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奇特的一生》

讀書筆記--《奇特的一生》

讀書筆記--《奇特的一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書筆記--《奇特的一生》,歡迎閱讀與收藏。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柳比歇夫的時間記錄法的本質和應用。

  時間記錄法的本質。

  “事件-時間”日誌。先制定開始的計劃,按照計劃鋪排各任務的完成成果和花費總時間。在日常生活中按計劃行事,並精確記錄每天在每件事情上花費的時間。透過月度和年度覆盤,總結任務完成情況,並在下一個計劃中做出修正與提升。

  時間記錄法的優點。

  透過詳細記錄每件事的執行情況,可以較清晰的掌控自己的時間,知道時間都花在什麼地方。並透過覆盤逐步改進自己的時間利用效率。是一個很自律的時間管理方法。

  時間記錄法的缺點。

  這個方法需要極高的自律性才能堅持下去。如果貿然嘗試,由於這個方法過於嚴格便會迎來無休止的挫敗,進而引發逆反情緒,到最後放棄時間管理觀念。

  因為人們控制不住自己的弱點,改的掉的'是缺點,改不掉的是弱點。我們不是超人,可以尋找更適合我們的方法。人不是越挫越勇,而是越挫越消沉。

  時間記錄法如何為我所用。

  根據我自己的特質和習慣。做不到詳細記錄,能做到時間段事件記錄。將一天劃分為若干時間段,利用“幕布”安排時間段事件,利用晨間日記打卡和覆盤。學習“收納法”與“斷舍離”,二者是重要的輔助性步驟。

  比時間記錄法更重要的事。

  時間記錄法是執行層面的方法,有一個隱藏的致命隱患——如果最開始決策層面出現問題——先期制定計劃出現較大偏差,則會導致後面在執行過程中沿襲錯誤的道路,做很多無用功。

  書中也提到柳比歇夫過於龐大的計劃導致地蚤的研究並未全面——“要是他給自己選擇的目標稍小一點點的話,那麼他可以獲得不知大多少的成就,等待他的將是法布林或烏瓦羅夫般的盛名”(151頁)。

  所以比時間記錄法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思維高度,不斷擴充套件自己的玻璃囚籠,避免思維遮蔽性和形而上學禁閉,找準自己最擅長和這個時代比較需要的領域,制定持續跳出舒適區的計劃。

  時間記錄法的啟示。

  建立自己的時間管理法則。

  能嚴格執行“事件-時間”日誌固然很好,但是如果無法嚴格要求自己也不必懊惱。理解天性,順應弱點,正視缺點。不必為時間的流逝斤斤計較。

  利用好碎片時間。

  在現在這個烏卡(VUCA)時代,時間碎片化是不可忽視的趨勢,正確處理碎片時間將是核心能力之一。時間段沒有好壞之分,每個時間段都值得好好利用,應用好“時間下腳料”的碎片時間。

  順應弱點。

  瞭解一個人,就要看他的矛盾。柳生也會浪費時間、牛頓也有弱點(牛頓的神學觀及對虎克的刁難),正視並理解弱點及被弱點浪費的時間。但是要警惕弱點的消極放大作用,比如在安逸的環境會讓人的懶惰蔓延。

  自律是一個很優秀的品質。

  不管怎麼說,時間記錄法都是讓人變得自律的方法之一。自律使人自由,自律使人獲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忽略其他無關緊要的東西(五花八門的綜藝、永遠不夠的穿搭、刷不完的網購)。

  避免下班後的怠惰。

  高強度、快節奏的職業生活往往會耗幹一天的精力。下班回家只想“葛優癱”,拿出手機刷刷影片,給自己疲憊的大腦帶來短暫刺激。於是,錯過了不動產財富,錯過了電子商務浪潮,錯過了移動終端崛起,還會錯過下一次機會。

  為了不在年老時懊悔時間的飛逝,請及時建立自己的時間管理法則(早睡早起就是一項比較基礎的自律法則)。

  總結。

  “作者就無法從中歸納出若干條建議,雖然本書即將結束,作者仍然不能做出最後的結論,給讀者出點什麼主意”(202頁)。雖然這本書乾貨不多,具體執行層面的事情講的較少,但是作者討論了一些決策層面事項的重要性,總體來說確實在上層思維方面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