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教育類的讀書筆記

教育類的讀書筆記

教育類的讀書筆記

  導語:人格的整體及其獨特的生活目標和生活風格並不是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個體對生活事實的主觀看法的基礎上。個體對客觀事實的觀念和看法絕不是事實本身。接下來歡迎大家前來欣賞教育類的。文章僅供大家的借鑑參考!

  教育類的讀書筆記

  教育是一種智慧,需要教師運用自己所有的力量為學生提供進步的機會與空間。最近拜讀了林崇德教授的《教育的智慧——寫給中小學教師》一書,書中寫出了作者對教育的執著與情感,對基礎教育的瞭解與重視。作者是充滿智慧的,他以自己的智慧向讀者展現了教師在教育中智慧的體現,使人受益匪淺。

  第一次看到《教育的智慧——寫給中小學教師》這本書,就有著一種特別的感覺,墨綠色的書名點綴著乳白色的封面,簡單、乾淨,不摻雜任何別的東西,給人一種寧靜。而封底上三句平實而樸素的話語:我們從事同一個職業,教育學生;我們熱愛同一個事業,塑造靈魂;我們擁有同一個心願,當好人師。讓人震撼,熱血沸騰!確實,這就像教師的職業,簡單卻充滿生命力,這就像教師的智慧,理智而又有大愛!

  這本書是寫給教師的,如同《教育漫話》、《給教師的建議》等。初讀之,“教育的智慧”使人感動,感動在作者提供的基礎教育“操作指南”如此實在,感動在作者對中國基礎教育強烈而持久的特殊情節,感動在先生“豁達”、“勤奮”的學者風範;反覆翻閱這本書,再次咀嚼作者流暢而充滿智慧的文字,我感到手中的書越來越重。因為書中的每一個文字都凝聚了一個有良知的教育者對中國教育的反思與探索。

  為什麼《教育的智慧》有如此大的“威力”呢?這是由此書的學術內涵和鮮明特色所決定的。一是立足研究,求實創新,科學性強。這部書以作者主持完成的多項國家級或部委級科研專案為立足點,綜合反映了“七五”、“八五”、“九五”國家重點專案的研究成果,客觀分析了在實踐中和實驗中的第一手材料,提出了教師在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中的具體做法。可以說,這是心理學研究對學校教育實踐的一個重要貢獻。二是內容新穎,系統全面,富有真知灼見。《教育的智慧》一書從教師職業的價值、教師的素質、學生的特點、智育與德育、建構各種學科能力、探索德育中品德形成的機制、班主任工作、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做學生的保健醫、全面發展和學有特色以及投入到教育科研中去等諸多方面,向我們展示了新世紀教師的必備素質。三是深入淺出,有的放矢,可操作性強。書中,作者對教師成長與發展的熱點問題,以創新的意識、嚴密的邏輯、源於教改實踐的科學性,以及生動流暢的文筆,通俗易懂的事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的高度上,對此進行了詳細討論,回答了教師們普遍關心的許多重要問題。

  我們常常說,教育需要智慧。何謂智慧?如果說教育的智慧之源來自於可教的信念,那麼,教師智慧的表現則主要靠自身的品格和才學去影響學生。因此,我覺得教育的智慧實際上就是教師的智慧,而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首先得擁有師德師魂,要敬業愛崗、熱愛學生、嚴謹治學、為人師表。正如林教授在書中所講到,如果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失去了對學生的愛,教師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樂趣。因此,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師,首先應該把整個心靈給學生並堅持一視同仁,將神聖的師愛均勻地撒向每一個學生,以感染他們、改變他們、教育他們、造就他們。

  除了這種大愛,我也特別認同書中所提到的教師教育觀——我的學生一定能成才。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有這樣的自信:“我一定能教好學生;我的學生一定會進步,會成才。”這也是教師正確的教育觀念,只有有這樣的教育信念,才能支撐我們去克服一切困難,堅持不懈地鼓勵學生獲取學習的信心,爭取學習的成功。

  在教育中,教師是教育的主導,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要充分運用自己各方面的知識以及教育的智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獲得發展。同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徵以及心理意向,明白學生需要的是什麼,要怎樣才能更容易使學生接受所學。在教育中,教師既要關注總體,又要關注個體,要保證學生在大方面的一致性,同時關注個別學生,做到因材施教,是每個學生獲得適合自己發展。關注學困生,瞭解其發展的困難及原因,並積極促進其進步,使之能獲得適當的發展。

  教育家陶行知曾有句:“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我們既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更要關注學生與賞識學生。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詹姆斯曾經說過:“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是呀,學生是一個活潑的生命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維與追求,他們比大人更希望得到他人的信任與賞識。沒有愛就沒有賞識,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賞識可以改變甚至影響人的一生。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壞。

  拿著這本書,慢慢回味,咀嚼,其實教育的智慧就是教師的智慧。他需要教師的因材施教,需要教師廣博的知識,更需要教師的師德去感染、去薰陶每一個學生。因此作為教師,惟有透過不斷的學習和持續的努力才能領悟到教育智慧的真諦,才能瞭望到靈魂工程師高遠而曠達的人生境界。《教育的`智慧》,教師的智慧,智慧的老師。

  教育類的讀書筆記

  去圖書館借書,無意中看見了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我借回家後經過幾天的閱讀,我真是感受頗多,受益匪淺。在閱讀期間,我數次流下眼淚。我從中感到了一位有愛心、童心、真心、信心的教師。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是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記的形式敘述了李鎮西教書育人的感人故事。李鎮西對學生真摯的愛,學生對李老師愛的回報,讓成千上萬的讀者——教授、學者、學生及其家長感動流淚。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從七個方面介紹了李老師與學生的一些感人的故事。分別是:

  一、愛心與童心——我和學生的感情故事。

  二、與玩童打交道——後進生的轉化。

  三、鍛造卓越人格——優秀生的培養。

  四、回答心靈的呼喚——青春期教育的嘗試。

  五、沉重的思考——有一位女學生自殺引發的德育剖析。

  六、生死兩地書——和遠方以群眾學生的通訊。

  七、“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引導學生關注周圍的人。

  我從這本書中得到了最重要的啟示,首先是認清自己的教育活動的目標,不是一張張的成績單,不是一堆分數,而是活生生的人,是要在學校裡透過讀書獲得一定的知識,而且在學校中獲得將來發展所需要的各種能力。

  其次是,我感受到了李老師對學生的一腔愛心。愛他們才會從學生的角度考慮,才能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和他們真正心貼心地進行交流。他才成為了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朋友。正因為李老師知學生的心,他才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在他和學生之間,我們看不見有什麼“代溝”。我覺得只有這樣的老師才是我們現代需要的老師。我們都應積極向李老師學習。

  書中的許多話現在讓我記憶猶新,比如那句“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做一個好孩子,讓家長幸福;做一個好學生,讓老師幸福;做一個好夥伴,讓同學幸福;做一個好少年,讓社會幸福;做一個好校長,讓師生幸福;做一名好公民,讓祖國幸福。

  對於“後進生的轉化”是每一位老師頭疼的事情。而透過閱讀《愛心與教育》這本書後,我瞭解到許多的方法,但不論是哪種方法,都離不開六個字——民主、科學、個性。

  首先,“後進生教育要民主:用心靈贏得心靈”。作為真誠的民主教育,用心靈贏得心靈,不只是教育的條件,更是教育本身。當我們自然而然地走進“後進學生”的心靈,他們也樂於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

  其次,“後進生教育要科學:把教育主動權交給學生”。把教育主動權教給後進生,讓他們在自我教育的同時又接受集體的監督,既允許其反覆,又鼓勵其進步,這最能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科學。最後“後進生教育要個性:不以分數論英雄”。

  我想,如果我們都能向李老師一樣用真心、愛心對待我們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向李老師一樣多多專研教學、專研學生,我們的教育一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