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分享> 有關分享的作文合集7篇

分享的作文

有關分享的作文合集7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分享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分享的作文 篇1

  早春二月,殘冬已過,我想,這時的郊外一定是春樹萌芽、流水淙淙的景象吧。週末,我的媽媽和系裡的同事去美麗的桃花島踏青也帶上了我。

  還沒等船靠岸,我彷彿就聞到了美麗的桃花的香味。聽我的媽媽說,桃樹是先開花,然後再長葉子的。島上的美麗的桃花已經陸陸續續地開了一些,雖然談不上春花萬朵,但也別有一番景色。盛開的美麗的桃花,一簇簇的,像害羞的春姑娘的臉頰一樣粉紅,淡黃色的花蕊,一絲絲的,像春姑娘的眼睫毛一樣好看。有的美麗的桃花還在含苞待放,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這些花骨朵兒像春天的眼睛、又像春寶寶的小手一樣稚嫩可愛。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隻小蜜蜂,在這春色蔚然的花叢中快樂地暢遊著。

分享的作文 篇2

  生命因有愛,才有幸福——題記

  我從來沒有刻意地追求過幸福,也未曾有過對幸福的內涵冥思苦想過,因為我認為只要細心感悟生活,生活中處處有幸福。

  清晨,精神百倍的下樓,高高興興的上學去,剛出門,暈,又是雨天,不得不老天變臉的快速,滿怒火的我衝回家拿了雨傘,心理盡不爽,今天的體育課又泡湯了,中午又不能回家,要在食堂吃飯哪將是一件痛苦的事,心裡的抱怨使我臉色難看。

  剛出小巷,一幕幕溫馨,幸福的鏡頭出現在我的眼前。

  鏡頭一

  雨中突然聽到一陣哭聲,向聲音出望去,一個揹著大書包的小男孩,匆忙趕去上學,走的太急滑到了,路旁早點攤上喝豆漿的阿姨趕緊撂下碗,扶起小男孩,用手帕擦拭去小男孩身上的泥水,眼裡盡是關心與愛護並叮囑小男孩路上小心,不要再滑到了,我看到這一幕,早上心裡的不快被這和諧的情景感染了,心裡舒暢多了。

  鏡頭二

  路上,一位三十多歲的年輕媽媽,因為雨天,不得不跳下腳踏車,推送著後座上的女兒去上學,慢慢的行走在擁擠的人群中,帽簷上雨水滴答,順勢流淌到媽媽的髮梢上,溼了,分不清汗水雨水。看到這,我想當年,媽媽從幼兒園到小學,不也是這樣推送這著我去上學嗎?我想在有雨的天氣裡,媽媽也是和眼前的年輕媽媽一樣一身泥水的送我去上學,看到這我才知道原來這惱人的雨天中也可以有溫馨和幸福啊,

  不覺中我到校了,心裡早沒有剛出門時的煩躁,因為心情好轉,我上課上的特別認真,語文課上老師佈置一道作文題,“分享”要求寫一篇作文,看著這作文,我若有所思,我寫下了“分享幸福”雨中的情景,讓我體會到和諧幸福的內涵,分享到別人的和諧幸福,更讓我體味到,仔細的體味生活中的美,自己也會美起來。

分享的作文 篇3

  我是一棵大樹,同其他不太幸運的小夥伴們一樣,被栽到了一個花盆中。那時,我僅僅是一個樹苗。

  我開始伸展,拼命的從土中汲取養分,水分,貪婪的吸收著太陽給的光和熱。對於身旁一切,像是與我沒什麼關係似的,每天干著同一件事,就是長啊長。那時,內心彷彿有一種聲音,他提醒的觀察這個世界,但我,好像被一點小困難嚇倒了,把這個聲音,拋到了腦後。

  一天天地,我慢慢長大,終於,在不經意的一天,我發現自已的根動彈不得了,原來,我已經碰觸到了花盆的底部。我開始觀察這個世界,開始尋找自己內心的聲音,可是再也聽不到了,怎麼辦呢?我失望,沮喪,就這樣,我在幾天的時間裡,消瘦了。

  在某一天,我看到了一行字:既來之則安之。好吧,如果是命中註定的,那我就在這花盆裡努力生存下去吧!

  很快,我發現我錯了,我和其他小夥伴一起被搬運到了城市。原來,我們所在的並不是一個花盆,而是培育樹苗的地方。

  在城市裡,我們呼吸著略微有點不新鮮的空氣,不過還好,我們還能好好呼吸,本來淨化空氣救是我們的職責嗎!

  過了倆天,我驚奇的發現,自己的身上被掛了一個袋裝的東西,據說,那時營養液,可以讓我們長得枝繁葉茂,果然,靈驗了,那一年,我長得很快,身體也變得強壯了些。我本以為好日子會這樣持續下去,可是,我又錯了……

  第二年早春,我們換上了新的營養液,而這次,我絕望了。剛開始,我只是覺得自己比別人少長了一點,再後來,我發現自己乾的活愈來愈少,樹葉也慢慢變黃了。

  後來我才知道,我們這一批是變質了的營養液,他不在能滋潤我生長,而是慢慢腐蝕我的身體,腐蝕我的根。

  我想,以前的小夥伴會同情的,幫助我的吧!我像它們說明了我的境況,可誰知,它們卻說:“我的營養液是好的就行啊!”“聽說這次的營養液是管兩年的呢,也不知道來年早春會不會換”我擔心著,請其餘小夥伴幫忙分析種種情況。

  “還是不換的好!”“是啊,只糟蹋你們就好,千萬不要糟蹋到我們”

  我近乎絕望了,每天在這個昏暗的地方,無助的呻吟著。

  “啊!有沒有人能聽到我們無助的呻吟!”

分享的作文 篇4

  我們校園的門口有幾棵桂花樹,我非常喜歡它們。

  桂花雖然沒有玫瑰、牡丹、梅花、荷花等美麗,但你仔細靠近聞一聞,就會聞到一陣濃濃的清香。

  春天,桂花樹偶爾也會開花。這時候的葉子全都是綠色的,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桂花樹再炎熱也會開一些少量的花,只不過這些花比春天的要大些,比秋天的要小些。

  秋天,是桂花開花最茂盛的季節,不過,你還是要從樹葉裡找細花。當所有花開放時,就如同天空上的星星一樣,密密麻麻。秋天,也是桂花最香的季節,正所謂“八月桂花香。”我經常到桂花樹下聞香味。

  到了大雪紛飛的冬天,桂花樹就只有一樹葉子了。

  桂花有很多作用,透過加工可以做成酒、香水、糕、餅等等好多東西。

分享的作文 篇5

  那天和幾個朋友一起去玩,其中一個朋友帶著兩歲的兒子。

  天氣又悶又熱,大家都出了滿身汗。玩了一會兒,朋友想讓她的兒子喝點板藍根水,就拿出水杯,把事先備好的板藍根水往兒子嘴裡塞。可是,孩子不喝,一個勁地往外推杯子。這時,另一個朋友裝著“強搶”的樣子,把水杯奪過來,虛張聲勢地往自己的兒子嘴裡塞,一邊眼睛盯著這兩歲孩子,一邊還誇張地說:“讓哥哥喝了,讓哥哥喝了。”果然,孩子被逗得有了喝水的慾望,撲上去搶過來咕咚咕咚喝了幾口,隨即就又低頭玩耍去了。

  朋友嫌兒子喝得少,就又故伎重演,拿著水杯喊著兒子的小名:“快點喝,快點喝,不然我給哥哥了。”那小哥哥在大人的眼神示意下,也積極配合著:“我要喝!我要喝!”邊說邊假裝把杯子放在了嘴邊。小傢伙立即趔趔趄趄跑過來,搶奪盃子,然後抱著杯子走開了,一夥人爆發出得意的笑聲。孩子再也不丟下水杯,有一下沒一下地喝著水,生怕別人再搶杯子。

  這樣的情景,我想很多人都遇見過。為了讓孩子多吃點、多喝點,大人經常採用這種辦法,而且往往很有效。這是我們普遍認同的、簡單易行的、立竿見影的一種“教育方法”。其實,細想想,這是一種錯誤。這種行為無疑是在誤導幼稚的孩子,是在無形中告訴孩子:東西不能與別人共享或分享,要獨佔,即使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也要霸佔住。在孩子還是一張白紙時,就無意中灌輸著這種思想,那自私二字就會根深蒂固地刻進他日後的言行中。

  不想說那麼高深的道理,也不想說很多憂國憂民的話,但是還是忍不住想:一個國家的命運、一個民族的素質就是掌握在母親的手裡。做家長的,還是多學學教育孩子的方法,多想想怎樣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同時,也是在為國家和民族培養人才,為社會培養人才。

  我想,遇到類似剛才的情況了,我們是不是這樣處理:當著小傢伙的面,喊過來小哥哥,認真地讓他喝幾口水,然後告訴小傢伙,板藍根水很好喝,你看哥哥喝得多香啊。喝了還可以祛火呢。或者安排做遊戲,把板藍根水作為獎勵,誰贏了就喝幾口水。讓他和小哥哥一邊遊戲,一邊共同享受喝水的'快樂。這樣的話,孩子是不是既喝水了,又學會分享和合作了?

分享的作文 篇6

  在一個人的成長道路上,會發生許許多多的事情,或甜或辣,只要找個人與你分享,快樂會趨於無限多,煩惱也會化作一陣輕風。這是生活教會我的。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姥姥是個慈祥的老人,她總是快樂地為人處事。記得每年秋天.石榴剛收時,我總會趴在幾乎與我齊高的茶兒上,眼巴巴地看著那排被姥姥放得整整齊齊的紅紅鼓鼓的大石榴,饞得直流口水。但姥姥卻把又大又紅的送給鄰居們,只給我那些小小的。我氣得鼓著嘴,翻著白眼,不理她。這時,姥姥就會抱起我,點點我的鼻子,笑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哦,原來把好東西與人分享,大家都快樂,自己才會更快樂。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陶陶是我上小學時的好友,我倆成天“黏”在一塊兒,每次上學都會分享許多零食。一次我值日,因為“翫忽職守”被罰清掃清潔區。正當我悶悶地對著這個“重任”一籌莫展時,陶陶揹著一個大號掃把蹦到我面前,“義正詞嚴”地說:“有福有享,有難同當。鑫鑫,你不夠義氣哦!”結果,這個“重任”就被我倆聯手擺平了。噢,原來有人分擔,煩惱這麼快就會消失。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上了初中,我成為一名共青團員,在團支部的組織下.我們進入社群進行義務清掃。面對一牆的“白色風暴”,我拿著小刀奮力“搞敵”,一不小心,“掛了彩”。正當我對著血染的手指哭鼻子時,灰頭土面的小銘為我講起了熟石灰的化學變化過程,逗得我忘了哭泣。後來總結這次活動時,聽著人們誇讚我們的話語,想著勞動過程中的笑語,我樂得嘴都合不攏了。小銘過來咬耳朵:“這就叫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說著還指指我負傷的手,我會心地笑了。嗯,其實在把快樂贈與別人的同時,自己也這樣快樂。

  生活的點點滴滴教會我分享的真諦:“眾樂”讓“獨樂”趨向無盡多,“有難同當”使煩惱化作一陣輕風,“贈人玫瑰”讓自己的身心縈滿“餘香”。真的,學會了分享,一路的酸甜苦辣也可以變得精彩!

分享的作文 篇7

  我對我的老家印象非常深刻,最讓我記的清晰的是老家四季的橙子樹。

  春天,橙子樹開始發新芽,這些嫩綠的小葉芽調皮地從樹枝裡鑽出來,一眼望見了這美麗的世界,它們歡樂地向我們招手,跳躍,一會兒又晃動著它們的小腦袋,好像在向我們讚美自己:“我又穿上一件新衣服了,瞧,我多漂亮呀!”春雨沙沙地下著,從這些調皮的小綠葉中冒出一個個白胖胖的小花蕾,花蕾長得很快,不幾天就開花了。花兒一開,清白的花瓣就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美麗,那濃郁的花香不時招來幾隻小蜜蜂,它們在忙碌的傳粉,採蜜。一陣微風拂過,花瓣片片落下,好像大雪紛飛,又像鵝毛飄揚。慢慢的,在花朵的底部,露出一個個小玻璃球那樣大小的淺綠色的果實,這就是小橙子。

  夏天到了,嫩葉漸漸長大,顏色逐漸變成深綠。葉子越長越多,一片一片地增加著,密密層層地擠在一起,幾乎看不到樹枝。小橙子不甘落後,也慢慢長大了,一個個圓溜溜,皮青青的,高高地掛在枝頭。

  轉眼夏去秋來,橙子已經熟透了,那一個個橘紅色的橙子夾在樹葉裡,十分耀眼,很遠也能看見它。摘一個嘗一嘗,酸酸甜甜,好吃極了。

  不知不覺,冬天來到了,西北風呼呼地吹,許多樹木落光了葉子,但是老家的橙子樹卻像蒼翠的松柏,永不失風色。它頑強地與風雪搏鬥,保持常青的綠色。

  我愛我的老家,更愛老家的橙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