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作文真題> 2016全國2卷高考作文題目及範文:走出課本,走進社會

全國2卷高考作文題目及:走出課本,走進社會

2016全國2卷高考作文題目及範文:走出課本,走進社會

  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走出課本,走進社會,希望大家喜歡!

 

  【作文題目】

  根據材料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材料:語文學習關係到一個人的終身發展,社會整體的語文素養關係到國家的軟實力和文化自信。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語文素養的提升主要有三條途徑: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資訊。

  【優秀作文】

  走出課本,走進社會

  語文是什麼?大部分人認為語文只是我們必修的一門學科,他們將語文視做工具,因此傾向於透過課上的有效教學學習語文。也有部分人認為語文是一種興趣,因此,他們透過在課外大量的閱讀學習語文。而我認為,語文是一生的哲學,語文能立德,樹人,修心,正行。語文的終極目標是讓我們走出課本,走向社會。因此,我認為透過社會實踐學習語文方為最佳方法。

  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課內的學習,只是從紙上單純的`得來知識,而實踐方能做到學以致用,真正的將知識用在我們的人生中。用這種實踐的方式學習語文,既能加深我們對知識的理解,也能促使我們走向社會。因此,豐富的社會實踐顯然要高於課上的有效教學。至於課外的大量閱讀,也高於課上的有效教學。因為,課外閱讀能讓我們將語文當做興趣,將閱讀當做一生的愛好,讓我們一生能與高貴的思想為伍。

  然而,讀萬卷書畢竟不如行萬里路,讀書的最終目的也是將我們從書中得到的東西用到社會上。那麼實踐,便是學習語文的必經之路,它的作用便不言而喻了。從這個角度看,實踐便又在課外閱讀之上。唯有實踐,才能讓我們所學的知識真正用於對社會最有利的地方。唯有實踐,才能讓我們真正收穫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情懷。顯然,這是前兩者所不能企及的。

  《論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課內的教學,只是停留在讓學生機械的得到知識的層面,只能算得上是知之者;課外的閱讀,能將語文變成一生的愛好,可以算得上是好之者;而實踐則層次更高,它能讓學生到在社會中學習,併發揮自己作用的樂趣,可以稱之為樂之者。由此觀之,三者高下立現。因此,在我們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應該努力走出課本,走進社會,併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這樣語文的終極目標便也就達到了。

  語文是一生的學問,我希望學習語文的人們,能將從語文中得到的知識,真正用於人生中,並不斷的放射光芒!

  【點評】

  中心突出,三種途徑比較充分,言之有理,重點選擇社會實踐展開寫作,強調學以致用在語文學習上的重要性。得20分。

  語言平實又不乏優美,善於引用,引用來的文字又和作者的文字水乳交融,渾然一體,顯示出了文字駕馭能力的高超。

  此文在發展等級的“深刻”上得分較多。有些同學對高考評分標準中的“深刻”的理解有些偏差,憋著勁地要在文章中展現自己的思維深度,甚至有些同學為了達到使文章“深刻”的目的,寫文章時,在沒有特別合適的可以引用的名人的情況下,在文章中寫一句“有一位哲人曾經這樣說過”,隨後就在後面編了一句自己的話。其實,同學們需要注意的是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中的“深刻”,是高中生程度的“深刻”,沒有一位老師奢望能在批閱高卷時發現一位未來的思想家。有時候,要向魯迅先生學習,從別處竊得火來,“本意卻在煮自己的肉”。比如這位作者,能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一膾炙人口的至理名言融入到寫作思路中,有效辨析了三種提升途徑,就是一種“深刻”,是非常精彩、巧妙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