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有關觀察植物的日記模板合集八篇

觀察植物的日記

有關觀察植物的日記模板合集八篇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日記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察植物的日記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察植物的日記 篇1

  吊蘭是一種觀賞價值較高的植物,在我家就有這樣一盆吊蘭,它的葉片十分細長,邊上還鑲著兩根白條,好似在碧綠的裙子上添了一條條潔白的花邊,十分招人喜愛。

  去年春節時,我驚喜地發現,在我們全家精心地照料下,那那盆吊蘭竟然抽出了兩根枝條!我欣喜若狂,更加無微不至地照顧它,終於,在幾個星期後,那纖細的枝條上長出了幾簇葉片,仔細看看還真像大吊蘭哩!只是這些“小傢伙”還沒有長出與它們媽媽一樣美麗的白邊。我按捺住自己激動不已的心情,有耐心等待了好幾個星期,這下好啦如今只要把這些葉片摘下來放到水中,就有一定的存活率,從而長成一盆新的吊蘭。我精心挑選了一簇最強壯的葉片,放進水中供養,對這株小吊蘭充滿期待。於是我每天都觀察它的長勢,每隔三天就換一次水,我希望,它能健康的活下來,成為陽臺上最富有生機的一盆植物。

  兩個月後,我領略到了什麼叫真正的“心想事成”,那株小吊蘭變得越來越蓬蓬勃勃,葉片兩旁的白邊也變得越發明顯,愈發美麗,在這個時候,我在等待一個時刻,一個讓它成為一株真正的吊蘭的時刻。

  那個時刻終於到來了,現在,小吊蘭已經長出了根,並且粗壯得足以在泥土中安家落戶,吸收養分。於是,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栽進泥土,還專門跑到南禪寺去給它買肥料,定期給它買肥料,定期給它剪枝。小吊蘭也不負重託,長得飛快,我看著越發愛,更加精心照料它,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小吊蘭也長出了一根根細長的枝條與一簇簇綠葉,以及那朵朵掩映在綠葉間的嬌嫩百花。

  如今,當初的小芽已經長成了一棵茁壯的大吊蘭,它沐浴在陽光下,舒展著蓬蓬勃勃的枝葉,顯得充滿朝氣、生機勃勃,成為陽臺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觀察植物的日記 篇2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去看了一下我的鳳仙花和吊蘭,它們好像有些變化 。

  我發現那株紅色鳳仙花葉子本來要乾枯的,經過我的澆灌沒想到它的葉子變綠了,原來要變黃的葉子吸收了水分正生機勃勃地向上生長。突然我發現有一條小蟲子,趴在枝葉上,不知道它在幹嘛,是不是被那些嫩綠的顏色所吸引來“偷食”?我趕緊喊來媽媽把它活捉了。鳳仙花又結了幾個花骨朵,那些回老家前開的花已經結出了“種子包”,等那些種子包熟了,輕輕一碰就會爆炸。現在還有些花正在盛開,也有些花凋謝了,那些還沒開的花骨朵正含苞欲放顯示出強大的力量。那株紫色的鳳仙花,生長得不那麼茂盛,花稀稀落落的,葉子也顯得不那麼健壯,但他還是在努力第向上,剛剛謝的花也結了種子包,有幾片新長的葉子也泛綠了,相信經過我的勞動它也會開得更茂盛。

  而那盆吊蘭的葉子長得更綠了,也更鮮嫩了,枯黃色的葉子幾乎沒有了,它是那麼健康,迎著炎炎烈日示展著它強大的生命力,是啊,炎熱怕什麼,別看它那麼不起眼,只要有拼搏的精神,它就敢和炎熱抗爭,多麼堅強的吊蘭!小小的植物都敢和那麼炎熱的環境抗爭,我們小朋友又怎麼能被困難嚇倒呢?你看這麼小的吊蘭,都不怕炎熱也不怕困難,那我們也學習學習它的精神吧,努力學習、勇於攀登。

  怎麼樣我養的好吧!鳳仙花很漂亮,吊蘭也很漂亮。你也養養看看吧!今天的收穫真不少,還知道了那麼多東西。

  篇六:觀察無土栽培植物

  今年的植樹節,我嘗試用一種新的栽培方法栽種了一盆愛心草。告訴你們,那可是無土栽培哦!你們一定會問:不用土,你用什麼?水嗎?不,我用的是當今最流行的陶碳球栽培,它的全稱叫“陶碳球負離子植栽”。用陶碳球栽培的特點是乾淨清潔,與水接觸後會自然散

  篇六:蒜苗生長日記

  第一天

  吃過晚飯,媽媽就開始剝蒜瓣。啊!要種蒜苗了,我非常高興。媽媽選了一些白胖胖的大蒜瓣作種,我在旁邊幫著媽媽選種。

  選好種,媽媽拿來一個空盤子,把選好的蒜種一個緊挨一個擺在盤子裡,然後澆上了水。我心想:“蒜瓣的頭光禿禿的,不用土,只澆水,它們能長出蒜苗來嗎?”

  第三天

  剛過了兩天,蒜瓣的頂端就裂開了,露出了一點淺綠色的芽兒,像小雞從蛋殼裡剛伸出來的小嘴,用手一摸,軟乎乎的。再看它們的根部,已長出了一些短短的鬚根,立在盤子裡。我害怕蒜瓣倒了,就把它們一個一個往下按。

  媽媽看見了,說:“小傻瓜,別按了,會把它們弄死的.。”

  我忙問:“那怎麼辦?它們容易倒啊。”

  媽媽笑著說:“過幾天,根長長了,就不會倒了。”

  聽了媽媽的話,我放心了。我又想到第一天的問題,就問媽媽。

  她說:“蒜瓣本身就有養料,只要溫度適當,有充分的陽光、空氣,沒有土照樣生長。”

  噢,原來是這樣,我心中的謎解開了。

  第五天

  轉眼間,蒜苗長到一釐米高了,鬚根像細線似地纏繞在盤子裡。在這些蒜苗中,有一棵長得又高又壯,像“穆鐵柱”,我就給它點了個紅點,算是鼓勵;有一棵長得最矮的,我給它點了一個藍點,希望它努力趕上。

  今天,蒜苗上出了小瓣,我以為它病了。媽媽說:“那是分葉呢。”我才知道是一場虛驚。

  第十天

  蒜苗長得很快,我每天好像都聽到它們“刷刷刷”向上長的聲音。那白玉般的莖,碧綠的葉子,擁在一起,活像一片齊刷刷的小竹林。那長長的鬚根都牢牢地立在盤子上,縱橫交錯,緊緊地交織在一起,就是用手扯也扯不開了。

  第十四天

  蒜苗已經長到半尺多長了。媽媽說:“可以吃了,再不吃就老了。”

  媽媽剪蒜苗的時候,故意留下了一釐米,為的是讓它繼續長。

  吃著自己種的蒜苗,我的心裡甜絲絲的。

觀察植物的日記 篇3

  如果真正讀懂了一株植物,那麼,面對它,就是面對整個世界。

  《植物傳奇》是一本引導人如何愛上植物,如何由一株植物看到整個世界的書。作者沈葦生於江南,流連在烏魯木齊,因為熱愛,他懷著一顆詩人之心,踏遍新疆遼闊的土地,最後選擇了絲綢之路上的20餘種植物,一一講述它們的生態、習性、身世、傳說、宗教、文化……

  作者的愛,不僅僅是抽象的、詩意的想象,更是經由植物的血管和根莖,深入大地,回溯起源,思考今生。

  在吐魯番的葡萄園,作者體會到的是一種生死打量:高處的墓地和低處的村莊互為視角;從葡萄到葡萄漿,猶如一次肉身到精神的過度;而葡萄乾,則是歲月的“乾屍”。

  胡楊也是。“生與死在胡楊林中唇齒相依,是一種同在與混融。”從賴以生存的家園,到荒枯的孤島,一代代人從這裡漂

  泊遷出,一代代人留下記憶,湮滅身份,痕跡被流沙抹平如新,只留下憑弔無依空悵惘的後人。

  天山深處成排的雲杉森林,讓人恍入教堂,感受著神聖和震顫:因為它們“是人類宗教建築的原型,人類最初的神殿,保留了原始的天籟。(夏多布里昂語)”既讓人懷揣恐懼,又能提供神殿般的庇護。

  新疆第一調料孜然,聞到它,似乎就聞到了古老新疆的味道。伴隨這烤肉飄香時的滋滋聲響,孜然以最世俗最民間的方式,飄進人們的胃、腸、神經、大腦。於是,它和當地人之間,形成了一種長久而純粹的信任。

  而蘋果,不是今天我們所認識的又圓又大的蘋果,而是被馴化前、存在了20xx多萬年的野蘋果,我們不知道,它還有著酸、苦等多種滋味,也有長的、扁的多種形狀,這種演化和失去野性的過程,似乎也潛藏著整個人類的某種危機。 ……

  從絲綢之路走來,跨越天山南北,跟隨作者,沿途與它們一一相遇,雖無言語,但體會它們獨特的美,看清與之相映的面容,就能清晰地感受到自然的恩賜和饋贈。其實,每一株植物的根系,都牽連著大千世界的末梢神經。它們的歷史比人類久遠,還演繹過多少我們不知道的傳奇?它們經風歷雨,給予過我們多少或明或隱的啟示?一本書能容下的,實在太少。

  所以,感動和敬仰的,其實是作者這種愛與尊重的態度。對植物如此,對世間萬物,亦如此。

觀察植物的日記 篇4

  科學老師又讓我們寫觀察日記了。本來我想去買些種子的,但爸爸說大蒜好種,家裡也有,況且現在剛好是大蒜髮芽的季節。於是,我選擇了大蒜來種。

  由於是對比實驗,我把其中兩株大蒜的皮剝了,為已剝皮組。另五株直接種,是未剝皮組。二(未剝皮)號(已剝皮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剛開始只有一點芽,估計有好一段時間都在最後一名(高度)。

  2月1日:未剝皮一組的一號大蒜葉子變直,開始向向陽處生長。其餘跟剛種時差不多。有幾株大蒜葉尖發紅。

  2月2日:未剝皮的相對來說長得都比較直,雖然也東倒西歪。但已剝皮的那兩株葉子都折了(本來就這樣)沒恢復。葉子全部變長了。

  2月4日:已剝皮的一組葉子開始變直。所有大蒜葉子都更綠更長了。目前最高的是已剝皮的1號,為3.1釐米。

  2月6日:大蒜都明顯長高。二號最矮,但也有3釐米。最高的兩株是1號和四號,都是5.8釐米,僅兩天就長了2.7釐米。四號葉子開始分岔。所有葉子都變綠變長變直。下部分呈深紅色、綠色、白色。(注:圖中最左邊最大的是蔥)

觀察植物的日記 篇5

  一天吃過晚飯後,爸爸說天還早,要帶我去地裡觀察植物。我高興極了,拉著爸爸的手就往地裡跑。我迫不及待地想讓爸爸教我認識各種各樣的植物。

  我們先來到玉米地,爸爸撕下一片葉子給我看,然後指著葉子上的葉脈對我說:“兒子,你看它的葉脈,這種葉脈叫平行脈,它的根是須根系,這是單子葉植物的特點”。爸爸邊說邊讓我看地裡裸露的玉米根。我不知道單子葉植物是什麼東西?爸爸又告訴我,單子葉植物的種子只有一片子葉,如玉米、大米、麥子等,它們種子的子葉都只有一片。而花生、大豆、豌豆等植物,它們的種子子葉有二片,那叫雙子葉植物。我們邊走邊說來到一塊菜地,爸爸拔起一顆小菜遞給我,讓我和剛才比較。爸爸說“雙子葉植物的葉脈叫網狀脈,它的根是直根系,它有一條主根。這是雙子葉植物的特點”。爸爸接著告訴我:植物分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類植物等五種,我們剛才看過的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都屬於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也叫綠色開花植物,所有開花植物都屬於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著,比如花生,種子外面還有花生殼包著。如果植物種子的外面沒有果皮,那這種植物叫裸子植物,比如松樹,柏樹等。

  看完了被子植物,爸爸又帶我去找蕨類植物。我們找了好長時間,終於在一幢房子後面的牆角發現了幾株不知名的植物,爸爸把它折了下來,遞給我看。爸爸說他也不知道它的名字,但知道它是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是沒有種子的,它是靠孢子繁殖。爸爸還說等它有了孢子就帶我來看,讓我懂得什麼是孢子。這時候天已經黑下來了,爸爸說“兒子,時候不早了,我們回家吧”。我拔了一株蕨類植物的標本就和爸爸回家了。

  到家後我拿著標本去問媽媽,媽媽說這是蕨類植物,我問媽媽怎麼知道的,媽媽說她是生物系畢業的,連這個都不知道的話就不用當科學老師了。這時候,爸爸叫我了,原來爸爸把幾顆黃豆和蕎麥泡在水裡,讓我比較它們的子葉。透過仔細的觀察和比較,我已經能理解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了。

  我喜歡觀察植物。

觀察植物的日記 篇6

  我用了一個塑膠瓶,裝了一些土,種了幾顆綠豆,澆好水,就開始等待著綠豆的發芽。

  幾天後,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綠豆成功地發出了一棵棵嫩綠的小苗。我看著他們,覺得他們像一個個騎士,帶著一把把尖利的大刀,奮力地掙扎著,一個個都想爭誰是第一個鑽出來的,第一個能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

  又過了幾天,我發現我的豆苗都長高了,長大了。我用尺子大約量了一下,沒想到長得快的已經了兩釐米,慢的也長了一毫米。我可是高興極了,希望自己種的綠豆越長越快。

  大約又過了三,四天,我又去看我的豆苗時,竟然發現他們又長了一點。雖說很高興,但是還是有那麼一點失望,可能是因為我無法量出他們的根有多少長吧。因為如果有了根的長度,就能知道他們的總長是多少,這樣會讓我對這幾棵綠豆苗的懷疑略微縮小一些吧。

觀察植物的日記 篇7

  一天傍晚,我和爸爸一起去田地觀察植物。

  我們先來到玉米地,爸爸撕下一片葉子給我看,然後指著葉子上葉脈對我說:“兒子,你看它葉脈,這種葉脈叫平行脈,它根是須根系,這是單子葉植物特點”。爸爸邊說邊讓我看地裡裸露玉米根。我不知道單子葉植物是什麼東西?爸爸又告訴我,單子葉植物種子只有一片子葉,如玉米、大米、麥子等,它們種子子葉都只有一片。而花生、大豆、豌豆等植物,它們種子子葉有二片,那叫雙子葉植物。我們邊走邊說來到一塊菜地,爸爸拔起一顆小菜遞給我,讓我和剛才比較。爸爸說“雙子葉植物葉脈叫網狀脈,它根是直根系,它有一條主根。這是雙子葉植物特點”。爸爸接著告訴我:植物分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類植物等五種,我們剛才看過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都屬於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也叫綠色開花植物,所有開花植物都屬於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著,比如花生,種子外面還有花生殼包著。如果植物種子外面沒有果皮,那這種植物叫裸子植物,比如松樹,柏樹等。

  看完了被子植物,爸爸又帶我去找蕨類植物。我們找了好長時間,終於在一幢房子後面牆角發現了幾株不知名植物,爸爸把它折了下來,遞給我看。爸爸說他也不知道它名字,但知道它是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是沒有種子,它是靠孢子繁殖。爸爸還說等它有了孢子就帶我來看,讓我懂得什麼是孢子。這時候天已經黑下來了,爸爸說“兒子,時候不早了,我們回家吧”。我拔了一株蕨類植物標本就和爸爸回家了。

  到家後我拿著標本去問媽媽,媽媽說這是蕨類植物,我問媽媽怎麼知道,媽媽說她是生物系畢業,連這個都不知道話就不用當科學老師了。這時候,爸爸叫我了,原來爸爸把幾顆黃豆和蕎麥泡在水裡,讓我比較它們子葉。透過觀察和比較,我已經能理解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了。

  我喜歡觀察植物。

觀察植物的日記 篇8

  我家陽臺上種著許多吊蘭。

  吊蘭有許多品種。有金邊吊蘭、有綠邊吊蘭、還有全綠的。家養的有全綠和綠邊的。吊蘭的葉子很獨特,像一把非常長的勺柄,中間寬,尾端有點細,頂端最細,還有頂端枯黃了。陽臺護欄上的吊蘭葉子就捲起來了,窗臺上的吊蘭葉子實屬展開的,這是為呢?原來吊蘭喜歡溼潤通風的地方,不喜歡太陽直射,窗臺的溼潤通風,不受陽光直射,長得好,護欄上的每天受陽光直射,就長得不太好。

  吊蘭長到程度就從中心抽出一根花莖。春天,吊蘭從花莖上開出幾多小白花,花蕊是黃色的,花謝了以後,花莖上結出了個有氣根的小吊蘭,它不需要土,能在空氣中生長。把它拔下來種進土裡,過一段,它還能發一盆吊蘭。家本來一盆,現在爸爸用方法發展了八九盆呢!

  吊蘭生命力強、美麗,而且還能進化空氣,人人都愛種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