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故宮> 遊瀋陽故宮作文彙編十篇

遊瀋陽故宮作文

遊瀋陽故宮作文彙編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遊瀋陽故宮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遊瀋陽故宮作文 篇1

  9月29日星期一晴空

  我們的第一站就是瀋陽故宮。原來只知道北京有故宮卻不知道瀋陽也有一個故宮。不止這些,我還知道中國共有三個故宮,而最後一個就是臺北。

  瀋陽故宮由中間和東,西三部分組成。在東邊有一個八角樓似的大殿,這個大殿你一眼就能看出與其他房子不一樣的地方,因為它是八角的,結合了漢文化和滿文化建造而成。之所以是八角是代表當時蒙古包的樣子,而房門上各種雕刻龍的圖案則代表漢文化。

  在這兒我還看到許多奇怪的東西,門邊經常會有一個圓柱形石頭,你們猜這是什麼呢?告訴你們吧,這是當時用來擋門的石墩,而上面的鐵鏈則是用來栓馬的。在地面上矗立著一個像塔一樣的建築,你們知道是什麼嗎?那是煙囪,也是東北三大怪之一“煙囪是從地面豎起來”,有意思吧!和我們那兒可不一樣。

遊瀋陽故宮作文 篇2

  星期天我和媽媽還有姥爺一起去了瀋陽故宮。去故宮之前媽媽給我講了故宮歷史,我對故宮已經有了初步瞭解。可是到故宮聽講解員們講解才知道故宮裡有這麼多鮮為人知故事。我現在就給大家講一講故宮裡有趣故事。

  第一個是“八字”故事。故宮裡建築最特別要數它門和柱子,他們都是下寬上窄成八字形,崇政殿外有十個亭子,一邊五個亭子,兩邊亭子排列成外八字。滿族人為什麼喜歡八呢?因為滿族人是少不了八旗,靠著八旗力量贏得了天下。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清朝“清”字來歷。原來清朝“清”是這個“青”,代表著從草原來民族。後來努爾哈赤在跟明朝打仗時候發現明朝“明”是日月“明”,在五行中代表“火”意思,而“青”代表草,火可以燒草,這怎麼能打敗明軍呢?努爾哈赤就非常聰明在“青”字邊上加了三點水,就成了後來清朝了。也就有了故宮鳳凰樓三層樓故事,每一層代表一滴水,三層代表三滴水。水大可以滅火。

  第三個是殿低宮高故事。瀋陽故宮為什麼宮高殿低呢?第一因為他們是馬背上民族,努爾哈赤先打仗後有家。第二個原因是滿族人有這樣一個習慣,他們長期在草原上生活,為了防止野獸襲擊,所以把住處修得很高。到故宮以後,他們把這個習慣保留下來,把宮建在了高處,把殿建在低處。而北京故宮正好相反。還有一件事就是努爾哈赤在接見大臣時候是坐在炕上而不是坐在龍椅上。

  這就是遊瀋陽故宮帶給我收穫。拉幕吧故事講完了。

遊瀋陽故宮作文 篇3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們一家四口來到了瀋陽故宮,故宮是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建立並使用的皇宮,瀋陽故宮是清王朝的奠基地,它佔地六萬多平方米,有古亭建築百餘座。

  首先,我們穿過大清門,參觀了翔鳳閣和飛龍閣。來到了皇帝上朝的地方?崇政殿,它是在皇太極時期建造的,裡面可真是金碧輝煌,正中間擺放的是金漆雕龍紋寶座屏風,兩旁擺的是掐絲琺琅三足爐,前面還有兩條金龍彎曲的纏在金柱上,可真有皇家的豪華,貴麗和氣派。接下來,我們到了鳳凰樓,這裡是皇帝飲酒作樂的地方,三樓是觀景用的,據說鳳凰樓原來是瀋陽的最高點。

  穿過鳳凰樓,我們來到了當時所謂的“後宮”,原本想這裡很大,是富麗堂皇的,結果到了才知道,這裡只有五間房子,正中間的是清寧宮,原來皇后住的地方,裡面雖然寬敞,但是和佛堂一樣。根本沒有電視裡拍的那麼華麗,並且做飯的也在裡面,沒有什麼御膳房。清寧宮真是樸素呀!我感嘆到。出了清寧宮,我們來到了莊妃住過的永福宮,裡面有一個木製的搖籃,是順治小時候的,十分精緻。在永福宮的對面,就是莊妃的姐姐海蘭珠的衍慶宮,裡面的陳設和永福宮的一樣。

  參觀完後宮向東走,我們便來到了大政殿,它是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修建的,原來上朝參政議政的地方,它的外形像座八角樓,裡面的空氣十分的潮溼,中間放的是鹿角椅,旁邊放著白玉雕玉蘭花插,牙雕洛神賦小插屏,都十分名貴。大政殿的前面,是十王亭,分別是左王翼亭、右王翼亭、鑲旗黃亭、正旗黃亭、鑲旗紅亭、正旗紅亭、正旗藍亭、鑲旗藍亭、鑲旗白亭和正旗白亭。

  參觀完後,我不禁感嘆到,這座關外的紫禁城,儲存完好,有著獨具特色的宮殿建築和珍貴的歷史文物,難怪享譽華夏,蜚聲世界。

遊瀋陽故宮作文 篇4

  今年寒假,爸爸帶我去了瀋陽故宮,我很開心。

  剛一進門,我就看見了1個大大的宮殿,寶座上有2條龍頭朝向寶座,像活的一樣。我知道了“龍”表示古代的皇上,“鳳”表示古代的皇后、妃子。“龍”還表示另一意思,那就是“龍”代表我們中華民族,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我和爸爸繼續往前走,幾乎每個宮殿裡都有“龍”和“鳳”。我對爸爸說:“你知道努爾哈赤的後金第一都嗎?”爸爸說:“不知道。”那就讓我告訴你吧!努爾哈赤的後金第一都,是新賓的赫圖阿拉城,然後遷都瀋陽,最後到北京。

  今天,我真開心!我不僅僅知道了努爾哈赤的住處,還把關於努爾哈赤的其他住處告訴了爸爸,這樣我和爸爸就能知道更多清朝的事啊。

遊瀋陽故宮作文 篇5

  今日陽光明媚,萬里無雲,到瀋陽旅遊的我們有幸參觀了這座工業城市中的“中國第二故宮”。

  瀋陽的故宮實際上是清朝入關前由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清朝瀋陽故宮佔地6萬平方米,與北京故宮72萬平方米的佔地面積,簡直是天差地遠。但比起北京故宮的殿宇巍峨,富麗堂皇,清朝瀋陽故宮則更顯玲瓏有致,風格獨特,結構緊湊,比北京故宮千篇一律的雕樑畫棟更具特色。

  清朝瀋陽故宮最獨一無二的宮殿就是大政殿。這個宮殿是一個融和了四種民族元素的建築。它的屋頂是八角攢尖頂,屋頂和屋簷組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皇帝頭上戴的帽子一般。表姐開玩笑地說:“如果我們去和這個大政殿合張影,就相當於把清朝皇帝的帽子帶回家啦!”這一妙言反大家逗得捧腹大笑。隨後,我們進入大政殿內部參觀。只風宮殿正中央有一個金碧輝煌的高臺,高臺上設有一個雕刻著龍鳳、祥雲等圖案的精美龍椅,龍椅在陽光的對映下,表面的鍍金層閃著金光,異常耀眼,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清太祖努爾哈赤坐在龍椅上,目光炯炯,野心勃勃,那銳利的眼神如同刀鋒一般,他遙望京城,彷彿又在醞釀著一個新的作戰計劃……

  “喂,我剛才聽了導遊講解,很有意思哦!”表妹的一聲“呼喚”把我從無限沉思中拉回現實世界。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她)就不由分說地拉著我,帶我去聽導遊講解。“你們看,”導遊指著大殿內環繞著龍椅並支撐著大殿屋頂的幾根琉璃柱。“這幾根裝飾著精細、華美且具有象徵性圖案的琉璃柱,是典型的滿族風格。”隨後,她又領著我們來到大殿門前,“大家知道這座宮殿的哪個地方是按漢族的.建築風格來建造的呢?”於是,眾人冥思苦想,卻得不到答案。導遊見狀,便揭開謎底:“答案就是大殿門前的兩根高大、刻有巨龍的紅漆木柱。中國古代有‘以龍為天’的說法,所以在兩根擎天柱上分別刻上一條巨龍。大家注意門前漢白玉臺階和欄杆上的花紋,這就是藏傳佛教的圖案了。”“還有一種民族元素呢?”我不禁提問。“大家仔細觀察,會不會覺得大政殿的結構有點像蒙古包嗎?”說罷,我們都恍然大悟。“原來大政殿既有滿漢之風,又有藏式花紋,還有蒙古式結構,不知是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沒想到古代的人們所掌握的技術已如此高超,並應用(得)如此純熟,真是難得!”我不禁暗自讚歎。

  瀋陽故宮,真是瀋陽市一顆燦爛的明珠,藝術的瑰寶!

遊瀋陽故宮作文 篇6

  今日陽光明媚,萬里無雲,到瀋陽旅遊的我們有幸參觀了這座工業城市中的“中國第二故宮”。

  瀋陽的故宮實際上是清朝入關前由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瀋陽故宮佔地6萬平方米,與北京故宮72萬平方米的佔地面積,簡直是天差地遠。但比起北京故宮的殿宇巍峨,富麗堂皇,瀋陽故宮則更顯玲瓏有致,風格獨特,結構緊湊,比北京故宮千篇一律的雕樑畫棟更具特色。

  瀋陽故宮最獨一無二的宮殿就是大政殿。這個宮殿是一個融和了四種族元素的建築。它的屋頂是八角攢尖頂,屋頂和屋簷組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皇帝頭上戴的帽子一般。表姐開玩笑地說:“如果我們去和這個大政殿合張影,就相當於把清朝皇帝的帽子帶回家啦!”這一妙言反大家逗得捧腹大笑。隨後,我們進入大政殿內部參觀,只風宮殿正中央有一個金碧輝煌的高臺,高臺上設有一個雕刻著龍鳳、祥雲等圖案的精美龍椅,龍椅在陽光的對映下,表面的鍍金層閃著金光,異常耀眼,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清太祖努爾哈赤坐在龍椅上,目光炯炯,野心勃勃,那銳利的眼神如同刀鋒一般,他遙望京城,彷彿又在醞釀著一個新的作戰計劃……

  “喂,我剛才聽了導遊講解,很有意思哦!”表妹的一聲“呼喚”把我從無限沉思中拉回現實世界,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她)就不由分說地拉著我,帶我去聽導遊講解。“你們看,”導遊指著大殿內環繞著龍椅並支撐著大殿屋頂的幾根琉璃柱。“這幾根裝飾著精細、華美且具有象徵性圖案的琉璃柱,是典型的滿族風格。”隨後,她又領著我們來到大殿門前,“大家知道這座宮殿的哪個地方是按漢族的建築風格來建造的呢?”於是,眾人冥思苦想,卻得不到答案。導遊見狀,便揭開謎底:“答案就是大殿門前的兩根高大、刻有巨龍的紅漆木柱。中國古代有‘以龍為天’的說法,所以在兩根擎天柱上分別刻上一條巨龍。大家注意門前漢白玉臺階和欄杆上的花紋,這就是藏傳佛教的圖案了。”“還有一種族元素呢?”我不禁提問。“大家仔細觀察,會不會覺得大政殿的結構有點像蒙古包嗎?”說罷,我們都恍然大悟。“原來大政殿既有滿漢之風,又有藏式花紋,還有蒙古式結構,不知是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沒想到古代的人們所掌握的技術已如此高超,並應用(得)如此純熟,真是難得!”我不禁暗自讚歎。

  瀋陽故宮,真是瀋陽市一顆燦爛的明珠,藝術的瑰寶!

遊瀋陽故宮作文 篇7

  今日陽光明媚,萬里無雲,到瀋陽旅遊的我們有幸參觀了這座工業城市中的“中國第二故宮”。

  瀋陽的故宮實際上是清朝入關前由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瀋陽故宮佔地6萬平方米,與北京故宮72萬平方米的佔地面積,簡直是天差地遠。但比起北京故宮的殿宇巍峨,富麗堂皇,瀋陽故宮則更顯玲瓏有致,風格獨特,結構緊湊,比北京故宮千篇一律的雕樑畫棟更具特色。

  瀋陽故宮最獨一無二的宮殿就是大政殿。這個宮殿是一個融和了四種民族元素的建築。它的屋頂是八角攢尖頂,屋頂和屋簷組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皇帝頭上戴的帽子一般。表姐開玩笑地說:“如果我們去和這個大政殿合張影,就相當於把清朝皇帝的帽子帶回家啦!”

  這一妙言反大家逗得捧腹大笑。隨後,我們進入大政殿內部參觀。只風宮殿正中央有一個金碧輝煌的高臺,高臺上設有一個雕刻著龍鳳、祥雲等圖案的精美龍椅,龍椅在陽光的對映下,表面的鍍金層閃著金光,異常耀眼,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清太祖努爾哈赤坐在龍椅上,目光炯炯,野心勃勃,那銳利的眼神如同刀鋒一般,他遙望京城,彷彿又在醞釀著一個新的作戰計劃……

  “喂,我剛才聽了導遊講解,很有意思哦!”表妹的一聲“呼喚”把我從無限沉思中拉回現實世界。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她)就不由分說地拉著我,帶我去聽導遊講解。“你們看,”導遊指著大殿內環繞著龍椅並支撐著大殿屋頂的幾根琉璃柱。“這幾根裝飾著精細、華美且具有象徵性圖案的琉璃柱,是典型的滿族風格。”隨後,她又領著我們來到大殿門前,“大家知道這座宮殿的哪個地方是按漢族的建築風格來建造的呢?”

  於是,眾人冥思苦想,卻得不到答案。導遊見狀,便揭開謎底:“答案就是大殿門前的兩根高大、刻有巨龍的紅漆木柱。中國古代有‘以龍為天’的說法,所以在兩根擎天柱上分別刻上一條巨龍。大家注意門前漢白玉臺階和欄杆上的花紋,這就是藏傳佛教的圖案了。”

  “還有一種民族元素呢?”我不禁提問。“大家仔細觀察,會不會覺得大政殿的結構有點像蒙古包嗎?”說罷,我們都恍然大悟。“原來大政殿既有滿漢之風,又有藏式花紋,還有蒙古式結構,不知是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沒想到古代的人們所掌握的技術已如此高超,並應用(得)如此純熟,真是難得!”我不禁暗自讚歎。

  瀋陽故宮,真是瀋陽市一顆燦爛的明珠,藝術的瑰寶!

遊瀋陽故宮作文 篇8

  在中國,有兩座建於古代的帝王宮殿中的著名博物館:一座在北京紫禁城裡。另一座就是作落在瀋陽的故宮。

  來到瀋陽明清古城,我和媽媽看到了一處金瓦紅牆交相輝映,宮殿樓閣高低錯落的古代建築群。

  她至今已經經歷了300多年的滄桑歲月。

  瀋陽故宮建築群可以分成東,中,西三路。

  我和媽媽也是按這樣路線遊覽的。

  東路是努爾哈赤時期的大政殿和十王亭。

  中路是皇太極時期的崇政殿,鳳凰樓,御花園……。

  西路是乾隆時期的文溯閣……。

  一路遊覽下來,最感興趣的是鳳凰樓!因為它是當時最高的建築物,皇帝可以在此看日出,宴請大臣!它的24節臺階代表24個節氣!

  還喜歡大政殿和十王亭!導遊阿姨說大政殿會集了滿,蒙,漢的建築風格。盤龍柱是漢族風格,臺階是滿族風格,八角亭的上方龍頭有彩色的大力士是蒙古族的風格!八根柱子表示四面八方都平安無事!

  媽媽告訴我是正藍旗,我在十王亭中找到了正藍旗的亭子。媽媽還給我講了為什麼滿族人不吃狗肉和把烏鴉視為神鵲的故事。

  今天我可長了許多知識啊!下次我可以給你們當導遊了!哈哈!

遊瀋陽故宮作文 篇9

  中國,有兩座建於古代的帝王宮殿中的著名博物館:一座北京紫禁城裡,另一座就是作落瀋陽的故宮。

  來到瀋陽明清古城,我和媽媽看到了一處金瓦紅牆交相輝映,宮殿樓閣高低錯落的古代建築群。

  她至今已經經歷了300多年的滄桑歲月。

  瀋陽故宮建築群可以分成東,中,西三路。

  我和媽媽也是按這樣路線遊覽的。

  東路是努爾哈赤時期的大政殿和十王亭。

  中路是皇太極時期的崇政殿,鳳凰樓,御花園……。

  西路是乾隆時期的文溯閣……。

  一路遊覽下來,最感興趣的是鳳凰樓!因為它是當時最高的建築物,皇帝可以此看日出,宴請大臣!它的24節臺階代表24個節氣!

  還喜歡大政殿和十王亭!導遊阿姨說大政殿會集了滿,蒙,漢的建築風格。盤龍柱是漢族風格,臺階是滿族風格,八角亭的上方龍頭有彩色的大力士是蒙古族的風格!八根柱子表示四面八方都平安無事!

  媽媽告訴我是正藍旗,我十王亭中找到了正藍旗的亭子。媽媽還給我講了為什麼滿族人不吃狗肉和把烏鴉視為神鵲的故事。

  今天我可長了許多知識啊!下次我可以給你們當導遊了!哈哈!

遊瀋陽故宮作文 篇10

  今天下午,陽光明媚,劉老師帶我們全班去故宮遊覽。

  我們是從大清門走進故宮的。與其說這是門,不如說它是一個建築。因為它可不是一扇簡單的門,有樑柱,有飛簷,有彩繪,中間還很寬敞。 老師說這是過去文武群臣早朝等候拜見皇上的地方。 站在大清門前抬頭向上看,看到一塊藍底金字的匾。右邊寫著三個大字:大清門,左邊奇形怪狀的 是什麼呀?我有點兒疑惑。於是我問了老師,老師告訴我們,那中間一根棍兒,兩邊都是刺兒的是滿文。那幾個字就是滿文大清門三個字。我這才恍然大悟。

  跟著劉老師我們繼續向前走,正前方是一座高大雄偉的建築,老師說那是皇太極辦公的地方崇政殿,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金鑾殿。我們走近一看在一塊長方形的匾上寫著正大光明四個字,扁下面的柱子上一共有八條龍,它們 以不同的姿態盤曲著,老師說再加上龍椅上坐著的皇上,一共是九條龍,是取吉祥如意之意。 我們都笑著說這很有趣!

  離開了崇政殿,我們又向東路走去。 一個八角亭式建築就像蒙古包一樣矗立在藍天下。 老師告訴我們八角象徵著八面威風。 之所以建成像蒙古包一樣的形狀是因為清朝是滿族人建立的。滿族是遊牧民族, 即使定都瀋陽也非常懷念他們的家鄉,所以把宮殿也建成了蒙古包形狀。在這個宮殿的兩側還有十座亭子,老師說他們是十王亭。並且告訴我們這是中國唯一的君臣一起辦公的建築群。聽了老師的介紹,我們一個亭子一個亭子仔細地觀察, 瞭解了很多有關清朝和滿族的文化和知識。

  後來我們又遊覽了後宮、御花園 、大戲臺、藏書閣等地方, 直到傍晚才和同學們一起戀戀不捨的回到學校。

  這次遊故宮我們不僅增長了知識,還為自己是瀋陽人而感到無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