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5篇_初三作文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_初三作文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5篇_初三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5篇_初三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5篇_初三作文1

  “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粽葉飄香時……”當媽媽讀到這篇短文時,我便知道端午節來了。

  端午節那天,媽媽準備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應了。

  我和媽媽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著地到菜場上買包粽子的原料,媽媽精心挑選了一些粽葉,買了十斤糯米。我嚷著說要吃肉粽,媽媽笑呵呵地說:“好好好!小饞貓,給你做肉粽!”轉過身去買了二斤豬肉和一些紅棗赤豆。

  回到家,媽媽叫我把粽葉先洗乾淨,燒上水,然後把洗乾淨的粽葉輕輕地放入水中煮熟,接著把煮熟的粽葉放到盛滿冷水的盆裡浸泡一會。媽媽解釋:“這樣葉子不會發黃,碧綠碧綠的葉子包起粽子來可漂亮了。”

  粽葉準備好了,接下來該拌餡了。媽媽把肉切成小方塊,倒上若干醬油、雞精、鹽拌勻,醃製半小時,讓它入味。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買來的糯米、紅棗、赤豆分別洗乾淨,最後按照比例把紅棗、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紅紅的紅棗和赤豆,好漂亮呀,像一鍋閃閃發光的珍珠瑪瑙。

  開始包粽子。我搬來小板凳,坐在媽媽身邊,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在粽葉裡抽出一張比較大的粽葉,打算包一個小粽子。我先把葉子裹成一個漏斗型,然後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輕輕用手壓一下,三角粽的形狀出現了。我手忙腳亂地把葉子沿著三角粽的輪廓繞呀繞,可是粽葉好像不聽使喚,我用力過猛,葉子碎了,還好米沒有漏出業。我胡亂地往粽子上繞線。這哪裡是粽子呀!簡直是個“傷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來。

  在媽媽的精心指導下,我終於包成了一個看起來順眼的小粽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學。最終,我和媽媽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著我的傑作,我滿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裡美美的。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5篇_初三作文2

  這端午節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主張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後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後,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著長髮,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知道為什麼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醜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實調和,最後自投於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屍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棕子餵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後,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棕子清香,於是趕緊洗涮,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為什麼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奸臣為什麼不會考慮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併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裡,還有那個笨大王,怎麼也不知道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這個端午節我過的真開心,我真希望現在的每一天都是端午節,讓我每一天都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5篇_初三作文3

  每當端午節來臨之際,家鄉小河邊的蘆葦已經長大了,在清清淺淺的小溪裡隨風擺一動,在那裡向小朋友不斷招手,好像在說:“端午節快到了,你們大家來採蘆葦,別忘了來找我。”竹筍頑強地從土地裡鑽出來,搖搖身一子,來湊熱鬧,順便帶給我們一些竹筍葉,好像在喊叫:“快來羅!多麼嫩的葉子呀!過了這個村,沒了這個店!”

  農曆五月是一個燦爛的春天,我們這些小孩子都忙得不易樂乎,拿起小籃和大夥蹦蹦跳跳來到河邊,就動起手,別看我們小,但打蘆葦葉的速度可不慢。大家像比賽似的,搶著打。不一會兒,我們的籃子裡就裝得滿滿的,一眼望去蘆葦像被拔去新衣裳。蘆葦打好了,我們又來到竹林,竹筍已經長成青竹,身上的葉子也落了下來,我們撿在青竹旁邊的落下來的葉子。但我們不會去掰那些新的沒有落下來的竹筍葉。因為下面的竹子還沒長好,拔去之後,下面的竹子就會壞掉的。

  收穫滿滿的我們就高興得回家了。媽媽把蘆葦葉和竹葉煮了一下再撈出來,把糯米泡好,準備好臘肉和紅棗。要開始包了,把三四張蘆葦葉放在一張竹葉中重疊在一起。小孩子也七手八腳動起來,把好好的粽子包的歪歪扭扭的,粽子煮好以後,香味四溢,看著自己包的粽子就想笑,但吃起來還是津津有味。我們把自己的粽子拿著四處跑和別人交換著吃。

  我們的家鄉的端午節就是這麼與眾不同,就是這麼熱鬧。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5篇_初三作文4

  一看見大院樓下坐滿了提著一隻桶的阿姨和奶奶,我就明白端午節沒幾天就要到了。因為只有這個時候,常年甩著手在樓下散步的她們會變成忙活得不得了的.“織女”,給我們整個大院裡的人們包端午節必吃的一種食物——粽子。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家鄉是一定會吃粽子的。然而,粽子不是每家每戶都有人會包的。我們大院裡的阿姨和奶奶們,平日裡是喜歡多管閒事的“八婆”,在這個日子裡,卻變成了喜歡樂於助人的好人,她們會笑盈盈地接過你交給她們的裝有粽葉和糯米的桶,一字排開坐在大院樓下進行“編織”,一個不會包粽子也許要包上好幾天的粽子,在她們的巧手下,一兩個小時全部搞定。

  還有的熱心阿姨,她們會邀請你提著她們為你包好的粽子,去她們家用專門的鍋,把握時間將粽子煮成一咬下去就滿口留香的粽子。這一環節如果是不懂粽子如何煮的人,也許就會將粽子煮成半生不熟的狀態,將一桶包好的粽子給浪費掉了。

  每年到了端午節的這個時候,往日裡對那些喜歡議論是是非非的阿姨奶奶們的積怨也一併在她們的熱情下融化散開了。她們雖然喜歡八卦,但她們包的粽子是真的好吃。如果我不是腸胃不怎麼好的話,我一次就能吃兩三個。

  端午節來我家的客人也愛吃這些粽子,每次吃了之後會問我媽媽是怎麼做的,媽媽告訴她們是大院裡的阿姨奶奶們幫忙做的後,她們也會想要那些阿姨奶奶們幫忙包粽子,而每一次媽媽不好意思說明白的請求,那些阿姨奶奶們都笑盈盈地接過,一會兒就包好了,從不覺得麻煩。

  我不知道未來我或者我的媽媽會不會包粽子,但這些阿姨奶奶們包的粽子是真的好吃,而且她們的好也融化了我對她們的積怨,粽子似乎是專門來化解一切的禮物。

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5篇_初三作文5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這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我必須會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能把粽子包得漂亮而結實十分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貌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放上幾顆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極了,沒想到包粽子比想象中還順利。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淘氣的小孩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倒出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奶奶包的粽子樣貌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比較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但是不留意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種各樣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不行,我不能退縮,不能氣餒。有了失敗,我留意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許多像樣的粽子。

  當我們坐在一齊,嘗著自己親手做的粽子時,覺得這天的粽子個性甜。因為,這是我勞動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