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感動> 感動汶川,感動中國的優秀作文

感動汶川,感動中國的優秀作文

感動汶川,感動中國的優秀作文

  感動是無邊的暗夜裡那一輪如鉤的月亮。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感動汶川,感動中國的優秀,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感動汶川,感動中國的優秀作文(一)

  5月12日下午兩點,1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襲擊了汶川,全國各地的救援隊立刻奔赴災區。隨即,無數件感人事情隨風吹進了我們的耳朵裡,催人淚下。

  看!解放軍叔叔們完全不顧搖搖欲墜的樓房,衝向慘不忍睹的廢墟,埋頭救人。沒有工具,就用雙手搬開1塊塊磚石,手破血流也無人吭聲。

  看!全世界各國都派來了支援隊,在汶川,救援工作在1個無國界的愛心中緊張地進行著。

  看!那些被壓在廢墟底下的孩子是多麼的樂觀啊!有些同學在廢墟下唱歌。互相鼓勵;甚至還有的同學在昏暗廢墟下用手電筒繼續看書;他們能夠在茫茫廢墟下保持著樂觀心態,真讓人敬佩啊!

  看!崑山、上海、北京全國的每1個角落裡,都掛上了1條條橫幅:“1方有難,8方支援”人們看到了,立刻就會將自己身上的錢投進愛心捐款箱,就連自己都吃不飽飯的乞丐們都將自己的飯錢捐了出去,也不在乎餓肚子。1件件衣服,1條條被子,1箱箱生活用品從4面8方飛向了災區。

  看!1首首溫馨的詩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為了抗震救災,首首詩句都包含著鼓勵。讀了這些詩,人人淚眼婆娑,既為災區難過痛心,又為這愛心的放送而感動。

  看!解放軍叔叔為了讓死神望而卻步,各個爭分奪秒的救人;

  看!剛被救出的小朋友就向解放軍叔叔行軍禮;

  看!爸爸媽媽們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在廢墟中受傷,都用自己的身軀擋住沉重的磚牆;

  看……

  看……

  汶川,不是4川的汶川,是中國的汶川,是我們每個人的汶川。我深深地被這場災難中表現出的勇敢、團結、樂觀而感動!

  感動汶川,感動中國的優秀作文(二)

  即將過去的二零零八年,是淚水與笑臉交織的一年;是幸福與苦難共存的一年;是留給了我無限感動的一年;是讓我終生難忘的一年。望著二零零八年即將遠去的背影,我思緒萬千。 二零零八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年初南方百年不遇的.大雪、三月拉薩藏獨份子的“打砸搶燒”、五月汶川的大地震、以及正在向全球蔓延的經濟危機……

  一次次向中國人民發起挑戰;二零零八年是振奮人心的一年:歷經考驗的奧運聖火如期在鳥巢點燃,神舟七號飛船載著中國人的夢想飛向了神秘的宇宙,我們成為第三個漫步太空的客人,中國人一次次令世界刮目相看。我自豪我是中國人!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震驚了中國,震驚了世界。美麗的家園變成廢墟,花兒一樣的生命失去了色彩……是廢墟下頑強的生命、是廢墟外不言放棄的決心,創造了一個個奇蹟的發生!災區到處可以看到奮不顧身的子弟兵,帶給我們希望的白衣天使,那些失去親人都來不及流淚又投入“戰鬥”中的災民,還有許許多多帶給我感動普通人……

  災難將全國人民的心連在一起,將全國人民的命運連在了一處。我聽過一句這樣的話:再大的災難,除以十三億,只不過是一點小小的挫折;再小的一點愛心,乘以十三億,也會成為一片愛的海洋。就像歌詞中唱的:再大的風雨我們都見過,在苦的日子我們同熬過!我們的總理說過:“大難興邦”。災難嚇不倒勇敢的中國人,災區人民在全國人民的關心和幫助下,一定會迎來霞光萬道的早晨。 我們擦去為親人流下的淚水,抖擻精神,用笑臉迎來第二十九屆奧運會。讓世界又一次認識了中國這片神奇而富饒的土地、堅強而好客中國人民。奧運健兒摩拳擦掌,賽出了實力、賽出了水平、賽出了風格。我又一次自豪我是中國人! 二零零八年將揮手過去,二零零九年已向我們悄悄走來。所有痛苦與不幸都將被二零零八年帶走,而所有成功與幸福都將永遠深深的印在我們的記憶中。我深信:向我們微笑著走來的二零零九年,將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感動和振奮!

  感動汶川,感動中國的優秀作文(三)

  詩人艾青有一句詩,“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只不過是一個孩子,沒有詩人那種偉大的境界,但這幾天,一股莫名其妙的情緒在我心裡流動,令我不自覺地惦念著那片天空,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人們。5月12日,一個令所有中國人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蒼天無情,一場大地震讓我們看到無數條鮮活的生命瞬間消失,看到倖存者失去親人後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一股熱淚衝破自己的眼睛,奪眶而出。在殘酷的自然面前,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對同胞災難中人,讓所有的中國人掉下了哀傷的眼淚。

  深夜的德陽市漢旺鎮,冷雨淒厲,悲聲四處。在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裡,救援人員發現一位教師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在他身下的是四名還活著學生,望著已經遇難的教師而哭泣。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位老師的名字——譚千秋,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譚老師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塌下的天花板,把生命留給學生,把死亡留給自己。他心中的愛,正如他的名字那樣,千秋流淌。

  在綿陽的一個援救現場,一所學校的主教學樓坍塌了大半,100多個孩子被壓在了下面。戰士們在廢墟中已經搶出了十幾個孩子和三十多具屍體。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幾乎等於送死。但幾個戰士還是要往裡鑽,這時坍塌就發生了,那幾個往裡鑽的戰士馬上被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一個戰士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這樣的催人淚下的故事,在那片天空中吹奏出一曲曲感人的樂章,而在同一片天空下,神州大地上全國民眾守望相助的悲憫情懷、以及傳遞著溫暖的行動,同樣令人觸動。災難後,我們看到平時一分錢都不放過的計程車司機們,放下手中生意,自發地奔赴災區幫助救災;我們看到生活在最底層的農民工來到獻血車前排隊,“抗震救災人人有責,沒有錢就‘出點血’。”;甚至以拾垃圾為生的老婆婆,老爺爺都要為災區捐上自己辛苦賺來的一元幾角錢……

  誰說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減弱,誰說我們的國民意志力薄弱,看看溫總理那悲切而堅定的臉容,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充滿溫情而又堅毅性格的最好體現。有了這種性格,我們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還有什麼災難不能戰勝的呢?

  動人的故事匯成河,流淌在中華兒女的心窩。這些感動,延續著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堅定著災區人民的信心,激勵著救災將士的鬥志;這些感動,是我們共渡難關的共鳴,是我們重建家園的心聲。因為有了這些感動,我們更加有力;因為有了這些感動,我們的心貼得更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