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端午的味道作文(精選24篇)

端午的味道作文

端午的味道作文(精選24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的味道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1

  在我的眼中端午節是一個美妙的節日,它充滿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願望,有一種溫馨浪漫的氣息。

  五月初五,汨羅江邊,你――屈原,你是多麼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的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於一旦,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的存在。

  大江彭湃,洶湧著向東流去,你的心隨著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你最終一躍詮釋了你的愛國之情,人們為了不讓你的身體被魚蝦侵蝕,就往汨羅江裡扔粽子和雞蛋。便有端午節吃粽子和雞蛋的習俗。

  五月初五一大早,我還在熟睡的時候,爸爸總是將小段的艾草夾在我的耳朵上,讓蚊蟲遠離我。當然,這一天,媽媽總會給我的胳膊腕和腳腕繫上吉祥的五彩線。早上起來,看見胳膊腕和腳腕繫著五彩繩,再看看媽媽的一臉笑意,懂得了系五彩繩原來是親情的延伸。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節,一想起來我就不由得想到一個食物-—粽子。端午的味道少不了粽子,端午的味道少不了溫馨,端午的味道少不了幸福。

  早上一起床,我就賴在床上。過了一會兒我被媽媽的話吸引了,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要趕快去爺爺家吃粽子。聽到這句話後,我急忙起來洗漱後去了。

  爺爺一看見我就說:“快吃,剛做的粽子。”我回過神說了一句端午節快樂後急忙開始吃了。吃完後感覺很舒服。

  到了下午,我又“偷吃”了一個,剝開粽子皮,鮮紅的大棗就浮現在眼前了,接著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飄來。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一口咬下去粽子就少了一半。我這專注的吃著,沒注意到爺爺在旁邊,我暗暗地說:“遭了,被發現了。”但心裡還是感覺非常溫馨,非常快樂,非常幸福的。

  今天是我感覺最好的一天,我的粽子記憶永遠都不會忘,今天我體會到端午的味道——真好!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3

  端午這天,各家各戶都開始忙碌起來。

  清晨,我便被媽媽發出的聲響吵醒,我看見她拿著大把的粽葉從外面回來,手裡還提著肉、糯米等,我幫忙接過東西,便開始折騰起來。媽媽說,粽葉一定得新鮮的,不然粽子就不香!當時我認為端午的味道便是粽子的味道,是清香的。

  經過了一個早晨,母親和我終於把粽子包成形了!其實本可以更快就包完,但由於我的笨拙,母親手把手耐心地教我包便花去了大量時間 ,包完時,母親也累得滿頭大汗了。看著一個個大大的粽子,想著裡面肥嫩的肉塊,我想,端午的味道是鮮美的,是甜美的。

  從下午到傍晚,我幫著母親做各式各樣的菜,因為晚上家裡會來很多的客人,母親十分重視,炒菜也十分賣力。終於到了傍晚,母親能稍稍休息,客人也紛紛到來,父母便又忙去招呼客人。終於客人到齊,晚餐也隨之開始,母親把菜紛紛上桌,不一會桌子便滿得放不下了。

  我發現,當客人們吃著,臉上露出微笑說菜的美味時,母親臉上便有了一種說不出的喜悅;當某位客人皺了皺眉頭,母親便像在思索是否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我剝開一個粽子,吃著我一天的勞動的成果。忽然,我在粽子裡吃到了一根頭髮,咦,我的頭髮是短的,自然不是我的,可媽媽怎麼會粗心地把頭髮丟進去?突然,我猛然醒悟,媽媽是因為太過勞累才不慎掉了一根頭髮下去。

  送走了客人,夜已深,端午也將過去,我想,端午真正的味道,其實是媽媽付出汗水的鹹味。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5

  初夏時節最讓人期待的節日莫過於端午節。每年的農曆初五是一個集傳統美食、民俗風情及紀念先人於一體的節日。那晶瑩剔透的粽子,叫人垂涎;那幽香芬芳的艾香,沁人心脾;那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以及賽龍舟、點雄黃、佩香囊,無不體現出端午節特有的傳統與民俗。

  端午節包粽子源於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包粽子吃粽子已成為從古至今、流傳已久的一個重要民俗。我對粽子的味道也印象深刻。包粽子需準備的材料非常簡單,只需蘆葦葉或是竹葉,糯米以及或鹹或甜兩種餡料。端午節那天,我們全家都會早早的起床,上街採購新鮮的食材用來包粽子。包粽子最重要的就是糯米的選擇。奶奶是經驗人,對選米十分在行,我便跟她一起來到米攤。奶奶告訴我,包粽子有兩種米比較合適,一種是長糯米,一種圓糯米。

  我疑惑的問奶奶,都是糯米難到有什麼不同之處嗎?奶奶笑了,“這區別可大著呢,長糯米我們以前把他叫作秈糯,你看啊,它比較細長,顏色呈粉白,蒸熟了啊,比較黏;還有這種圓糯,是又圓又短的,不透明的,黏度略遜於長糯米。”我一邊看著這兩種糯米,一邊似懂非懂地點著頭,而腦中則是不斷浮現香噴噴粽子出鍋的情形。我說:“奶奶,這兩種米我們都買一些吧,我想這兩種粽子都一定很美味!”說著奶奶便讓米攤的奶奶稱了我們選定的米,我接過來提在手中。

  接著我們便去了肉推,挑了上好的鹹肉,其中黑豬肉是精平。粽子的精髓就在於這塊肉,好的陷肉能賦予粽子醇厚的香味。除了鹹味肉粽我們又為喜愛甜食家人挑選了製作甜味粽子的蜜棗、紅豆等餡料。

  回到家,奶奶便開始準備,先淘米,把糯米在水中洗淨,接著晾乾。在包肉粽的糯米中倒入醬油、食鹽、白糖等佐料,用力揉搓攪拌,米在盆中翻滾,每一顆都均勻的沾上了醬油,使醬油和米充分融合,看上去色香味俱全。包蜜棗粽子的糯米則只需放上糖、油,接著讓糯米靜置,讓它慢慢的把味道吸收,使之蒸熟後每一粒米都賦有清香半小時後,我們一家人便圍坐在桌邊開始包粽子。

  奶奶是包粽子的一把好手,她包的粽子無論形態和口味都讓人讚不絕口,所以首先由她來為我們示範。一片粽葉,寬大墨綠,味道清幽,在奶奶手中被捲成圓錐形,圓錐形的尖底不能漏,再盛入已經拌好的糯米,加至一半的位置,夾入一塊半精半肥的肉,或是加入一個香甜可口的蜜棗,再加滿糯米,剩餘的粽葉包住封好圓錐形的底,最後用細細的棉線一圈又圈的緊緊紮好。

  一個有四個角的尖頭粽子就包好了。一片粽葉在奶奶手中翻飛,糯米爭先恐後的跳入葉中,棉線飛快的奔跑,奶奶也變戲法似的,變出一個ヌ一個的粽子。這真是精彩絕倫的一輪生活好情趣。

  爸爸和媽媽則是學著奶奶的樣子在一邊半生不熟的包起來。我也迫不及待的拿起兩片粽葉小心翼翼地圍成一個圓錐形,可總是顧了上邊,顧不了下邊,怎麼就圍不成一個完美的圓錐。奶奶又耐心的手把米小鬼又逃了出來。奶奶說包粽子時手一定要捏緊,不捏緊一定會漏經過一番嘗試,好不容易把這個圓錐灌得滿滿當當,就要封口,這時奶奶告訴我封口時要捏好下面的口,食指和中指要封好兩邊的口,整隻手都要捏緊了,千萬不要鬆開,否則就得前功盡棄了。可封完口該怎麼扎繩子,一疏忽,手一鬆粽子又散了。媽媽笑著說:“失敗乃成功之母,繼續啊,我也一個沒包成呢!”我看看他們倆“失敗的樣子”又恢復了鬥志。

  包完後,將一個個靈巧的粽子丟入水中煮,約摸煮一個小時,即可出鍋。一個個熱騰騰香噴噴的粽子早已勾起了我的食慾。剝開墨綠的粽葉,露出醬黃的米肉,一口咬下去,軟糯香甜,這便是端午的味道。

  整整忙了一個上午後,奶奶忽然又想到還沒在門上貼艾草呢,於是匆匆趕去菜場,買了艾草、菖蒲、石榴、胡蒜,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貼於門上,以用來驅邪,艾草的清香又是端午的味道。

  貼完艾草,奶奶又拿出了早為我們準備好的紅色小香囊,這是心靈手巧的奶奶用紅布親手為我縫製的小香囊,看上去很是精緻,聽奶奶說裡邊還有硃砂、雄黃等,佩戴於身上十分奪目,而且還清香四溢香囊的奇香,也是端午的味道。

  雖然我們家鄉沒有把粽子擲入江中這樣的習俗,但人人心中知曉屈原的故事。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昨夜子歸聲啼催,今朝淚羅帶淚歸。”ー《離騷》一曲哀民生,誰人誦之不傷悲呢。這位本欲厲治草新的偉大詩人,因小人陷害,報國無門,且橫遭流放,眼看國破民苦而無力挽回,痛不欲生,投江自盡,過端午節為的就是祭屈原,讓後人永遠銘記於心。

  千年傳統流傳至今,每一樣習俗都有傳承,端午的味道也被人回憶:可口的粽子、清香的艾草、玲瓏的香囊、以及屈原的故愛國情懷,這都是我記憶中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6

  有人喜歡安靜而祥和的中秋節,有人喜歡熱鬧非凡的春節,但我卻不一樣,我喜歡其樂融融的端午節。它就像一個精靈,悄悄地施展魔法,將盎然的春意催熟了,把往日冷冷清清的河畔,增添了一絲生機。

  從小就聽爺爺說,端午的這些習俗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有著它特定的含義呢。相傳,在戰國時期,秦王決定統一六國,於是便派兵來攻打楚國,屈原得到這個訊息後,便去告訴楚王,但楚王渾渾噩噩,不但不聽,還將屈原發配到邊疆。屈原在去邊疆的路上,看到飽受苦難的平民百姓,覺得自己愧對百姓,於是投江自盡了。人們為了紀念他,於是把這一天稱之為“端午節”。

  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人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吃粽子,除此之外,人們還會透過賽龍舟,掛艾草……來度過這個節日。

  伴著和煦的春風,我們來到了激烈的“賽龍舟”比賽現場。隨著哨聲吹響,比賽終於開始了,觀賽的人們左顧右盼後,只好席地而坐。在龍舟上的參賽人員正在人們的呼喊聲中奮力地划槳,但五個隊伍的龍舟實力都旗鼓相當。忽然,一條龍舟上傳來一陣響徹雲霄的擂鼓聲。我心想:這是在暗示我們什麼嗎?果不其然,划槳的人忽然加快速度,將其它龍舟遠遠地拋在背後。

  比賽漸漸進入白熱化階段,冠軍究竟會花落誰家呢?起初領先的那支隊伍,已經被慢慢超越,成了最後一名。而冠軍隊伍也在觀眾的歡呼聲中出現了,那就是原先最不起眼的那支“實力派”隊伍。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端午節,它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像是一篇撥動心絃的故事。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7

  今年的5月30日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我一早醒來,就聞到了一陣陣清香味,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廚房,原來媽媽在包粽子。我問媽媽:“今天為什麼要包粽子呢?”媽媽笑眯眯地說:“因為今天是端午節呀!”我恍然大悟。接著又問:“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呢?”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因為以前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名字叫屈原,他不願意隨波逐流地活著,就抱著一塊大石頭投江自殺了,為了紀念他,每當端午節來臨,我們都要包粽子投進江裡,以免那些魚蝦來吃屈原的屍體。”我聽了,連忙捲起袖子,跟媽媽學著包粽子。

  中午的時候,奶奶對我說:“昊昊,走過來。”我飛快地跑過去,奶奶一手摸著我的頭,一手用手指在我額頭上寫字,我問奶奶:“你在幹啥呀?”奶奶樂呵呵地說:“這是雄黃酒,專門用來驅趕蚊蟲的。你的額頭上寫了王字,你就不會被蚊子咬了,還能祛你身上的毒。”

  今天不僅嚐到了美味的粽子,還學會了包粽子的方法,特別是瞭解了包粽子的原因,真是一個有意義、有收穫的端午節。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8

  煦暖而和緩的南風從大海那頭徐徐吹拂而來,裹在人身上,暖意中帶著一股鹹腥味。“夜來南風起,小麥覆壟黃”,一夜之間,田野一派金波湧動,如河流一般金光盪漾、蒸氣騰騰。

  麥子熟了,端午節也到了。

  包粽子是端午的一大習俗。家鄉包粽子,比較簡單,沒有其他佐料,基本以淡味為主。通常是用上好的糯米在稻草灰鹼水裡浸泡一段時間,待浸透後,將糯米淘洗乾淨,晾乾,便可以包裹了。

  端午前一天,祖母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先是要製作鹼水,將稻草灰放進盆裡加水,不停地攪動,再用竹篩蒙上一層紗布過濾,便可製作出黃色的鹼水。然後,再將瑩白飽滿的糯米倒進鹼水裡浸泡。接著,還要將粽葉一張張刷洗乾淨,除去葉子上細細的絨毛,最後把粽葉一張一張碼起來,浸在一個盛滿涼水的塑膠盆裡,用磨刀石或石秤砣壓緊、壓實,慢慢把乾硬的粽葉浸軟。

  端午一大早,節日的氣氛便在家裡瀰漫開來。祖母、母親和幾個姑姑圍在一起包粽子,她們都有一雙巧手,拿起一片粽葉,用剪刀“咔嚓咔嚓”把粽葉下端剪齊,再箍成一個倒立的鐘樣,然後用勺子舀起糯米填進去,用筷子插實,封口,最後用浸過水的幹蒯草紮緊,一隻稜角分明飽滿結實的粽子便紮成了,動作乾淨利落一氣呵成。

  粽子包好後,5個或10個結成一串,就像一串串葡萄,一嘟嚕一嘟嚕的,清清爽爽玲瓏可愛。接下來就是煮粽子。鍋里加上水,放入粽子,點火,火候大小全憑經驗掌握了。在我嗅覺的記憶裡,至今還清晰地保留著粽子未出鍋時從灶間飄逸出來的香味。在經過漫長的期盼、煎熬後,粽子終於煮好了,剛出鍋的粽子熱氣騰騰的,香味四溢。放涼後的粽子,顏色金黃、晶瑩剔透,用棉線切割成小片,蘸上蜂蜜或白糖,吃起來涼滑爽口,齒頰留香。

  端午的另一個習俗是插艾葉和榕樹枝。端午節是個驅邪攘災的節日。民間傳說,門戶上插艾草、榕樹枝可避邪(很多地方都是插艾草、菖蒲,我們這邊為什麼插艾草和榕樹枝,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門框和窗戶上都插著一對艾草、榕樹枝,且不說去瘟避邪,僅那沁心潤肺的植物馨香,就像是穿越田野的風,乾淨,爽朗,讓人神清氣爽,濁氣全無。

  我終於明白:端午的味道,其實是親情的味道!端午的味道,也是童年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9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是紀念屈原的一首詩,端午節也因屈原而流傳於世。包粽子,賽龍舟這些端午節固有的習俗也為紀念屈原而流傳於今。

  粽子是端午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記憶中端午節前一天,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包粽子的事,包粽子可是一門技術活。

  外婆早早就把提前泡好的糯米和洗好的粽葉拿出來,還有拌好調料的排骨。我從來沒有包過粽子,特想自動手試試,於是對外婆說:“外婆,我想包粽子,你能教我包粽子嗎?”外婆笑著說:“可以呀,來吧!”先將兩片粽葉疊起來,摺疊成漏斗的形狀,接著放進糯米鋪平長度大概10釐米左右,“米不能放太多,多了一會會包不起來,”一邊聽著外婆說的話,一邊小心翼翼弄著糯米,接下來放一塊排骨,放好排骨後再放一些糯米要把排骨全部蓋住,

  想想這包粽子好像也不難,“包粽子最關鍵的是這一步,你看好了”外婆說著拿起一片粽葉熟練的疊起來迅速裹住了手上裝有米的粽葉,瞬間粽子的樣子就出來了,馬不停蹄地抽出繩子把裹好的粽子綁好,外婆說上中下要綁三道繩,這樣綁米才不容易漏出來。外婆笑著說:“看好嗎,來試試吧!”我學著外婆的樣取出粽葉想裹住我手上的裝有米粽葉,可是不管我怎樣弄,前面裹住後面漏米,後面裹住前面漏米,看似簡單做起來難。外婆笑著說:“彆著急。”經過外婆再一遍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了一個粽子。

  傍晚的時候我聞到了粽葉的獨特清香,知道外婆已煮好粽子。我飛快地跑進廚房,拿起一個三下五除二的去掉粽子的外衣,外婆看著笑著說著:“慢點吃,慢點吃。”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端午的味道也被深深記憶,奮進的龍舟,清香的艾草,

  還有香糯的粽子,這都是端午的味道。端午文化,在多少人的味覺裡傳承,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10

  每年五月初五是最令我向往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到這天,家家戶戶都會掛起艾草,互贈香包,喝著黃酒,品嚐美味佳餚,飯後一起觀看賽龍舟,真快活啊!

  端午節的習俗最少不了的就是包粽子和吃粽子了。外婆就像個魔術師,一眨眼粽葉折成了個小漏斗,裝入糯米,放入紅棗,再用糯米填滿,用勺子壓緊,最後蓋上粽葉,用線一纏,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看完,我信心滿滿,便拿起粽葉想一展身手,但調皮的糯米就是不聽使喚,從粽葉裡不停地“溜”了出來,手忙腳亂的我手一滑,粽子“炸”開了,糯米像飛珠滾玉般一顆接一顆掉在地上,又濺了起來,如綻開的煙花。最後在外婆的幫助下,我終於完成了第一個粽子。

  我叉著腰,指著那位五花大綁的大肚子“粽子將軍”,威風凜凜地宣佈:“我要把你消滅!”開始煮粽子了,心急如焚的我衝進廚房,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雙腳不由自主地圍著鍋團團轉,嘴裡還不停唸叨著:“1、2、3……”一簇簇晃動的火苗猶如騷動的小螞蟻在我心裡亂竄。粽子終於煮好了,我屏住呼吸,瞪大眼睛,一陣清香撲鼻而來,綠油油的粽子在白色熱氣間若隱若現,如美人出浴,放在白瓷盤裡顯得更加碧綠。扒開“浴袍”露出白嫩如玉的光滑皮膚,咬一口黏黏的,嚼一嚼軟軟的,細細品嚐,紅棗和糯米的甜香混和著粽葉的清香,在舌尖上跳起了恰恰,順著喉嚨流入我的心田。

  掛艾草、戴香包、吃粽子、喝黃酒、賽龍舟,這就是熱鬧的端午“味道”。我愛端午節,更愛這幸福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11

  在我的眼中端午節是一個美妙的節日,它充滿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願望,有一種溫馨浪漫的氣息。

  五月初五,汨羅江邊,你——屈原,你是多麼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的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於一旦,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的存在。大江彭湃,洶湧著向東流去,你的心隨著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你最終一躍詮釋了你的愛國之情,人們為了不讓你的身體被魚蝦侵蝕,就往汨羅江裡扔粽子和雞蛋。便有端午節吃粽子和雞蛋的習俗。

  五月初五一大早,我還在熟睡的時候,爸爸總是將小段的艾草夾在我的耳朵上,讓蚊蟲遠離我。當然,這一天,媽媽總會給我的胳膊腕和腳腕繫上吉祥的五彩線。早上起來,看見胳膊腕和腳腕繫著五彩繩,再看看媽媽的一臉笑意,懂得了系五彩繩原來是親情的延伸。

  農曆端午節,除了系五彩繩,家鄉還有插柳條,採艾蒿的習俗。艾草有一種特別的清香,據說端午前後的艾草最好,老人們從山上採集很多很多,回來擰成艾草繩,曬乾後點燃,這是夏季驅逐蚊子和其它飛蟲的最管用的土辦法。

  到了中午,我們便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把糯米和粽葉洗乾淨,再把粽葉一張張碼起來放進裝著涼水的盆裡。幾個大人便開始團坐包粽子了

  粽子包好後,結成一串放進鍋裡,過了一會,粽子終於好了,剛出鍋的粽子色味俱全,嚐起來香甜可口,其味無窮。

  端午的味道是粽子的香甜,是親情的延續,是艾蒿的清香。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12

  端午來了。她沒有一丁點的靦腆,也沒有絲毫的急切,更沒有像誰打過招呼,就那麼自然的、理所當然的來了。大街小巷,家家戶戶,每個角落都瀰漫著端午的味道:甜甜的、清新的、濃濃的。

  從我記事開始,每年臨近農曆五月,母親就開始著手準備端午節的吃食:粽子,包粽子的時候,我最喜歡在母親身邊轉來轉去,名義上說是幫忙,實際上是想借機偷吃碗裡的餡。那拌了蜂蜜的大棗乾兒、葡萄乾兒,吃上一口,能甜上好些時候。母親包的粽子特別好看,穿成串,提起來像玲瓏的風鈴。我偶爾也會動手包幾個,只是往往不是多一個角就是少一個角。但是,無論是幾個角的粽子,母親都會誇獎一番,說我能幹。

  那甜甜的粽子餡,讓我的童年生活變得十分甜蜜。每次回憶,心中有一種甜甜的味道。

  我特別喜歡過端午,因為她沒有純潔的忙碌卻有除夕的感覺。一大早,母親總是會親自給我綁五彩線。那專注的神情,那靈巧的動作,透露一種無可代替的溫馨。早飯的時候,母親總是為我挑選模樣最好的鴨蛋,讓我吃餡最滿的粽子。晚上,母親總是讓我第一個用艾篙水洗手、洗腳。小時候,覺得母親就應該做這些事情。現在,我明白了,這些瑣碎的小事蘊含著濃濃的慈母情。

  端午的味道包含在童年的回憶中,蘊含在父親的勤勞中,縈繞在母親的關懷中。我希望我的父母能永遠健康的生活,和他們一起品嚐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13

  端午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這天,家家戶戶都包粽子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當日,我起得比平時更早。奶奶已經將昨天在市場買的粽葉洗好後晾到陽臺上了,媽媽則在準備包粽子的食材,爸爸準備鍋碗瓢盆。我與爺爺,只負責吃,最閒最幸福。

  過了許久,粽葉晾乾了,材料也備好了,媽媽和奶奶就要開始包粽子了。

  粽子的材料有:紅豆、香菇、綠豆、豬肉、蝦米、鹹鴨蛋,當然還有雪白的糯米。包粽子的時候,媽媽把粽葉捲成一個圓錐型,然後舀一勺糯米,先加上醃製好的豬肉,再加上其它的食材,把粽葉剩餘的部分蓋上,再把上面的兩邊摁住捲起來,這樣就成了一個“三角形”的粽子,最後繫上草繩,粽子便完成了“包”的全程。媽媽和奶奶按這樣的步驟做了許多粽子,爸爸也忙著把粽子放進蒸籠裡。大約一個小時後,粽子的香味便飄了出來。聞粽香,我垂誕三尺了!我來到廚房,擺了幾個碗,將熱氣騰騰的粽子上的草繩拆掉,去掉粽葉,把粽子放進碗裡,端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品嚐。

  我迫不及待地先咬了一口,“好好吃呀!”我不禁贊。媽媽和奶奶都露出了笑容,還叫我多吃幾個。當看到她倆滿頭的大汗,我趕緊放下碗,拿來紙巾,幫媽媽和奶奶擦汗。爺爺看見後開心地說:“我們的小鈺長大了,懂事了!明年也可以學學包粽子了。”“好呀!明年我全包了!”我自信地回答。媽媽和奶奶相視大笑……

  粽子的香,就是端午的味道。其實,端午的味道,還有全家共聚的溫馨幸福味。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14

  今天端午節,一大早起來,煮上粽子,給遠在老家的父母打了一個電話。問媽媽煮雞蛋沒有,媽媽說天天吃雞蛋。老家的端午很少吃粽子,一到端午,家家煮上一鍋雞蛋加大蒜,快快樂樂過端午。

  給媽媽打完電話,我思索飛揚,飛回到了老家,飛到了媽媽的身邊,老家過端午情形歷歷在目。

  端午的前一天,我們都開始忙著準備了,大人們到田間地頭個割一捆艾草,綁成小捆分別插在門框上,有驅蚊的功效,家家戶戶都要插,所以整個村莊都瀰漫著艾草的濃濃的藥香味兒,這端午的味道至今也揮之不去。

  我們小孩子到街上買回香藥,手巧的奶奶便穿針引線用不同花色的布給我們製作香囊,有時我忍不住也會自己動手做,雖說針線粗糙些,但也是愛不釋手。小小的香囊花花綠綠,有心形的,蝴蝶形的,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圖案,那時候覺得香囊很特別,掛在自己的脖頸上可以避邪,甚是喜愛,節日過了很久也不肯取下。

  媽媽喜歡把她用作繡花的彩色棉線,選取五樣顏色纏繞在一起,這叫做五色線,把它們套在我們子妹們的手腕上,象徵平安祥和,是代代相傳的習俗,小小年紀便心存神奇與敬畏。香囊和五色線,已深深烙在童年的記憶中。

  端午節早上最隆重。媽媽早早起來,煮上一鍋雞蛋,平時捨不得吃,到這一天決不吝嗇。雞蛋分甜的和鹹的,煮在一起,為了區分鹹甜,在甜的雞蛋上用灶臺下的小灰抹一黑道。雞蛋煮好後,自己先不吃,先給鄰居東家送幾個,西家送幾個,彼此相送,雖說都是雞蛋,但這其中純樸的風俗,回想起來倍覺親切。送完雞蛋,盆子裡的雞蛋大小、顏色不一,媽媽給我們每人分上十多個,敞開肚皮吃個夠,吃是吃不完的。怎們辦?書包裡揣上幾個,到校送給老師,分給同學。端午節雞蛋吃得真叫過癮,鹹的、甜的,有時還能分上半個鵝蛋。

  鍋粽飄香,打斷了我的思索。

  老家的端午雖說沒有粽子,但同樣是甜香甜香的,那味道無論到哪兒都不會忘卻。隨著時光的流逝,它更醇,如一罈陳年佳釀,回味悠長。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15

  展望歷史的動人畫卷,感受中華的五千年風采,那些傳統節日如香茗般散發著清香,久久纏繞——

  品味淡淡的茶香,品味又一年的端午。

  今年的端午和往年一樣,我照例和爸爸媽媽去公園遊玩。還沒進門就感受到一股喜慶的氣氛。進入園內,哇,可真是人山人海,而且有許多外國人,我心裡暗自欣喜,今年的端午一定會有新的收穫。

  來到長街上,巨大的條幅躍入眼簾:“長跑慶端午,萬人齊報名。”這麼盛大的節目,我當然踴躍參加了。本以為自己跑得很快,但結果只得了一個鼓勵獎“粽子”。不過還蠻好吃的,端午節的粽子真香啊!

  我們又來到了江邊,一列列龍舟像將要離弦的箭,躍躍欲試。舟上有黃頭髮的美國人,他們露著自信的笑容,彷彿一定會勝利,其他外國人也都急切地盼望著比賽開始。我看到中國人正在舒展胳膊,已經勝券在握,心裡暗自為他們加油打氣。隨著鑼鼓的響起,龍舟奔湧而出,我扯著嗓子為中國選手吶喊著。他們終於不負眾望,贏得了比賽。外國人雖輸掉了比賽,但依舊伸出了友誼的手,相視一握,傳達出對中華文化的無限讚歎與喜愛。端午節,真自豪。

  我們又來到大橋上,這裡有許多人都拿著粽子向江裡投去,眼裡滿是懷念與讚歎,我知道他們是在懷念屈原,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他演繹了一曲生動的愛國史詩。我也拿出粽子深情拋下,心想:屈原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我們新時代的英才更應當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端午節,充滿回憶與追念。

  最後,我們乘車回家,在路上遇到兩個俄國人,順便搭他們到賓館。下車時他們用不怎麼標準的中國話說:“中國的端午節真熱鬧,中國人真熱情,將來我們還會來中國過端午。”我聽了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品味端午,品味著那濃香的粽子;品味端午,品味著那淺淺的自豪;品味端午,品味著那淡淡的追憶;品味端午,品味著中華民族舉世矚目的風采,品味著中華文化綿延不絕的傳承……於是,我堅信:中華民族即將成為東方一頭傲立的雄獅,中華文化即將成為世界文化中的一朵燦爛之花!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16

  因為太過於期盼放假,所以很早之前就想到端午節也是要放假的。於是很興奮地跑去看日曆,驚喜地發現端午節竟然在六月六日,又忽然想起媽媽說過端午節在六月六日這一天要168年才能遇見一次呢,於是覺得自己好幸運。六月六日,我盯著那個鮮紅的數字又小聲唸了一遍,真是個好日子。

  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這是《燕京歲時記》裡的一條記載,讀來很有嚼頭。端午、端五。不禁覺得古人的想象力也真是豐富,可為何又要改為端午呢,這始終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感覺到了一種神秘的味道,那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前幾天,一日從外面歸來,路過一家小店,突然發現小店玻璃門的把手上繫著一株不知名的草。奇怪,那是什麼?恍然大悟之間想起,那就是(傳說中的)艾葉吧?於是一陣驚喜,我還是第一次看見它呢!忍不住湊上去聞了聞,是一股令人感到舒服的清香。老闆看到了我,走過來把艾葉從門上拿了下來,遞給我,拿去吧,好歹也要有點端午的氣氛,你說是吧?,我沒說話,只是衝她笑了笑。之後便滿心歡喜的捧著艾葉回了家,用一根細線將它小心翼翼地綁在門上,於是家裡也有了那股淡淡的味道,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這一日,媽媽在家親手包粽子。媽媽做事時的樣子總是很認真,讓人不忍心打擾。於是我端了張小板凳默不作聲地坐在她旁邊,看她將蘆葦葉一點一點清洗乾淨,在把加了蜜棗的糯米放在上面,交疊著包好,再用綠色的絲線一道一道纏上幾圈。之後飄出的便是一縷甜甜的味道。那是蜜棗的味道,還有媽媽的味道。那些都是端午的味道。

  這些味道都深深刻在我的腦海中,或神秘,或清香,或甜甜的,它們都是,端午的味道。

  是那種特有的.,讓人永遠也不會忘記的,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17

  端午節前後,若天氣晴好,溫度適中,正是曬書的最好時節。

  大凡喜歡搗鼓點書的人都知道,書這東西不能暴曬,更不能弄溼,有時不小心弄溼了書,在陽光中暴曬,書頁不是捲曲便是起皺,很是難看,這對愛書的人來說是不很情願的。小時這樣的情況怕被母親看到後捱罵,就胡亂地搬出一些書,把弄溼的一本也混夾在裡面放在凳子上曬,不怎麼識字的母親卻說出這句話來:“你怎麼在曬書呀?曬書要在端午曬的。”嘿,她哪裡知道是我弄溼了書。

  在端午曬書在並沒有書香的家鄉,居然一度是個固有的規矩。以後當幾個大人們在一起時,偶爾也會談論孩子談論書,母親便會用一種驕傲炫耀的口吻說:“我家的孩子都會曬書了。”

  母親喜歡在微風習習的端午當天一邊替人家裹著粽子,一邊看著人家曬書。於是曬書在母親看來是一件無尚光榮的'事,而裹粽只不過是一件日常勞動。至於為什麼要在端午曬書,我也不問母親,即使問了,想必母親也未必知道個所以然。

  後來,讀初中時也聽班主任老師說:“曬書嘛,要在端午時節,挑一個好日子,最好是微風習習,可以讓書頁透透氣,又不會吹走書的日子。”這話聽起來熟悉,老師說的是有道理的,同時也印證了母親說過的話。老師家中有很多書,並且大多是線裝書,每年在端午時節便有一次曬書的情景。他曾對我說,以後有書了也要挑這樣的日子曬書。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其實那時的我也沒有幾本書,並不需要曬,但為了冒充斯文,到了這天,我也會裝模作樣地曬起書來。也許這樣的裝模作樣裡蘊著一種嚮往的心意,擁有書的相伴,是怎樣的快樂。

  隨著年齡的增長,書架上的書也多了起來。書,一本本地購,一本本地讀。日積月累,到了今年,竟有了上千冊,不曾想到我也會“藏書”!如今,每到端午節,我都會做些準備,給我的書來一次必要的陽光浴。其實端午前後都可以曬書,但以端午這天為正宗。

  讀書的人無論怎樣地愛書總不會有錯,構建一個像樣的書齋不容易,我總不能因為自己懶惰讓書受累,自己看著心痛。曬吧,曬吧,不曬還購什麼書呢?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18

  我的家鄉——監利,有著“魚米之鄉”的美譽,那自然少不了美食了,接下來就由我給大家介紹監利的端午節是怎麼過的吧。

  端午節主要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因屈原提出的意見不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在悲傷至極時,投了汨羅江自我了結;百姓們不想讓屈原的屍體被魚兒們吃掉,於是紛紛往河中投入粽子,倒入雄黃酒,以此來紀念屈原。現在的端午節逐漸演變成了人們吃粽子、掛艾草、賽龍舟的習俗了。

  清晨,爸爸媽媽會偷偷在孩子的手上掛上五彩繩,寓意:五福臨門;又會在枕邊放上裝有艾草粉的香囊。爺爺奶奶早已起床摘粽葉,淘糯米……一直忙到早晨七點才將包粽子的材料備齊,累得大汗淋漓。

  到了八九點鐘的時候,家家都在包粽子,在一旁看奶奶包粽子饒有興趣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身手一番,可奈何眼睛學會了手卻沒有。

  我拿起一片粽葉,學著奶奶的模樣捲成一個錐形,放入白花花的糯米,咦?糯米怎麼開始組團“逃亡”了?等米都漏完了我才發覺,錐形的尖尖處有一個小洞洞。我只好從頭再來,我慢慢回憶著奶奶包粽子時的一個個動作,反覆琢磨,多次嘗試,終於一個小巧可愛的粽子出現在了我手中。

  煮粽子了!我小心翼翼地將我包的那個粽子放入鍋中,讓它們盡情泡著溫泉,隨著一縷縷白煙從鍋中溜出來了,一串串粽子出現在了竹籃中,我才意識到粽子熟了!我找到我包的那個粽子,剝開粽葉,咬了一口粽子,軟糯的口感在嘴裡瀰漫著,蘸著白糖味道更是錦上添花,美上加美!

  吃飽喝足後,我們一大家子來到街上,看著河中鑼鼓震天,熱鬧非凡的划龍舟比賽,心中更是熱血沸騰,熱鬧的氣息在這小城裡飄散開來。

  家鄉端午的味道是美味的,甜蜜的,熱鬧的……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19

  端午節了,大街上到處瀰漫著端午的味道。

  早上,我戴上香囊和五色繩。聽媽媽說香囊散發出香氣,可以辟邪祛病,戴五色繩可以讓人吉祥。我們家門口也放上了艾,散發著濃濃的特殊的香氣。噢,我明白了,端午節的味道香香的。

  端午節我最喜歡的還是吃好吃的粽子。以前總是聽別人說肉餡的粽子特別好吃,今天爸爸也買回來了,我高興極了,想迫不及待地把它吃掉。爸爸讓我看好時間等它煮熟,我目不轉睛地盯著時間。粽子終於熟了,我急忙告訴爸爸。爸爸把粽子放進碗裡,我嚐了一口,哇,太好吃了吧。我一下子吃了三四個,直到撐得實在吃不下了才停下來。噢,我明白了,端午節的味道是糯香的味道。

  到了中午,我四姨請我們和許多人到飯店吃飯,那的菜每一個都特別好吃。服務員才端到門口,那香味就撲面而來,聞得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當菜端到桌上時,我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過了一會兒,我吃飽了,就和我的一些朋友在一起玩,雖然玩的遊戲不怎麼好玩,但我們每個人都很開心,沒過一會兒,最後一道菜出來了,看到是西瓜,我和我的朋友們,像老虎看到獵物一樣,眼睛發亮,開始大口大口吃起來,一分鐘沒到就被我們吃完了,那西瓜吃起來特別甜,一直甜到心裡。噢,我感受到了,端午節的味道是菜香的味道。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快樂,因為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那味道真好!你呢?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20

  又是粽子飄香時,端午佳節味道多。苦、辣、甜傳承了幾千年,一直到今天,讓我們一起品嚐一下吧。

  苦

  天灰濛濛的,空氣是潮溼的,他獨自來到江邊,面對汨羅江,縱身一躍,從此,歷史上少了一個叫屈原的偉大詩人,多了一個端午節。屈原立志要為人民造福,雖“吾將上下而求索”,無奈佞臣當道,壯志未酬,只能離開朝廷,他感到憤恨、無助,只能將自己交給這滾滾江水。但他著作的《離騷》被誦讀千百年,他的愛國精神和清正、勇敢的品質將永垂不朽。端午是苦的。

  辣

  端午的太陽火辣辣,火辣辣的太陽下進行著一場火辣辣的比賽。隊員們雖頭頂烈日,但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開始”,伴隨一聲令下,龍舟比賽開始了,“加油!加油!”人們吶喊助威,“衝刺了!”龍舟衝過終點線,隊員們舉起划槳慶祝勝利。太陽是火辣辣的,但火辣辣的太陽下到處是勝利的喜悅。端午是辣的。

  甜

  粽子是端午節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粽子噴香,甜蜜幸福。媽媽從鍋裡拿出了粽子,我順著香味“飄”了過去,哇!深綠的葦葉包裹著白白的粽子,算放出濃濃的香氣,迫不及待的嚐了一口,真香,又吃到了一顆棗,真甜!給媽媽剝一個、給爸爸剝一個,我自己來一個,很甜美。端午是甜的。

  端午節的味道還有很多,我們慢慢品嚐吧。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21

  要問我端午的味道是什麼,我還真有點說不清,因為在心裡端午的味道既如百合花的清香,淡而優雅;又有如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純潔;還如玫瑰花的芳香,鮮而浪漫……

  端午節是我最喜愛的一個節日,每年離端午節還有很遠我就開始數著日子盼望了。可是今年的端午節與往昔不同,因為在外地求學離家較遠,我不得不留在學校裡過端午節。要知道,這可是我第一次不能和家人一起慶祝端午節。原本以為這是件很悲傷的事,可沒想到卻是如此快樂。

  端午節這天,天上還閃星星、還亮著月亮呢,我就被幾個室友吵醒了:“快起來啊,我們到後面那座山上去採艾蒿了!”之後莫名其妙地被人拖出了溫暖的被窩,再之後便是一陣忙亂。

  十分鐘之後,我們各自整理好了衣裝,邁開了豪爽的步伐,朝後面那座山進軍,哇!端午的味道,充滿了激情。

  平常來過不知多少次的後山今天不知道為什麼這樣遠,終於到了。我們幾個互相打氣後毅然向山頂攀去,由於剛剛下過小雨,所以沒登多高我們褲腿都被打溼了。“啊!艾蒿。”順著聲音望去,嘿!別說還真有哇,我們一窩蜂似地湧過去,開始瘋採,邊採邊在嘴裡嘟囔著:“希望考試順利,祝願家人一切平安……”呀!端午的味道,滿載歡喜。

  大家一邊說笑一邊採艾蒿,不一會兒就採了一大堆。我們手中握著艾蒿束,頭上戴著艾蒿環,興高采烈地下山回到學校。剛坐到位子上不久,一個熟悉的身影走了進來。我定睛一看,啊!是媽媽。媽媽看到我說:“吃過飯了嗎?想不想吃粽子啊?()來,把粽子拿過去和同學們解解饞吧!”呀!不聽媽媽提及,我差點忘記吃粽子了。哇!太棒了,媽媽竟帶來這麼多粽子,我們都湧上去把媽媽圍住,剝開粽子皮,鮮紅的大棗就浮現在眼前了,接著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飄來,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一口下去,粽子少了半邊,媽媽看著我們狼吞虎嚥的樣子,開心地笑了,呵!端午的味道,幸福加甜蜜啊!

  端午的味道真是豐富,真是幸福,怪不得我怎麼也忘不了!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22

  端午將至,舌尖和腦中泛起的是記憶的味道。

  或許龍舟賽那喧鬧的鑼鼓聲和岸邊的喝彩聲並不適合這個江南小城,所以沉寂成為了端午的常態,然而沉寂的背後卻是陣陣的糯香,湧動在味蕾上的激烈並不亞於水花四濺。半年的辛勤換來的是這一小段時間的小憩,或許是習俗的使然,或許是對於半年的褒獎,南方人的含蓄在這個時間段表現得愈發明顯。

  食物的滋味往往不是味蕾的刺激,而是一種質樸的情感。記憶中的那個農村小院落,雨聲滴答而無序,勤勞的人們早就洗淨了粽葉,拌好了糯米,準備好了各類餡兒,一家老小齊上陣,帶著半年的耕耘心情開始了端午的歷程。餡兒種類多,甜的如豆沙、栗子,鹹的如豬肉、酸菜,或者小眾的鹼水,無論種類如何,散不去的仍舊是陣陣糯香。粽子不甚考究,不變的只是那筆直加稜角的外形。看似普通的自然產生品,在勤勞智慧的人民面前變成了可食可賞的藝術品。大鍋中的水早已是蒸汽騰騰,物質社會,煮粽子的形式多樣,煤球爐、電磁爐、高壓鍋,時代的進步讓食物加速。然而記憶中的粽子仍舊是伴隨著柴禾的燃燒,只有這樣粽子的原味才得以儲存,淳樸的記憶在此時氾濫。咬一口糯香,呷一口黃酒,糧食在經過不同的轉換之後,在這一口又交匯在味蕾間,箇中滋味,無法言語。

  對於開化人來說,氣糕亦是端午必不可少之食。白漿不能差一絲一毫,輔菜也必須小心翼翼,鋪上蒸籠的不僅僅是精美的食物,也是中國人對於習俗的一種嚴謹態度。氣糕厚了不行,嚼著費力,薄了也不行,光吃菜沒了米香。恰到好處的氣糕必須是師傅們千萬次實踐的結果。蒸籠是圓的,切出來的氣糕是方的,外圓內方的氣質恰是我們這個民族道德的體現,或許是巧合,或許習慣使然。

  其實兩種食物在平時都能輕易吃到,只不過在端午這個特定的時間中的感覺中不一樣,可能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尋找理由的民族,為了肯定自己,亦或是為了家人團聚,暫且不管理由如何,仍舊是追求記憶的需求。時間帶不走的是對往昔的斷續回憶,八仙桌上的舉杯暢飲,祖母在旁的嘮嘮叨叨,孩童們頑劣的嬉戲,看似喧鬧的場景卻是時間中獨特的記憶。理解這個民族的文化必須去追尋這些記憶中的突起,即便再喧囂的城市也抵不過破舊鼓樓上泛黃的回憶。中國人的回憶總是非常含蓄,慢慢尋覓,欲言又止,但回憶的舉動卻又是大張大合,食物、習俗不能差一絲毫釐,這便如國畫中的山水與工筆,同根而不同形。

  如果說表象的回憶是酸甜苦辣對於味蕾的刺激的話,那麼意像的時空便是記憶中逐漸消逝的過去。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23

  抬頭、望天,又是一年端午節。站在粽葉飄香的小街上,聞著童年時那最喜歡的味道,我好像又記起了那塵封已久的記憶,那顆曾純真無邪單純的心……

  小時候,我最喜歡聞的便是端午裡粽子的味,香香的,甜甜的。似一朵正漸漸綻天的花朵迎面撲來的芳香,是那樣的清甜誘惑。咬一口粽子,頓感柔軟,是那種不粘口,卻使人回味無究的酥糯。手拿著它,當年的我像個野丫頭一樣四處瘋跑,恨不能向全世界人炫耀一遍,想讓所有人知曉,我對粽子的喜歡。

  由於童年的我非常懶,每逢端午佳節,爸爸媽媽及親戚朋友聚在一塊包粽子,就連比我小的表弟表妹都在摻和,而我卻縮在被窩裡,看著他們忙碌的樣子,心裡喜滋滋的。等到粽子出鍋時,我瞄準自己最喜歡的紅棗粽子,頭一個伸手去搶,母親每次都罵我嘴饞,卻不幹活。

  沒錯,我非常嘴饞,到今天依舊這樣,可是那香甜美味的粽子叫我怎能不迷戀?每一口的糯米,都融化進入我的心房,每一口的紅棗都甜蜜了我的唇。吃完後,我收斂了自己瘋野的性子,乖乖地回去坐在屋裡背唐詩。

  也就是童年時那美味的粽子,那熱鬧的端午,陪我走過了是我的快樂時光。現在過端午,爸爸媽媽都忙於事業,再沒那份悠閒的心情與空閒的時間包粽子了,只能去超市,到街上買現成的回來吃。

  剝開一層層的粽葉,熟知的味道又一次撲來。依然是那樣酥軟的糯米,依然是那樣甜蜜的紅棗,都沒了過去吃粽子時的感覺。是什麼感覺呢?溫馨?幸福?熱鬧?快樂?或許都是,或許都不是。過去在家鄉熱鬧的端午,目前在大城市裡卻冷冷清清。小孩忙於上學,上班族忙於工作,白領忙於事業的進步,沒多少人聚在一塊重溫包粽子時的感覺,沒多少人與親朋好友一塊過端午,有些,只不過那已逝的溫馨。

  看著繁華大街上形形色色的大家,我不禁暗歎一聲……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24

  清晨,在一股淡淡的艾草香氣中醒來,朦朧中向枕邊摸索,摸起的是個精緻的香包,不需要說,端午節又到了。

  以前過端午節時,姥姥一直非常早就開始籌備,從別處摘一些艾葉來曬乾,給大家這部分小孩們做香包。其實,在街上也有人推著車來賣,無論是做工還是造型,都要比姥姥做的好看不少,但姥姥卻還是每年堅持做給大家。由於,少了姥姥的香包,總會感覺這節過的不完整。

  端午節前一天,姥姥會在家包粽子。我就坐在旁邊的小凳子上看著,幫姥姥遞粽葉,在呈滿香米的粽子頂上放上一顆紅棗,與姥姥合作包好一個又一個粽子。有時姥姥包粽子的香米用沒了,我便會將買下的米倒進一個乾淨的盆中,煞有其事的學著姥姥的樣子攪著盆中的米。姥姥就在旁邊看著,任憑我如何攪動盆中的米。等到差不多了,便叫我將米端過去。當手從水中拿出來時,那股香香的米味就留在手上了。

  姥姥繼續包著粽子,我便舉著雙手過去,湊到姥姥身邊,想與姥姥一同推薦這香米的味道,聞聞姥姥手上也有同樣的味道,我笑著跑開了。

  一整個端午節,手上的米味兒退得差不多了,姥姥的香包便被我掛在身上,如此,不論我走到什麼地方,身上總能攜帶一股淡淡的艾草香。這味道是清爽的,也是獨特的。

  那時的端午,總讓我期待又回味。那蜜棗的的香甜,配上那糯糯的米,久久不散的味道,還有姥姥做的艾草香包的清香。如此的端午,連同那味道,一直在我的記憶中。

  目前,我早就不是當時那個只懂玩樂的孩童,但姥姥卻依然做著同樣的事。閒下來時,我也會幫忙。還是記憶中的場景,還是記憶中的兩個人,還是那股端午節熟知的粽香和艾草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是那樣的清香,是那樣的難忘。

  端午的味道作文 篇25

  端午從汩羅江的波浪裡悄然走來,幾千年的那朵浪花猶如一滴墨綠的翠汁,把中華錦繡大地染成粽葉成的奇綠。

  ——題記

  一抹粽香,一斟酒醉,帶領我走進端午遺失了的美好。

  端午,你就像那遺失的美好,一種跌跌撞撞,不曾與哪個相伴,一直到銷聲匿跡,而我卻要一直攜帶你的微笑,一路上探尋你遺失的味道。

  端午的氣息再度瀰漫,氤氳在每個細胞周圍,透過了我的心臟,浸溫了我的靈魂。

  沁人心脾的艾香帶我走進了70年代的新中國。那時候,建國沒多長時間,農民生產力低下,生活水平不富裕,每逢過端午節,每家每戶都要奢侈地包幾個粽子,幾片粽葉,幾粒糯米,再加上兩顆紅棗,粽子就包好了,小孩們一聞到幽香幽香的粽子味就會忙不迭地掀開鍋蓋,狼吞虎嚥似的吞下了粽子,想到這一幕,內心就泛起了漣渏,一股澀澀的苦,大家真應該珍惜目前擁有些美好生活。70年代的吃粽子事件都成為欣喜若狂的事,那人民生活,豈不是更悽慘?

  大家目前依舊記得,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大家目前依舊記得,屈原是愛國詩人;大家目前依舊包著粽子,賽著龍舟,祈禱江中魚兒不要傷害屈原……但,大家目前還仍有哪個在奉承著屈原的這種高度愛國精神,又有哪個,一心牽掛都會百姓,想著祖國,我不禁發出一聲由衷的感嘆,唉!吃粽子只不過滿足一下自己對美味的追求,賽龍舟也只成了一種娛樂的方法,再也見不到70年代貧窮日常的插艾葉的景象了。70年代的環境悽慘,目前的精神內涵難道就不悽慘嗎?

  汩羅江上,我又看到了一位長髮壯士,正直不阿,回頭一望,長嘆一聲,投入江中……

  端午的味道,我不想做作也說聞到了什馬幽的艾香,我只聞到了這黑暗世界中所有事物發出腐朽的氣息,籠罩著每個人,掙脫不了,被束縛在邪念的臂膀下。這新陳代謝的唯一可能,也被它把握在手中,正是這種不健康的理念讓大家把這端午淡淡默化。

  是大家的那一份浮躁遺忘了它,還是那一份喧囂容不下它?

  那物事人非的端午呀,讓我思,讓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