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西遊記前五回讀書筆記700字範文

西遊記前五回讀書筆記

西遊記前五回讀書筆記700字範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遊記前五回讀書筆記700字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西遊記前五回讀書筆記700字範文1

  在《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中,讀到白骨精欺騙了唐三藏後,我對此很有感觸。

  我們有雙眼睛,它可以帶我們看整個世界。而在有些時候,我們的眼睛就像被蒙上一層布一般,分辨不清事和物。通常都是自以為看清了,看明瞭,回過頭來卻總是發現自己其實仍在迷茫之中。被人麻痺,麻痺思維、大腦;謬論控制著大腦,那時假的已化為真,就看不清事物,看不清現象,看不清社會,看不清世界了。

  眼睛,是明澈的。造物主賜予我們眼睛,讓我們看的不僅僅是這個世界,還有那恆定,不變的真理。白骨精陰險狡詐,矇蔽唐三藏的雙眼,使他看起來妖是人,人亦是妖;使真理在他眼裡是謬論,而謬論卻化為了真理。甚至連真理與謬論也無法明辨了。

  在這個世界上不僅僅唐三藏被如此矇蔽,還有許多人,甚至我們每個人都有過被矇蔽的經歷。

  三國時期,曹操百萬雄兵,與劉備孫權抗衡。本勝券在握,卻被離間計所矇蔽,一時糊塗錯殺蔡瑁、張允二人,又被龐統所矇蔽,鐵索連環,最終導致火燒戰船敗走華容道。

  事物有真假之分,凡事必有其表象。白骨精所變人是其表象,只是她的表面現象,只能矇蔽認識表象的人。表象就如一層薄霧,只有撥雲見日,看到內在才行。我們每天都在表象的世界中,表象好似無數披著羊皮的狼。

  白骨精是用表象欺騙他人的,而在社會上,我們更多的人卻是用表象偽裝著自己,虛假的活著,我們為何不能撥開這層虛假的偽裝,去嘗試發現事物真實的實質,褪去其偽裝。

  在謬論壓制真理時,在表象壓制真實時,我們是無法去做出真確的抉擇。

  既如此,則需仙人指路,孫悟空正是如此,擁有著火眼金睛,看透妖魔鬼怪。他看透的是善與惡,是正確與錯誤,是真理與謬論。火眼金睛,是我們每個人想要擁有的,必須擁有的。

  看清世間一切,不被謬論所麻痺,不被表象所迷惑。不再讓世上每天上演著皇帝的新裝如此的假戲,是我們每個人該做的。

西遊記前五回讀書筆記700字範文2

  大家都讀過中國的四大名著吧。《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當然,我十分喜歡,印象深刻的名著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寫的《西遊記》。《西遊記》是一本古代的神魔小說。小說中的人物性格寫的鮮明,讓讀者一讀就懂,如豬八戒小說中的《偷吃人參果》這個故事說明了八戒十分貪吃的性格。

  記者最吸引人的部分肯定是內容,內容主要以孫悟空,唐僧,沙和尚,豬八戒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比較出名的故事有《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

  一讀就讓人如痴如醉,流連忘返,我覺得這本小說最好看的一篇是《三借芭蕉扇》,他講了孫悟空,唐僧等四人來到了火焰山,要過此山就要用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去火焰孫悟空第一次借芭蕉扇,因之前害了鐵扇公主的兒子紅孩兒而被鐵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到了很遠的地方,把它扇的無影無蹤。

  第二次孫悟空找到了靈吉菩薩,靈吉菩薩就給了他一顆定風丹,孫悟空吃了下去,又像鐵扇公主來借芭蕉扇,鐵扇公主用芭蕉扇扇走了孫悟空誕生悟空吃了定風丹,鐵扇公主見它絲毫不動,就趕緊關閉大門。孫悟空變成了一條小小蟲子,爬進了鐵扇公主的茶杯,結果鐵扇公主的肚子被他打的十分疼痛,鐵扇公主把假的芭蕉扇借了他。之後孫悟空用扇子扇了幾下,沒滅火,反而還把火扇得更大了。孫悟空這才知道自己被鐵扇公主的陰謀詭計給騙了。

  第三次孫悟空變成了鐵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但最後還是被真的牛魔王給識破了。最後哪吒把牛魔王收復了鐵扇公主見此請就把芭蕉扇給了孫悟空,孫悟空就扇滅了火焰山的火焰,並把芭蕉扇還給了鐵扇公主然後繼續前往西天了。

  這個故事裡,孫悟空永不放棄的精神讓我十分佩服。這本小說只要看了其中一個故事,就忍不住想看其他的故事,把整本小說讀完,這本小說可真是中華文明寶庫中的一顆流光溢彩的明珠啊!

西遊記前五回讀書筆記700字範文3

  《西遊記》是家喻戶曉的古典名著,也是學校這一個學期重點讓我們閱讀的一本好書。今天,我就來談談對唐僧的二徒弟——豬八戒的一些看法。

  豬八戒也叫悟能,他手上有威力巨大無比的九齒釘耙,但他最大的不足就是實在是太懶散了,而且,他還是一條“大饞蟲”!在《西遊記》中,關於豬八戒的懶和饞有兩個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例子。

  一是在收了沙和尚為徒後,唐僧師徒三人來到一戶人家歇腳,豬八戒不等唐僧開始用膳,便把飯大口大口地囫圇吞下肚去,他一連“消滅”了好多碗米飯,吃飯時十分的“認真專注”,連頭都不抬一下。他這一頓飯,將那戶人家的糧食“打掃”得連一粒米粒都沒剩下來,可他卻說才半飽!他的饞真是令人生畏呢!

  還有一次,孫悟空命令豬八戒去巡山,豬八戒心裡不高興,竟不顧師傅的命令,用九齒釘耙挖了一個“地下旅館”,躺在裡面連聲叫到“舒服!舒服!”,而且還變本加厲地睡著了!他還真是一個會偷懶的傢伙!

  從豬八戒的這些小故事中,也反映出了人本性中的懶、呆、傻、饞和貪婪,我們中的一些人在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豬八戒的毛病。

  我有一個小學同學,非常貪玩,不遵從老師的命令,作業經常缺交、遲交,而且還找各種藉口,比如,昨天作業在半路上丟了,回家才發現,只好再回去找等等。連老師都認為他無藥可救。果然,他這種行為在四年級時遭到了“懲罰”,學期結業考試時,他三門功課全不合格,補考還是不合格,最後只好留級了。從這個同學的事例我認識到,不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我們都不可以偷懶。也許你偷懶可以得到一時的快活,但之後就會遭到生活的嚴重懲罰,因為任何成功都是有代價的,要付出時間和精力的。這正如唐朝詩人杜荀鶴所說的,“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因此,我們絕不能學習豬八戒,養成偷懶的習慣,而是要堅持做到在生活中去除這些病根,和貪、懶、饞說再見,做一名勤奮學習的好學生!

西遊記前五回讀書筆記700字範文4

  這個寒假,我實在不知道讀什麼書,就問了媽媽。她想了想,讓我再讀一遍《西遊記》。我當時也不知道為什麼,帶著疑惑的心情我又讀了一遍。

  這本書的作者是吳承恩,字汝忠,號淮海浪士,又號射陽山人。小說透過唐僧取經的故事,反映了人們戰勝邪惡和征服自然的崇高理想。講的是初唐時期,唐僧四人西天取經,在路上斬妖除魔,最後取得真經的故事。

  這本書的寫作技巧是以積極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神奇的豐富多彩的幻想世界,開拓了我國古代長篇神話小說創作的新領域,也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在《西遊記》中唐僧,也叫唐三藏,是一個善良,有毅力,有恆心的人。孫悟空有很多名字,比如齊天大聖、美猴王、孫行者等。它是一個勇敢的人。豬八戒是一個好吃懶做、貪吃貪睡、自私自利的人。沙僧又叫沙悟淨,是一個老實憨厚、疑心重重的人。

  在這篇小說中,我最喜歡的章節是《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主要是講唐僧師徒四人為取真經,行至白虎嶺前,在白虎嶺內,住著一個屍魔白骨精。她為了吃唐僧肉,先後變幻為村姑、老婦、老翁,全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把村姑、老婦的假身統統識破並打死了。白骨精真身害怕,變做一陣風逃走了。最後白骨精又故伎重演,變成老翁。在唐僧的誤解中,孫悟空仍舊打死了老翁的假身,成功消滅了白骨精。但也因為誤解而被唐僧趕回了花果山。看到此處,讓我感到取經之路是真的太艱難了。

  這本書,看完整部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真經”。我們要勇敢面對困難,不能輕易逃避,需得堅持有毅力,有恆心。只要你能做到,你就一定可以取得自己心中的“真經”。現在,我也終於領悟到媽媽讓我再看一遍的原因。我的體會也確實有了和第一次看的不同感受。

西遊記前五回讀書筆記700字範文5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鬥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裡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裡。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他並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