酷無情,戰士們一個個拼死力爭、寧死不屈,不僅讓居民們們一個個咬牙切齒著,義憤填膺,就連何香凝先生也流著眼淚發出國民皆如此,倭寇何敢!的壯言!

  影片中還有很多場景令人感動不已,賭場幫忙的古惑仔刀子捨命跑過橋給四行倉庫的抗日戰士們送電話線,在民族和國家命運面前,他表現出了放蕩不羈、勇敢熱血的男兒魂。短短的幾秒鐘,將中國熱血男兒的勇敢無畏精神展現的淋漓盡致。隨後,開賭場的蓉姐為抗日英雄捐贈旗幟,親自交到楊慧敏手中,年僅15歲的楊慧敏獨自渡過蘇州河送國旗給師長謝晉元,堪稱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女中豪傑。謝晉元在面對堅持防守兩天和升起國旗的選擇時,他和戰士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升起旗幟。儘管他們知道升起軍旗會遭到敵人更猛烈的攻擊,堅守會更加困難,但還是義無反顧地升旗、護旗,並與敵人展開生死搏鬥。他們明白民族的榮譽感和喚起民族意識比單純的防禦更重要。面對日軍飛機低空俯衝,子彈射在一根根支架上,眼看旗幟就要倒下,將士們不畏犧牲,把肉體之軀暴露在敵人強悍的軍機下,讓我瞬間淚如雨下。戰士們為護國旗而一個個倒下又一個個前赴後繼,用自己的雙手頑強地支撐著旗杆,將滿是彈孔的旗幟高高地飄揚在了四行倉庫的樓頂。讓我第三次落淚的瞬間,就是端午護旗時候的男兒擔當。他拿起機槍,瞄準敵人的飛機一陣擊打,迸發出的超強信念、無懼無畏的精神,才讓敵機大減囂張氣焰而撤去。但端午卻中槍了,然而他自己卻沒有發現。他說他想和小湖北一起在大上海照張相,滿肚子的腸子等都流露到了外面,他們沒有讓小湖北看到。但臨終也沒有實現願望,是記者方興文為他拍了臨終的照片!那一瞬間的震撼和無奈,可能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外面只能感同,卻無法身受!

  影片最後戰士們沐浴,為自己搭建墳墓,衝橋等情節更是讓我震撼不已。日本軍隊寧願為炸掉四行倉庫得罪英租界,也要滅掉88師524團。那一瞬間,師長謝晉元看著戰士們一個個被日軍的槍彈擊中倒下,可回頭一看,一隻隻手伸過鐵門迎接槍林彈雨的戰士們,與戰士們團結一心。他明白了,四天四夜的戰爭已然讓國人覺醒。

  電影《八佰》播完了,但它給我的震撼已然不是以上語言簡單的描述,它將會永遠存在我的記憶中。和朋友走出電影院,我站在電影院門口,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望著遠方明亮的燈光,看著身邊擦身而過的行人,聽著街頭歡快的音樂,不由地想起影片開頭所言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微笑。

  《八佰》觀後感 篇31

  前半部分因為畫面質感高,場景特別真實,很喜歡,電影過半後,感覺劇情的推進很尷尬就開始疲勞了,感覺可以剪掉一些,沒必要拍這麼久。但是我還是推薦各位觀看,其一是我喜歡它的象徵意義。其二是我平時對愛國教育片無感,但在中美大背景上我卻覺得這是碗好雞湯。

  在學生時代,時常會思考語文課本上文天祥與岳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行為意義在哪裡?雖然從情感上認同,但是說不出個理由來。

  後來在社會上多少有點閱歷後,切身體會到要想辦成事,合作的人得有共識,越大的事越需要更多的人都達成共識,否則就會變成孤軍奮戰。抗戰的背景,是幾十萬的國軍兵敗如山倒,是四萬萬國民,仍有很大的比例在心態上要麼是隔岸觀火,事不關已,要麼是竟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要麼是以為不打仗了就可以回家種田,要麼就是投降派。對於抗日是非常缺乏共識的,人數再多,力卻無法往一處使,也是一盤散沙。

  上海四方倉庫高調的敗戰直播,八百壯士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毀滅之路,於是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他們用鮮血和信仰在黑暗中劃出了一道光,給背後的民眾樹立了敵人並非不可戰勝的信心,實際上是加速了整個民族達成抗日的共識。這些英雄,選擇了功成不必在我捨生取義,此我所求的自我犧牲,甘為後來者鋪路,當然值得我們紀念!

  而將目光移回現代,對比被美國一打就認慫的中興、抖音,以及硬扛到現在的華為,是不是頗有幾十萬國軍和八佰的即視感。區別在於,八佰被當成棄子,而華為的背後站著支援它的國家;八佰為了喚醒民眾而自我犧牲,而華為的背後站著已經在民族意識上覺醒的10多億同胞。

  可是正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這一代人的共識並非在於民族意識,而在於是自主研究,還是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長期無法形成共識。這一看是不是又頗有站在八佰背後的民眾的即視感?

  《八佰》觀後感 篇32

  電影《八佰》講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與租界一河之隔的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奮戰4晝夜,誓死保衛國土不被倭寇侵佔的壯烈英雄事蹟,為壯聲勢,實則四百餘人的隊伍對外號稱八百人。

  僅一河之隔,完全是兩個命運,一邊是天堂,歌舞昇平,另一邊如同地獄,炮火連天,一片廢墟,兩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僅剩四百餘人的524團戰士們,頑強地對抗數萬日軍,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英雄畫面,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為中華戰死殺場,極大地激發了群眾的愛國熱情,喚醒了河對岸麻木的國人抗戰意識,他們的英勇、他們的視死如歸、他們不畏血淚的民族精神將永遠活在子孫後代的心裡。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國泰民安,祖國繁榮富強。我們不應該忘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現在的太平盛世。如今的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的生命換來的,我們大家一定要珍惜。

  我們現在能做到的,就是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樹立幹一行 愛一行 鑽一行的敬業精神,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企業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八佰》觀後感 篇33

  真的很榮幸能在百日攻堅啟動會上,跟眾多優秀的安踏鐵軍坐在一起看《八佰》這部非常具有意義的電影。

  開始我覺得這只是一場電影而已,看完後覺得這真的不僅僅是一場電影。在大學期間也會偶爾看一次電影,但,這場電影是我第一場聚精會神。全神貫注看下來的電影。

  在這場電影裡面我get'到了兩個關鍵詞,它們分別是信念和改變。

  在電影中有一段我的印象特別深刻,那就是決定升起旗子的那個時候。雖然不升旗子可能能守住兩天,升起來之後幾個小時都受不了。

  為什麼?

  因為升起旗子是對敵人的挑釁,是代表著己方頑強不屈的精神屹立不倒。這就是信念,在影片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不會倒,也是能讓那時候的人們病好的一副良藥。

  當然現在也不會跟那時候一樣,但是我們還是需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也就是豎起心中的一杆旗,這個信念可以指引著自己往前走,哪怕遍地荊棘。

  正如一個偉大的總統曼德拉那樣,心中有一個可以為之堅守並且奮鬥的事情。黑暗中他的信念就是他前進的希望,也是讓他成為一個偉大的`人的基礎。

  時至今日,我是從喜歡安踏的文化,尤其讓超越自我的體育精神融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中,選擇加入安踏,再到經過徒步,真真實實的感受到安踏的鐵軍文化,這在某個方面與我心底內心在堅守的東西類似,我一直相信熱愛大於一切,真切的熱愛無法言說。

  信念

  我在電影中get到的第二個關鍵詞是改變,一個人從錯到對、從瓜慫到勇敢和從放棄到堅持的改變。

  其實這場電影是很生動的演繹了普通人對於戰爭的恐懼和懼怕。我對於這些人在堅守倉庫的第一天定義為———怯懦。普通人對於戰爭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面對真刀真槍的時候,這些表現可以理解為正常的。

  但是在經過幾天的堅守之後,這些堅守包括對於心中信念的堅守和看得見的對於中華民族的精神的堅守。也是從消極到積極的改變。

  從大的方面映射了,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人民由任人宰割到最後奮起抗爭,因為有了這個改變,也是有了有一個堅定理想信念的組織的領導,才有了今天的繁榮富強。

  從小的方面來說,每個人都是在犯錯中成長,在成長中沉澱自己。生活如此,工作亦然。

  我記得在實習的前幾個月幾乎天天犯錯,甚至是重複的犯錯。但是在一次次的犯錯中,總結自己的錯誤,進而讓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成長,能有能力去承擔更多的工作,這是工作的改變。

  從今年的徒步挑戰賽上也可以感悟到自己心態的改變,意識到團隊的力量是能否穩定向前走的更遠的基礎,也意識到如果意識到自己的方式方法出現問題,要及時覆盤調整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影響團隊裡的每個人,如果團隊的人都在互相影響著,有著共同的目標,一起豎起心中信念的旗幟,相信任何挑戰都是可以共同客服的。

  一群人才會走得更遠。

  《八佰》觀後感 篇34

  前兩天媽媽帶領著我們去電影院看了一部新電影《八佰》。

  電影一開始,我們先看見一隊國軍從玉米地裡走向上海,而上海一半是廢墟,一半兒是燈紅酒綠。

  淞滬會戰後期,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官兵(外界稱八百壯士),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八百壯士抱定為國捐軀的決心,以彈丸之地抗擊侵略者,激戰四晝夜,打退敵人十餘次瘋狂進攻。有一次敵人用鋼板護體,來到四行倉庫,準備砸牆而入。國軍戰士急忙反擊,用手榴彈用機槍都打不透別人的鋼板。正在這緊急時刻因為暫時說我們用我們的身體把他們炸掉。大家不約而同在自己身上綁上了炸藥。把敵軍鋼板護體想砸牆而入的敵人通通炸飛。這是我的心裡隱隱作痛,為那些為國捐軀的戰士們而心疼。為那些橋對面翹首觀望看熱鬧的國人而感到羞恥。這次戰鬥事蹟是英勇的,愛國氣節是豪壯的,振醒國人,震驚世界。

  現在我們的中國正站在沒有徵戰的硝煙中。我們青少年要拿起學習的武器,好好學習,才能報效我們的國家。

  《八佰》觀後感 篇35

  八佰功名塵與土,古來征戰幾人回這句話則是《八佰》的真實寫照。觀影《八佰》時,我胸中一次又一次地激起千層浪潮,奔湧而上從眼中奪眶而出。毫無疑問這又是一部讓大家有集體情感共鳴,兒女共沾巾的佳作。

  守衛四行倉庫的四百二十人的軍隊為迷惑日軍,向外聲稱自己有八百人,這就是本片名字的由來。四行倉庫並不是重要的戰略要點,最開始的大多數人並不在意這個倉庫能不能守得住,但是它處在歷史的關鍵點上,在三天以後就是九國公約會議,要扛到會議召開的那天,要保證上海還有中國計程車兵。這幾乎是一場不可能完成的戰鬥,這四百二十個中國戰士,將生死置之度外。民族信念感和自豪感在他們身上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看完整部電影的那天,我徹夜難眠,電影中的旋律一遍又一遍地在我的腦海中迴圈播放,心裡無法忘記戰士那一張張飽經風霜的臉頰。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我們不能忘記歷史,銘記歷史才能思古通今。為什麼總有人想要侵略我們的國家,因為我們的土地就像電影裡朱勝忠筆下的亭臺樓閣一樣美麗,充滿了希望,這讓他們嫉妒,讓他們渴望。想想在烽火連城的年代的那一批人,無人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謂是落後就要捱打。但是他們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雄心壯志,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顯得尤為珍貴。愛國主義一直是中華民族能延續至今的核心力量,將此傳承下去,中華民族才有未來。

  感謝導演在銀幕上為我們呈現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和值得緬懷的英靈的故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當憶苦思甜,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不要忘記是誰給我們的這一切,忘記如何才能守住這繁榮昌盛。

  《八佰》觀後感 篇36

  生命存在的價值在於活著!

  激昂的抗戰事蹟讓我在觀看時無數次落淚,落淚的點在哪?是每個軍人在為了維護團體的利益時不惜犧牲自身生命的代價去對抗死神的勇氣。在身裹手榴彈跳向人造堡壘的那一刻悄然淚下。當然,聚集在四行倉庫裡的每個正規軍每一個在進入那裡時都已經抱著無生的心態去抗戰的軍人來說這都是以決然定下的想法,但在抉擇生與死的瞬間最偉大的絕不是被子彈擊中的戰死而是主動選擇戰死的那一刻。

  四行倉庫的作戰我想在我們抗戰歷史中的每一個角落都不止像一個四行倉庫的悲壯而已,中國人在抗日作戰上在每一個戰線上都沒有讓小日本輕鬆過,但國軍卻用了百萬軍隊最終以犧牲敗逃為終是為了什麼而失敗?難道就單一的是因為蔣校長的攘內必先安外嗎?其實在這一點上,胡適先生早已論定,中國在對日本侵華的戰略上已經是處於無法抵抗的地步,你無法以一個農業國的資本和一個現代化國的資本去抗爭,要想勝利只能以時間來取勝在片尾時刻一位黨員調解員勸說將領的話雖有懦夫或無能者的身份出現,但其實說出了根本,人最大的價值在於活著,你只有活著才能真正的影響和改變現狀!人終有一死但也要死有所值!我曾和朋友說過就算日本國在戰爭中最終戰勝了中國,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個日本小國最終會被我們泱泱大國的人口同質化,意思是假如小日本侵略成功佔領了偉大的中國,但人口的劣勢最終導向不是更多的日本人出現,而是生活在中國的日本人會慢慢的被中國文化所稀釋並同化,最終導向也許會出現沒有現在的日本。胡適先生當時的想法是我們不抵抗,因為我們無法抵抗,那我們就選擇不抵抗,但在不抵抗的同時發展現代化科技,強大自身的之後,最終日本會不戰而退,因為它不退就會被吞併或被同化。

  當然這是是那一代偉大文人的理想性想法,在時間上我們不會允許這個想法出現在我們的頭腦中的,臥榻之下,豈容他人能睡!此片中的的血性告訴我們,我們不需要那麼長遠的眼光,我就告訴你既然你侵略了我的國家,佔領了我的家園,你讓我無家可歸,你就必須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必須是我以死相対,你可以踐踏我的家園,但我必須也讓你遍體鱗傷!

  未來不期,過往不戀我是軍人,為保衛國家而生,為維護安定而在,生在戰爭年,何思未來安,寧可粉身碎骨,也要誓死保衛家園!這就是我們國人的文化底蘊!

  敬:戰爭時期為我們視死如歸的所有將士們!

  《八佰》觀後感 篇37

  對於我們而言,什麼樣的人算英雄呢?大概是那些明明可以逃避可以安穩卻甘願踏出舒適區,去像笨蛋像傻瓜一樣不顧一切的追逐自己的信念、追逐自我的人吧。電影《八佰》故事的開頭便是給了我們這樣的感慨,四行倉庫的背後擁擠著無數的上海市民,燈火闌珊,而四行倉庫的正前方,借謝團長的話來說,前方便是地獄。

  160分鐘左右的時間內,置身於82年前那個特殊戰場,蘇州河兩岸,一邊是繁華的英美租界,一邊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奮戰的四行倉庫。用最簡潔的空間重建,即實現了對整場戰役的全方位還原,解決了戰爭片最困難的微觀戰場與宏大敘事之間的矛盾。這樣舉重若輕的結構,甚至連《敦刻爾克》也無法做到。

  影片最後一匹白馬從廢墟中走出來,這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就像看了影片之後你明白了今天的新中國。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戰士們的鮮血渲染出來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懂得珍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以我們更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能為社會為國家有貢獻的人。

  《八佰》觀後感 篇38

  最近最火的電影就是《八佰》了,這部之前因技術原因而推遲一年上映的電影,終於在今年夏天得以觀看。不得不說現在電影的硬體技術、特效技術、布場技術等等,都非常厲害了,但是,作為歷史戰爭電影題材,內味兒還是缺了。

  最近科普淞滬會戰的文章也比較多,上一篇也有所介紹,這裡就不介紹影片背景了,直接聊電影本身。至於不符合史實、沒有國旗特寫、美化國軍這些,都不討論,因為拿史實來框限電影,不合適。

  最讓人受不了的地方,就是本片在渲染和煽情方面,過了。變成了為了煽情而煽情,為了渲染氛圍而渲染氛圍。煽情的目的是什麼?是讓觀眾感動。為此,片方花了大量篇幅渲染了部隊為了保護國旗而犧牲、趙子龍白馬唱戲、部隊撤退過橋時候的慘烈等等。

  但是片方沒有搞清楚,什麼樣的東西是最讓人感動的?絕對不是煽情,煽情只會讓人起雞皮疙瘩。部隊為了保護國旗安排將士護旗,這段也是扯到爆炸,上面飛機的航炮轟擊,下面肉身當靶子,這是缺心眼的命令,這種行為來個兩三輪,一個營計程車兵就能全交代了。如此不符合常理的情節,影片花了大篇幅渲染,只是為了感動,估計是製片人自己感動了自己,沒法感動別人,因為又扯又假。

  不用拿為了烘托氛圍來解釋,理由很簡單:若是由長官下此命令,那麼這個長官就是不在乎自己士兵性命的混蛋;若是士兵自己熱血上頭自發衝上去保護,那麼就是這些士兵不服從軍令,部隊不服從軍令,不是小事,那也是說明長官指揮不力。當時日軍確實對中華民國國旗發動空襲,但由於防空炮火密集,同時顧忌誤傷公共租界,日軍飛機沒能摧毀中國國旗就撤退了,並無人員傷亡,說明這個情節的設定就是在犯二,況且謝晉元一向治軍嚴格,所以片方表達這些情節,是為了損謝晉元犯二嗎?

  第二個點是趙子龍騎白馬這一段,這是全片最尬的地方,也是非常讓我覺得這是全片最割裂的地方。也許片方是為了表達趙子龍七進七出,單挑曹軍之勇猛,但是表達勇猛的方式多如牛毛,哪怕多借用日軍兇猛難纏來烘托國軍,也比穿插了京劇趙子龍效果好太多了,這一點,既尬又出戏,又一段為了渲染而渲染的情節。

  最後吐槽的地方就是國軍最後撤退、過橋進租界的場景。影片中,士兵冒著背後和側面被瘋狂射擊的槍林彈雨,大批衝過橋樑。這麼大,八百壯士過個橋就得全軍覆沒了。這不是英勇過橋,這是腦抽夢遊,最後還來升格慢放烘托,鐵絲網的租界居民,你們不怕被對面的機槍掃中嗎?

  不怕!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在迎接中國軍隊!

  好了,咔吧,這是一段超級無語的情節,因為放眼全世界也沒有這麼打仗的。這情節之所以感覺扯淡,是因為完全不符合戰爭的基礎常理,這段講述的事情,除了中國軍隊確實透過此橋撤退之外,別的都是假的,什麼慘烈過橋被瘋狂掃射,沒有,屬於原創虛構。

  電影當然能創作、能虛構,但是請不要侮辱人的智商,眼看著所有機槍火力掃射橋面,還帶隊衝向橋面,什麼指揮官才會這麼二?要是這樣找死,不如在四行倉庫戰至最後一人。請問片方,您和謝晉元有多大仇,這麼不遺餘力地黑他。

  那麼什麼是讓人感動的東西?那是真實,讓人感覺真實的故事,才是最有力量、最讓人感動的。全片最讓我感動的地方、也是我認為全片表現力最好的地方,就是日軍準備爆破大樓的時候,88師將士陳樹生身綁手榴彈,留下給母親預留的家書之後,縱深一躍,和爆破日軍同歸於盡。這個事情在歷史上是記載於老兵回憶錄,拋開史實真偽不談,單論該情節為什麼讓人覺得真實?因為抗戰期間因為此種作戰方法犧牲的中國軍人,不可勝數,所以即使是影片藝術加工而做一個移植,那也是毫無違和感的。

  陳樹生犧牲片段

  電影中讓觀眾所看到的真實,是應該基於真實事例的基礎上來進行藝術演繹的,而不是純虛構創造,純虛構創造的煽情,只有雞皮疙瘩。

  《八佰》觀後感 篇39

  週六加班,晚上跟小劉同學去看了《八佰》。說一說打動我的幾個點。

  第一是犧牲

  全劇第一個打動我的鏡頭,是鄭愷演的那個戰士陳樹生綁著炸藥跳下去炸開了日軍的鋼鐵陣,緊接著後面的戰士一個個綁著炸藥跳下去,只是在跳下去的那一剎那,大聲喊出自己的名字,還有最後的遺願。我甚至都還沒來得及記住他的名字,他就從我的視線中消失了。他們一個接一個的跳下去,彷彿不是去赴死,而是去赴約。歷史上真實的陳樹生也是這樣,犧牲的時候,年僅21歲。在影片的最後,幕布上一個個介紹了影片中真實存在的人物,原來,他們都曾經在那個距離我們很遠的戰爭年代,切切實實的出現過,奮鬥過,有自己的痕跡,有自己的戰鬥軌跡。世界上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第二是對比

  四行倉庫的慘烈和對面租界的歌舞昇平,只是隔著一座橋,兩相對比,生與死的差距,苦難和幸運的差距。由於四行倉庫的特殊性,背靠租界,日軍不能大肆動用炮火,所以給了戰士們守住上海最後的機會。租界的一家人,父親是著名大學的教授,母親是全職太太,在家跟牌友們打麻將,每天的日子過得優哉遊哉。租界裡穿著旗袍和西裝的男男女女來往不斷,他們的衣著,言談舉止,都暗示了他們不大可能是這個時代的犧牲者。但是鏡頭一轉過來的這一面,四行倉庫的戰士們,傷疤遍身,衣食不接,糧草不濟。只是在最後衝鋒的前一晚,團長讓大家都用河水洗了澡,最後的體面。

  第三是儀式感

  一面屬於中國的旗幟,小姑娘從租界的這邊帶到了租界的這邊,而這面旗幟的遞送者,是租界的一個衣食無憂從不與外界來往的賭場女老闆,而她的弟弟,為了給戰士們送電話線,取得外界的支援,戰死在橋上。升旗的那一瞬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儀式感的力量。升旗會引起日軍的強烈憤怒,他們會瘋狂攻擊四行倉庫,但是戰士們這樣說:‘’升,在自己的地盤上,為什麼不升!很敬佩他們。

  第四是成長

  幾個大學的學生,偷偷順著河跑過來參軍,熱血難能可貴,但是生命的代價更高。三個人最後留下一個,也許對於他來說,生命的代價本身就是成長的一部分。還有那個最開頭就默默觀察這個戰場的青年端午,他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帶著弟弟小湖北進城,卻意外成為了戰場上的一粒塵埃。對於他們而言,也許為國捐軀,是他們從來沒意料過的成長方式吧。還有看上去貪生怕死的老算盤,拼命把旗幟送過來的女學生成長的軌跡,從來都是陣痛的。

  《八佰》觀後感 篇40

  苟活著在淡紅色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正的猛士,奮然前行。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抗日戰年期間88師524團一個加強營以420人之力四天四夜竭盡全力抗擊日軍的事蹟。影片中的英雄人物眾多,好像沒有一個主角,但又好像人人都是主角。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全身綁滿炸藥為護國而勇敢犧牲的陳樹生。年僅21歲的他,只給母來留下捨身取義、兒所願也八個字,然後從樓上跳了下去。

  這個影片如果從側面來看,也是以極廢質感且略帶諷刺的鏡頭描述了蘇州兩岸兩個世界鮮明的對此,一河兩岸,一邊租界,一邊戰場;一邊天堂,一邊地獄,一邊是戰火連天,慘烈人案的場景,一邊卻是人們的燈紅酒綠歌舞昇平,車水馬龍的場景,而英祖界的人民也從一開始的冷漠到最後與戰士們團結一心。看完後不禁感慨,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這是無數英雄前輩用他們的青春及生命換來的。我們如今雖不用。

  每日面對槍林彈雨,但我們仍要將這拼搏勁和歷史感放在心中。

  正如影片開頭所說,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微笑。

  《八佰》觀後感 篇41

  今天我看了最近剛上映的口碑很好的電影,叫作《八佰》。這部電影重點講述的是我國解放前期與日本抗戰的故事,深刻的反了當時人民水深火熱的生活,以及當時社會的黑暗環境。

  看了《八佰》以後,有兩幅場景讓我觸目驚心。第一幕是要炸敵人的雕堡。但是敵人拿著鐵板擋在身前,我們的手榴彈一次次被彈開,這時我們計程車兵想了一個主意,自己以身犯險將多個手榴彈綁在身上,決定與敵人同歸於盡。在引爆手榴彈的同時,英勇士兵的嘴裡還喊著家鄉的名字,他是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戰爭的勝利。

  第二幕是要傳輸電話線。敵人的機槍在瘋狂的掃射,一掃就是一大片,一個接著一個的戰士失去生命,但是我們的使命還得繼續完成。這時一個老闆說:讓我來吧!我跑得快。說完他拉著電話線拼命向前奔去,卻不幸被一顆子彈打中腰部,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任務,奮力把電話線投向了我們的接應人,而自己卻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已經淚流滿面。有國才有家,在國家利益面前,他們依然不懼生死,挑起了肩上的重擔,為了祖國的勝利付出自己的生命。他們是民族之魂,他們是國家之柱,沒有了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我們或許不知道他們名字,但他們浴血奮戰的精神卻深刻的印在了我的心底,他們就叫做英雄。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讓我們努力吧!為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完成百年來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的夙願。

  《八佰》觀後感 篇42

  看完片子,走出電影院,看到幢幢高樓,迎風而舞的落葉,我感慨萬分。

  愛國之情一直都有,當然,影片讓我們對英雄更加敬佩,對國家富強的來之不易有了更深的感受。可是,待燃起的激情冷卻,劈頭而來的依然是現實的殘酷。

  老算盤大概是片中最慫的角色了吧。不會幹活、不會開槍,人如其名,什麼事都會有自己的打算。按照唯物論,應該是時勢造英雄。老算盤怎麼就不能成為英雄呢?他的熱血怎麼就不能拋灑在戰場上呢?他一次次的逃跑,怎麼就那麼怕死呢?

  但他有錯嗎?他以前做的是文職,幹不了這個。他還沒見過自己的老婆,肉嘟嘟的。他逃跑了或者留下來,都起不了什麼作用。那他,為什麼不能活著呢?他心中有國,但他真的扛不起那杆槍,去衝鋒陷陣。

  普通人,應該都想成為老算盤吧。在物質飛漲、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但可悲的是,多數人可能還沒有老算盤的能力,影片中的他成功逃走了,活了下來,至於怎麼逃的,我們需要想象。可如果換做我們,能成功嗎?不一定。

  戰爭只是一個時代的烙印,我們只記得那些犧牲生命保衛國家的英雄,諸如老算盤一樣的小人物會被我們遺忘,甚至不恥。但歷史的大潮退卻,留下來的我們不都是當年夾縫中求生存的老算盤嗎?

  有人說,像老算盤這樣的人,在大義面前,處處強調自我,戰爭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國家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個人不認同,即便是在當今的和平年代中,個人的生存依舊是最重要的。作為一個普通人,不搶不殺,認真幹著自己的活,娶妻生子,相夫教子,規規矩矩過一輩子,怎麼就是自我了?非得要衝在前面,丟掉性命才是愛國嗎?不是誰都要當英雄,我們就是一介凡人,有著七情六慾的凡人。我們的肩上扛不起那麼重的擔子,我們只希望不成為別人的擔子。沒有錯,人與人之間需求滿足的標準是模糊的,不一樣的。

  最後,還是希望戰爭不要出現,讓我們都擁有平凡、安定的生活。

  《八佰》觀後感 篇43

  夜幕下的四行倉庫,寂靜無聲。無人注意到,蘇州河正波濤洶湧。

  燈紅酒綠的夜晚一如往常,陷入其中,彷彿全世界都是如此紙醉金迷。倘若有人抬頭看看,望向對岸,娛樂之心定然霎止,悲憫之情,連著那大大的國字,湧上心頭。

  民國風格的建築林立成群,繁忙熱鬧的景象僅憑想象就能還原;龐大的城市體系下,也藏著街弄間的鄰里家常;西方的文藝融合了中華的厚重,這座城市被我們盡收眼底。可是,在今天,這一切的一切,這原來屬於中國人的大上海,被染上了黑白色調,又被壓迫性的力量摧毀殆盡。殘垣斷壁間,是飄蕩的幽魂;破敗頹景中,是血淚的恥辱。

  歌舞昇平,孤膽英雄

  但是,在這充滿反差感的兩岸,在這破敗和歌舞昇平之間,真正上演的,是一場孤膽英雄的好戲。是中華民族,在面對強大壓迫下精神的全面覺醒,是在絕境中的爆發。

  大,小

  在戰場上,士兵們奮死拼殺。在慘無人道的生化武器、狡詐邪惡的陰謀和狂妄無比的叫囂面前,他們曾或退縮、或冒進、或糾結。但是,在大的面前,這一個個的小被驅散到了塵埃中,只剩下一顆顆赤子紅心和一張張灑滿塵土,卻又從閃亮的眸子中刺著金光的臉。

  一次次挫敗日軍的陰謀,一次次以犧牲為代價的、向著民族大義狂奔的衝鋒,感染著對岸的平民百姓,甚至打動了一群隨時可以向世界傳出訊號的外國記者。這浴血奮戰的場景,毫無疑問,在令所有人涕淚交加的同時,也使他們對中華民族的黃金精神肅然起敬。

  華夏大地,四萬萬同胞

  中華民族在近幾百年受盡欺辱。西方文明先一步發展,露出了罪惡的爪牙。儘管義士們、一代代中華民族的英傑們奮勇抗爭,華夏大地還是被橫行,這是永遠的國殤。王朝崩潰後,華夏大地群龍無首,有人彷徨了,他們不想接受殘酷的事實,在墮落中度過一生。有人放棄了,接受西方文明的浸染,忘記了深沉的中華文化。可是,仍有零星的清醒者在嘶吼,在不畏任何阻攔地發出自己的聲音;經過了數十年的厚積薄發,知識分子逐漸有了組織,向世界,向人民吹響最有力的號角;到了國土被侵犯時,全體人民眾志成城,抱著崇高的決心,懷著可怕而堅定的意志,與一切敵人奮勇抗爭。這次戰役不僅僅是我們中國軍人的勇敢的展示,更是一種逆轉,整個民族從被眾國打壓、被巧取豪奪到大義凜然地反擊的逆轉。任何人都可以想到,四萬萬同胞,共同組成的這東方的巨龍,只需怒吼一聲,就足以震驚世界。

  四行倉庫,八百壯士

  中華民族的精神於四行倉庫、從這八百壯士身上重新綻放、重新爆發,再一直傳到每一個子民的身上。振臂高呼,為了明天的太陽!

  《八佰》觀後感 篇44

  看了《八佰》這部戰爭電影,我的眼睛在流淚,我的心也在流淚。我為敵人殘暴而憤怒,為中國人科技落後而流淚,為中國人鐵骨錚錚的精神而驕傲。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有一種火焰在燃燒,憤怒的巨蛇在我心裡遊走。

  四行倉庫,它是一個龐然大物,六七百餘人在倉庫裡開個會,也不會感到擁擠。那裡面防禦工程齊全,大部分人背上都揹著毛瑟狙擊槍,防止敵人突襲。若不是此時我國經濟落後,那麼多祖國同胞也不會喪命於此。四行倉庫裡面有炸藥,後面是英國租界,所以敵人不敢用重炮,這是一個絕對的地勢優勢。

  這裡面有著很多令人流淚的事,敵人用炸彈爆破樓基的時候,機槍連計程車兵背上揹著爆破,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炸開了敵人的盾牌防護;將士們寧死,也不願讓國旗倒下,士兵就是用自己的血肉來捍衛國家的尊嚴。

  可惡,你們還敢挑釁。這是日本空軍說的,但是,日本人殘忍的殺害祖國同胞,就連無辜的租借人民也殘忍地殺害,這難道不是日本空軍的罪行?難道日本人就不會為自己的殘暴感到愧疚嗎?

  讓我們勿忘國恥,奮發圖強,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將來振新中華。

  《八佰》觀後感 篇45

  為了使同學們進一步瞭解抗戰歷史,紀念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抗擊日寇的英勇事蹟,激發愛國、愛家鄉的熱情,7年級級部於11月13日組織了全體級部學生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八佰》。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 。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 。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

  伴隨著太陽從東方升起,一面嶄新的旗幟在四行倉庫樓頂上屹立。勇士們矗立著,面向迎風飄揚的旗幟,敬著軍禮。突然,日軍的戰鬥機從南岸飛來,瘋狂的向樓頂掃射,日軍的目標就是想把旗幟打到,但是四行倉庫的戰士們拼死守住旗幟。前一排的戰士倒下了,後一排的戰士前仆後繼,無論是生還是死他們緊緊地握住旗幟不放,要讓旗幟屹立東方。旗幟就是軍魂,旗幟就是民族的希望。

  電影結束了,電影院裡傳出哽咽的聲音,包含著我的眼淚。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八百壯士為了民族,為了國家,他們拼盡全力,英勇抵抗。正是這種保家衛國的頑強鬥爭,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是未來和平的守護者,更要銘記戰亂紛飛的過去,和平來之不易。時刻提醒自己,勿忘壯士,銘記英雄,勿忘歷史,共鑄和平。

  《八佰》觀後感 篇46

  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觸是很大的,在這之前我對八佰這兩個字是屬於完全陌生的狀態的,再後來瞭解 觀看才明白這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罷了,從來都是殘酷的,革命先烈的犧牲才換來我們如今的國泰民安,銘記歷史落後就要捱打!

  說實話這部電影真的不錯,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改編的,淞滬會戰便是這部電影的原型。看之前滿懷期待,看之中痛哭流涕,看之後心緒難以平靜,整個電影的內容看著讓人熱血沸騰,河對岸的燈紅酒綠歡聲笑語和這邊的廢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每個角色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人物罷了,從一開始的唯唯諾諾想當逃兵,到後來成長為用身體擋住敵人的每一次進攻的真正軍人。

  到後面機槍連輪流抱著炸藥包往下跳破壞敵人的鐵桶陣的時候,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直接戳中了我的淚點。正如電影裡面所說倘若所有中國人都抱著必死的信念去戰鬥,何愁還有外敵。

  我想每個為了這場戰爭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的內心一定無比強大,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所有阻擋我們中國前進步伐的絆腳石,我們也一定能跨過去,不管是經濟還是文化,我們中國也一定會強盛起來,我們現在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小綿羊了,我們是東方的巨龍,一條緩緩甦醒的巨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