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改寫> 聽《億以上數的改寫》有感範文

聽《億以上數的改寫》有感

聽《億以上數的改寫》有感範文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上午第一節課前往四(9)班聽了鍾老師上的一節數學課《億以上數的改寫》,聽後有這樣一些感受:一是老師的課備得細(大概昨天下午放學時事先給老師打了招呼,老師認真、精心做了準備),教學流程設計清晰,知識內容講述透徹,改寫方法講解明瞭,學生練習訓練有效,沒有過多、刻意的裝飾,卻課如其人:樸實;二是學生的表現讓我感動於這個班的兩位老師近一個月來付出的努力,這是本學期剛組建的一個新班,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學習程度參差不齊,然而當我走進教室,學生用掌聲表示了對我的歡迎,很真誠,課堂上,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挺高,專心的聽著,認真的想著,積極的說著,並有一定的遷移學習能力。聽後也有些思考,並和鍾老師的設計做了個比較,希望老師們都來參與討論、交流。

  關於複習鋪墊

  鍾老師的設計:出示 250000=( )萬 70450≈( )萬

  2040000=( )萬 286760≈( )萬

  指名學生回答,並分別說說怎樣進行整萬數和非整萬數的改寫。

  我的思考:這樣的複習鋪墊在這節課是需要的,它能引導學生在回顧舊知的基礎上遷移地學習新知,但這樣的呈現方式似乎缺少了一些思考力。聽後,我稍稍把複習題做了些變動:把下面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 250000 70450 2040000 286760 改寫後再讓學生比較兩種數(整萬數和非整萬數)改寫時的異同。目的有三:一是考察學生能否正確寫“=”“≈”?是否改寫上單位“萬”?能否正確區分並掌握每種數的改寫方法?二是希望在比較中提高學生的思考力、判斷力,為學生的正遷移學習打下更紮實、有效的鋪墊;三是這節課要同時學習整億數、非整億數的改寫,數學教學在講求分散難點的同時,不能忽略了知識的系統化,即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感知、認識和把握。

  關於新知學習(整億數的.改寫)

  鍾老師的設計:出示:人類用最大的望遠鏡可以觀測到天空中1000000000顆行星。讓學生讀出這個數,說說這個數有什麼特點?怎樣把它改寫成用“億”作單位?

  我的思考:值得肯定的是,老師將枯燥的數賦予了一定的現實意義,學生更為感興趣。但我覺得整億數的改寫並不難,學生是能進行自主遷移學習的,老師不必死死牽著學生走,卻可在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意願、學習慾望上多做些思考。聽後,我的想法是:出示下面幾組資訊:1、人類用最大的望遠鏡可以觀測到天空中十億顆行星。2、海王星距離太陽大約四十五億千米。3、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有十三億多。首先讓學生寫出這三個數,然後說說在寫的過程中有什麼感受(如:0特別多,寫起來麻煩,容易漏寫或多寫0等),思考:這些數有什麼特點?你能想到更簡潔的表示方法嗎或你有沒有辦法使別人一看到這個數就能很快讀出這個數?最後讓學生自己得出整億數的改寫方法。我想,如此更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使然。

  關於學生數感的培養

  我的思考:數學課程標準中關於數感的解釋中有一條: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在求近似數的過程中,不少同學並沒有按照老師交給的方法(四捨五入法),具體是一找(找萬位或億位)二看(看千位或千萬位)來改寫求近似數,而是憑自己對數的大小的感知來改寫。如235000000 284000000兩個數都在2億和3億之間,學生一讀發現235000000更接近2億,284000000更接近3億,馬上判斷235000000≈2億 284000000≈3億.因此,我們在交給學生基本方法的同時應注重學生數感的培養,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學習,讓不同的學生真正得到不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