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六年級作文> 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民風民俗

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民風民俗

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民風民俗

  在我國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民風民俗,歡迎閱讀。
 

  第一篇:民風民俗

  “56個民族,56朵花”。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飲食,這就應了一句話“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而滿族,就是這56 朵花中豔麗的一朵,滿族的服飾特別有特色,下面,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有鞋子繡有漂亮的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著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態。

  旗袍是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她們喜歡穿長及腳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點是立領 . 右大襟 . 緊腰身 . 下襬開衩。古旗袍有琵琶襟 . 如意襟 . 斜襟 . 滾邊或鑲邊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經改進,腰身寬鬆,袖口寬大,長度適中,便於行走。已成為中國婦女較通行的服裝。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高衩。四十年代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東方色彩,能充分顯示依態雍容文雅,被認為是表現女性美的 典型民族服裝。稱譽世界。

  婦女旗袍的裝飾性比男性旗袍更強。領子 . 前襟和袖口都繡花裝飾。鑲嵌幾道花紋或彩牙兒,俗稱“畫道兒”或“狗牙兒”。

  滿族婦女的服裝十分漂亮,滿族男子的服裝也很不錯。

  歷史上的滿族男子多穿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

  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一種褂子。馬褂分為大襟 . 對襟 . 琵琶襟等多種形式。馬褂後成為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禊,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將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即所謂大、小袖。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為了騎馬方便,在長袍的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禊的`短褂,以御風寒。

  滿族的男子夏季頭戴涼帽,冬季戴皮製馬虎帽。他們的衣服喜歡用青 . 藍 . 棕等色的棉 . 絲 . 綢 . 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製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髮。

  滿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的一個少數民族,是一朵豔麗的奇葩。它有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風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們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認識。

  第二篇:民風民俗

  "吃立節"是龍州、憑祥一帶壯族特有的節日。據說中法戰爭時,當地壯族人民因忙於抗擊外國侵略者而顧不上過春節,直到正月三十才凱旋而歸。為了慶祝勝利,補過春節,當地人便把每年正月三十作一個節日來過,此後相沿成習。

  歌婆節(歌墟)

  壯族人民的歌婆節一般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舉行。它是壯族地區傳統性的群眾活動。壯語稱"窩埠坡"或"窩坡".屆時,青年男女從各地彙集在固定地點,每次一天或數天不等,一般有數百乃至數千人參加。各三五成群互相對唱,這一組同那一組問唱,(www.fwsir.com)那一對同這一對唱答,並多是觸景生情、隨編隨唱。據文獻所記,"歌墟"始於宋代,明代的"歌墟"已與今接近。

  婭拜節

  廣西者寧、索烏的壯族每年4月屬兔的那天,都要殺一頭牛、一口豬、兩隻雞和48條魚,到婭拜山上祭奠壯族傳說中的婦女婭拜,禮儀十分隆重。相傳,婭拜是壯族山寨的頭領,她率領百姓與壓迫他們的官兵打仗,失敗後被殘殺。眾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巔,並將此山定名婭拜山。每年到她遇難那一天,壯家人都要祭奠她,表達懷念之情。

  第三篇:民風民俗

  春節,是我國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當地人俗稱過年,我的家鄉中衛,也不例外。

  中衛人最看重過年了。

  臘八是過年的前奏,人們經過一年的辛勤勞動,在臘八飯裡就全表現出來了。臘八這天用米、面、花豆、肉、蔬菜等做成美味的"臘八飯"(俗稱和和飯)。臘八這天也是當地數九寒冷之時,"臘八的雪,老鼠的藥",如果這天降了雪,就預示著來年的吉祥和豐收。俗話說"吃了臘八飯,漢子跟上婆姨轉",這意味著,過年的活動也就開始了,過年用的衣物、食品全由家庭主婦操勞,男人碾米磨面,女人扯布買線,拆洗被褥,縫製衣帽,家裡人殺豬宰羊,購置年貨,寧窮一年,不窮一日。

  "臘月二十三,灶老爺上了天",這一天是祭神的日子,也叫小年,家家都把灶神換成了新的。

  從年三十起,商鋪的工具、用具洗乾淨封存起來,戲班、皮影在年三十反串唱幾天。

  大年初一,各自在家裡給神明、祖先牌位磕頭,給老人拜年。大人給小孩發壓歲錢,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吉祥、喜慶的。街坊見了都要問聲"過年好".

  初五家家早上吃餃子,叫"填窮坑",意味人們窮怕了,吃了幹餃子耐飽,表示全年不捱餓。

  初七,當地人叫"人七日".下午家家必定吃長面,叫"拉魂面".

  過年的高潮是在正月十五,從正月十四起,連續兩天,立燈架,耍社火,燈架多是牌坊式的,燈面彩繪神佛、三國、西遊記等故事,豐富多彩,五花八門。在一些街口巷道還有泥塑判官,下跪著秦檜夫婦像,泥塑腹空,一點燃煙煤,七竅冒出煙,說明了中衛人愛憎分明。

  民諺"正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燎幹",這一天黃昏,家家門口點燃乾柴,大人小孩從火堆上反覆跳過,嬉笑耍鬧,火熄之後,灰燼用鐵鍁撒向空中,火星亂舞,近似禮花。

  正月二十三一過,年事算是忙完了,人們便又學習的學習,工作的工作,春耕的春耕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