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觀察蝸牛日記彙總九篇

觀察蝸牛日記

觀察蝸牛日記彙總九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察蝸牛日記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觀察蝸牛日記 篇1

  星期天,雨後天空晴爽,我出去到外面玩看見草地上有一隻蝸牛,我好奇,就拿回家。在家裡我仔細觀察,發現它頭上有一對觸角,嘴巴像一小縫,它是用腹足來爬行的,身上還揹著一個小房子,我用東西碰它一下,它就把身體鑽到貝殼裡,後來我把它放到水裡,它又從貝殼裡鑽了出來,蝸牛真是太可愛了。

觀察蝸牛日記 篇2

  前天下樓的時候突然發現地上出現了很多的蝸牛,這種久違了的可愛的小動物,連續幾天的雨水給了它們舒適的生長環境,所以都出來活動了,呵呵。於是昨天趴在草叢裡抓到了三隻活的帶回了家,嘻嘻。這三隻個頭正好是大中小三個號,我分別給它們取了名字:大牛、二牛和小牛,哈哈。

  回家後在網上搜了搜如何飼養蝸牛,原來蝸牛吃的東西還不少呢。蔬菜、水果甚至吃紙。據說它吃的什麼顏色的食物拉的便便就是什麼顏色的,真有意思。我找了個空瓶子,墊了些泥土上面鋪了些葉子,這就是它們的家了。一開始它們還不太習慣,尤其二牛和小牛總是往外爬,大牛比較懶很愛睡覺。我虛掩著蓋子,給它們留些空隙,大概是爬累了,兩個小傢伙都貼在瓶蓋上睡了。

觀察蝸牛日記 篇3

  我觀察了我的蝸牛:它的整體是螺旋形的,像一枚小小的螺絲;它的殼十分堅硬,顏色是灰褐色的,殼上有一圈花紋,像樹的年輪;它的身子滑滑的,軟軟的`,像一塊海綿;它的頭很小,頭上長著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長的那對頂端有眼睛,短的那對中間有個小小的圓圈是嘴巴.

  我給蝸牛用紙盒做了個家,並在裡面放了幾片葉子給它吃。吃了之後,它總是要拉大便。

  蝸牛每幾小時拉一次大便,那麼大便是從哪裡拉出來的呢?我觀察了很久,知道了大便是從蝸牛的氣孔里拉出來的。

  我又有了個新問題:蝸牛怎樣吃東西呢?帶著這個問題我上網去查了一下。

  蝸牛的口在頭部的腹面,口裡有帶狀的齒舌, 上面長著很多排列整齊的小齒,齒舌可以伸出口外刮取食物。

  蝸牛食性雜,寄主多,除危害綠葉菜外,還危害十字花科、茄科、 豆科、葫蘆科等許多種蔬菜及農作物,幼苗、成株均可受害。 蝸牛幼小時僅取食葉肉,殘留表皮; 稍大的個體用齒舌刮食植株葉片和莖部, 舐磨成小孔甚至將莖部吃斷,或葉片呈不整形缺刻,或殘留葉脈, 嚴重危害時可造成缺苗斷壟。

觀察蝸牛日記 篇4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丁嘉鯤一起去捉蝸牛,鯤先發現了一隻蝸牛,我馬上又發現了一隻蝸牛,爸爸找了好幾只蝸牛後媽媽才發現一隻蝸牛。雖然媽媽很晚發現的蝸牛,但是這隻蝸牛很小很特別,是黑色的。

  回家路上我們發現蝸牛在比賽,兩隻蝸牛小小蝸牛爬最快,小蝸牛像黑炭,爬很快。等小小蝸牛爬到瓶蓋頂,它回頭一看,發現大蝸牛還在後面慢吞吞的。

  到家以後我們給小蝸牛做了房子,小蝸牛一看到自己的新房子樂得嘴巴都要裂了,急忙往瓶子外面爬,結果掉進一個黑色的盒子裡,它想爬出去又被我們捉了回來。

  後來我們看了百度秒懂百科,蝸牛丟了殼就會死,因為他的呼吸孔和內臟都在蝸牛殼裡。所以我們不能把殼給他弄掉。鯤在蝸牛家裡加了水,結果一隻大蝸牛淹死了。我想起來丁嘉鯤回來路上把一條蛞蝓丟進了水裡也淹死了,我的蝸牛家裡沒有放水,蝸牛們在裡面舒舒服服的,我還給蝸牛們在家裡設定了一個餐廳,他們好像都沒發現。後來我在餐廳裡放了葉子,他們就進去了。

  真是有趣的一天。

觀察蝸牛日記 篇5

  今天,我觀察了蝸牛,想知道蝸牛它吃什麼?沒有腳怎麼爬?怎麼呼吸?

  我拿來放大鏡觀察它的外觀,它的眼睛長在長長的觸角上,像兩顆黑黑的小珍珠。嘴巴就貼在觸角下,像個小圓圈。它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房子,可以睡覺,遮風擋雨。

  我找來了許多葉子,連白菜葉都拿來了,擺在它的面前,一放下去它就慢慢的往白菜葉那邊爬去,到了葉子上它就開始大吃了,它吃得津津有味,特別享受的樣子哦!我明白了,原來它喜歡吃白菜葉!

  第二個問題是蝸牛沒有腳怎麼爬?我把一隻正在呼呼大睡的蝸牛放在一個透明的玻璃杯裡,一到玻璃杯裡蝸牛就急的團團轉。我發現蝸牛順著玻璃往上爬,而且是在用腹足爬行,它爬行過的地方都有一道痕跡。我查了一下,原來它的皮膚很嬌嫩,而且有點水分,所以就會留下痕跡。

  第三個問題是蝸牛怎麼呼吸的?我查了一下原來蝸牛房子的入口處有兩個小洞洞,一個是呼吸用的“鼻子”,一個是排便用的“肛門”。如何分辨哪個是鼻子哪個是肛門呢?這好辦,平時一開一合的小洞是鼻子,因為它要不停地呼吸,而經常合著的就是肛門了,因為只有在排便的時候肛門才張開。

  我發現了蝸牛它喜歡吃白菜葉,它爬行時用的是腹足在爬行,呼吸時用的是“鼻子”,排便時用的是“肛門”。只要認真觀察就會發現蝸牛這麼小的身體裡有這麼多的秘密。

觀察蝸牛日記 篇6

  我養了一隻可愛的蝸牛。我很喜歡它,也經常仔細的觀察它。我發現它的身體可以分成三個部分:頭部、腹部和殼部。先說說頭部吧:它的觸角非常長,觸角上的“黑珍珠”就是它的眼睛;在它的觸角下面還有兩條更小的觸角,那張小的不能再小的嘴巴就長在小觸角下面,與其說是嘴巴倒不如說是一條縫來得更形象。再說它的腹部吧:它走路主要靠腹部,人們稱之為“腹足”。而且,它走路非常有趣,能像吸鐵石吸住金屬一樣吸住物體,再伸展長長的身體,像一名戰士一樣匍匐前進。並且,還會一路留下一條長長的黏液,還時不時的拉點“便便”,以證實自己曾“到此一遊”!人家說蝸牛有左旋和右旋之分,我發現我的蝸牛是右旋的。

  到網上查了資料,我得知:蝸牛是陸生貝殼類軟體動物。它喜歡潮溼、陰暗、疏鬆的環境,還愛吃菜葉。並且,我透過觀察發現:它會跟人溝通。比如:我放學回到家和它說話,它嘴巴一動一動的,像在回應我,可惜我聽不懂它在說什麼。呵呵,我的蝸牛真聰明。

  我愛我的聰明小蝸牛,你呢,喜歡嗎?

觀察蝸牛日記 篇7

  前幾天下了一場雨,竟讓我遇到了這個小傢伙———蝸牛。我如獲至寶地把它帶回家。

  我一回家,就找出了一個原來裝溼巾紙的瓶子,鋪上一層土。在泥土上,也放了幾片嫩綠的葉子,蝸牛的家就建好了。我把小蝸牛放了進去,給它取了個暱稱,叫曼曼。

  傍晚,我把裝曼曼的瓶子連同曼曼一起帶下去散步。我把瓶子一開啟,看見了原來像一個個精神飽滿的戰士的葉子,現在已經像一個個傷兵老爺了,嫩葉被啃咬得七零八落。我心想:蝸牛那麼小,嘴更小,估計也沒有牙齒吧?它是怎麼吃的呢?我為曼曼換好葉子,回到家裡我埋頭查資料。可是答案就是和我想的相反。蝸牛居然是當今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牙齒有25600顆。我要暈了!還有一條更讓我吃驚的是:蝸牛的牙齒有135排,每排有300—350顆!看到這兒,我想:好厲害呀!有那麼多牙齒。不過它真幸運,那麼多牙齒,肯定不怕吃糖把牙吃壞了,哎——

  我的寶貝曼曼讓我上了一堂生動的科學課。

觀察蝸牛日記 篇8

  這幾天,爸爸媽媽一有空就陪著我尋找蝸牛。

  我們在小區的花壇裡,文理學院的草坪裡,還有環城河邊的草堆裡尋找,卻始終沒有發現蝸牛的蹤影。當我得知班上許多同學找到了蝸牛後很傷心,納悶自己為什麼就沒有找到呢?是不是我的運氣太差了?

  媽媽笑著跟我說:“也許我們的運氣是比較差,但是有可能我們找的地點和方法不對。如果我們能到一片菜地裡找,如果我們能在一下過雨之後就去找,如果我們的觀察力再敏銳一點,說不定我們就能找到蝸牛了。所以做任何事情講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是呀,我不能因為做不好事情就埋怨運氣太差了,這樣是不對的。

  正當我心灰意冷的時候,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卻無意間在金時代廣場附近的草堆裡看到了一隻蝸牛,當時我很興奮。可惜的是,這是一隻沒有窩的蝸牛,我真好奇它怎麼就沒有待在像“螺螄殼”一樣的窩裡呢?那樣我就能把它抓回家養幾天了。這隻蝸牛脖子伸得很長,尾巴也拖得尖尖長長的,它的眼睛長在觸角上面,好像兩盞探照燈,爬起來很慢,但是卻一直向前爬著。

  我沒有把蝸牛捉回家,希望它能早點找到它的殼,可以給它遮風擋雨。

觀察蝸牛日記 篇9

  10月20日 星期六 晴天

  傍晚,我看見院子的牆上爬著幾隻蝸牛,兩隻觸角不停地擺動。我用手碰了碰,它的觸角馬上縮了回去。真有趣!我決定把蝸牛捉回家,仔細觀察。

  我把蝸牛放在桌子上,觀察它的一舉一動。我拿來片白菜葉子,把蝸牛放在葉子上,它一動也不動。我在旁邊等了一會兒,它還是不動。我想:它是不是知道我在旁邊,不敢動呢?

  於是,我跑出去和小夥伴玩了一會,再回來看。啊,這時候,我發現蝸牛的觸角都伸出來了,慢慢地向前爬行。

  我想知道蝸牛的爬行速度,就站在旁邊等了一分鐘,然後用尺子量了量。哎呀,蝸牛一分鐘竟然能爬行七釐米。我還發現蝸牛爬過的地方留下一條黏糊糊的痕跡,太奇怪了!我連忙跑去問媽媽,媽媽說:“蝸牛喜歡吃嫩嫩綠綠的葉子,特別是菜葉。而且生活在潮溼的地方,身體大部分是水,所以會這樣。”

  我把幾隻蝸牛放進盒子裡,加了一點水,並放上一片菜葉。過了十分鐘,我再去看它們。看見蝸牛在盒子裡爬來爬去,最後它們居然爬到盒子的邊緣。噢,原來蝸牛想逃跑呢!我馬上把盒子蓋上。

  時間不早了,我要去睡覺了,再見,蝸牛,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