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舞動人生觀後感

舞動人生觀後感

舞動人生觀後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舞動人生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當我們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時,心中或許會有這樣的疑問。在看了《舞動人生》這部電影后,我深受感觸。主人公在面對別人的嘲笑、家人的反對、經濟的拮据等重重困難時,仍然堅持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即使這個夢想看起來是那麼的遙不可及。

  影片主要圍繞夢想展開情節。首先是11歲的比利為了自己的芭蕾舞夢想努力去奮鬥,每當他遇到什麼困難時總是縱情狂舞,他在展現自己的跳舞天賦的同時又何嘗不是在表達自己內心對跳舞的強烈慾望;而威金森老師在看到比利的天賦時毅然無償教導比利,並欲送他去皇家學院去學習,影片中提到這是威金森老師對自己夢想的延續,因為她不能再舞蹈上有傑出的成就,所以她希望比利能實現她的理想;同樣的.還有那位半職業舞蹈者的奶奶以及為了比利而放棄罷工的父親等等他們都是透過比利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他們都可以為了夢想而放棄一切、為了夢想去努力。

  現實中有太多的枷鎖讓那本就遙不可及的夢想變的更加虛無。社會保守思想的壓迫、親情與夢想的選擇也曾讓小比利難於抉擇,他曾經因自己會不會變得娘娘腔而猶豫過,也曾因參加哥哥的法庭審判而放棄面試機會,所幸的是他為了自己的夢想堅持了下來。當然這也少不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援,無論是威金森老師對她無私的付出還是父親為了他寧願放棄罷工,亦或是那些曠工一起為他籌錢等等都是比利成功路上不可缺少的因素。

  當然,影片中也反應出英國那種開放的文化思想。11歲的比利與威金森老師的女兒糾纏不清,與好朋友邁克又疑似同性戀。這些情節為影片活躍了氣氛的同時或許也在反應著社會的一種現狀和傾向。在皇家學院面試的時候,或許並不是比利理想中的情況,所以他在認為那是浪費時間,在認為一個男孩是同性戀後動手打人,這實際上是也反應了比利內心的掙扎,一種對於選擇參加面試的懷疑,因為他認為這與他的夢想並不太一樣。

  影片結局以比利跳天鵝舞出場飛躍而出結尾,表明比利的成功,比利成為一名優秀的芭蕾舞蹈者,同時也在向我們展示只要努力,為夢想而拼搏,就會成功!如同飛躍的比利,放飛夢想,像白天鵝一般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