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關於觀察螞蟻日記範文彙編7篇

觀察螞蟻日記

關於觀察螞蟻日記範文彙編7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快來參考日記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察螞蟻日記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察螞蟻日記 篇1

  聽說螞蟻喜歡吃甜食,不喜歡吃辣的。我想做個試驗。

  我拿了兩小塊橡皮擦般大小的蛋糕,一塊蘸了辣醬,另一塊原味。我把兩種不同味道的蛋糕並列放到螞蟻洞穴邊上。沒過幾分鐘,一隻出來遊蕩的螞蟻先發現了辣蛋糕,它馬上爬過去,聞了聞就離開了,它又爬到原味蛋糕邊上,圍著蛋糕轉了兩圈,又用腿試探了一下蛋糕,馬上爬回洞穴,就一會兒,出來幾隻螞蟻,又一會兒,出來了一群螞蟻,它們避開辣蛋糕,直奔原味蛋糕,把原味蛋糕團團圍住。

  突然,我看見蛋糕上的螞蟻群分開了,它們排著隊伍往洞穴爬去。我仔細一看,原來螞蟻用觸角各自搬蛋糕回家。對它們來說,這塊蛋糕太大了,一次搬不動。當蛋糕剩下橡皮一半大小時,它們齊心協力,一起把剩下的半小塊蛋糕慢慢地搬回洞穴裡。

  那塊辣蛋糕還原模原樣地放在那裡,我還在等。偶爾有一兩隻螞蟻路過,聞了聞,都不感興趣。整整一個下午,辣蛋糕還好端端的。

  我相信了螞蟻確實喜歡吃甜的,不喜歡吃辣的。

觀察螞蟻日記 篇2

  今天,我跟姥爺去公園觀察螞蟻。

  螞蟻有兩個長長的觸角,平常找到大塊食物的時候,就會用觸角召喚別的螞蟻,螞蟻有六條腿,觸角下面有兩個大顎。紅螞蟻常常抓來黑螞蟻的卵當奴隸,這就是以大欺小,每當夏日炎炎的午後,我們經常可以看見紅螞蟻出外遠征的隊伍,有500名紅螞蟻去攻擊黑螞蟻的窩,這樣黑螞蟻時時刻刻都十分危機,因為紅螞蟻也時時刻刻都會進攻黑螞蟻的窩。紅螞蟻回家的路上,儘管有多大的風、有多大的危險,它們都緊緊咬著黑螞蟻的卵,有的時候黑螞蟻被風吹進了河裡,就會被大魚吃掉……!

  紅螞蟻為什麼要抓走黑螞蟻的卵回去當奴隸呢?我想:應該是紅螞蟻太懶了吧。我愛觀察螞蟻!

觀察螞蟻日記 篇3

  今天,我在外婆家觀察了一群勤勞的“搬運工”—一群黑乎乎的小螞蟻。可有趣了!

  我在外婆家門口發現了一隻可愛的小螞蟻。穿著黑的發亮的外套。神氣地搖晃著觸角。黑而細的腿有力的踏著步伐,威武地走來走去,像巡邏的哨兵一樣。

  我想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是怎麼搬東西的?我拿來了一小塊肉,躡手躡腳地走到石梯下。然後撕下一小塊兒肉,放在一個小洞旁。不一會兒,一隻黑色的小螞蟻大概是被那塊肉誘人的香味吸引過來了。在不遠處,便加快了速度,居然小跑過來了,輕鬆地爬上像小山一樣的肉塊,在那塊肉上興奮地跳來跳去,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嘴裡好像還喊著:“耶!我發現食物嘍!”它急忙伸出它的“大鉗子”拖住那塊肉,可是肉太重了,它抬不動,只能吃力地往前慢慢移動。我剛想用我的手指頭去幫幫它,可才碰到肉,只見那隻小螞蟻便慌忙逃竄。我一下子灰心喪氣,只好把肉放在那裡了。那隻小螞蟻任然不肯洩氣,在不遠處小心翼翼地東張西望,直到沒有了動靜,它才原路返回,繼續搬運。不一會兒,另一隻小螞蟻又被吸引過來了,只見它倆先碰了碰觸角,然後又擦了擦身子。便一起搬運。我可高興了,小螞蟻終於有一個幫手了,它們倆齊心協力,好不容易快把那塊肉搬到洞口了,沒想到還有“大部隊”來接應,推的推,拉的拉,不一會兒,小螞蟻們終於把那塊肉搬進洞裡了。

  突然我的腦海裡產生了一個疑問:螞蟻是怎麼交流的呢?那碰觸角是什麼意思呢?我帶著疑問上網查閱。哦!原來兩隻螞蟻在互相碰觸角時,能分泌用一種化學物質,傳送給對方,這種化學訊號對螞蟻的神經發生刺激作用,使螞蟻知道該做些什麼。

  這次觀察讓我大開眼界。勤勞的“搬運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螞蟻的世界真神奇啊!

觀察螞蟻日記 篇4

  今天,我預習了科學課文第二單元——動物之後,知道了蝗蟲、蝸牛的特徵和它們的生活習性。我想到實地去觀察小螞蟻的生活。

  我準備了一根香腸、一顆奶糖、一個小玻璃瓶。冒著炎熱,來到了桂花樹的樹叢裡,由於螞蟻都喜歡在潮溼的地方生活,我蹲下來,小心翼翼的將糖果放在螞蟻經常出沒的地方。突然,我發覺一隻大螞蟻,欣喜若狂,又把香腸拋給它吃,而這隻大螞蟻對這些美味佳餚視而不見,理也不理,只顧自己爬行,我心裡急了,一邊罵它:“活該!這麼好吃的東西你不吃。”一邊用小棒截住它的去路,不管我怎麼截怎麼攔,螞蟻它總是排除一切困難,向前爬行,決不回頭,我更急了,索性用雙手捉住了這隻大螞蟻,把它放到手掌上,看你怎麼逃!這時,我忽然發覺螞蟻的身體與蝗蟲很相似,也有頭、胸、腹三個部分組成,頭部有一對觸角,用它來辨別方向,觸角上還有兩個小黑點——眼睛,用來跟同伴打招呼,還有鋒利的小嘴巴。胸部有三對足。腹部像紡錘一樣的、大大的。有一條細線跟胸部連在一起。

  爺爺說:“觀察活動中,我們不要傷害小螞蟻,也不要去幹擾它們的生活。”我聽了爺爺的這些話,我就輕輕地把小螞蟻放回原地,我躲在樹後面耐心的等著,一分鐘、十分鐘、半年小時、一小時……一個整齊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糖果、香腸開來,不一會兒,扛的扛,背的背,託的託……非常的壯觀。

  噢!原來這隻螞蟻是觀察員,它把觀察到的東西報告給隊伍。爺爺說:“螞蟻很守紀律,分工很明確,很團結,很勤勞,為了保護家園,敢跟很厲害的對手打架。”

  我要學習螞蟻勤勞、團結合作的精神。

觀察螞蟻日記 篇5

  今天下午,我在草地上觀察螞蟻。

  我發現一塊大石頭下面有個洞,我想這裡面一定有螞蟻,於是我用小樹枝在洞裡亂擺,終於有很多螞蟻爬出來了,我看到一隻小螞蟻在跟一隻大螞蟻打仗呢,我看著看著就自言自語地說:“大的不能欺負小的”,於是我把大的用小樹枝挑到一邊,小螞蟻得救了。

  我又發現一隻更小的螞蟻在找東西,可是沒有找到,我就幫小螞蟻找,突然我看到一隻小蟲子,我用小樹枝把小蟲子挑到小螞蟻身邊,可小螞蟻好像沒發現一樣,反而回洞了,我真著急,不一會大群螞蟻紛紛走出來,噢!我明白了,原來小螞蟻去報信了,我高興極了。幾隻螞蟻上去就咬,蟲疼的亂動,似乎在叫喊:“救命”,一隻大螞蟻咬住它的脖子,蟲死了,一隻只螞蟻齊心協力把蟲搬回了洞。

  那隻小螞蟻爬出來抬頭望著我,好像在說:“謝謝你。”

觀察螞蟻日記 篇6

  傍晚,放學的時候,我來到小區裡,在小區的角落裡,有一片乾枯的草地;草地裡居住著許多昆蟲,我來到草地旁邊,翻開土地,大吃一驚,這裡居住著數萬只螞蟻,它們合起來,足足有一頭小牛那麼多隻。我拿著放大鏡,仔細地觀察,原來螞蟻的身體部位是這樣的,螞蟻的頭很大,腳有的六隻,有的八隻。螞蟻的屁股很小,像一粒圓飯粒。它的身子上有很多毛,身上的顏色非常多,品種又非常多。

  我把有些螞蟻塑膠袋,想看看它們是怎麼團結合作爬出來的;螞蟻們一個接著一個用兩支又尖又大的`牙齒把塑膠袋鑽成一個接著一個的小洞,洞越來越大,直到成了一個窟窿。螞蟻們出來並團結合作,互相幫助,把塑膠袋拉進土裡,做成它們的家。這一幕讓我不得不佩服啊!螞蟻們讓最肥最大的螞蟻王住進了塑膠袋裡,對螞蟻們說,這是一個溫暖而舒適的新家。我又看見螞蟻們向毛毛蟲宣戰,我想:那麼小的螞蟻能打得過那麼巨大的毛毛蟲,真讓人難以置信。螞蟻們團結起來,攻擊性非常強,沒過一會兒,那隻又肥又大的毛毛蟲就被螞蟻們打敗了,螞蟻們把毛毛蟲抬進洞裡,給大夥分享著吃,一隻毛毛蟲,可以夠螞蟻們吃好一陣子了。

  時間不早了,我揹著書包回到了家。透過觀察螞蟻的行為,讓我學會了團結,團結可以戰勝一切的困難。

觀察螞蟻日記 篇7

  今天,我在爺爺奶奶家的牆角發現了一群小螞蟻,這麼龐大的隊伍,吸引了我的眼球,讓我不由得在一旁駐足觀看。

  近距離的觀察,讓我對小螞蟻的外形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它們的個頭大約有0.5釐米長,由三粒“小芝麻”組成,頭部是其中最粗最短的那粒,身體卻是其中最細最長的那粒。小螞蟻一共有6只腳,很長,這也許就是它走路較快的原因吧!仔細去看,它們的腦袋上還有兩個小觸角呢,一搖一晃,真可愛!

  小時候就聽老師講過“螞蟻搬豆”的故事,卻從來沒看見過。螞蟻真的這麼團結,這麼聰明嗎?今天何不一試?想到這裡,我便立即行動了起來。

  只見我一個箭步衝到了廚房,可翻來翻去也沒找到豆豆。轉念一想,米飯不也行嗎?於是我弄了一團米 飯 放在了螞蟻活動的區域附近。沒過一會兒功夫,就有一隻小螞蟻發現了米飯。只見它用觸角碰了碰,然後像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興奮地跑到了另一隻螞蟻的身邊,和它碰了碰觸角。我從書上看到過,這是螞蟻在傳遞資訊。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不一會,成群的螞蟻都來了,它們快樂地在那團米飯上翻滾著、跳躍著。我在心裡暗自竊喜:這麼大一團米飯,可不比豆子輕鬆,難倒你們了吧?可轉眼間,它們就又給了我驚喜。你瞧,米飯在前進了!真的呀,米飯在前進了!小螞蟻們齊心協力、一步一步抬著米飯向洞口移動呢!

  沒想到今天我的收穫這麼大,小時候聽老師講“螞蟻搬豆”的故事,現在我能更加生動地給弟弟講“螞蟻搬飯”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