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歷史典故> 關於愛情的歷史典故(通用9篇)

愛情的歷史典故

關於愛情的歷史典故(通用9篇)

  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三指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今天就給大傢俱體講一下關於愛情的歷史典故,希望讀者喜歡。

  愛情的歷史典故 篇1

  淚酒傾盆長城新——孟姜女與萬杞梁

  孟姜女是秦代杞梁的妻子,秦始皇築長城,把死去的杞梁埋在長城下。孟姜女送寒衣來到長城,知道丈夫已死,就對著長城大哭。十日後,長城崩塌。露出了杞梁的屍骨。典出民間傳說。

  銀漢清淺兩下分——織女與牛郎

  織女是王母的外孫,牛郎是人間的一個孤兒,後兩人結為夫妻,生兒育女。玉帝大怒,就把織女抓回天上,牛郎在後追趕,王母拔出金簪,畫成天河,從此兩人天各一方。每年乞巧節時,喜鵲搭橋讓兩人相會一次。典出民間傳說。

  彩蝶無奈舞翩翩——祝英臺與梁山伯

  祝英臺女扮男裝出門求學,愛上同窗梁山伯。臨行前祝英臺不斷暗示自己的女兒身份,梁山伯卻始終不解其意。當梁山伯知悉真相時,祝英臺已被父親許配馬家,梁山伯憂鬱而終。祝英臺在大婚之日到梁山伯墓前跳墳殉情,化成一對形影相隨的蝴蝶。典出民間傳說。

  青衫溼遍泣孤墳——納蘭性德與盧氏

  清代詞人納蘭性德與盧氏婚後美滿和諧,但好景不長,結婚三年時盧氏因難產去世。盧氏的離世給了納蘭性德極為沉重的打擊,半個月後,納蘭性德寫下了《青衫溼遍·悼亡》一詞:“青衫溼遍,憑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扶病,剪刀聲、猶在銀缸。憶生來,小膽怯空房。到如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淒涼。願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迴廊。”表達了對亡妻的一往情深,同時也流露出難以排遣的傷痛。

  金屋猶自賦長門——陳阿嬌與漢武帝

  陳阿嬌是漢武帝劉徹姑母的女兒,武帝五六歲時曾說如能娶阿嬌為妻,就建一座金屋把她藏起來。漢武帝登基,立阿嬌為皇后。阿嬌因妒忌衛子夫得寵,多方離間武帝與衛子夫的關係而被廢黜,退居長門宮,不再得幸。阿嬌想恢復昔日的專寵,就以黃金百斤請司馬相如作《長門賦》呈獻武帝,企望復得寵幸。典出司馬相如《長門賦》。

  漁陽鼙鼓正銷魂——唐玄宗與楊玉環

  唐玄宗李隆基因楊玉環貌美而倍加寵幸,終日沉湎於歌舞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最終釀成安史之亂。安祿山從漁陽起兵反叛後,唐玄宗逃亡西南,在馬嵬坡被譁變的軍隊逼迫,處死了楊貴妃。典出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花叢懶顧又幾人——元稹與韋叢

  唐代詩人元稹與韋叢夫妻恩愛,妻子27歲時不幸早逝。元稹心失所愛,卻難忘舊情,對女色再無眷戀之意,表達了對妻子的忠貞和懷念。典出唐代元縝《離思》:“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愛情的歷史典故 篇2

  有簫仙者,生於周宣王十七年五月五日。宣王末年,史籍散亂,簫仙為文記述史事本末,以補正史之不足,人因稱為簫史。其人瓊姿閃爍,風神超邁,每引笛,能作鸞鳴鳳響。秦穆公之女弄玉,亦喜吹簫,公因以下嫁簫史。夫婦伉儷相得,日以吹簫為樂。十數年後,弄玉也得簫史吹奏之妙,指開笛響,能作鳳凰和鳴之聲,引得鳳凰紛紛聞聲而來,飛聚屋頂。秦穆公特修築鳳台一座。後弄玉乘坐鳳凰,簫史駕馭飛龍,雙雙昇天而去。後因以“吹簫引鳳”喻演技高妙神覺,復亦喻以鳳求凰,男女締結良緣,詩文小說中用為熟典。如唐李端《贈郭駙馬(暖)》詩云:“日暮吹簫楊柳陌,路人遙指鳳凰樓。”即用此典。

  愛情的歷史典故 篇3

  漢武帝時,協律都尉(宮廷樂師首領)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復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無限神往,嘆息良久曰:“世豈有此人乎?”平陽公主進言,謂李延年有妹,姿容絕代,妙麗善舞。武帝召見,納入後宮,即後來深受寵幸的李夫人。“傾國傾城”一詞,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絕倫,文學作品中引用甚多,如李白《感興》“峨眉豔曉月,一笑傾城歡”,又《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均用此典。(典見《漢書。外戚傳》)

  愛情的歷史典故 篇4

  戰國時哲學家莊周主張是非齊一,物我兩忘。《莊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莊夢見自己化作一隻蝴蝶,翩翩飛舞,怡然自樂。夢醒以後,自身依然是莊周。因此說,不知是莊周化為蝴蝶呢,還是蝴蝶化為莊周。後世遂以莊周夢蝶比喻人生如夢幻,難以究詰。唐李商隱名作《錦瑟》雲:“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詩中頜聯即用此典。清黃景仁《濠梁》“夢久已忘身是蝶,水清安識我非魚,也用此意。(典見《莊子。齊物論》)

  愛情的歷史典故 篇5

  唐詩人崔護,資質甚美,清明獨遊長安南莊,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始有一女子應門,捧杯水讓坐。女子獨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崔護以言挑之,不應。彼此注目久之。崔辭行,女子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扁鎖無人。惆悵之餘,乃題詩於門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後代詩文中因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來後不復再見的惆悵心情。

  愛情的歷史典故 篇6

  東晉政治家謝安在雪天閤家聚談,與兒女討論文義。正值戶外雪越下越大,謝安興致勃發,就指著外面的飛雪問:“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侄子謝朗隨口說:“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謝道韞接著道:“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後大加讚賞,誇獎侄女才思不凡。謝道韞是東晉有名的`才女。柳絮隨風飛揚,壯似飛雪,用以比喻紛飛的白雪,恰切而形象,故世人譽婦女有詩才為“詠絮才”。蘇軾《謝人見和雪後書檯壁二首》之一“漁蓑句好應須畫,柳絮才高不道鹽”,即用此典。

  愛情的歷史典故 篇7

  蘇小小是南朝錢塘著名歌妓,才貌雙全,能詩善畫、才貌出眾,只可惜身世淒涼,自幼父母雙亡,生活所迫,淪為歌妓。一朝與當朝國相公子阮鬱邂逅,蘇小小乘興於湖山之間,一路高吟:“燕引鶯招柳夾道,章臺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訪,家住西泠妾姓蘇。”性情灑脫不羈,見識不同流俗。一見鍾情彼此,兩人度過一段纏綿悱惻的日子。阮鬱指著西湖的松柏盟誓:“青松作證,阮鬱願與小小同生死。”蘇小小吟出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可是阮家不承認這個婚事,終逼阮鬱毀約。自阮鬱走後音信皆無,蘇小小整日以淚洗面,吟詩解愁。數年後,蘇小小應邀和阮鬱斷橋相會,阮鬱表示只願納之為妾。蘇小小悲憤的說:“這裡可沒有青松為你作證。”郎心負義,可蘇小小對阮鬱刻骨銘心的感情始終不渝。最終因阮鬱家中百般阻擾而被迫分離。

  上江觀察使孟浪久慕芳名,三次召見,蘇小小不畏強權,蔑視豪門,藉故不至,後被迫而往,面對孟浪的刁難,她不卑不亢,借庭院盛開的梅花吟道:“梅花雖傲骨,怎可敵春寒。若要分紅白,還須青眼看。”孤傲冷豔,震懾了孟浪。後來偶遇窮苦書生鮑仁,傾囊助其上京趕考。第二年春,蘇小小因情傷心,中宵風寒,竟一病不起,咯血而逝,年十九。蘇小小最終在對情人的思念中鬱鬱而終。經蘇小小資助過的書生鮑仁,科場高中金榜題名,出任滑州刺使,專程來報恩。獲悉小小死訊,撫棺痛哭,將其葬於西泠橋畔,墓前立碑,墓上造亭,以她的字“慕才”為名。鮑仁埋蘇香丘,日夜對望;結廬西湖,終不復娶。

  世事無常,聚散因緣。緣是天意,份屬人為。緣在珍惜中,珍惜便是緣。珍惜之心一旦枯萎緣則必盡,珍惜之心永存緣則永恆。窗外,茂密的樹葉在微風中呢喃低語:我已在佛前苦苦求了五百年,今生,讓我們結一世塵緣。

  愛情的歷史典故 篇8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一個是被臨邛縣令奉為上賓的才子,一個是孀居在家的佳人。他們的故事,是從司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彈唱那首著名的《鳳求凰》開始的:“鳳兮鳳兮歸故鄉,遊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豔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這種在今天看來也是直率、大膽、熱烈的措辭,自然使得在簾後傾聽的卓文君怦然心動,並且在與司馬相如會面之後一見傾心,雙雙約定私奔。

  當夜,卓文君收拾細軟走出家門,與早已等在門外的司馬相如會合,從而完成了兩人生命中最輝煌一事件。卓文君也不愧是一個奇女子,與司馬相如回成都之後,面對家徒四壁的境地(這對愛情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大大方方地回臨邛老家開酒肆,自己當壚賣酒,終於使得要面子的父親承認了他們的愛情。

  儘管後世的道學家們稱他們的私奔為“淫奔”,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日後多少情侶們的榜樣。這之後還有一個事件值得一記:司馬相如一度迷上了某才女,卓文君作《白頭吟》,以這樣的句子“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終使相如回心轉意。

  愛情的歷史典故 篇9

  楊玉環原為壽王瑁王妃,玄宗驚豔於她的美貌,但礙於她是自己的兒媳而不便明目張膽納入宮中,於是想出個讓楊玉環出家,脫離壽王,再以“楊太真”身份入宮的方法。從此楊玉環“三千寵愛在一身”,並於公元745年被冊封為貴妃。

  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所謂“君王從此不早朝”,為了兩情歡愛,可以把國事先放在一邊;而從“一騎紅塵妃子笑”的賊後面,我們看到玄宗甚至動用了他手中的權力來取悅楊貴妃,這樣的做法出發點固然是為了愛,但皇帝畢竟是皇帝,他所做的一切並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必然要牽涉到政治的東西。這使得他們的愛情洽談室不可單純,並最終敵不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