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水滸傳》讀書筆記範文7篇

《水滸傳》讀書筆記

《水滸傳》讀書筆記範文7篇

  水滸傳是我國一部經典的作品,透過對英雄好漢的刻畫描寫,表達忠義的氣概和精神,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的水滸傳讀書筆記,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水滸傳》讀書筆記1

  書中主要寫了:北宋時期,官場黑暗,奸臣當道,窮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叫“高二”的無賴,由於他球踢的很好,所以當地人叫他“高俅”,偶然有一次被皇帝看到,就這樣被皇帝收在身邊了,由於他善於溜鬚拍馬屁,哄得皇帝開心,於是皇帝封他為太尉,他非常自大,認為自己很了不起,處處陷害朝廷中正直的官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國家越來越腐敗,各路英雄和老百姓們紛紛揭竿起義。在這種背景下,被逼上梁山泊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在宋江的帶領下,共同反抗太尉,反抗黑暗腐敗的朝廷,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他們除暴安良,替天行道,被傳為千古佳話。

  二年級看這本書時,我覺得裡面的人物都是好漢都是英雄,特別敬佩“及時雨“宋江,他樂於助人,有江湖義氣,結交了許多朋友,而且他會用人,吳用、花榮在他的帶領下經常打勝仗,有統軍能力。

  可是等到四年級再來看時,我卻發現宋江身上也有許多缺點,他既沒有林沖那樣的武功,對於自己的娘子說殺就殺,還非常愚忠,由於他的堅持招安,讓好多兄弟都遇害了,好好的一百零八將,最後落得死的死,出的出家,他自己還落得一杯毒酒的下場。他那麼聰明的一個人,不可能看不出朝中奸臣借刀殺人、各個擊破的心思,可是他還是陷進去了。

  文中沒有給英雄們一個美好的結局,也許作者施耐庵正是想用這個遺憾來告訴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是複雜的,沒有絕對完美的英雄,每個人心目中的英雄都有不同的樣子。

  不管英雄結果如何,他們的足智多謀,他們的樂善好施,他們的仗義重情這些優點依然值得今天的我們學習。

  《水滸傳》讀書筆記2

  《水滸傳》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共同完成的一部長篇小說,《水滸傳》也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講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齊心協力上梁山的故事。

  我要介紹的是九紋龍史進,他是史家村中史太公之子,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23位,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徒弟。史進是一個慷慨大方的人,也是一個重義疏財的人。書中第二回講了史進幫助金老父女的故事。

  那天,史進為了尋找自己的師父王進,來到了渭州城,聽說自己的師父在這兒,他經詢問找到了認識王進的魯提轄,當他們共同在一家酒店喝酒時,他們碰到了金老父女,聽見了他們在哭,於是,他們問道為什麼哭。金老父女回答道:“有一個叫鄭關西的鄭大官人強媒硬保,當初寫的三千貫文書,他卻一分錢也沒給,沒到三個月,他又將我們趕了出來,他還要我們還他賣身的三千貫錢。沒辦法,只好到這酒樓賣唱,這幾天人少,所以我們沒錢去還錢,所以我們有苦楚。”魯達得知鄭大官人的真名叫鄭屠,就想去教訓他。史進聽了連忙拉住魯達,還給了金老婦女一些錢並讓他們整理一下明天離開這裡。

  第二天,當他們出發的時候,店小二就出來攔住他們,不讓他們走,這時,魯達就對著店小二一掌,這樣就沒人敢攔他們了。

  這樣慷慨大方的史進和正義勇為的魯達幫助了金老父女。

  這就是《水滸傳》,一本富有趣味的書!

  《水滸傳》讀書筆記3

  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農名起義發生、發展至失敗的整個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和統治階級的種種罪惡,熱情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動,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漢的.光輝形象。

  在梁山眾多英雄好漢中,我最喜歡魯智深“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的個性。每次這一歌詞響起來,我就不禁想到花和尚魯智深,他的一生,沒有一件事是為了自己,他的每一次出手,都是因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雖然每一次出手,自己的境遇都要更壞,但是他毫不介意,對弱者,他俠肝義膽,對朋友,他情深義重。不管是救教頭,救金翠花,還是救史大郎,他一直是作為一個大俠來幫助別人,金聖嘆曾這樣評價他“寫魯達為人處,一片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為人出力”。

  魯智深是一個疾惡如仇、專好打抱不平的人物。“禪杖開啟危險路,借刀殺盡不平人,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是他一生行事的準則,拳打鎮關西,大鬧野豬林,不僅寫出了他的勇,還寫出了他的智。在魯智深兇頑粗野的外表下,也有一個善良真誠的靈魂,他捨生忘死,抗暴除惡,重義輕財,是一個好漢。

  魯智深是一個好漢,他一生中最看重的是“俠義”二字,根本不看重凡人所追求的那些世俗東西。

  《水滸傳》讀書筆記4

  《水滸傳》在藝術上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寫出複雜的性格內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環境的依據,同時隨生活環境的變化而發展。人物形象帶有理想色彩,同時又深深地紮根於生活的土壤之中。《水滸傳》不單以情節的生動緊張取勝,還有較豐富真實的細節描寫。小說在民間口語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種通俗、簡練、生動、富於表現力的文學語言。與內容相適應,前70回連環套式的藝術結構也獨具特色。

  《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對於這些英雄人物,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熱情的謳歌,歌頌了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義行動,也歌頌了他們超群的武藝和高尚的品格。一些出身下層的英雄人物,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對統治階級的剝削壓迫感受最深,因此當他們一旦造反後,他們的反抗性也最強,什麼統治階級的法度條例,對他們毫無約束,象李逵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裡。他們為了起義的正義事業,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作者對這些英雄人物的讚揚,完全是出自內心的熱愛。作品歌頌這樣一批被統治階級視為所謂“殺人放火”的強盜、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謂“不赦”的罪人,把他們寫得如此光輝動人,可敬可愛,這顯示了作者的膽識和正義感情。與此相反,作者對於統治階級的人物,則將他們寫得醜惡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啟發人們去愛什麼人,恨什麼人。金聖嘆評論《水滸傳》“無美不歸綠林,無惡不歸朝廷。”不管金聖嘆主觀動機如何,這句話卻確實說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傾向和《水滸傳》的深刻社會意義。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的農民起義,中國的農民富有武裝鬥爭的傳統和經驗,但用文學形式來歌頌農民戰爭,並且真實生動地作全面的藝術再現的,只有《水滸傳》。《水滸傳》在記敘歌頌起義軍的武裝鬥爭時,還比較重視戰爭經驗的總結,起義軍戰勝敵人,不僅憑勇敢,還靠智慧。《水滸傳》中這方面的事例很多,“三打祝家莊”是一個較為突出的例子,梁山起義軍在這次戰役中能夠重視調查研究,對敵分化瓦解,並採取打入內部裡應外合的辦法,終於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水滸傳》中有關戰爭的描寫,可與《三國志演義》相媲美。清代劉鑾的《五石瓠》裡說:明末農民起義軍的張獻忠“日使人說《三國》、《水滸》諸書,凡埋伏攻襲皆效之”。

  《水滸傳》中所描寫的起義軍的政治主張,雖然說得不十分明確,卻可以看到他們有著“八方共域,異姓一家”,不管什麼出身“都一般兒哥弟稱呼,不分貴賤”的理想。聯絡到他們“殺富濟貧”的行動,表現了人民反對封建經濟的貧富懸殊和政治上的等級貴賤之分,反對封建社會的階級剝削和政治壓迫,這是對封建地主階級統治思想的宣戰,反映了廣大受壓迫人民的願望。

  《水滸傳》中用以組織群眾和團結群眾的思想基礎是“忠義”。這裡所說的義,它在某種程度上注入了被壓迫階級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觀念,這一點,有些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是有所覺察的。明人郎瑛就說過:“逆料當時非禮之禮,非義之義,江必有之。”這實際上是說《水滸傳》所說的義不完全同於歷來統治階級所說的義。在中國封建社會里,下層人民也常講義,他們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免受暴力的欺凌,自然產生一種團結禦侮的願望,這種願望,在為生活所迫、流落他鄉異地的一些遊民身上,反映得尤為強烈,他們最講朋友之間的義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進而至於“濟困扶危”、“殺富濟貧”,都是“義”的表現。因此,《水滸傳》中所寫的義,在特定的環境中,具有反封建反壓迫的性質,而不同於儒家的綱常倫理中的“義”。但是“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佔統治地位的思想。”所以《水滸傳》裡的“義”,還不能取代舊的倫常觀念的地位和作用。《水滸傳》裡的“忠”,有忠於梁山事業的內容,但它又有忠君思想,在許多場合裡,“忠孝”這種封建倫理被放在首位,而把“義”置於次要地位,這就是江湖義氣沒有突破封建道德的表現,梁山泊一些鬥爭性最強、革命最堅決的人物,最終也不免在講義氣的情況下跟著宋江接受招安,義氣服從了忠君,就是《水滸傳》所寫的“義”本身存在嚴重缺陷的證明。

  《水滸傳》作者歌頌梁山義軍,卻又反對方臘起義,實際說明他同情、歌頌的是一種不徹底的農民起義,也就是不去推翻封建王朝的起義,不“僭號稱王”的起義。所以,《水滸傳》中出現了“替天行道”的口號。“替天行道”固然有其反抗的意義,但是由於遵奉天命,這就不能突破君主觀念,因為在封建社會里,正是統治階級借天命來欺騙人民,所謂“奉天承運”,“天命所歸”,歷來帝王正是借天命來統治萬民的。《水滸傳》中“替天行道”的意義,說的是朝廷無道時,由這些好漢來“替天行道”,而朝廷昏暗的原因,則是“□臣矇蔽了聖聰”,因而他們造反便是隻反壞官,不反皇帝,所以最終又不得不歸服天子腳下,而“替天行道”的大旗,也終於換成“順天”、“保國”了。這也是《水滸》英雄們最終走上悲劇結局的原因

  《水滸傳》讀書筆記5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看到這本書我就想起了劉歡的好漢歌。梁山好漢他們個個俠肝義膽,敢報天下之不平,其好爽的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這本書中以大量的筆墨塑造了林沖、魯智深、武松等一大群梁山英雄的形象。小說中智取生晨綱、大鬧清風寨、倒拔垂楊柳等一系列故事情節都描寫得繪聲繪色,引人入勝。

  《水滸傳》這本書講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被逼上梁山,後聚義梁山泊,梁山泊的壯大,震驚了朝野上下。徽宗派太尉陳善保前往招安,梁山泊義軍接受招安後,正遇遼兵侵犯,宋江受詔破遼。於是大軍北進,攻下檀州,奪回薊州,智取霸州,佔領幽州,兵圍燕京,遼主請罪投降。宋江班師回到京師,徽宗下詔,令宋江去平定河北田虎和江南方臘。在平定方臘軍的過程中,義軍損失慘重,雖然最後擒獲了方臘,大功告成,但卻陣亡72條好漢。回軍途中,魯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坐化(和尚盤膝打坐安然而死),殘廢的武松不願回京,就在這裡出了家。離開杭州後,林沖癱瘓,楊雄、時遷、楊志病死,燕青又悄然離去。到了蘇州,李俊、童威、童猛又離去。等到大軍回京駐紮陳橋驛時,只剩下20餘名頭領。蔡京、童貫、高俅、楊戩4大奸臣待宋江等封官之後,他們設計用水銀害了盧俊義,用毒藥摻入御酒藥死了宋江和李逵。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革命在悲劇中結束。

  看完《水滸傳》我的感想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抗擊遼兵,討伐方臘起義軍浴血奮戰,可最後還被奸臣迫害致死。這深刻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中國近代史上,多少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為中華之崛起上下求索,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這些革命人士是新中國的英雄,我們將永遠銘記著他們,他們的革命事蹟也將永遠載入史冊。奧運賽場中,許多奧運健兒強忍著傷痛,奮力拼搏,為國爭光,五星紅旗一次一次在奧運場館中升起。作為90後的一名青少年,也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努力掌握科學知識,長大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量。

  《水滸傳》讀書筆記6

  今天,我讀了欣欣教育基金會贈給我校的一本課外書——施耐庵寫的《水滸傳》這篇小說的一小節《武松打虎》。

  武松到“三碗不過崗”的酒店裡喝了十八碗酒,武松付了錢身要走時,店小二攔住武松說道:“客官,岡上有一隻大老虎,如果你去了它會把你吃了。”武松不信,硬要往岡上走。

  武松乗著酒興走到岡子來,走不到半里多路看見一座已敗落的山神廟,武松走到廟前,見這廟門口貼著一張印信榜文,讀了印信榜文後武松才知道這景陽崗真的有一隻大老虎。他準備身回到酒店裡去,心想:“我回去時,店小二肯定會恥笑我,所以我要把老虎打死了才能回去,這樣就不會被恥笑。”

  走了一陣,太陽便落下山了,武松的酒力發作,渾身焦熱起來,便一手提著梢棒,一隻手解開衣服,跌跌撞撞地往一片亂樹林走,見一塊光溜溜的大青石,便把梢棒放在一旁,躺在上面就要睡覺。忽然,發起一陣狂風,樹葉亂飛,風過後,只聽見亂樹背後“撲”的一聲響,跳出一隻睛白額的老虎來。

  武松見了,叫聲:“呵呀!”從青石上翻將下來,便拿起那條梢棒在手裡,閃在青石邊。那老虎又飢又渴,見了武松,急不可耐地把兩隻前爪在地上按一按,當我看到那老虎捉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氣性先自沒了一半,而武松對付這三招只是三次躲開,我覺得武松好聰明。

  老虎吼了一聲,過身來,這時武松輪起梢棒,盡平生力氣,猛地劈了下來,只聽見“咔嚓”一聲巨響,一顆枯樹被折斷,沒打著老虎,梢棒去折成了兩截。那老虎咆哮著,性發起來。這時,我真為武松擔心,後來沒想武松居然把老虎打死了,我真佩服武松。

  我想向武松那樣很勇敢,機智,我受到的啟發是:我以前看到困難就害怕,很想躲,現在我要向武松那樣勇敢、機智,在學習的方面上,也有困難的時候,就像一隻攔路虎擋住了我在學習方面上的思考,所以我要向武松那樣打敗擋住我學習方面的攔路虎。

  《水滸傳》讀書筆記7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總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過,我總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說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說武松漂亮的醉拳,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說天真爛漫的李逵,他頗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遊名的習氣,動不動就發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果不是吃虧就是後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願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我試想,假如讓他來到我的身邊,相信沒有多少人能有他這樣的魅力。這不是因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為他有所麼高挑的身材,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富,就一點,就是他那在別人眼中芝麻大的優點。請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優點,在這世界上就要滅絕了。

  我總覺得我們在生活中對於朋友甚至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兒友情。

  我清楚的記得,在我咿咿呀呀學語時,我經常毫無顧忌的到鄰居家吃飯,沒有禮節,沒有拘束,只有歡樂。鄰居家的姐姐現在和我還是和原來一樣好。在我哭著鬧著不上幼兒園時,我們和鄰居經常一起聊天,但是我們開始裝上了一扇木門。

  現在當我知道為了未來奮鬥的時候,我家的門也變成了三釐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一條河,讓我們和鄰居的感情隔在天地兩岸。這就像《禮記》裡說的:“今大道即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我們的社會很自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一份關懷。對於關懷,也許只需要一句簡單的問候,或者是一個會心的微笑,就能讓人喜笑顏開,就讓人感受母親般的關懷。不要太吝嗇,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不會讓你失去什麼,只能讓你的人格得到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