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臘八節> 精選臘八作文彙編十篇

臘八作文

精選臘八作文彙編十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臘八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臘八作文 篇1

  “臘八,扎花,支灶,年下。”小時候,一到臘八節那天,母親便說這句話。不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只記得這天的母親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拿出過年的衣裳讓我換上,仔細地給我梳了頭,洗淨臉,擦上雪花膏,然後在我的兩個辮子上戴上兩朵花。花是母親用一碗豆子從貨郎那兒換來的,兩朵豔粉的絹花。母親給我戴花時,嘴裡又唸叨那句話:“臘八,扎花,支灶,年下。”

  小時候盼臘八,不僅臘八那天能穿新衣裳,戴花,還能吃上臘八糕。為做臘八糕,母親提前好幾天做準備呢。

  母親說蒸臘八糕要用江米,江米發黏,口感好。在我看來,那分明是大米,我看不出江米和大米有什麼區別,都是白花花,亮晶晶。母親把江米放簸箕裡反覆簸幾遍,混雜其間的小草葉小石頭什麼的都隨著簸走了,江米更白更乾淨了。

  母親又開始準備蒸糕用的紅棗。紅棗是我家棗樹結的,棗子成熟季節,那些小的或是不好看的母親都讓我們吃了,模樣好的都留起來,曬乾,留著過年時蒸臘八糕、蒸棗饃。母親拿出乾癟成一團的紅棗用水泡上,眼見著那紅棗滋滋地喝水,又恢復先前的模樣了,又紅又亮。忍不住拿一顆放嘴裡,甜,但沒先前的脆勁。

臘八作文 篇2

  在華池素有“三九三凍的野狐子沒處鑽”的說法,這就是形容臘七臘八的冷勁兒,我們現在提起臘七臘八印象中也僅存一個“冷”字了。其實,臘八在古代曾經是一個挺隆重的節日,有資料說,臘八節孕育於秦,形成於漢,興盛於南北朝,之後走向衰微,以至於衰落。

  臘八的臘字來自於臘月的臘,臘月的初八日,謂之臘八。臘月的臘本與自然界的季候無關,僅僅因為臘月是農曆的十二月,進入年底,年終歲尾要,“大掃除”,“祭奠祖先”,“置辦年”,“貼春聯”等習俗。十二月便叫成了臘月,也就是說臘月本來有許多的習俗,不過在絕大多數地方,如今臘月的習俗僅存吃“臘八粥”了。

  據說臘八吃“臘八粥”的習俗與佛教有關,《東京夢華錄。十二月》說:“初八日,……諸大寺作浴佛節,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以後傳於民間相沿成習。

  我自小不喜粘食,對於臘八粥,除了喜歡吃粥的時候可以大量的放糖的甜勁兒之外,並沒有什麼好感,能記住的是母親操持臘八粥和喝粥時的那種氛圍。長大以後才從書籍裡知道,臘八粥是有很多講究的,據《燕京歲時記》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的桃仁、杏仁、花生仁……等做點綴。每至臘月七日,則剝果滌器。終夜經營,至天明時則粥熟矣。”而母親當年不過是把各類雜糧,放在一起煮稠而已,起稠的主要的大黃米,而出味的則主要是紅小豆和飯豆,至於江米、菱角米、栗子是斷斷沒有的,點綴之物就更是連想都想不到了。不過,那黏糊糊的粥端到飯桌上,尤其是母親把白糖罐子擺上桌子的時候,兄弟們的雀躍和父母的笑容,還是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中,成了關於臘八的不滅的記憶。

  如今臘八粥已經成了商品,不管是不是臘八,只要你想吃,隨便走進超市便可以買到,臘八粥連同製造臘八粥的歲月一起被裝進了罐子裡,變成了一種速食品,只有記憶不能速食,不過也僅僅是記憶而已,安慰的是空寂的心。

臘八作文 篇3

  臘八蒜,同學們一定聽過吧,我這個不喜歡蒜的味道的人,在每年過春節吃餃子時,都要吃上幾口臘八蒜,沾上臘八醋。媽媽泡製的臘八醋和臘八蒜是那麼的美味,那碧綠碧綠的顏色、辣辣的醋和酸酸的蒜,都會給春節的餃子增添濃濃的北京味。

  今天是臘八,是我們準備做臘八蒜的日子了,媽媽端出早已準備好的大蒜,讓我和她一起泡臘八蒜。

  我們先把大蒜頭掰成小瓣,然後再將小蒜瓣的皮剝開。小蒜瓣的皮真不好剝,勁小了剝不開,勁使大了就會摳破蒜瓣。我們剝了好長時間,慢慢的我熟練多了,不但剝去了外皮,還將薄薄的內膜也剝得乾乾淨淨。媽媽取來了一隻大口瓶讓我把剝好的蒜都裝進去,然後媽媽把醋倒進瓶口,把瓶裡的蒜全都沒過後,擰緊瓶蓋,放在背光陽臺上。媽媽說:“等到春節吃餃子時它就會綠了。”

  從那天起,我每天都好奇地跑到陽臺去看“它怎麼還不綠呢?”我想,今年的臘八蒜一定特別好吃,因為這是我親手剝的。等哥哥春節回來,我一定讓他好好嚐嚐,看看我有多棒!

臘八作文 篇4

  過年是中國人傳統的節日,每到這時候,好像天地氣息到處都不一樣了似的,連人也似乎換了個新的。而這過年的年味兒則是一系列的小節日給慢慢烘出來的,而這第一個節日就是臘八。時日過得真快,轉眼間又到了臘八了。

  臘八古稱“臘日”。從先秦時起臘日已被當作一個節日來過了,但當時臘日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時,臘日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從此人們在這一天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先,並祈求豐收。

  在歷史上,每年的臘日天子們都要向天祈福,並且大宰牲口,舉辦“臘”這種祭典,以求神靈、祖先保佑,取得來年豐收。“臘鼓鳴,春草生”是漢代流傳的民諺,它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在臘日敲鼓驅疫,迎接新春的儀式和情景。而到了現在,過臘八馬上讓人想起來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喝臘八粥了。

  臘八粥顧名思義,是要湊夠八樣的,紅棗、花生、核桃仁等等不一而足,隨心所欲。有些像平常喝的八寶粥。到了臘八前一天,家家的主婦就開始準備了,在街頭巷尾碰巧見了,不妨站一會兒交流一下你是哪八樣,我是哪八樣。總有人忽然的驚叫一聲:哦,我忘了!然後匆匆的忙活去了,其他人便站在當地大聲笑起來。臘八這天早上,家家戶戶飄著濃濃的粥香,喝完了粥的小學生一直討論到上課仍爭執不休到底誰家的粥更好喝。

  關於喝臘八粥的由來,有很多種傳說,其中以來源於佛教的說法較多,一說傳為佛教徒仿牧女供養世尊乳糜之典故,而於臘月初八日用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一說農曆十二月初八為佛誕日,諸大寺作法佛會,煮果品、五穀等物為粥,寺院以此粥供佛後多饋贈信徒,以邀佛佑。其後,此風氣漸傳至民間,成為我國民間風俗之一。不過,我老家卻有一個和這毫不相干的傳說,倒也有趣。講的是很久以前,一個非常不仔細(方言:其意為很奢侈)的富人整天花天酒地,一年一年的,花錢就象流水。這一年到了快過年的時候了,我想就是臘月初八日吧,才忽然發現所有的家產都已經花完了,甚至連吃的也沒有了,飢餓之下只好把家裡所有的裝糧食的缸底兒給清了清,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剛好湊了八樣,就熬了一鍋粥,這鍋粥真是酸甜苦辣,一言難盡……最終這個人還是飢餓而死。為警示後人,所以家家到了這一天都要熬臘八粥吃,以示珍惜糧食和財富之意,也有過日子要思量,別鑽過頭不顧屁股之意。

  小時候每年喝臘八粥母親都會講這個故事,然後說:“其實也就是快過年了,讓人家兒都把缸底兒的剩糧食清清,打掃乾淨,利利索索的過個年。”母親對什麼事的分析總是一針見血的,我想也許真的是這個意思吧。那就讓我們別忘了清清自己的糧食缸,乾乾淨淨利利索索的過個年吧。

臘八作文 篇5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又稱“佛成道節”。

臘八作文 篇6

  “臘八粥,臘八蒜,放債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這是老北京常說的一句民諺。

  臘八是老北京過年重要的一天,三百六十行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都要在這一天把一年的盈利算出來,債主們要把借出去的錢要回來。大家都知道“臘八兒”這天要喝臘八粥、醃臘八蒜,臘八粥有互相贈送的傳統講究,可是因為“蒜”與“算”同音,有“清算”的意思,臘八蒜可都是自家醃製,不願假手於人的。如果你想上街賣臘八蒜人家會以為你是催賬的,這買賣一準兒做不成。

  我最喜歡醃臘八蒜了。每到這時,我和媽媽就滿心歡喜地剝出一罐子白白胖胖的大蒜,裝滿米醋,再放上點冰糖和鹽,就可以靜待臘八蒜一點點變綠直到年三十兒色如翡翠了。用這樣的醋蒜蘸著餃子吃,心裡別提多有成就感了。

  俗話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今年我還真就犯了饞,為了能早些吃到色香味俱全的臘八蒜,還特意耍了個小聰明。我想,既然花草樹木在溫暖的環境裡能生長得更快更好,那臘八蒜一定也能在溫暖的環境裡變綠得更快。於是就把一罐子臘八蒜放在了暖氣邊上。

  我眼巴巴地等了一個星期,可臘八蒜一點也沒變綠。往年這時臘八蒜早該泛綠了,我十分著急。姥姥是個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我只好向她請教。姥姥聽了煞有介事地說:“呦!那你不是在臘八那天泡的吧!咱老北京人講究,臘八那天泡得蒜才能湛清碧綠呢。”

  我細細一想,還真是,為了早點吃著蒜,我們在臘月初七那天就把蒜泡上了。難道真是這個原因?這沒什麼科學依據呀,我半信半疑。臘八蒜卻真是吃完了都沒見著綠。

  直到前幾天語文課上,才被劉老師一語道破天機。劉老師聽說我的臘八蒜今年沒綠,說:“不應該呀!是不是你們家太熱了?醃臘八蒜得涼著點”。我大吃一驚:“哎喲!我的臘八蒜可一直是放在暖氣邊烤著的!”我回到家上網一查,果真如此。大蒜變綠必須要有低溫這個條件。而且自然界中的很多植物都有這樣一個特性,要經過低溫之後才能成長。

  這就是我愛的臘八蒜,這就是我愛的臘八,這就是我愛的中國民俗!

臘八作文 篇7

  每一年的臘八媽媽都會做一罈臘八蒜,這是臘八的節日必需品,更是臘八節的快樂!每年都是一樣的做臘八蒜,總會顯得單調,今年這次我們決定費點心思,因為去年的臘八蒜到了2月只有幾個變綠的,媽媽今年可是格外用心。

  先是在農村老鄉家買了一些正宗的土產蒜,看著已經長出小綠芽的蒜瓣,我不僅心有疑惑:這出芽芽的蒜能泡成功嗎?接下來,媽媽去超市精挑細選買了2瓶山西老陳醋。回家以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邊看電視邊剝蒜,紫色的蒜皮,白嫩嫩的蒜瓣,翠綠的蒜芽,不一會我們就剝了一小盆。媽媽洗乾淨蒜瓣控去水分,小心翼翼地把蒜瓣泡在醋中,瓶子外面又套上塑膠袋,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我們就耐心等待了。

  三天以後,我發現醋上方的蒜瓣開始泛綠,真奇怪哦,這麼快就開始變身了,看來今年這臘八蒜一定能變綠了。接下來的幾天,瓶子中間的蒜瓣也開始變綠,看著它們奇怪的大變身,我和媽媽都十分高興。不過我也有兩個小問題要問:為什麼蒜經過醋泡後能變綠?去年的蒜為什麼不能變綠?

  我趕緊上網查資料。原來,大蒜細胞中有一種生物活性物質和一些含硫化合物,它們在蒜酶的作用下,生成硫代亞磺酸酯等物質,可以使大蒜綠變。“臘八蒜”的綠色素實際上是由藍色素和黃色素組成,先產生蒜藍素,再轉變為蒜綠素,原來這樣啊。那去年的蒜為什麼那麼久不變綠?媽媽告訴我主要原因是蒜本身的問題。商販為了不讓大蒜過早發芽,對其進行了特殊處理,據說是鐳射處理過,使大蒜失去了活性,雖然不長芽芽,但是本身的活性物質被破壞,所以怎麼醃製都不會變綠。這些商販真是坑害人啊!還有就是醋的質量問題。現在市場上有些醋不是釀造的,而是用醋精和檸檬酸勾兌的,所以醋也要選對才行。怪不得媽媽在超市精挑細選純糧釀造的醋呢,看來媽媽是保證每個環節都萬無一失啊。

  經過去年的不成功到今年的臘八蒜大變身,我明白了蒜變綠的原因和不能變綠的一些影響因素,看來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關係的。我還知道臘八蒜對人的健康有好處呢,能開胃提神、促進消化,殺滅病原菌,預防腸道疾病、軟化血管。看著越來越多的蒜瓣變綠,想著年三十晚上就著酸辣爽口,碧綠剔透的臘八蒜吃餃子,簡直是美味無比啊!很喜歡這些傳統的食物和這些傳統的節日習俗。

臘八作文 篇8

  做法也是極其簡單的,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不知不覺臘月到了,又是開始泡臘八蒜的時候了。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的,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關於這簡單的物件兒的由來,據說也是有點兒說頭兒的。進入臘月,年關將至。做生意的也都要清算一下收支,算算賬,準備過年。這個時候不管是欠別人的,還是別人欠的.,也都該瞭解一下了。但是快要過年了,總也不能殺將到人家家裡大喊:“欠債還錢”。中國人總講個面子和彩頭。於是收債的就會泡上一些臘八蒜送人。欠債的收到了自然心照不宣:年關了,一年的債務該清算清算了。“蒜”,“算”同音嗎。北京有句老話說:“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用臘八蒜當作催債提示,倒也算是難得的苦心。呵呵!不過這種催債的禮物倒也不是每個欠債的能夠收到的。比如黃世仁就不會白白的再搭上幾兩醋和蒜給楊白勞。

  臘八蒜是不是真的這麼來的,是值得研究的。不過臘八蒜的好吃倒是實實在在的。經過醋的浸泡以後,蒜的辣味兒去掉了很多。如果蒜選得好,比如用紫皮的蒜,泡出來的臘八蒜還會格外的脆口兒。而醋的味道中也平添了很多蒜香。也算是相得益彰吧。臘月初八泡上,天寒地凍的時節裡,快的只要一週,蒜就能泡好。即使一週的時間不夠,再多些的時間也一樣會好。一般是不會耽誤農曆除夕吃餃子的。除夕時盛一盤熱騰騰的餃子,沾著滿是蒜香的醋,時不時地再來上一塊兒湛青翠綠的臘八蒜。這景象想一想都會讓人口水不止,垂涎欲滴。

  臘八蒜有沒有做成功,主要取決於是不是變綠了。選擇臘月初八開始泡,除了是因為臨近年關,正好為過年吃餃子準備以外,臘月裡天寒地凍的也是原因。說來也是奇妙,用醋來醃製蒜倒也不稀奇,其他季節也可以做,比如糖蒜,以及日本醋蒜。但是這臘八蒜必須是在天寒地凍的時節泡製,因為其他時候泡根本泡不出來那通體的綠來,而且味道也不能彼此相融。臘八蒜的好看好吃,想必不是簡單的醋和蒜的化學物質的作用,也許還有一些物理作用。

臘八作文 篇9

  我早就聽說臘八蒜好吃,所以決定自己試一試。不但可以學會泡臘八蒜,還可以吃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豈不是一舉兩得?

  臘八那天,我把七、八頭蒜剝好,洗乾淨,哇,這些白生生的蒜瓣兒有的像個小駝背,彎著腰,躬著背;有的像個孕婦,挺著大肚子;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嬌小可愛;有的像久別的朋友,兩個緊緊擁抱在一起。我把它們放在一個紙盒裡,再放到暖氣片上烘乾。然後,把蒜瓣兒裝進一個玻璃瓶,倒進我最喜歡的、最讓我陶醉的——界中米醋。最後,將瓶蓋擰緊,密封好,就ok了。

  轉眼間,新春佳節便到了。大年初一早晨,我拿出泡蒜的瓶子,透過玻璃往裡“偷窺”,蒜變成綠色的了,淺淺的,看上去十分好看。我開啟瓶子的蓋兒,一股蒜香撲鼻而來,我滿懷希望地用筷子夾出一瓣兒蒜,咬一小口,稍稍有點辣,嚼一嚼,脆脆的,香甜可口。再仔細品嚐一下,辣中有點酸,還帶點微微的甜,後味無窮。蒜瓣兒的裡面顏色更綠,像一塊美麗的綠寶石。媽媽打趣說:“你往這蒜瓣兒上扎個洞,穿上線,戴到脖子上可以當玉墜兒啦!”

  沒想到我第一次泡臘八蒜就泡得這麼好,這臘八蒜呀,讓爸爸讚不絕口,讓媽媽愛不釋口,真是“有蒜能使我推磨”,就連平時討厭吃蒜的我也喜歡上了吃臘八蒜。

  對了,為什麼臘八蒜會變成綠的呢?上網一查,原來,低溫是大蒜變綠的重要條件,醋起到了催化作用,低溫和醋使大蒜產生了蒜綠素,所以大蒜就變綠了。哦,原來臘八蒜也有這麼大的學問哩。

  

臘八作文 篇10

  臘八古稱“臘日”。從先秦時起臘日已被當作一個節日來過了,但當時臘日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時,臘日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從此人們在這一天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先,並祈求來年能夠豐收。

  在歷史上,每年的臘日,天子們都要向天祈福,並且大宰牲口,舉辦“臘”這種祭典,以求神靈、祖先保佑,取得來年豐收。“臘鼓鳴,春草生”是漢代流傳的民諺,它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在臘日敲鼓驅疫,迎接新春的儀式和情景。而到了現在,過臘八馬上讓人想起來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喝臘八粥了。

  臘八粥顧名思義,是要湊夠八樣的,紅棗、花生、核桃仁等等不一而足,隨自己喜歡的來搭配,有些像我們平常喝的八寶粥。到了臘八前一天,家家的主婦就開始準備了,在街頭巷尾碰巧見了,不妨站一會兒交流一下你是哪八樣,我是哪八樣,真是十分好笑呢。總有人忽然的驚叫一聲:哦,我忘了!然後匆匆的忙活去了,其他人便站在當地大聲笑起來。臘八這天早上,家家戶戶飄著濃濃的粥香,喝完了粥的小學生一直討論到上課仍爭執不休到底誰家的粥更好喝。

  關於喝臘八粥的由來,有很多種傳說,其中以來源於佛教的說法較多,一說傳為佛教徒仿牧女供養世尊乳糜之典故,而於臘月初八日用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一說農曆十二月初八為佛誕日,諸大寺作法佛會,煮果品、五穀等物為粥,寺院以此粥供佛後多饋贈信徒,以邀佛佑。其後,此風氣漸傳至民間,成為我國民間風俗之一。不過,我老家卻有一個和這毫不相干的傳說,倒也有趣。講的是很久以前,一個非常不仔細(方言:其意為很奢侈)的富人整天花天酒地,一年一年的,花錢就象流水。這一年到了快過年的時候了,我想就是臘月初八日吧,才忽然發現所有的家產都已經花完了,甚至連吃的也沒有了,飢餓之下只好把家裡所有的裝糧食的缸底兒給清了清,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剛好湊了八樣,就熬了一鍋粥,這鍋粥真是酸甜苦辣,一言難盡……最終這個人還是飢餓而死。為警示後人,所以家家到了這一天都要熬臘八粥吃,以示珍惜糧食和財富之意,也有過日子要思量,別鑽過頭不顧屁股之意。

  小時候每年喝臘八粥母親都會講這個故事,然後說:“其實也就是快過年了,讓人家兒都把缸底兒的剩糧食清清,打掃乾淨,利利索索的過個年。”母親對什麼事的分析總是一針見血的,我想也許真的是這個意思吧。那臘八節這一天,就讓我們別忘了清清自己的糧食缸,乾乾淨淨利利索索的過個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