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呼蘭河傳的初中讀書筆記

呼蘭河傳的初中讀書筆記

呼蘭河傳的初中讀書筆記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呼蘭河傳的初中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呼蘭河傳的初中讀書筆記1

  窗外幾束陽光從窗簾的細縫裡射進來,在夕陽的照射下,書櫃彷彿鑲上了一層金邊,格外吸引人。我悄悄地開啟書櫃,挑出了《呼蘭河傳》,在陽光的沐浴下心無旁騖地讀起來了。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慘又富有傳奇色彩的蕭紅。正因為她那寂寞獨特的童年生活才給了她靈感,她創造了一個個色彩鮮明的人物:頑強的馮歪嘴子,可憐的團圓媳婦,慈祥善良的祖父……每一個人的身上都帶著那個年代的印記,帶著呼蘭河的鄉土氣息。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團圓媳婦。她是個十二歲的小姑娘,成天樂呵呵的,可胡家想給她一個下馬威,總是無端打罵她。團圓媳婦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聽了跳大神的人的話,決定給團圓媳婦“治病”,燒柴架鍋,讓她脫光了衣服,在鍋裡“煮”,她最後痛苦地死去。我看到這裡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真想衝進去跟他們說明真相,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愚蠢無知。我對團圓媳婦的不幸遭遇而感到同情、憐惜,為她叫屈。同時我體會到了舊社會愚昧、無知的恐怖,真是吃人的社會呀!作為女孩子,我很幸運生活在這個新時代,生活幸福,人人平等。

  我讀這本書不像讀其他書那樣輕鬆愉悅,心情非常沉重,我見證了人物悲慘的命運,也感受到了蕭紅童年的寂寞、呆板。“以上我所寫的並沒有什麼優美的故事,只因為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裡。”蕭紅如是說。可見,《呼蘭河傳》是她心靈的家園,精神的故鄉和靈魂的安生之處。

  合上這本書,我回憶著,我感受到了蕭紅濃濃的悲情愁緒……這種愁緒像有魔力,它抓著我的心,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也許這就是這部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呼蘭河傳的初中讀書筆記2

  這個寒假,我有幸閱讀了蕭紅的著作《呼蘭河傳》。整本書主要描述了作者兒時的故鄉黑龍江呼蘭河縣的特色,風俗及小時候熟悉的人物和印象深刻的事。

  《呼蘭河傳》全書分七大章和尾聲,第一和第二章節主要寫了全縣的三條街與當地跳大神,放河燈,看野臺子戲和廟會等風俗,其餘五個章節寫了與作者同住一條街的鄰居和親人,把祖父的和藹可親,馮歪嘴子的辛勤質樸,有二伯的古怪性格描述的淋漓盡致。

  這個小城並不繁華,並且十分的封建和落後,在那裡,由於人們的迷信和愚昧無知,發生了一個個杯具,另我印象最深的是命運悽慘的小團圓媳婦,她生了病,高燒不退,婆婆不僅僅不帶她去看病,反而還請了個騙人的“法師”,最終把她丟到滾燙的開水裡洗澡,結果不但沒有治好她的病,反而還要了她的性命。那裡的人們寧肯順從天意,也不願相信事實,名明白可悲也不願意反抗,我看著看著也增添了很多憐憫和痛恨。

  作者還描述了很多童年的趣事,在房頂上採蘑菇那段就十分趣味,好好地去房頂採蘑菇,卻弄的鞋子掉進了鍋子裡,弄了一鍋的泥漿湯。還有一次,作者把花兒插在了祖父的帽子裡祖父非但沒發現,還笑著說:“今年花兒真香,隔著幾十米都能問道香味兒”。這也讓我聯想到了自我,童年的完美時光是多麼的讓人留戀,我們都要好好地珍惜,長大了才不會後悔。

  《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看完這本書,我在想,每個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樣,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儘管那裡充滿著無知、愚昧、苦難、悲涼,甚至絕望。可是她還是用最平和的語氣描述著一切,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的不完美都包容了,讓我們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吧,將來再來回味這份屬於自我的完美童年。

呼蘭河傳的初中讀書筆記3

  暑假期間,我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一開始,我只是粗略的讀了一遍,感覺跟我們此刻的生活環境,簡直是天壤之別,令我難以想象。慢慢的,我被她的故事吸引著,感動著,憤慨著,我又回過頭來仔細的品讀起來。

  呼蘭河讓我感到溫暖而冷淡:比如這個街中大坑,車伕和馬陷了進去,有一種穿長袍短褂的',在那裡喝彩,幫忙車伕的人,全是平民百姓。生活是需要溫暖的,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互幫互助的,這樣,才會讓生活更完美;而我與老祖父這篇文章,講述著祖孫深情,僅有祖父喜歡“我”,祖母不喜歡“我”還用刺扎“我”的手。“我”在祖父的關愛下,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為“我”的童年留下了完美的回憶。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小團圓媳婦。十二歲的她花一般的年紀,原本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卻成了胡家的童養媳,在照“規矩”被婆婆“調教”之後,日漸病倒。他們無視她為什麼會病倒?是什麼致使她成為了一個“黃瘦的病人”?此時最愚蠢的是病倒了不選擇去看醫生,而選擇了“跳大神”。

  當眾強行脫光了小團圓媳婦的衣服,推到大缸裡用熱水,是滾燙的熱水,往她的頭上澆,到最終,頭髮都燙掉了,還說她是妖怪。含苞待放的花朵就這樣凋零了。我們想想看,別說是生病的人,就算是健康的人受這種折磨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呢?更讓我氣憤的是,她死後,她的家人並沒有所以而難過,還覺得花了那麼多的錢,虧本了。想想我們同她一樣的年紀,享受著父母百般寵愛,無憂無慮如小公主般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啊!

  《呼蘭河傳》讀完了,這個暑假中,聽著蕭紅講述著呼蘭河的故事,儘管憂鬱,但依然美麗動人。

呼蘭河傳的初中讀書筆記4

  它是一篇敘事詩,是一幅多彩的風土畫,是一串悽婉的歌謠。著名的文學家矛盾這樣評價過《呼蘭河傳》這本書。最近,我也認真讀了這本書,不由得嘖嘖讚歎。

  《呼蘭河傳》是作者蕭紅的回憶錄。她用孩子的角度記敘了她自由的童年,但是,都能看出作者對祖父和菜園子的喜愛及對當時封建社會的憤憤不平。

  本文講的最多的就要數蕭紅和她的祖父了;

  “一抬頭,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我跑過去摘下來,吃黃瓜去了。黃瓜還沒有吃完,我又看見一隻大蜻蜓從旁邊飛過,於是丟下黃瓜追蜻蜓了。蜻蜓飛得那麼快跑,哪裡會追得上?好在也沒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著蜻蜓跑了幾步就又去做別的了。採一朵倭瓜花,捉一個綠螞蚱,把螞蚱腿用線綁上,綁了一會兒,線頭上只拴著一條腿,螞蚱不見了。玩膩了,我又跑到祖父那裡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但不是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裡一揚,大喊著‘下雨了!下雨了!

  但是,可怕的封建社會,很少有像蕭紅那樣擁有幸福的生活,更多的是可怕與淒涼。《呼蘭河傳》中也寫了不少可怕的生活及對封建時代的痛恨,主要寫了:“有一家人娶了小團圓媳婦,然後把她折磨死了。”我看後,一下子覺得可怕,畢竟,一個人被活生生地折磨而死,是多麼的可悲啊!我想,封建社會中,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吧。

  看完這本書我的感想是封建社會因為落後貧窮導致人們沒有機會學習,所以無知的聽天由命,漠視人的生命,如今生活在民主自由的新社會的我們是多麼幸福啊,一定要珍惜美好的生活!

呼蘭河傳的初中讀書筆記5

  《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是著名文學家矛盾先生的評價。作者蕭紅在文中批評了人們封建傳統的這種思想。雖然沒有在文中直白的說出來,但作者卻側面諷刺了故鄉人的愚昧和保守性格。文中作者蕭紅以孩童的形式向人們詮釋了她的童年,一個既有歡樂又有悲傷的童年。

  文中主要寫了祖父以及有二伯和團圓媳婦等等人物。作者以孩童的視角講述了我和祖父之間的歡樂生活,祖父對我的好與父親的冷淡和母親的惡言惡色進行了比較,更是突出了父母對我的冷漠與不重視。

  別人家的孩子都被父母當成掌上明珠,與別人家相比,蕭紅從小在父母那兒受到的僅有冷漠與惡言惡色,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愛,而她也只能在祖父那兒得到愛與自由。後花園就是我和祖父的小天地,有在那兒,蕭紅才能得到無限的歡樂和自由以及滿足。祖父對我的寬容,以及和我玩耍,一齊背唐詩等等事情,都體現出祖父對我的慈愛與溫情。

  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慈愛和藹的祖父,作者蕭紅對祖父有著濃厚的感情,她筆下的祖父寫的活靈活現好像就在身邊一般。

  文中還寫了一個主要人物:小團圓媳婦。這篇文章主要是謝一個生龍活虎的少女被一群封建思想們活活致死的故事。文中作者還是用孩童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的,同時也體現出來人們的愚昧無知和殘忍。最終小團圓媳婦死了,有二伯和廚子卻還是歡天喜地的樣貌,沒有悲傷的神情。這也能夠體現出人們封建思想之深厚。

  《呼蘭河傳》這本書體現了蕭紅對故鄉·童年·祖父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