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昆蟲記讀書筆記四篇

昆蟲記讀書筆記

昆蟲記讀書筆記四篇

  《昆蟲記》是值得我們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去閱讀一下《昆蟲記》,就會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會可以知道的更多。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昆蟲記讀書筆記,歡迎閱讀。

  【篇一:昆蟲記讀書筆記】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用一生的時間與精力,透過仔細觀察昆蟲的生活,並且詳細的記錄編寫的。介紹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繁衍和死亡。全書包括10大冊,暑假裡我讀了一小部分。

  透過讀書使我們真真實實地感覺到了法布林觀察得仔細,就連小小的螢火蟲怎樣捕食他都看得清清楚楚。他還不辭辛苦,追蹤觀察了迷宮蛛是怎樣產卵和養育寶寶的。為了觀察石蠶的生活習性,他親自養了一些,講述了石蠶室如何利用簡易房子金蟬脫殼。法布林這種堅持不懈、探索大自然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呀!

  讀了《昆蟲記》使我增長了很多知識,例如:螞蟻和蟬之間的鬥爭,知道了螞蟻是頑強的乞丐,蟬才是勤勞的生產者;螳螂善於運用心理戰術,是一個真正的心理專家,但它卻自食同類,兇殘的很;還有在各種昆蟲當中,蟋蟀是地道的哲學家,有高超的建築技術……

  從《昆蟲記》這本書的描寫,可以看出作者的獨具匠心。他語言生動、活潑,而且充滿了情趣。他把感情融入到觀察當中,使我們瞭解到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以後我也要像法布林那樣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

  【篇二:昆蟲記讀書筆記作文】

  法布林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和生物學家,他一生寫過二百多篇《昆蟲記》。我早聽說《昆蟲記》名揚天下了。那天,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昆蟲記》,我喜出望外,心裡樂開了花。剛拿到《昆蟲記》,它就像一塊奶油蛋糕深深地吸引著我。因為裡面的昆蟲不但有趣而且生動:有可憐的鳴蟬、膽小如鼠的蛐蛐、可怕的狼蛛、五毒之首的蠍子、勤勞的蜜蜂、長毒刺的黃蜂……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些昆蟲的家庭生活、捕獵技巧和外貌特徵等。

  就說那可怕的狼蛛的產卵和母愛吧!狼蛛是節肢動物,身體主要分頭、腹兩大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之一。狼蛛有一個又小又圓的頭,頭上長著八隻眼睛和恐怖的毒牙,還有八隻長毛的長腿;腹是產卵用的。狼蛛真令人望而生畏啊!一年夏季的一天,法布林在一叢迷迭香的花下見到一隻挺著巨大肚子的狼蛛,這表明它既將臨產。法布林見了馬上用捏子小心翼翼地把狼蛛夾起,輕輕地放入一個既透明,底部又放著泥土的大瓶子裡,留作觀察。幾天後,狼蛛開始產卵了。

  只見它先在地上織了一張網,大小相當於一隻手掌。蛛網很粗糙,也不成形,卻相當穩固,接著,母狼蛛吐出一些更結實的絲,織成一個圓狀的.白色球體。上面留了個小口子;再把胎部對準小口子,產下一粒粒金黃的卵;產完後,狼蛛把口子封上。最後,它把那張不成形的網用腳踹到一邊,把卵袋往身上一背,卵帶就成了它的無價之寶。狼珠媽媽把它的“寶貝丸子”保護得嚴嚴實實的,無論行路、休息、捕獵、逃跑,狼蛛媽媽與它的卵袋每分每秒都不離開。如果卵袋意外脫落了,狼蛛也會飛速地拾起卵袋。狼蛛的母愛真深啊!

  讀了法布林的《昆蟲記》,我知道要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還知道法布林對昆蟲是那樣的好奇,所以才去專心致志地觀察、研究昆蟲。

  【篇三:昆蟲記讀書筆記】

  這本書的作者透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長著一些大牙,一共三顆。“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悄悄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得懂,又如這小筒的處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裡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白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還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窄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預測天氣,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已經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子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只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子只要一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讀完《昆蟲記》這本書後,讓我深深體會到: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對你感性趣的事情仔細觀察,那是不夠的,還要對你周圍的一切仔細觀察,就能瞭解世界有多麼奇妙!

  【篇四:昆蟲記讀書筆記】

  昆蟲學家法布林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他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先生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文章把昆蟲放在大自然的環境中介紹,介紹了它們的外表特徵,生活習性,但並不侷限於僅僅真實地記錄下它們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觀照蟲性,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字裡行間無不體現著作者的喜愛,以蟲性反觀社會人生,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

  生活處處都有有趣的事物,只要你有善於觀察,發現的眼睛。法布林所寫的《綠蚱蜢》就是這樣的來的。

  《昆蟲記》並非刻意寫就,而是作者自得其樂的觀察與寫作的成果。這便定下了作品的基調:看似平平淡淡,卻反映出作者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一如其樸實清貧,但寧靜美好的鄉間生活。他留下的觀察記錄是不變的,但給讀者的思索卻是多樣的,他沒有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但卻給讀者帶去了知識,趣味,美感以及思想的享受。

  《昆蟲記》不僅僅滲透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