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基地阿西莫夫讀書筆記

基地阿西莫夫讀書筆記

基地阿西莫夫讀書筆記

  基地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大師,世界三大科幻小說大師之一,機器人小說大師,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著名的“機器人三大定律”的提出者,等等,說不完,一起看看下面的基地阿西莫夫吧!

  基地阿西莫夫讀書筆記【1】

  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是美籍猶太人,兒童時代離開故土俄羅斯去了美國.青年時代攻讀生物化學,此後他投身寫作,併成為世界上最多產的作家之一,聞名遐邇,為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誌”,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暢銷雜誌.

  早在本世紀50年代就以創作撰寫科幻小說和科普讀物而蜚聲文壇.他那非凡的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不斷對虛構世界和真實世界的新探索,以及他所取得的成就和名望,為他的作品贏得了廣大的讀者.他的著作題材廣泛,涉及科學、歷史、語言學理論和科幻小說.他異乎尋常的想象力同時贏得了成年人和兒童的尊敬和佩服.阿西莫夫的作品之所以受到歡迎,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書通俗易懂,妙趣橫生.在他的書中,科學不再是深奧的、難以理解的東西,只有你靜下心來,認真讀下去,就能一步一步地進入科學的殿堂,領略科學的迷人魅力.《基地》、《機器人》 等系列是阿西莫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這些看似各自獨立的故事,相互貫串起來,竟是一部俯仰兩萬年的長篇史詩!阿西莫夫特意將科幻場景巨幅拉大,在全銀河的背景下架構他獨有的科幻世界、由銀河帝國的興亡史來討論人性與政冶、經濟、軍事等文明要素產生的互動影響.這種宏觀視野使他的作品處處閃動著關懷人類未來的筆觸,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侷限.

  在他剛開始寫機器人小說時,機器人學尚未發展出來;等到這門科技發展得相當有成果時,幾乎每一本有關機器人學發展史的書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說與他發明的“機器人三定律”.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阿西莫夫不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更是世界聞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達百七十餘本,內容廣及科學類的數理化、天文、生物、醫學,還涉及文學、宗教、史地等.如此淵博的學識使他的筆下世界具備了奇幻的想像與高度的預言性,阿西莫夫以真確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雜進偵探與推理的小說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絃,讓人不忍釋卷.

  基地阿西莫夫讀書筆記【2】

  我這人也不是什麼瘋狂的科幻迷,只是幼稚地以為我這種理工科學生如果喜歡文學的話,首先必然是科幻作品。看過的科幻並不多,《基地》三部曲卻看了兩遍。第一遍在美國,借了圖書館的英文版本,當時就看得很爽。當時以為自己完全看懂了,可當我第二次看中文版本的時候才發現當初的很多印象並沒有在書中找到。語言啊,還是限制我們欣賞世界優秀作品的一大障礙。

  回到小說本身,我不想說太多,幾點印象。

  一,阿西莫夫的代表作,科幻經典裡的經典,經典到已經超越了科幻的範疇,成為一部描述人類歷史向未來的投射的鉅著。所有經典的文學作品的共性是超越文學形式的限制而成功的描述人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基地》值得任何品位、任何對人有興趣的人閱讀,而且一定會被其一針見血的睿智所折服。

  二,《基地》三部曲並不是特別長篇的小說,三本加起來也不比一本很厚的長篇小說更多。可作者卻能夠極其精闢地又全面地向我們展示了人類一段一千年(其實只有四百多年)的宏偉的發展史。沒有多餘的廢話,只有精煉、簡潔卻到位的描寫。儘量精簡對科技部分的描寫,沒有任何賣弄炫耀的地方。所以讀起來非常順暢,即便是英文的版本我也是花了幾天時間一口氣讀完的。讀完後大呼過癮。

  三,學術大師哈里.謝頓的心理史學(這是中文譯本的翻譯,我倒覺得翻譯成歷史心理學更準確一點)是作者一個極其精彩的創造。It is so amazing! 太喜歡這個概念了。用高深的數學和統計的方法描述並預測一個由很多人構成的群體的心理和行為。有點類似與社會心理學,卻又完全不一樣,因為是建立在一個非常嚴謹的數學理論基礎之上的。

  a,要想成功的實現預測,物件必須是一個由很多人構成的群體,該學科不能預測一個隨機性極高的個人的行為,而只能針對群體。人的數目越多,準確性越高。如果有超過一個星球上的人的群體的話,則可以極精確的預測,比如謝頓就可以預測整個銀河系在未來超過3萬年的時間內發展的程序,準確度大道90%以上。

  b,被預測的群體不可以知道心理史學對他們的預測是什麼內容,否則就會因此而產生對應的`心理變化,歷史的程序就會出現偏差。而實際上正是利用這一點,謝頓透過對全部人類的心理的小而微妙的影響,實現了徹底改變人類命運的偉大理想——在他死後一千年的歷史。

  c,心理史學理論最基本的假設之一就是人類對於各種刺激的反應恆定不變。換句話說,人性是永遠不變的。所以人類的歷史是一個一遍一遍不斷重複的歷史,儘管形式、方式上會有變化,儘管技術不斷更新迭代,但是人性永遠不變,人類的程序無法阻擋。

  也許這些概念對很多人來說都太無聊了,可我卻覺得這是值得為之興奮的東西。這和我從事的投資職業也有關係。交易行為正是一個虧損和賺錢不斷重複,人性不斷重複的地方;是一個個體行為高度隨機而群體行為非常具有預測性的場所;也是一個存在無窮正負反饋的地方,就是說任何已知的預測都會高效地作用於交易群體的心理,而導致預測結果必然不能完整實現。所以如果謝頓能把他的理論應用在證券市場的話,他可以成為藐視一切股神的股神!想想這個idea就讓人興奮啊,這也是我一直夢想的理想境界。雖然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但是即便只是能夠粗略的懂掌握心理史學的一點皮毛,就已經能夠笑傲江湖了。

  四,《基地》三部曲之後,作者又前前後後寫了8部相關作品,完成了一個11冊了系列。我頓時感到無語了。新增的內容估計是基於《基地》的成功之後應多多少少有“應讀者要求”補充的意思吧,還引入了和機器人的感情故事,總之和原三部曲有所不同。8本,是一個很有分量的閱讀量。等我醞釀好了情緒再開始新的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