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介紹魯迅作文600字四篇

介紹魯迅作文600字

介紹魯迅作文600字四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介紹魯迅作文600字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介紹魯迅作文600字 篇1

  他嫉惡如仇;他關心青年;他幽默風趣;他憎惡黑暗有如憎惡魔鬼;他是一位越老越頑強的戰士;他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他,就是魯迅。

  透過學習第五組的課文和課外閱讀,我走進了魯迅先生的世界。

  魯迅先生的寫作是真實的。

  比如《狂人日記》中的狂人其實是一個精神錯亂的人物,他以為身邊的人都在“吃人”,他想保護自己,更想保護身邊那些活潑天真的孩子。魯迅先生接狂人之口,讓我們看到了舊社會無邊的黑暗。而這,並不是別人“敢想、敢說、敢寫”的。

  魯迅先生以筆為武器。

  比如在《藥》這一文中,人們封建迷信,有一戶人家的兒子的了大病,聽了別人的妄言,卻信以為真,拿出積攢的錢去買“人血饅頭”,以為它包治百病,但兒子吃了後,還是去世了。魯迅先生讓我們看到了舊社會的封建,同時,也寫出了那些反動統治者的殘忍。

  魯迅先生思念故鄉。

  《故鄉》一文是魯迅先生二十年後回故鄉的感受。魯迅先生回到故鄉,卻發現,這和記憶中的故鄉有著天壤之別,少年時期的玩伴閏土,再也不是那個見多識廣、機智勇敢的孩子了,中年的閏土和他的父親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更令魯迅先生失望的是,閏土恭恭敬敬地叫他“老爺”,令魯迅先生的心一下子涼了。離開故鄉時,他也沒有了留戀,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原本清晰,卻又模糊了,使魯迅先生十分悲哀。可見當時的`社會多麼可怕,導致魯迅先生再回家鄉時也已物是人非了。

  魯迅先生不會去寫那些假惺惺的,只寫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所以才受到了這麼多人的愛戴和敬仰。

介紹魯迅作文600字 篇2

  他那瘦瘦的身體,如同大病初癒,他的頭髮一根根的直豎著,沒有一根彎下來,他的鬍子不僅濃密而且極像隸書的“一”子,他有時笑起來的時候,連煙都拿不住了。他就是魯迅。

  許多人的眼中都有著不一樣的魯迅先生,在我的眼中魯迅先生是一位憎惡黑暗的社會,關心底層人民的作家,在我的眼中魯迅先生小時候和我們一樣夢想有自由、快樂的童年。

  在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則“醫治車伕”的故事。那天夜晚,魯迅的侄女與他的爸爸媽媽一起去往魯迅先生的家中時,在路上遇到了受傷的車伕,魯迅先生得知後,幫那位車伕醫治傷口。令魯迅侄女不解的是這麼冷的天,車伕幹嘛不穿鞋?魯迅先生卻深深的嘆了一口氣。魯迅先生原本是出國留學回來的醫生,可當他知道當時的中國人最大的病便是思想上的疾病,於是決定用文章去喚醒人民的靈魂。當然他棄醫從文另一個原因是他十分關心底層勞動人民,憎恨當時的黑暗社會,因而,魯迅先生儘自己的力去幫助勞苦大眾。

  魯迅先生的《風箏》又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他。魯迅先生小的時候,曾將弟弟的風箏折斷,踏扁,說弟弟玩沒出息的玩意兒,當魯迅長大後,看到一本書上寫著“遊戲是兒童最平常的表現,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時他整個人像是灌滿了鉛,他的心中有了深深的愧疚。他來到弟弟家,想得到他的原諒,可沒想到,他的弟弟早已忘卻。我一直認為魯迅先生那麼有名氣,又那麼平易近人,是因為小時候就是個寬容的孩子,完美的孩子,沒想到也會犯下讓他愧疚那麼久的事。

  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一位用筆作戰的戰士,同樣也是被毛主席稱為是中國文化革命主將。魯迅先生說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不管別人怎麼去批評指責他,他還是堅持為人民服務。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一位有時讓人無法用語言來比喻的人。

介紹魯迅作文600字 篇3

  我不敢說自己讀懂了魯迅,但我是個喜歡甚至崇拜魯迅的男孩。

  有人說如果不是因為考試等必需因素,沒有人會將魯迅的雜文讀上四五遍,可我已經記不清讀過多少遍了,至今還在讀著,而且必將永遠地讀下去。每次閱讀,總有感悟,我不知道我讀懂了多少,只知道我一次比一次懂得多,每次,都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不是矯情,不是做作,而是真的和魯迅,我眼中最偉大的作者交流。

  我懂得越多,就越知道他的偉大。有人居然說,他是靠罵街出名的,我覺得這是對魯迅最大的侮辱。有人看林語堂,看餘秋雨,看張愛玲,不願看魯迅,說是討厭那種壓抑的氣氛,那種積血的悲哀。記得豐子愷有幅漫畫,名字叫“一肩擔盡古今愁”,我總覺得,那就好像魯迅,也只有魯迅,才配得上這樣的名字。魯迅是一座凝聚的大山,他托起的是民族,而不是個人的名利,或是寫作的樂趣。

  魯迅的生命,消耗在不停的鬥爭中,和劊子手鬥,和幫兇鬥,和偽君子鬥,和御用文人鬥。魯迅好像並沒有為自己活著,這是種偉大,是一種至今還沒有任何人可以比擬的偉大。

  從魯迅的風格來看,魯迅的雜文短小,精悍,卻切中要害,每次都讓那些拼命掩飾的面具無情地滑落。魯迅不講任何情面,只要是對人們有害的,他決不會放過。哪怕是他以前的好友,這一點,正是他人格的偉大。現在的作者,有幾個敢直言不諱而不怕得罪人的?他們就算是不得已批評人,也只會不痛不癢地說幾句,然後賠盡小心。

  我佩服魯迅,崇拜魯迅。而如今,卻有人忘記了魯迅,我深深地憂慮!

介紹魯迅作文600字 篇4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身甘做孺子牛。這種魄力不是人人都有的。

  近日,楊濟源見義勇為事件傳遍大江南北,大多數的天津人都為之自豪。但隨之入耳的也不乏不和諧之音。也有一部分人認為那是多此一舉,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卻去找死,死了活該!我實在不知道也不敢想象,假若他在天有靈,聽到如此這般話語是否也會心冷至極。

  于丹曾經說過,人生有四個老師:父母、老師、自然、社會。但是往往這第四任教師會顛覆以前的三位的所有話語。究竟是這個社會太冷漠,還是人性太淒涼?

  100年前的中國人民在列強壓制下思想麻木不仁、社會冷漠不堪,而那個時候的魯迅果斷棄醫從文,以拯救人們心靈為己任。救天下蒼生、撫黎民百姓。如果說楊濟源是多此一舉的行為,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把黃繼光邱少雲的文章從小學課本取消,說他們只是一幫傻子,為何要為了天下人而犧牲自己?將思想品德課程取而代之為教會孩子們怎樣自私怎樣謀取私利。這樣,是不是才符合這個時代的特點?

  不!不是這樣的!

  無論是在列強壓制下的舊中國還是當今這個國際地位至高的大中國,我們每一個人不都是從小接受著愛國、要拾金不昧見義勇為的教育長大的麼?為何在一點點步入這個複雜社會之後就一點點抹滅了人之初的善良呢?社會無情還是人類自己的無情?

  我們不妨問問自己,加入當時面對歹徒的是我們,我們是否有勇氣去伸出援助之手?我們是否有勇氣在歹徒的匕首前依舊面不改色?那為何在別人做了好事之後一些人還要這樣去說呢?

  新中國的一些人們也漸漸日趨麻木。社會導致也好,認為做法也罷,總之,這還是一個需要魯迅的時代,這還是一個需要有人將麻木人民喚醒的時代,這還是一個需要“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時代。別再說魯迅過時,魯迅的精神永遠貫穿在人類生活中。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作為新世紀的青年,如果不能從我們身上看到未來,那中國的未來又要到哪裡去呢?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