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十七歲的單車觀後感範文

十七歲的單車觀後感

十七歲的單車觀後感範文

  《十七歲的單車》故事以“單車”為線索,它由一輛嶄新的山地腳踏車開始,最終以腳踏車得支離破碎而結束。下文是小編整理的十七歲的單車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十七歲的單車觀後感範文一

  看完了王小帥的《十七歲的單車》。

  郭連貴,一個農村來京打工的孩子,僅僅17歲。被快遞公司招聘為快遞員,並配發了一輛高階山地車。當然,車不屬於他,只有當工資掙到必須程度,才歸他所有。小貴畫了很多“正”字,最後掙到了那輛車。可緊之後,車,被偷了。

  陣痛之後,他求經理不好炒了他,他必須要把單車找回來——他在車上做了記號。他真“軸”,真的,每個人都這樣說他,他要跑遍全北京去找回屬於自己的那輛車,  但是幾經周折,車落到了同樣是17歲的,高中生小堅的手裡。他家也很窮,他和他爸、後媽、一個繼妹生活在一齊。他夢想有一輛車,最終偷了他爸的錢,從黑市上偷偷買了一輛,當然,也就是郭連貴丟的那輛。正因那輛車,他在一幫鐵哥們當中有了面子,一放學就玩車技表演;正因那輛車,他引來了一個漂亮女生的主動追求。

  一輛車,承載著兩個17歲少年的希冀。心情不好

  最終,車被郭連貴找到了,他不善解釋,只是一再從小堅那裡把車一遍又一遍的“拿”回來,也因此捱了一遍又一遍的打。在他眼裡,只有拿回那輛車,才能回快遞公司上班;回快遞公司上班,才能掙到錢。應對這樣的“軸”,小堅和他的哥們先是把他當賊一樣打一頓,之後真的憤怒了,最後知道了實情,都沒轍了。畢竟小堅也是花了錢,畢竟對於他來說,車也很重要。

  17歲的少年,憑他們的閱歷和,最終商量出的解決辦法是:小貴和小堅,一人騎一天。

  但是,正因沒了車,導致小堅的憤懣,導致二人關聯的破裂,小堅的女友,那個漂亮的女孩子,最終和一個車技更高的小黃毛雙宿雙飛了。小堅氣憤之餘,一板磚拍倒了黃毛。可正當二人交車之時,黃毛的那幫哥們追了過來,二人均被打昏在地……初中家長寄語

  小堅醒來時,發現黃毛的一哥們在砸他的車,都快砸廢了。他最後爆發了,踉踉蹌蹌拿起磚,一磚將其拍倒,扛起已經變形的車,走上回家的路。

  之前我曾以為小堅只是一個簡單的城市高中生,貪圖享受,要面子,於是厭惡他而傾向於小貴,以為車是他偷的,但是不是,原來在他的光鮮底下,卻有著那麼些故事,承載著的,同樣是貧窮,同樣是無奈。

  同樣是17歲的孩子,雖然有著城市與農村的差別,卻同樣隨著生活的苦難。在“贓物歸屬”,這個最常見也最棘手的問題上,二人糾結,卻難以尋出一個結果。沒有對錯,沒有誰願意主動放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維護著屬於自己的東西。

  一輛車,對於小貴,意味著工作,意味著一口飯,甚至意味著……未來;而對於小堅,與其說是一輛交通工具,倒不如說意味著夢想,意味著感情,意味著獨屬於青春的,那份驕傲。

  一輛車,將兩個孩子糾結在一齊,解不開,拽不斷。他們無法相互明白相互寬容。應對這個問題,他們無法像成人那樣理智的解決,也無法用更好的方式去平息。他們的想像力僅限於“一人騎一天”。

  一輛車,承載著兩人太多的東西。以至於當車的歸屬權發生爭執的時候,他們不惜用暴力去解決,用肉體去維護——他們的潛質也僅限於此。

  我同情他們兩個,如同同情我自己。在我看來,他倆之間,是不就應起爭執的。故事的發展給了我期望:最後,在某一次交接儀式過後,小堅主動向小貴伸出了手,說:我叫小堅,你呢?——他們相互明白,握手言和了。但是,那裡是否意味著,內在的夢想最終會向現實的需要屈服呢?

  可這不是結尾,真正的結尾是他們遭到了群毆,在北京的衚衕裡,在居民驚恐的目光裡,被一群痞子毆打。我們看到了鮮血,看到了滿身的灰塵;聽到了男聲的哭喊,聽到了皮鞋踢到肉體上的聲音。我們沒有看到警察,沒有看到小堅的鐵哥們,沒有看到旁觀者的哪怕一點點勸阻。只有他們自己在地上翻滾著,哭喊著。這時,他們無法抗爭。可他們抵抗過,他們的抵抗方式不約而同,卻又那麼獨特:板磚。當女友跟了黃毛後,小堅從背後偷襲,用板磚拍倒了黃毛;當車被黃毛的哥們砸毀後,小貴也是從背後操起磚,一磚砸倒了他。是的,他們只能這樣,無法正面與之抗衡,而只能用自認為簡單快捷的方式去解決。一個為了感情,一個為了工作。

  應對最珍重的東西,他們的珍惜,他們的維護,盡寫在臉上。導演王小帥用成年人的理智,盡乎冷酷的.將其展現了出來,並用超多的意象來構成了一個充分的意境,展此刻北京,展此刻繁華的都市裡,展此刻太平的社會中。他在試圖告訴我們:這些不是某種特殊環境下的特殊情結,而是每一天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故事。

  我們都曾年輕過,都曾活在那個只屬於自己,幻化了的世界裡,都曾將自己的某種情感濃縮排某樣物品中,將其珍藏。小貴亦然,小堅亦然,你亦然,我亦然。小貴,小堅,貴?賤?呵呵。倒不如說是我們,以前的自己。一個意喻著現實,對理想的把握,對生存權利的維護;一個意喻著內在,對感情的滿足,對驕傲與尊嚴的幻化。

  當最珍重的物品應對搶奪時,以前的我們會怎樣?恐怕每一個人都不會主動向別人尋求幫忙,也不願那樣去做。我們只能,也只願用自己的方式去維護它保護它,無視社會的規則,無視周圍人的眼光。甚至像小貴小堅那樣,應對上司的冷酷,父親的責罵,也在所不惜。

  很少有人能真正的把握住想把握的東西,大部分人都會失去或者擦肩而過,或者將那份執著的情感壓縮排那個東西里,比如自開車。如果能真正而且完全把握,那叫“心想事成”,很少。社會是繁榮而冰冷的,沒有人會施捨給我們。

  於是,就有了《十七歲的單車》,一部看似黑色和壓抑的片子,一部禁片(我猜,影片被禁是正因真實,是國家查禁的原因罷了)。

  一部電影,是就應給人以完美與期望的。《十七歲的單車》中,完美倒是有,比如小堅得到瀟瀟之後,高興的騎車順風而行的情景,滿臉的快樂與滿足;再比如在小公園裡,瀟瀟抬臉閉眼,等待小堅的嘴唇時,逆光下青春的臉龐,清純可人,浪漫至極。

  那麼期望呢?期望在哪裡?影片最後,小堅帶著一臉鮮血和滿身塵土,扛著完全扭曲的自開車,穿過漠然的人流時,我最後知道,那裡就是期望。我堅信,憑他的“軸”,他會過的幸福的。

  整部影片,大部分出現的都是陰影里居民的面孔,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在寫著“拆”字的磚房裡開小店的,小堅的親戚;整日無所事事,偷主人衣服穿最後還賣掉的,嘴唇塗的紅紅的小保姆。在他們身上,還折射出了更多的東西,留給我們更多的思考。

  對,小保姆,影片中女配角之一,周迅扮演的,幾乎沒臺詞,卻一向伴隨著劇情的發展。剛開始以為她是被人包x的,整天無所事事用換衣服來打發時刻的小情婦,結果不是,她只是個小保姆,而且還偷主人衣服去穿,穿了之後再賣掉;還有一個就是高圓圓扮演的,清純至極的女孩瀟瀟。她主動追求小堅,甚至主動給過小堅一個親吻自己的機會,也曾發奮給過小堅以支援與諒解,可最終還是跟了黃毛大歡。我一向認為小堅沒有珍惜她,雖然,他愛她。可最終依舊成了一個轉瞬即逝的夢幻,如同一陣風。觸動起每一個觀者心底的那根弦。

  青春終會過去,影片也終會結束。剩下的我們,獨自應對自己的生活。生活中的完美,如一個個夢幻般美麗的肥皂泡一樣,在燦爛的陽光下無可挽回的炸開。以至於我們習慣了失去,忘掉了以前的理想,甚至真正的幸福來臨時,都不會把握不知珍惜。

  終有一天,我們都會像小堅那樣,扛起變了形的自開車,扛起自己的夢想,穿過繁華而冷漠的街頭,走向自己的,未來……

  十七歲的單車觀後感範文二

  最早看這部電影是在上高中的時候,記不清是高几的時候了。雖然電影的情節很簡單,但我卻被這簡單的情節深深地吸引啦。

  首先是那位不知從祖國的何處來京打工的少年,可能是有著和他一樣的在他鄉打工的經歷吧對他是又同情又恨,同情的是他背井離鄉的辛苦和辛酸,恨的是他由於貧窮和年少的無知。

  再者是那位土生土長的北京少年,雖然是土生土長的皇城根下的孩子,卻沒沾得一丁點的皇氣,也許是命運對他的捉弄,讓他生在一個下層的人家,家庭的窘迫沒有讓他失掉京城人特有的傲氣,這僅有的身份讓他盲目的覺得應該與眾不同,也就導致了影片故事的發生。

  命運弄人,一輛山地車把兩個少年在他們人生的那個階段聯絡在了一起,相同的是他們都有著十七歲的青春年華,不同的是一個要透過這輛車在京城生計,一個要透過這輛車找到他的‘社會位置’。年輕意味著知識的學習,經驗的積累,年輕意味著要為這一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付出代價,這是屬於他們的人生階段,但我覺得這一階段對於談們來說是太過灰色的!活生生的!

  故事是透過少年的生活發展的,但這少年的生活卻有影射當今社會的真實!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弱肉強食,電影中出現的北京人形象代表著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和強者,電影中出現的小保姆小賣鋪男子包括男主角之一代表著那些不斷湧進城市,辛苦的奔波,希望透過時間去改變一切的新北京人。

  我覺得王小帥導演是個很有生活的導演,他應該經歷過兩位男主人公的經歷,影片場景一(腳踏車事件被發現,男主角之一與父親爭吵,那種少年的叛逆和無奈是有過這種經歷的人才能寫出來的。。。。。

  膚淺的扯了幾句看過這部電影的想法,希望偶然間看到的朋友包涵,希望像這樣有生活的電影多出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