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改寫> 改寫《牧童》作文10篇

改寫《牧童》作文

改寫《牧童》作文1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改寫《牧童》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改寫《牧童》作文1

  這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這裡的人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家戶戶都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

  一顆鮮紅的太陽高高地掛在藍色的天空中,已經玩耍了一天的它熱得滿臉通紅,臉上似乎滾落下了一滴滴晶瑩剔透的汗珠。它卻依然散發著金燦燦的光芒,把天和地全部都籠罩在裡面,好像是一個圓滾滾的大火球一樣,精神依舊是那麼得抖擻,好像是一個希望能夠整日玩耍的頑皮小孩子一樣,戀戀不捨地對人們說著“再見”,慢慢地向下移動著。

  這夕陽下的草原顯得更加美麗。遼闊的草地更加濃綠,似乎是一幅生動逼真的水墨畫那樣,綠得又像是一大塊翡翠。小草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擺著自己嬌小柔弱的身軀,似乎在歡快地舞蹈。一大片舞蹈的綠草,又像是廣闊的綠色海洋中來回起浮的波浪,是那麼得和諧。

  突然,在這片原本寂靜的大草地上,傳來一陣陣清脆動聽的笛聲。那笛聲悠揚悅耳,隨著微風慢慢地飄來。連地上的綠草似乎也陶醉起來,停止舞動自己的小身體,靜靜地抬起頭來,細心傾聽著這笛聲中的每一個音符。這悅耳的笛聲時而快,時而慢,時而緩,時而舒,時斷時續的,彷彿是神奇的大自然譜的曲,唱的歌,十分動聽。只見,在草地的深處慢慢地走出了一頭老黃牛,一個頑皮淘氣的小牧童坐在老黃牛踏實的後背上,手中拿著一支長長的木笛,放在嘴唇邊上輕輕地吹著小曲兒,自己也陶醉在這美妙的笛聲之中。

  小牧童剛剛在農田中辛苦地幹了一天活兒後,終於放牧歸來。他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自己的家門口前,敲了敲木門後,一位老婦人急忙打開了門。小牧童也連忙牽著老黃牛走進屋裡,和家人們一起坐在餐桌旁吃起了晚飯,親切愉快地談論起自己這一天的所見所聞。

  吃飽了飯後,已是黃昏了。小牧童瞧見天色漸晚,又急急忙忙地出了家門,再次來到碧綠的大草地上。他現在累得筋疲力盡,連身上穿著的蓑衣也不脫,就一頭鑽進柔軟的草垛子裡,望著天空中皎潔的大玉盤似的月亮,躺在草地裡休息了。 這就是“草鋪橫野六七里,笛聲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改寫《牧童》作文2

  又是一個恬靜的夜晚,微風輕輕地吹著,草地泛起了波浪,猶如一片碧綠的海洋。深藍色的天空中點綴著一顆顆美麗的鑽石,還掛著一輪皎潔的月亮,金色的月光猶如一片片花瓣,灑在無邊無際的綠毯上。廣闊的原野在月夜的襯托下,寧靜而又安詳。

  靜靜地側耳傾聽,好像有一陣笛聲傳來,它在風中飛舞,旋轉,時斷時續,飄逸又悠揚。漸漸的,那笛聲亮了起來,遠方出現了一個小小的身影。近了,原來是個小牧童,身穿蓑衣,頭戴斗笠,手中握著一支短短的牧笛。他悠閒地漫步在草地上,吹著牧笛,還不時地彎下身子,輕輕地撫摸地上翠綠而又鮮嫩的小草。牧童在一處小坡邊停了下來,翻身躺下。那小牧童還不時地拿出牧笛,輕輕地吹幾聲,悠揚的笛聲便響了起來。那聲音像水環繞青山,像太陽緩緩升起,像百花爭相開放,像鳥兒快樂歌唱,像小魚頑皮嬉水,像微風輕撫臉龐。可愛的小牧童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

  這裡沒有家人聚集的情景,沒有夥伴嬉戲的場面,有的只是清新的空氣,皎潔的明月,寧靜的草原,輕柔的晚風與悠揚的笛聲。那剛剛吃飽了飯的牧童,連蓑衣都沒有脫下,便躺在草地上。他是累了,想躺在青草鋪成的綠毯上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愛寧靜安詳的月夜,想要靜靜地欣賞一下?仰望這明亮如水的月兒,這個小牧童的心中又會充滿怎樣的想法呢?是加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鄉村生活?還是自己白天有牛與牧笛為友,晚上有清風和明月相伴,猶如世外桃源的享受?還是什麼都沒想,就漸漸進入了夢鄉?望著躺在草地上的牧童,讓我們不禁浮想聯翩。

  這碧綠的草原,悠揚的笛聲,寧靜的月夜,安詳的牧童,彷彿是一幅恬淡而又多彩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也感受到了寧靜,感受到了自然,感受到了鄉村生活的美好與快樂。

改寫《牧童》作文3

  暖意融融的春風吹走了冬天的寒冷,輕柔的撫摸著迎春花的花骨朵,彷彿在深情地呼喚她展開金黃的頭髮。柳樹的葉子隨風飄蕩,嫩綠的柳葉尖歡快的舞蹈,一刻也不肯停歇。剛剛發芽的小草,摸上去毛茸茸的,嫩綠嫩綠的,好像還在打哈欠呢!解凍了的小河唱著歡快的歌,像是給剛剛睡醒的大地添了一條藍色的緞帶呢!

  “吱吱吱”連好久沒露過面的昆蟲交響隊也奏起了曼妙的音樂。音樂乘著春風傳進了老牛的耳朵裡,也傳進了還在熟睡中的牧童的耳朵裡。

  牧童漸漸睜開了聰慧的大眼睛,一抬頭望見了剛剛起床的太陽,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飛快地跳下床。隨著老牛“哞哞”的催促聲,匆匆地吃罷早飯,奔出屋門趕著牛兒來到了一望無垠的草場上。

  茫茫的草場之上,微風輕輕地吹著淡綠的小草,顯得那麼美好,那麼和諧。草場上,綠得可以讓你沉醉在裡面,不願意醒來;綠得可以讓你以為自己身在人間仙境裡;綠得讓你的眼球不願從草兒上移開。整個草原都是碧綠碧綠的。

  牧童走過草叢,清晨的露珠還未散盡,沾在了牧童的腿上,涼絲絲的,沁人心脾。牧童坐在草地上,拿出心愛的短笛,吹了起來。隨著手指的變化,音樂也不定地起伏,曲子悠揚動聽。婉轉的笛聲把正在吃草的老牛都陶醉了,偶爾也會;哞哞地叫,好像在為主人喝彩。

  天色漸漸地暗了下來,太陽的臉龐也漲得通紅,一點一點地往下沉,牛兒也把肚皮吃的滾圓滾圓的了。牧童收起了笛子,音樂聲戛然而止。他翻身騎上了;牛背,回到了被金光所籠罩的家中。

  牧童飽飽地吃了一頓,窗外的天邊只剩下了最後一縷金色的餘暉,顯得那麼詳和。牧童又急匆匆地走了出去,來到了寂靜的草場,這時已是滿天星星了,一輪明月也掛上天空。牧童連蓑衣都沒有脫下,就急忙躺在了綠色的草坪上。

  天上的星星一眨一眨的它可是牧童的好朋友哩!牧童望著那輪皎潔的月亮笑了笑,他看見那白色月亮嵌在滿是星星的夜幕上,顯得那麼親密無間,又顯得那樣的神秘,還有幾個黑影在上面晃動,咦?那是嫦娥姑娘嗎?牧童疑惑的想。牧童多麼想和嫦娥說說話呀!多麼想抱一抱小玉兔呀!牧童想著想著笑出了聲,彷彿這願望現在就會實現似的,想到這兒,他又吹了一首婉轉的曲子,那笛聲飄了好遠好遠......

改寫《牧童》作文4

  草鋪橫野六七里,

  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

  不脫蓑衣臥月明。

  在一片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有一個村子,十歲的桑桑就住在這裡。

  一個夏日的清晨,桑桑迎著燦爛的陽光,伴著小鳥的歌聲,帶著自己愛不釋手的.牧笛,趕著自己家的牛群,興高采烈的放牧去了。

  桑桑跳到打頭的那隻牛背上,後面跟著浩浩蕩蕩的牛群,向遠處的小山走去。桑桑在牛背上吹著暖暖的微風,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愜意極了。他又拿起心愛的笛子,悠然自得的吹奏捉。田裡的蟋蟀聽到笛聲,活蹦亂跳起來;樹上的鳥兒聽到笛聲,也一展自己的歌喉;種田的人們聽到笛聲,放下手中的活,靜靜地聆聽悠揚的音樂,臉上浮現出會心的微笑。吹奏牧笛的時候,桑桑是多麼愉悅,把他所有的煩惱都拋在了腦後。遠方吹來的風使他感到心曠神怡。抬頭望去,湛藍的天空上幾朵白雲悠閒自在地飄來飄去。幾隻鳥從空中飛過,遨遊在藍天的懷抱中。桑桑都看呆了,他回過神來,又開始吹奏起一支又一支鄉間小調來。

  到了草原上,牛兒如獲至寶,激動地撒開腿,無休止地跑來跑去,還差點把桑桑摔下去呢!牛兒囫圇吞棗地吃著青草,桑桑卻陶醉在悅耳的笛聲中。小牛不想吃草,便躲到媽媽身下吸允著新鮮的乳汁。遠處,兩頭公牛為了一件小事爭鬥起來,桑桑趕忙過去調解,這些牛好調皮啊!可不能讓他們傷著了。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夕陽西下,草地都被落日的餘暉蒙上了一層紅色。桑桑又吹起了笛子,這是號召牛群回家的命令。牛群聽到笛聲,乖乖地往主人身邊靠攏,桑桑又騎到頭牛上,往回走了。一會兒,就隱隱約約看到了幾座草房子,那就是他的家。

  吃完晚飯,天空完全黑了下來。桑桑仍穿著白天放牧時穿的蓑衣,走到草房子外面,躺到地上,欣賞夏夜田園風光。夜晚的鄉村,多多麼恬靜。白天放牧的勞累一下子散到九霄雲外。皎潔的月光下,伴隨著此起彼伏的蛙聲,桑桑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改寫《牧童》作文5

  綠草如茵的原野,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生機勃勃,彷彿是一條翠綠色的巨大地毯延至天際。

  原野上,一頭老黃牛悠閒地品嚐著青翠的小草,小牧童在舞蝶的誘惑下在原野間忽而奔跑、忽而慢慢地小心挪動……

  傍晚時分,活躍了一天的太陽,隨著一陣陣涼爽的晚風吹來,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隻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在原野與天的邊緣。興許是懸得太久的緣故,只見它慢慢地下沉,剛一捱到地面,又平穩地停住了。它似乎藉助了原野的支撐,再一次任性地在這張碩大無比的綠色床面上頑皮地蹦跳。那一望無際的原野被夕陽染得深綠深綠。眺望著原野上的夕陽,小牧童驚訝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間,那盞紅燈籠會被一隻巨手提走。小牧童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最後像只頑皮的小兔子,以一個輕快、敏捷的跳動,悄然無聲的鑽到了草叢裡,向小牧童道了“再見”。

  當晚風再次輕輕吹過,雲朵好像感覺到了晚霞的告終,天際邊,那略帶淡紅的雲也散了,他不情願的披上了黑色的紗衣,走掉了。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田野也寂靜了許多。

  突然,伴隨著一聲輕快,悠閒的笛聲輕響,靜寂的原野頓時又活躍起來。緊接著,笛聲越來越響,越來越近。循著聲音望去,只見一頭老黃牛慢悠悠的走來,原來是小牧童收工了,只見他頭戴斗笠,披著蓑衣,側坐在牛背上樂此不疲地吹著笛子,逗弄著帶著少許涼意的晚風。原野上的小草彷彿聽懂了這笛聲似的,在隱隱約約的暮色裡一起跳起了舞。笛聲穿過樹林,躍過原野,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村口,牧童白髮蒼蒼的老爺爺,翹首遠望,正等著他相依為命的小孫子放牧歸來。一老一小的出現,給涼風吹拂的原野和小村增添了幾分暖意。

  牧童和爺爺吃飽了飯,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但隱隱約約中還有幾絲月亮微弱的亮光。放了一天牛的牧童此時累極了,像一隻疲倦的小貓,依偎在柴堆上,連斗笠、蓑衣也沒脫下,抱著他心愛的竹笛,仰望著月亮,回憶著慈祥的母親,帶著美妙的遐想,在月亮的陪伴下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改寫《牧童》作文6

  太陽馬上要落山了,天空上飄滿了火燒雲。你看,那雲千姿百態,像一條巨大的長龍在天空中環繞;像紅色的大海,上面翻滾著美麗的浪花;還像一條紅色的手絹,在空中飄來飄去;更像一簇簇紅色漂亮的大雞冠花……瞧!彩霞也像一群頑皮的孩子用紅色的彩筆塗了上去;像踩著風火輪的哪吒在天空飛來飛去;那一朵朵更如火的雲霞在不停地變化著,猶如璀璨華麗的火鳳凰輕盈起舞,美輪美奐。太陽灑在雲朵上,若隱若現,好像在和雲朵捉迷藏呢!

  在彩霞映照下綠草如茵,草像是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綠色的地毯;突然,一陣風吹來,草地被風吹動著,像風唱歌,草聽著優美的樂曲,在伴舞呢,草地上有高低不平的小土坡,牛羊一會上了小土坡,一會又下來,好像給綠色的地毯繡上了白黃色的大花。這時,一陣悠揚悅耳的笛聲讓牛羊和其它的動物都吸引了過來。鳥兒扇著翅膀飛過來了,牛羊停止了吃草。只見有一位牧童頭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拿長笛,正依著一棵樹遙望草原,翹著二郎腿……

  忽然,草原上傳來一陣悅耳動聽的笛聲,笛聲隨著徐徐的晚風,變幻莫測,時而近,時而遠,時而清晰,時而模糊,若隱若現,雲絲曼妙輕舞猶如天籟,天色漸漸晚了,牧童拿著鞭子輕輕打在牛羊們的身上,牛羊們都像聽了命令一樣,召集過來,回家的路上,牧童一會兒坐在牛背上搖晃著吹笛子;一會兒又下來捉捉蝴蝶,一會兒又數羊夠不夠,一會又逗逗水中的魚兒。

  到了家門口,早已看見媽媽已經做好飯在家等著他呢!牧童的肚子早已唱起了“空城計”他奔向家,斗笠不摘,蓑衣不脫,就拿起一個饅頭,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吃完以後拿起自己心愛的笛子回到原野上,躺在一塊軟軟的草坪上聞到了青草的芳香,聽見風吹著樹葉“沙沙”的聲音,看見幾只螢火蟲飛來飛去,和皎潔的月光,看著看著,他陷入了幻想,我未來還是一個放牧的,啊?星星上有人住嗎?真想上月亮上和嫦娥玉兔玩耍;長大能成為一個音樂家嗎?想著想著,他進入了夢想,夢見了長大後成了一位名揚四海的音樂家,和嫦娥還有玉兔在月亮上玩耍……詩人呂岩十分羨慕,不禁讀起這首詩: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改寫《牧童》作文7

  清晨,陽光透過樹稍,天地間一片明亮,天空是那麼明朗,空氣是那麼清新,牧童吃過早飯,和往常一樣,牽著那頭健壯的小黃牛出去放牧。

  伴著朝陽,牧童穿上蓑衣,走出村莊,穿過田野,來到了一片原野。這是一個放牧的好地方。原野上草兒這兒一叢,那兒一簇,連成一片,好像有人修剪過似的,大多沒有沒過膝蓋,鮮嫩翠綠,一縷縷金黃色的陽光撒向剛披上新裝的草地,照耀著小草上的露珠兒,露珠兒顯得晶瑩透亮,美麗極了。草地上四處都是野花,黃的,紅的,白的,粉的,在陽光的照耀下是那麼鮮亮,那麼耀眼,給這碧綠的原野增添了不少的色彩。周圍依稀可見幾棵高大的樹木,樹上幾隻鳥兒撲騰著翅膀,在陽光的淋浴下,奏響了清晨的樂章。

  小黃牛似乎嚐到了美味佳餚,一個勁地埋頭吃草。你看它的樣子是那樣的可愛,把嘴伸了過去,輕輕一咬,滿嘴都是嫩草,抬起頭,不停地咀嚼著,上牙和下牙交錯著,一不小心,到嘴的嫩草溜了半截從嘴角邊落了下來,還沾著白沫汁。牧童拾起那掉落的草兒塞到它嘴邊,只見小黃牛把頭一擺,並不理會,嘿!真有點好漢不吃回頭草的味道。

  牧童看著小黃牛盡情地吃著草,也就不在搭理它了。自個去採野花,捉蛐蛐,玩過家家,玩累了,躺在草地上,看著天上飄過的朵朵白雲,飛過的幾隻小鳥,看累了,把草帽蓋在臉上,翹起二郎腿,靜靜地閉目養神。

  轉眼間,夕陽西沉。天邊泛起了五彩的雲朵,晚風輕輕拂過,牧童騎上黃牛,吹起笛子,那陣陣悠揚的笛聲,時斷時續,悅耳動聽,飄蕩在靜寂的原野上,不知不覺中,牧童回到了家。

  媽媽早已備好了晚餐,牧童吃飽晚飯。月亮爬了上來,閒著無事,他想再一次去回味今天放牧的樂趣,於是,拿著笛子,披上蓑衣,邁著歡快的腳子來到草堆上,馬上就躺了下來,聽著草叢裡小蟲們唱著美妙動聽的歌,望著夜空中明亮皎潔的月亮,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個畫面,陷入了無限的遐想。

改寫《牧童》作文8

  廣闊的原野上,鋪滿了青青的野草。天底下,一碧千里,但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

  牧童趕著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那些羊兒們無論走到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流,輕輕流入雲際。牧童們邊放著羊,邊嬉戲、玩耍。他們把羊群趕到了一個地方吃草,自己就在旁邊一會兒捉螞蚱,一會兒玩遊戲。就這樣,很快夕陽西下了。其他小夥伴都回家了。只有這個牧童將羊兒趕回羊圈後,又坐回到草地上,拿起笛子在晚風中緩緩地吹起來。 風中,笛聲時斷時續,時而清楚時而模糊,給靜寂的黃昏增添了幾分快樂情趣。不久,牧童的媽媽看到天快黑了,就喊牧童回家吃飯。他吃飽了飯,就已經是黃昏之後了。

  他再次走到原野上,連蓑衣也不脫,就仰面躺在了草地上,抬眼看著天上那皎白的月亮,回想著白天自己和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情景,有時玩倒立,有時翻跟斗,可真盡興呀!他放佛又聽見了那愉快的歡聲笑語,不由得沉入更美好的遐想:明天,自己和小夥伴們該玩些什麼呢?就這樣,牧童在草地上不知不覺的就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牧童(古詩改寫)

  瞧!一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草,彷彿鋪在地上似的!風輕輕一吹沙沙沙的響聲傳的到處都是。 聽!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聲聲歡快的調子逗弄著晚風,慢慢的小時在耳邊。

  早上太陽露出半邊臉的時候,牧童就拿著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著笛子,哼著小曲。快樂地在草地上奔跑,無拘無束,沒有任何煩惱。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著天上的白雲和小鳥們,嘴角浮起一絲微笑。

  吃完晚飯,太陽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來。牧童手裡拿著笛子,邁著歡樂的腳步來到草堆上,不脫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來,聽著草叢裡不知名的小蟲唱著美妙動聽的歌,抬頭望著夜空中明亮皎潔的月亮,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個畫面。

  你聽那歡快的調子又吹起來,多動聽啊!咦!怎麼停下來了,哦??原來是牧童閉上眼睛進入了夢鄉。是啊!他真的累了,就讓他聽著蟲子的催眠曲美美的睡一覺吧!

改寫《牧童》作文9

  一早兒,我就穿著便裝到鄉村去體驗農家生活,順便呼吸一下自然的氣息......

  我騎著駿馬來到一個小村莊裡,這時天還算早,但我隱隱的聽見百靈鳥在悠閒的歌唱,此時,我入迷了,陶醉了。

  聽著聽著,我來到一戶農家小院中,雖然有霧,但我隱約能看見一些。一位年輕漂亮的媽媽穿著布裙摟著自己的孩子來到門前對男孩說:“孩子,你長大了,能幹活了,把咱家的牛兒拉到山上去吃草吧,把牛兒養肥了,也好有個耕地幫手呀!” 小 牧童笑嘻嘻的說:“娘,別擔心,兒子一定會努力的,您交給我的任務保證完成!”

  說話間,天老爺不知從哪兒撿來一副黑墨鏡戴上了,天忽然下起了濛濛細雨。那位媽媽瞧了瞧天,看了看孩子,焦急地說孩子:“把蓑笠戴上,蓑衣穿上,別被雨淋病了——”話間,小牧童早已前著牛兒跑出了小院,我彷彿聽到了母親那親切的聲音。

  想著,我也“全副武裝”緊跟上牧童了......

  牧童來到山上,看見那遼闊的原野上盡是長勢茂盛的青草,嘴上不禁說:“牛兒呀,你終於可以大吃一頓了。”這時,牧童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原野上,迴盪著牧童悠揚悅耳的木笛聲,這也許是牧童耐不住寂寞,吹吹笛子結結悶兒吧!這時,風不吹了;蝴蝶不飛了;鳥兒不叫了,好像都在聽優美的笛曲呢!山上,鳥兒飛來飛去,唱著歌;蝴蝶飛來飛去,跳著舞;蜜蜂飛來飛去,採著蜜;小牧童“飛來飛去”歡笑著,歌唱著......

  時間點點滴滴過去,牧童牽著飽餐一頓的牛兒興高采烈地回家了。回到家中,他媽媽早已準備好晚餐慰勞小牧童了。小牧童大口大口的吃著飯,心裡美滋滋的。吃完晚飯後已是黃昏,小牧童來到草地上,聽見蛐蛐在叫,連忙打著燈籠尋找起來。微風吹過,樹木和小草隨風飄動,讓人清爽極了。此時此刻,我也陶醉了!

  小牧童玩累了,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草地上欣賞月夜的美景。突然,他不動了,眼睛凝視著月亮,手中的木笛放在胸口上,用手託著腦袋,好像在沉思什麼。也許小牧童在想: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回報媽媽的養育之恩。我也沉思了許久許久......

  我是多麼嚮往和羨慕小牧童的生活呀,他的生活真悠閒啊!

改寫《牧童》作文10

  青青的野草在黃昏的餘輝中左右迎風晃動著,晚風像一張無形的手,溫柔的撫摸著人們的臉頰,那麼愜意、閒適,一望無際的田野是一片綠色的海洋,青草晃動,好像波濤滾滾,給人無盡的遐想。似乎頃刻就被這一片無邊無際的綠所吞噬。

  忽然,一陣活潑、悠揚的笛聲從遠處傳來,聞聲不見人,慢慢的,草叢中隱約露出牛,牛的身上橫坐著一個小牧童,戴著斗笠,披著蓑衣,那麼可愛,他吹著笛子,笛聲曼妙,清脆,有時,牛也叫那麼一兩聲,好像也聽懂了什麼似的,它也像一位詩人,也被這景色所迷醉,呤上幾句詩。晚風也唱起“呼籲——”的歌,真是“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啊!我笑著想。

  只見牧童回了家,吃飯去了,這時,黃昏被夜趕走了,天暗了下來,只有那幾顆鑽石似的小星星,鑲在“黑玉石”上,呀!那是什麼?月亮!一輪金黃色的明月微笑著站在黑藍色的空中,像一位貌若天仙的公主似的,田埂上幾棵枯樹好像幾位風燭殘年的老人。

  這時,牧童早已吃完飯了,快活的來到田埂邊,打了個哈欠,懶懶地倒睡在那長滿野草的小丘上,他連斗笠和蓑衣也不取下,望著月亮,那麼美麗、皎潔,他可能想月亮上有什麼呢?是不是真像大人說得那樣有嫦娥和玉兔嗎?遠處的幾處老鴉沙啞的叫聲打亂了他的思緒,只見遠處的幾個大草垛,多像無數個穿著篷篷裙的小人在優美的輕歌慢舞,牧童想著想著,睡神來了,他有了幾絲睡意,但他仍用手緊緊的握著笛子,努力睜開雙眼不想錯過這美麗的景色,他還是睡了,睡得好香,還有呼嚕聲,月亮望著這個可愛的孩子,生怕他受冷,為他小心翼翼地掩上一縷月紗………

  望著這難得一見的景象,心裡有作詩的想法,回到家,我忙找來筆墨紙硯,大筆一揮寫道:

  牧童

  草鋪橫野六七里,

  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

  不脫蓑衣臥月明。

  呵!好一個可愛的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