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精華】小學觀察日記模板彙編七篇

小學觀察日記

【精華】小學觀察日記模板彙編七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觀察日記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觀察日記 篇1

  兩年前我奶奶從上海給我帶來一隻小烏龜,我和爸爸趕忙去花鳥市場買了一個小玻璃缸,玻璃缸是兩層的,我往缸裡放了一些水,然後把小烏龜放了進去,它就歡快地遊了起來。

  這隻小烏龜是巴西龜,它草綠色的背上有一個硬硬的殼,有四條腿、一條小尾巴、一個小腦袋。我用手輕輕的碰了碰它的頭,它的頭、腳和尾巴就都縮進了殼裡,怎樣都不伸肯出來。我查了查書才知道,原來烏龜行動緩慢又沒有什麼反抗敵人攻擊的本事,但它的殼卻個性結實,雖然只有兩毫米厚,但在上方站立一個人也壓不碎它。它的殼就像一副特殊的鐵甲,只要把身體各部位都藏在那鐵甲一般的殼裡,敵人就拿它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小烏龜平時喜愛把四肢和頭縮在殼裡,像塊小石頭,它的殼被分成十多個小塊,上方佈滿像彩條樣的花紋,又像是破裂的地面。它個性喜愛曬太陽、吃肉,我在缸裡的放了塊石頭,有時候他遊累了就爬到石頭上曬曬太陽,一動也不動,有時候它又個性頑皮,它住的缸是兩層的,沒事就沿著樓梯往上爬,還經常從樓梯上摔下來,有時摔成四腳朝天,還要我幫它翻過身來它才能繼續爬,可它就是不長記性,把爬樓梯當成了一項日常戶外,它可真可愛呀!

小學觀察日記 篇2

  同學送給了我五隻小蠶,我精心地照顧它們,希望它們早早長大!

  6月5日

  蠶寶寶開始吐絲了,它們一個個昂著頭,挺著胸,慢慢悠悠地晃來晃去,吐啊,吐啊,沒玩沒了,像蠶肚子裡有團絲線似的永遠也抽不完,扯不斷似的。它們有的吐金色,有的吐白色,大概是品種不同吧!我扯了扯它們吐的絲,啊,好結實哦!然後蠶就慢慢把自己裹進去了!

  6月6日

  蠶寶寶的嘴老是一拱一拱的,吃起桑葉來,嘴巴就像個耙子。兩隻黑眼睛長在頭的兩側。它的頭上有皺皮,身上還有環節,每個環節都有一個小黑點。蠶寶寶一共有14只腳,它頭上有6只,身上有8只。有時候邊吃就邊拉大便,樣子好可愛哦!

  6月7日

  早上起來一看,蠶寶寶消失了,它們變成了飛蛾。它們和蠶寶寶完全不同。它們的身體變短了,變胖了。身體的環節變得突出來了。蠶寶寶有14條腿,蠶蛾卻只有6條腿,可它多了一條一條的細線(我也不太清楚那是什麼)組成的觸角,長出了兩隻翅膀,可惜它們不會飛。蠶寶寶是靠環節爬動的,蠶蛾是靠6條腿走動的。

  希望蠶蛾早日產卵,變成小蠶。

小學觀察日記 篇3

  這天中午,我把老師發給我的一小勺綠豆放進裝著清水的碟子裡泡溼。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去看綠豆,發現綠豆比之前放在水裡的時候,變得更圓更鼓了。綠豆圓鼓鼓的,長大了一倍,中間裂開,露出白白的肉,像一顆膠囊,又像個胖娃娃,但是還沒長芽。綠豆鼓鼓的。

  這天,種子最後發出新芽了,抽出了一丁點兒嫩芽,細細的,彎彎的。像個頑皮的孩子,掙脫了綠色的外袍,長出了白嫩嫩的小芽。事不宜遲,我立刻把盆底有洞的花盆裝滿泥土,然後放綠豆在上方,再在綠豆的上方撒了點泥土。最後用花灑澆了水。看著它,盼它天天長大。

  綠豆的嫩芽長高了,約有1釐米長。我那五歲的表弟就要來了,我害怕表弟會把我的綠豆折斷,正準備把綠豆芽放到床底下,媽媽笑著對我說:“傻孩子,植物生長是不能夠離開陽光、空氣、水分和養料的,要不你把它放在表弟拿不到的地方。”“嗯!”說做就做,我把綠豆芽放在陽臺上。我仔細觀察,發現小芽的兩片豆瓣上長出了兩片嫩綠的葉子,莖的頭部從淡紅色變成淡綠色,從淡綠色變成了深綠色。我還看到了一顆綠豆懶洋洋地躺在土壤裡,好像還不願意脫掉舊衣裳。這時,我的心十分著急。

  這天,我拿著花灑去澆水。我又驚又喜,哇!長得可真快啊!綠豆苗像打了氣似的',一下子猛長到好幾釐米,底部長著細細的白生生的根毛。窄長的葉子完全展開,沒有枝幹。莖上有一些胚芽,而且有的莖上長了兩個不是朝向一個方向的兩顆胚芽。它們奮力向上生長,好像追趕著同伴。那些葉子像一塊塊小小的碧玉,好看極了。一陣風吹過,綠豆芽在風的吹拂下輕輕舞動,好看極了。喜的是我體驗了綠豆的生長過程。在觀察綠豆的生長過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善於觀察,就會有所收穫。

小學觀察日記 篇4

  我心裡一直有個疑問。自從那一次我在我家的院子裡看見螞蟻做的一件事,心裡一直就有個疑問,希望老師能夠幫我解開這個謎。

  我在院子裡玩,看見一隻螞蟻馱著一隻螞蟻往前走,我心想:這是要幹什麼去呀!我就悄悄的跟著,過了一會兒我看見那隻螞蟻把那隻被馱著的螞蟻放了下來,放下來之後我才發現那被馱著的螞蟻 是死的。那隻螞蟻怎麼把另一隻死的螞蟻丟在那不管了呢?難道螞蟻也和壞人一樣嗎?為什麼要丟下自己的同類。而且自己的同類都已經死了,還要把它丟在那邊不埋了。之後那隻丟下自己同類的那隻 螞蟻又回來了,我還以為是良心發現了。原來是把那個死了的螞蟻有抬遠了點,為什麼要這樣?那隻螞蟻已經死了,就算犯了什麼錯,也要把它埋了呀!老師您可以告訴我這是為什麼嗎?我已經看到這 樣的情況兩次了。

小學觀察日記 篇5

  為了更好地觀察動植物的生態環境,科學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項科學作業——做一個動物或植物的生態瓶。

  放學回家後,看著家裡陽臺上一個個長滿花草的花盆,就想:我最喜愛種花種草、觀察植物的變化,那就做一個植物的生態盆吧!我挑了個沒種東西的小花盆。首先,把適當的水倒入花盆中鬆鬆土,讓它變得柔軟些;然後,用鏟子鏟一點點土出來,把種子撒在泥土裡,把剷出來的土覆蓋上去,最後,再淋一點水就大功告成了!我種的是小白菜心和紅豆,我十分的著急,期盼我的寶貝們快點發芽、長大。

  過了一個晚上,我發現小菜心種子發了一點點芽,我欣喜若狂,又蹦又跳的,小芽兒斑點似的,十分可愛。

  兩天後,紅豆種子也發芽了,尖尖的小芽白白的,活像一個個小蝌蚪,搞笑極了!

  每一天我都精心的護理它們,按時的給它們澆水。在這個時光裡,我發現紅豆芽竄得高高的,而小白菜心仍在緩慢的生長。小芽兒們長到了必須程度時,我就把它們放在有光照的地方了。

  一段時光過去了,當我再次去看我的小寶貝時,哇!紅豆芽已經長出了幾片綠葉,個頭更高了,就像一個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但小菜心呢,還是矮矮的身材,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雖然他們的生長時光和環境都一樣,但發芽和成長的過程卻有很大的差別。小菜心的發芽時光短,可是成長的時光要很長;紅豆的發芽時光要長一點,可是成長的速度卻又十分的驚人……

  每個植物都有自我的生長過程,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這次的生態瓶作業我得到了老師的好評,我也收穫了不少的知識與快樂。

小學觀察日記 篇6

  在樹葉下,我發現了一個乾巴巴的蚯蚓屍體,蚯蚓為什麼不鑽回地下?蚯蚓為什麼死了?為什麼……

  找到《十萬個為什麼》,我才發現我忘記的一個問題:蚯蚓喜歡潮溼處。這幾天太陽高掛,地面乾燥,土變硬了,蚯蚓才鑽不到溼潤的泥土深處去,白天即使擋住了太陽光,蚯蚓身體中的水分也會流失,所以……哎!

小學觀察日記 篇7

  我家有一盆仙人掌,我就開始觀察仙人掌。

  過了幾天,我發現仙人掌,綠綠的,共有三大片,深深地插在泥土裡,很像三個直立著的大巴掌。每片都有幾釐米高。都是上面大,下面小。扁平的身子上長著一些尖銳的小刺。我很少給仙人掌澆水,因為仙人掌原先它是生活在沙漠地帶,所以一個月只澆一次水。如果我們半年澆一次水也沒關係,因為仙人掌的生命力很頑強,據說它可以活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比我們人類的壽命都要長。

  我知道,仙人掌一般一年開一次花,開花季節大多在夏季,花朵謝了,會長出花果,花果內包的是種子。一兩個星期內,花朵就謝了。綻開的時候是那樣多姿,凋謝後也不改本面。還有10月份是仙人掌生長最旺盛的季節,尤其是疏鬆、肥沃的土壤更有利於它的生長。而且在秋天是最會下大雨的季節,但是仙人掌會安然無恙,經過風雨的洗禮,會變得更加的蒼翠欲滴。植物觀察日記300字

  透過這次對仙人掌的觀察,我對仙人掌的認識似乎又更進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