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課文練習題

再別康橋課文練習題

再別康橋課文練習題

  《再別康橋》詩不說愁,卻把愁表現得最為恰當,看著朋友走掉,長久孤立的站著,表現感情的深厚。下面是yjbys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再別康橋課文練習題,更多相關資訊,請訪問(www.ruiwen.com/wenxue)。

  一、基礎題(12分)

  1.填空。(4分)

  撐一支 ,向青草更青處 。

  我 衣袖,不帶走 。

  2.體會加粗詞表現的意境。(4分)

  ①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②滿載一船星輝

  3.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輕手躡腳 水波盪漾 飄浮 B.柔聲細語 波光豔影 破錠

  C.力挽狂瀾 招搖過市 回溯 D.悄無生息 沉默寡言 沉澱

  4.下列加粗詞與例句中的詞意思相同的是( )(2分)

  例句:我總覺得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A.父親忽然看見兩位先生在請兩位打扮漂亮的太太吃牡蠣。

  B.這件事辦得很漂亮。

  C.這件衣服不大漂亮。

  D.這房間佈置得很漂亮。

  二、整體感悟(6分)

  1.詩人在詩中選取了幾個意象來渲染和表現對康橋的眷戀?(2分)

  2.在最後一節,詩人說“悄悄的我走了”,為什麼要“悄悄的”?(4分)

  三、課文閱讀題(14分)

  閱讀第2~6節,回答問題。

  1.選文可劃分兩層,第一層是 ,第二層是 。(2分)

  2.由詩中內容可看出,詩人尋不著夢而流露出 的內心感受。(2分)

  3.“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這裡的“夢”是指 (當時、昔日)的夢。(2分)

  4.《再別康橋》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多年來被人們所欣賞,試從中舉例簡析詩歌融情於景的特點。(8分)

  四、類文閱讀題(10分)

  雪花的快樂 徐志摩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裡瀟灑,

  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

  飛颺,飛颺,飛颺,——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淒涼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颺,飛颺,飛颺,——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裡娟娟的飛舞,

  認明瞭那清幽的住處,

  等著她來花園裡探望——

  飛颺,飛颺,飛颺,——

  啊,她身上有硃砂梅的清香!

  那時我憑藉我的身輕,

  盈盈的,沾住了他的衣襟,

  貼近他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1.給加粗字注音。(2分)

  翩( ) 麓( )

  2.詩人把自己比作雪花,藉此去追求 。(2分)

  3.文中反覆出現“飛颺,飛颺,飛颺”表現出一種 的執著。(2分)

  4.“她”是詩人美的理想的代稱,那麼最後一句“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如何理解?(4分)

  五、考試題(18分)

  雨 巷 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仿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冷漠,悽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悽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飄過這女郎;/她靜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牆,/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裡,/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1.給加粗字注音。(4分)

  頹圮( ) 彷徨( )( ) 寂寥( ) 彳亍( )( )

  2.對詩句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整首詩悽清,婉轉,而又含意綿綿。

  B.整首詩意境深遠,讓人肝腸寸斷。

  C.詩人以“雨巷”為題,揭示內心的苦悶、惆悵以及對理想的渴望。

  D.詩人大量運用反覆、排比等修辭手法,給人回味。

  3.比較詩歌的首尾兩節,說說它們有何異同點?(5分)

  4.請從詩中選取一處,簡析戴望舒詩歌的意境美。(7分)

  六、創新片段作文題(20分)

  只有觀察生活,才能寫出真實的生活。大自然賜予我們陽光、雨露,也有風電烏雲,請任選一個自然景觀,從一個角度進行描寫。250字左右。

  Ⅵ.合作探究題

  徐志摩是我國詩壇上一位多情詩人,雖英年早逝,但留下了大量的詩作,其實他最初並不叫徐志摩,請蒐集資料探究一下,緣何改名?另有哪些詩作,試寫出2~3個詩的題目。

  參考答案:

  一、1.長篙 漫溯 揮一揮 一片雲彩

  2.①寫出河中水草的飄忽肥美 ②把星的光輝裝滿船艙,採用擬人手法,寫出夜色的美好。

  點撥:要真正理解詩歌所描繪的景物的特點。

  3.C 點撥:A項中“飄”應為“漂”,B項中“錠”應為“綻”,D項中“生”應為“聲”。

  4.B 點撥:要結合具體語境揣摩詞的意思。

  二、1.三個 即金柳、青荇、潭水

  點撥:“意象”即“詩人運思而成寓意深刻的事物”,要充分把握詩歌所繪景物。

  2.詩人不願把來尋舊夢這件事嚷出去,尤其是不想讓人知道自己複雜的處境和複雜的內心,此外“悄悄”也有“寂寞”的含義,這一片感情領域是屬於他自己的。

  相關閱讀:再別康橋寫作背景

  關於《再別康橋》的寫作時間和緣起也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1920年徐志摩遠渡重洋,從美國到英國研究文學。在倫敦劍橋大學,他以一個特別生的資格,隨意選科聽課,度過了一年多真正悠閒自在的日子。據他後來回憶,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風景秀麗的康河兩岸,他仰臥在有星星黃花點綴的.蔥綠草坪上,或看書,或看天上的行雲。有時到碧波盪漾的康河裡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裡,臨到他要離開倫敦的前夕,在一個美麗的黃昏,他在康橋上漫步,流連忘返,寫下了這首詩。

  另一種說法是,此詩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歐遊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 6日,地點是中國海。7月底的一個夏天,他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後,事先誰也沒有通知,一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由於他當時比較儘快,又趕著要去會見另一個英國朋友,故未把這次感情活動記錄下來。直到他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湧的大海了遼闊的天空,才展紙執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徐志摩曾三次來到康橋。

  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從美國來到劍橋大學研究院進修。學習期間形成了資產階級的人生觀和文藝觀。對於愛、美與自由的單純信仰,產生了他為之傾心的社會理想。換言之,劍橋所體現的英國式文明,形成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橋理想。他把康橋當作他“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戀之鄉”。興趣也轉向文學,喜愛寫詩。回國後寫詩《康橋再會罷》。

  第二次1925年4月重遊,歸國後寫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

  第三次是1928年8月,寫下了《再別康橋》。

  詩人三次離別康橋時的感情也迥然不同,第一次依戀,第三次再別時心情大不相同,因為回國后帝國主義的侵略和軍閥統治下的舊中國,使他痛感康橋理想主義的破滅,以由“單純的信仰,流入了懷疑的頹廢”。所以在《再別康橋》中,已然找不到寫《康橋再會罷》時的那種熱切依戀。雖然也歌詠了康河的美,但更多流露出自己孤獨寂寞的情緒,詩人以纏綿悽婉的筆調,微妙展露了因“康橋幻想”幻滅而無限哀傷的情懷。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注重形象思維,主張將真實的感情,透過豐富、獨特具有詩人內在感受的藝術形象和創設詩的意境來抒發,以期達到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再別康橋》寫的是詩人的離別愁緒,突出的感情是一個“別”字。詩歌重點寫的“境”,則是康橋的康河。他敏銳的抓住“金柳”“青荇”“波光”“清泉”“彩虹” “星輝”的具體形象,由近及遠、由上而下地勾勒出康河的景觀。對“撐篙”的追憶,更是詩人在感到理想破滅後,傷感無奈的“尋夢”聯想。詩作巧妙的把氣氛、感情、景象三者融為一體,創造出耐人尋味的意境,委婉含蓄的表露了離別愁緒,使詩篇格調輕盈柔和,有一種無可奈何的夢幻般的情調

  在語言上喜用迭字強化感情,營造了一個寧靜、沉鬱的別離氣氛,定下了全篇感情的基調,產生了一種輕靈柔和和迴環的音樂美感,朗誦時富有一種音節的節奏感、韻律感。

  把詩人理想幻滅後的失望、無奈的傷痛、孤寂、落寞的感情表現的更為真切、深切和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