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二年級作文> 相遇高中二年級作文

相遇高中二年級作文

相遇高中二年級作文

  喜歡在傳統美學的通達中找到現世生活的共鳴,自己雖不能完全理解,卻也敢寫下對孔子的思想過於生硬和藻飾的純個人主義的泛泛之談——泛泛之談——

  “仁”、“義”從行動事實來看像是兩個廣義並且抽象的概念,但“義”較於“仁”來說卻又是相對狹義的概念。這本身並不矛盾,它們之間不僅具有“仁”對“義”的追源解釋。“義”的觀念是形式的觀念,“仁”則是對這種觀念的具體申發和闡明,這也揭示了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為規範所依據的道德準則。通俗地說,“仁”成為為什麼要“義”的原因,深入到人性美的範疇。而這裡我提到“忠”、“恕”,作為“仁”、“義”的一個基本部分,為什麼要專門提到它,因為它是能夠淺顯地由自然人性過渡到人際關係準則的一個具體體現。“己之所欲,亦施於人”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意在推及仁愛,折射出“播撒與分享”的現代責任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更強調尊重他人的獨立人格——忠恕之道的核心在於將心比心地對待他人,這就對我們的`個人素質和人格修養提出高標準、嚴要求,剛好契合了“仁”、“義”對己、對人,於內、於外自我教養並廣泛應世的思想核心。總的來說,孔子是老子之後用更和善貼近的目光著眼於現實倫理提出廣為人接受的道德條目的最偉大的思想家。

  我一直將“知天命”視作孔子最高智慧的體現,也是孔子在略顯狹隘特色的民族觀念中觸及到的最深刻的哲學層次。雖然被帶上了強烈的政治色彩,它還是體現出了一種超脫凡俗的坦然。在經過長久的學習和一系列繪聲繪色的人生體驗之後,經過他“四十而不惑”之後,他終於到了這個最恰當、最剛剛好的年齡,與人的發展規律相吻合,明白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他把宇宙外在視作不可逆的條件和因素,不計成敗地,做他知道應該做的事情——他在“能夠做什麼”和“應該做什麼”之間找到了一種哲學和詩學的平衡——即使“我”所推崇的大道無法實現,但“我”仍為自己的精神歡呼,為事物的內在價值歡呼,為“我”無法見到的民族光明前途歡呼。從這個角度來說,只要精神的堡壘不垮塌,追求的信仰不歇止,孔子就永遠不會失敗。也正在這時,孔子才算真正意義上地完成了從“知者”到“仁者”的轉變。

  僅憑一個人,一個時代,創造出中華文化的靈魂所在,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我多麼希望自己能踮踮腳,觸到雲端上那個白髮老人的平靜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