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二作文> 中秋節思鄉情作文精選

中秋節思鄉情作文

中秋節思鄉情作文精選

  思鄉,即對家鄉,以及親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思鄉情,歡迎大家參考!
 

  【中秋節思鄉情作文1】

  童年時最喜歡中秋節了,因為中秋節意味著有很多好吃的東西。那時的物質生活還相當緊張,可是人們還是非常重視幾個傳統節日,在那幾個節日裡,決不能讓自家的小孩餓肚子。按迷信的說法,這幾天吃得好,小孩以後一輩子都不會捱餓。

  我的家鄉是南方的一個小城鎮,依山傍水,風景旖旎。一條美麗的、翠竹滿岸的貢江把城鎮分成南北兩部分,有一座搖晃的索橋、一座古樸的石樁橋、一座新建的拱橋,連線南北。索橋旁有一座宋朝時的古寺,遠遠地可以看到頹破的寺頂有小灌木和盤旋的小鳥,朦朧的晚霞或晨霧。拱橋南端是城郊,緊依一座險峻的鬱鬱蔥蔥的山嶺,有寺廟藏在裡面。我從沒去過,但那裡傳來的悠遠的鐘聲總是準時的,我每天上學時七點鐘到橋邊,便會聽到鐘聲傳來。

  家鄉人的民俗觀念很重,幾個重要節日必須象模象樣的過。這幾個重要節日,一是除夕,一是端午,另一個就是中秋。除此之外,其他的節日好象都不那麼重要。

  除夕時是城鎮最安寧的時候,因為家家都在團聚。在炊煙和寒風的詩意中,在間或一陣的爆竹聲裡,青石板鋪成的街道只有少數趕路回家的人,清清泠泠的可以聽到自己清脆的腳步聲。

  端午時卻是最熱鬧的時候。周邊鄉村的人都趕著進城,觀看一年一度的'龍舟大賽。江面上停泊了無數綵船、龍舟、漁船、機帆船,主船上的鑼鼓從中午就敲個不停,激動人心。南岸邊的樓房窗戶裡、樓頂上,北岸邊灘塗上、竹林裡、榕樹下,到處擠滿了人。三座橋是封禁的,所以在北岸佔到一個有利的位置,是孩提時的我在端午節的一大樂事,當然還可以親手包粽子、煮糯米、燻菖蒲。

  說到中秋,故事最多,印象最深的是,晚上把餐桌搬到院子裡,在我家的枇杷樹下襬上,一家人各坐一把竹椅,圍著餐桌,品嚐滿桌的水果和月餅、小吃。我和弟弟嘴讒得流口水,拼命往嘴裡塞,直撐到小肚皮溜圓。父親靜靜地呷著鄉家親戚捎來的老黃酒,母親問我們學業上的事情,啟發我們怎麼用語句形容這樣的夜景。我在晚風的愜意中抬著頭看天,透過婆娑的樹葉,注目漫天的雲,巧時可以看到銀盤般的月,在雲朵間躲迷藏。相應地,時而有樹影投下,時而回復安靜的夜色闌珊。

  但實際上那樣的月夜很少見。中秋時的家鄉,幾乎總是陰天,厚厚的雲層,涼爽的秋風,難得一見暖日,更別說明月了。但這絲毫不減家鄉人的興致,提前一個月就購置好了月餅。有一種叫“羅漢酥”的月餅非常受歡迎,薄薄圓圓的,撒著芝麻,又香又甜。光景好的時候,我家買了一洋瓶的“羅漢酥”,連著一個月,我每天放學回家後,搬一個小板凳,拿一個“羅漢酥”,坐在自家院子裡看書。一個月後,中秋節到了,母親開啟輕飄飄的洋瓶,驚訝地問,都上哪去了?我會用舌頭舔著最後一隻餅留在嘴角的碎屑,眨著調皮的眼睛說,被老鼠吃了。然後母親嘆氣又好笑,對我說,你這隻小老鼠呀,出去玩吧,今天晚上沒有月餅,只好吃果子過節了。

  我總是會一蹦三尺高,好咧,有果子吃了。家鄉的果子在中秋節是最豐富的,在桌子上可以擺成琳琅滿目的一大堆,讓人垂涎三尺。

  有老鄉新從果園摘下的柑橘、臍橙和柚子,還帶著清新的氣味。柑橘是鬆軟的,慢慢地剝開吃,母親會一瓣一瓣地掰開,分給我和弟弟。臍橙如果早熟,中秋時可以吃到,切開,特別甜。柚子樹很常見,但好吃的柚子還得果園裡摘下的,象葫蘆的形狀,用手指一層層剝開,淺紅色的最好,汁多肉甜。

  當然還有棗、梨、柿子、栗子,都是家鄉特產,都在中秋上市,給中秋消夜的人們提供了最好的佐食。棗是青棗,特別甜,不見一絲澀味;梨是南方的梨,模樣不好看,但特別中吃;同樣,柿子也是南方的,和我在課本上見到的完全不一樣,類似西紅柿;栗子有兩種,一種大板慄,煮熟了可以當飯吃,另一種小野慄,用沙鍋炒熟了,用牙輕輕咬碎殼,有特殊的香甜味溢滿嘴。

  我家的沙鍋卻不是用來炒野慄的,在中秋前夕,母親用來炒花生和瓜子。我們小孩也幫忙。母親用鍋鏟翻弄鍋裡的黑沙,讓花生或瓜子受熱均勻,我一般往灶膛添柴火(炒乾果非得用柴火),弟弟給母親打扇。

  中秋除了炒花生和瓜子外,母親還會煮包穀和荸薺。包穀有一種是彩色的,紅色的、紫色的顆粒夾藏在金黃色中間,對好奇的小孩有非常大的誘惑。我愛吃包穀,卻不怎麼吃荸薺,用牙吃吐皮麻煩,用刀又怕削傷了肉。

  父親就拿起一個荸薺給我講故事,說古代有個秀才,中舉後見異思遷,想休了自己的結髮妻子,妻子知道他的心思,卻忍而不發。在中秋賞月時,秀才想賣弄文才,脫口一個上聯,“十五夜晚賞月明。”卻不得下聯,妻子就回屋裡取了幾樣果子石榴、青棗、荸薺、梨,端出來給夫君。秀才一看,立刻明白了妻子的用意,不由大慚,杜絕了休妻的念頭,以後再也未生過異心。

  過很多年後,我理解出那個下聯是“十六清早迫妻離”,總是非常納悶古人隱語的藝術。

  讀小學、中學的時候,中秋是要放假的,所以非常高興有整整一天玩耍的時間。假惺惺地裝作要幫母親做家務事,卻被母親看穿了心思,打發我出去玩。

  小的時候,總是飛跑向索橋。那裡是孩子們的樂園,加上家家都在屋裡操勞準備過節,橋上人煙稀少。我是個愛靜的孩子,遠遠站著看許多調皮的孩子快樂地佔領了索橋,分成兩方玩打戰遊戲。一方像一群猴子爬滿了橋頭的大榕樹,藏在枝葉裡,攀在樹須上,另一方從橋的另一頭或匍匐,或衝鋒,透過木板橋面進攻。雙方用嫩竹枝製成的“竹銃”或者樹枝丫做成的彈弓當兵器,用小野果當子彈,互相射擊,戰況激烈。天空中響徹了孩子們的尖叫聲和笑聲,橋面搖晃得厲害,膽大的孩子甚至用手攀住橋索懸在橋外,向小夥伴炫耀。有大人路過,會驚呼,會呵斥。其實不要緊,這些孩子都會水,橋下的水深但流速慢,掉下去也沒事。

  稍大後,中秋喜歡爬山,享受秋高氣爽和長天流雲。我爬的是郊外的兩座山嶺,沒有名字,看到有白石灰和水泥鋪在山腰上的三個字:“全封山”,是禁止打獵和砍伐的意思。山嶺上栽種了馬尾松林,那時樹還幼小,儘管密,卻沒有森林的感覺。我一般沿著山溝上山。山溝是雨水衝出來的。紅土質軟,不結實,水一衝就垮,所以有很多落差很大的斷崖,特別是靠江的一面,非常陡。

  在那樣的斷崖上長滿了低矮的灌木,在春天開放的是映山紅,秋天開放的是白色的花,很象梔子花,一樣的香。小心貓腰摘兩朵帶回去,大人說叫“馬蘭”,我很疑惑,查字典,知道馬蘭是春天開放的,象葵花。我想這種“馬蘭”有可能是方言的發音,但這樣的白花確實美麗,滿崖開遍,配合湛藍的天空、瑟瑟的秋風、靜靜的江水以及對岸大片的紅色樹葉的林子,讓人油然而生一種美感。

  山嶺的另一面向陽,要緩得多。有意思的是,這側的坡面長著大片的另一種也叫“馬蘭”的植物。我從來沒看過這種植物開花的樣子,但是在中秋節前後,會在枝頭上結滿小漿果,紫紅色的,象葡萄,但是一顆一顆長著的,掛在枝梢上,未熟前硬且澀苦,熟透後很軟,用手輕輕捏住一端,一擠,晶瑩的果肉到嘴裡了,比葡萄比果凍還要甜。我在校園門口看見有小販把它和小野慄放在一起賣,想起山嶺上有許多,就約了同學上山去摘。每人拎一個小袋子,像採茶一樣地從枝頭摘。不過也要小心,和它伴生的有一種荊棘,容易刺著人。收拾了一大袋子,一路吃一路走回去,回到家只剩半小袋,不好意思給家裡人,就坐在門口的酸棗樹下吃完剩下的。看見有一隻蟾蜍慢慢地跳過來,本要去捉,想起今天是中秋節,迷信說嫦娥仙子變成了蟾蜍,就沒去理會它。

  後來上大學,中秋節不放假,畢業後工作忙,一直都沒能在中秋回家團聚。但心裡一直惦記著中秋時的月餅和果子,惦記著索橋、山嶺和“馬蘭”。不久前回家,索橋早已被一座新的鋼筋大橋取代,山嶺上的馬尾松挺拔粗壯,鬱鬱蔥蔥地成了森林,灌木叢都不見了,當然也不可能有秋天的“馬蘭”。

  多少有些落寞的感覺,只是聽說這幾年秋天總是晴朗的天氣,中秋的月亮總是分外明亮。

  【中秋節思鄉情作文2】

  圓月,濃濃的思鄉情

  遙望星空,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星空上。多美的明月啊!卻不知為何……

  ——題記

  記得那一次八月十五前一個夜晚,我送朋友去車站。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上,路邊兩旁各種了一排樹。地上零散地鋪著幾片樹葉。在昏暗的燈光下,顯得滿是淒涼。

  再看那星空上的明月,透著層層寒意。心想嫦娥會不會從月宮裡優哉遊哉地飛下來,給我們分發幾塊月餅呢?吳剛還在砍那棵千年砍不斷的樹嗎?玉兔是否還在搗藥?在另外一個世界,會不會也有他們的親人在家裡做好一桌酒菜,靜靜地坐在餐桌前,等他們一起回家吃晚飯。

  每一次,中秋節都在他鄉度過,也不知道自己家鄉的明月是否更圓更亮;那月餅是否做得更加美味?也不曾想過,一家三口,加上爺爺奶奶,姥姥爺爺一起坐在餐桌前,一人咬一口月餅,看著幸福的一家,是何種感覺?

  輕輕地拾起一片楓葉,生怕它那已發乾的葉片被我生生折碎。低頭,聞一聞秋天的氣息。楓葉的清香中,夾雜著泥土的幽香。

  秋天來了,離家而去的葉子也該落葉歸根了。每年都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匆匆的回家,草草地吃過晚飯,便又一頭扎進忙碌中。中秋,不是應該有家的味道麼?

  春天,離家而去的葉子會在秋天回到溫暖的大地。任由風將它風化,任由雨將它吹打。風吹雨打過後,竟是滿滿的幸福。

  我懷念以前奶奶做月餅的樣子,懷念一家人坐在一起,幸福的品嚐著那秋天的味道家的味道。

  車來了,昏暗的燈光下只剩我一人。轉頭相視而笑,送對方一個短暫的祝福。便漸漸地消失在黑夜中。漸行漸遠……。

  明月,依然散發著它那層層的寒意,讓人一看便想到家,家的溫暖。

  明年的月亮,也許會更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