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擴寫400字作文
導語: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他父親的朋友孔君平來拜見,可是未見朋友來開門,便把這個孩子叫出來開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擴寫的優秀,歡迎查閱,謝謝!
楊氏之子擴寫作文
在梁國的一個楊府裡,有一個九歲的孩子,他很喜歡讀書,就顯得比一般的兒童聰明得多。於是,人們叫他“神童”。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他父親的朋友孔君平來拜見,可是未見朋友來開門,便把這個孩子叫出來開門。孩子一見是貴賓,連忙歡迎。原來恰巧他父親出去了。
那孩子非常懂事,領著孔君平到涼亭裡,那裡有座假山,風景迷人,好不愜意。還為孔君平端上水果,倒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果裡有楊梅、蘋果······孔君平想:這個孩子真懂事!真會招待客人。孔君平剛要吃一個玲瓏剔透的楊梅,但轉眼一想:大家都說你是“神童”,今天我看看是徒有虛名,還是名副其實。於是,他指著楊梅對孩子說:“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楊,他叫楊梅,你們本來是一家人的。孩子想都不想,說:“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說完,孔君平撫摸自己的鬍子,說:“你比你爸還能言善辨,真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啊!"
原來,孔君平在那個孩子的姓氏做文章。那個孩子也在姓氏做文章,把孔君平和孔雀聯絡在一起。那個孩子真是思維敏捷,語言風趣幽默啊!
楊氏之子擴寫作文
昨日夜不能寐,輾轉往復,念及千年前那個王孫少年,漸漸思絕。
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
後世的人多感嘆於他多舛的身世。父親貴為大唐天子,母卻為楊妃。姓楊,隋煬帝的女兒。
他也許是身份最高貴的皇子,流著兩朝帝血,著書論縱橫,擊劍為任俠。這樣的人,稱為龍章鳳姿亦不為過。
然而就是這一份楊氏血緣,反成了他一生悲哀的結點。
隋滅後,楊妃為長孫皇后收留調教,性情淑婉,為人低調。亡國的種種不甘與痛苦,漸漸在幽閉深宮中消磨,屈服於時光。如果,就這樣下去,也好。
上天卻不想讓她隱忍而終。皇后薨逝,平地起波,太宗感懷於她,欲立她為皇后。
如果歷史真的這樣發生了,只怕整個大唐歷史都會被改寫,國家未來的走向也勢必發生巨大的變動。
但是沒有。這一想法被朝臣無情地擊毀了。
長孫無忌深知若楊妃為後,李恪入主東宮的可能便可陡長,從此勢不可擋。那時不僅長孫家族的地位遭到撼動,隋朝殘餘勢力也極會就勢而起,重登舊位。老臣都是經歷了那一場開國悲歌的,絕不會允許當年歷盡生死打下的.隋帝國以這樣的形式復辟。
我不禁深深默然。李恪果決博望、氣宇非凡,才能震懾全朝,他的帝王夢卻破滅於他的卓絕天下。甚至這尊貴的血統,也不能讓他活下去。
太宗最喜愛的兒子,應該就是他吧,不然怎會二度欲立為太子。英果類我,太宗的感嘆深深刺痛了處心積慮的王侯。他的存在,對於其他人,無疑是一種威脅,骨骾在喉。從那一刻起,李恪就已註定孤立無援。
這是他心中的傷,鮮明地表露出來,讓人不忍卒讀。
後來。後來就是晉王即位,是為高宗。
他醉了,醉了便不願再醒。當命運強行逼他醒來的那一刻,他就已經墮入混沌。醒在另一場大夢中。也許他倦了,只想避世退居。他在宋州自樂自歡,浮沉於世,然而身後的那隻眼睛卻沒有一刻放過他。
永徽四年,高陽公主與房遺愛謀反,李恪因與高陽公主交情甚篤,牽連致害,蒙冤自盡。
史書上留下這樣的憾辭——絕眾望,海內冤之。
如果一個人的死可以斷絕天下人的希望,他究竟如何,已不用言說。
那一瞬,歷史的殘酷血淋淋地呈現在眼前,醒目得讓人無處躲避。
而楊妃,這生於皇宮,老於皇宮的末代公主,終於死於皇宮。她為李唐王室失去了一切——父親,兄弟,王朝,皇后,最後再加上兒子。
感慨萬千,淚水也奪眶湧上,耳際彷彿哀歌不絕。那少年孤獨的身影綻開在初唐的傳奇中,鐫刻下深深的烙印,久久不去。
後主有誄:“絕豔易凋,連城易脆。”許是太卓越的人,都難免人生的羈絆。如大周后,如嵇康,再如,李恪。他的生命,就像連城的玉璧一般,絢絕一時,卻終究無法持久。
當一切風流雲散,雪逝冰消,嘆惋的是誰似連城脆失的冷暖人生?
其人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