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清明憶魯迅作文

清明憶魯迅作文

清明憶魯迅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憶魯迅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陸游在詩中如是說。

  煙雨朦朧,細雨如絲。清明總是使人感到憂傷,已故的前輩,你在那個世界是否安好?那一張張冥幣寄託著我們的思念,願風兒可以將它們送到你的國度。一杯濁酒,灑向地面,期盼著你可以在嚐嚐當年的味道,或是辛辣?亦或是苦澀?一抔黃土,隔卻幾代人的相思;一張冥紙,寄託一個世紀的情緣;一杯濁酒,承載我們對你的敬仰。我雖未與你見過,但,透過你的作品,卻讓我讀懂了你。

  一部《狂人日記》,凝聚了你從童年時起到那時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體驗和對於中華民族現代命運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透過“狂人”之口,把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制的歷史痛斥為“吃人”的歷史,向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發出了“從來如此,便對麼?”的嚴厲質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你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瞭解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你曾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你關注孔乙己、阿Q、楊二嫂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魯迅對他們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魯迅愛他們,但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擁有做人原則。 “冷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成為你一生的寫照,你愛憎分明。一支筆桿屠盡舊中國的奸佞;你為勞苦大眾,甘心拋頭顱,灑熱血,滿腔熱忱為人民!“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正不是你無怨無悔的付出,不求回報的最好表達嗎?你親眼目睹了許多人麻木不仁,也曾想學醫救人,但後來明白了,即使一個人的體魄如何強健,沒有靈魂,依舊是“行屍走肉”,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所有中國人的精神,而善於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的,則首先是文學和藝術。於是棄醫從文,你的慷慨激昂的文字拯救了千千萬萬人的靈魂,喚醒了中國人民奮起保家為國。多麼希望近距離的看看你,看看那親切而又嚴謹的面龐下,隱藏著的,到底是怎樣一個高尚的靈魂啊!

  感受著你對中華民族的憂慮,感受著你對中國前途的擔憂,感受著你對青年人的期盼。魯迅先生,請您放心,我們這一代人一定挑起歷史的重擔,我們一定不負眾望,擔當責任,振興中國!清風拂起,細雨未息,清明時節,憶起往昔。我想用您懷念阿長的話表達對您的敬意:“願仁慈的地母啊,永安他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