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六年級作文> 【精品】六年級動物的作文集合六篇

六年級動物的作文

【精品】六年級動物的作文集合六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動物的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動物的作文 篇1

  麻雀隨處可見,但在花鳥市場,聽見那一聲聲不知是歡快還是淒涼的鳥叫,我心動了,從那些麻雀中選了兩隻活蹦亂跳的,還給它們住上了最高階的“五星級”大鳥籠。

  拎回家的路上,那兩隻麻雀似乎商量好了,一起嘰嘰喳喳地到處亂叫,好像在向我抗議:“我要回歸大自然,我要回歸大自然!”我毫不理睬,仍然一路蹦蹦跳跳,歡呼雀躍,把它們帶回家去,好好飼養。

  我親自為它們準備了一杯水一勺米。本以為它們會“吃飯香香,身體棒棒”,沒想到,那兩隻麻雀似乎與我作對,茶不思,飯不香,給我來了個“絕食抗議”:它們一隻抓住一根柱子,在上面高聲鳴叫。雖然它們沒有綁上紅色的四個大字“絕食抗議”,但它們那尖刻的鳴叫、高聲的喊聲,讓我感受到了它們那盼望迴歸大自然的強烈要求、不想被禁錮在籠子裡的熱切希望。

  在我每天的精心飼養下,我終於使那兩隻麻雀恢復了進食,不再對我尖叫,也不再“絕食抗議”了。每次我來時,都向我熱情地“打招呼”。

  數天後,我與麻雀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我每天拎著鳥籠來到屋頂逛逛,曬曬太陽。它們每天都吃得飽飽的,也變胖了。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兩個毛球在籠子裡滾哩。

  一天,一件事,讓我動了讓麻雀迴歸大自然的念頭。那天,我按照常規,準備把曬太陽的麻雀拎回屋來。我正要開門時,一聲淒涼的叫聲傳入我的耳朵。我停下腳步,透過窗戶,這誰都會心酸的一幕映入眼簾:籠外,一隻老麻雀抓著籠子,似乎要努力扯開;籠子裡的兩隻鳥兒淒涼地叫著。我看著它們,似乎感受到了籠中麻雀心中的酸楚,感動得淚珠在眼眶裡直打轉,遲遲不肯落下。

  這天夜裡,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白天的那一幕在腦袋裡像放電影似的放了一遍又一遍。兩種思想在腦中打架:放吧,又捨不得;不放吧,它們又不自在。

  但是,小動物總歸要回到大自然的懷抱,自由自在,自力更生。第二天一早,我踏著沉重的步伐,把鳥籠帶到屋頂,緩緩地開啟籠門。麻雀抬起頭看了我一眼,雙雙撲扇著翅膀,飛向遠方。

六年級動物的作文 篇2

  狗,是我最喜愛的動物。而且要說明的一點就是,我喜歡的並不是什麼名貴的寵物狗,而是在農村隨處可見的、給人看家的那種普普通通的狗。

  從小,我就喜歡狗。從我記事起,我家就養有狗了,而且是從未中斷過。可以說,狗伴著我走過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在家的日子,我和狗總是形影不離的。

  小時候,家裡比較窮,所以爸爸媽媽都要出門打零工以維持我們一家人的生計。而或許也應了那句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從小就比較懂事,會幫爸爸媽媽分擔我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而弟弟年紀還小,不喜歡呆在家裡,總是和村裡其他孩子呆在一起。所以,我更多的時候,只是一個人在家裡默默地幹著自己的事情。而這時,陪伴在我身邊的,也只有家裡養的用來看家的狗了。可以說,在那段艱苦的歲月裡,我和狗,結下了不解之緣。

  狗是很喜歡和你玩的。它們總是充滿活力,每次總要在你周圍跑來跑去,每次都要盡情地跑到你前面去,然後停下,回頭,看到你還在後面,又跑回你身邊,然後又跑到前面去,好像看到你被它遠遠地落在後面,它會很開心似的。而對於這項遊戲,它們總是樂此不疲。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你走到哪兒,它就跟到哪兒,至少,對於童年的我來說,就是如此。每當我生氣、傷心、受到委屈的時候,我都會對陪伴在自己身邊的狗傾吐心事,而它們也會乖乖地、靜靜地傾聽我的訴說……有時,甚至會用它的身體磨蹭我幾下,像是安慰我似的。

  我喜歡狗,我喜歡它們的活潑、可愛與忠誠。

六年級動物的作文 篇3

  我的家可比喻成一個“動物家庭”。為什麼要這麼說呢?下面且看“蜜蜂”媽媽,“睡蟲”爸爸和“書蟲”我。

  讓我們先來說說“蜜蜂”媽媽吧!

  我的媽媽每天要上班,除此之外回到家,不是做飯就是掃地不是掃地就是擦地不是擦地就是洗衣服,等等,反正家裡的活幾乎她全包了。而且我上學、放學也都是她接送。每週六、週日她還要送我去上課。雖然做了這麼多,但是她從未抱怨過,她總是心甘情願,任勞任怨去做。你說她不像“蜜蜂”那還像什麼?我的蜜蜂媽媽當然也會“蜇人”了,那所謂的“蜇人”當然就是指對別人發脾氣了。你看只要我和爸爸做的事不如她的意,那她就會拿“毒刺”蜇我們一下。

  好了,媽媽說完了,我們就說說“睡蟲”老爸吧。不是有句話說的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嗎?對了,這回你就猜對了,這句話的的確確用在我爸爸這隻“睡蟲”上是再合適不過了。你看,我的“睡蟲”老爸除了晚上正常睡覺,他作班車時也睡。就連回到家,他在看電視的時候居然也會不由自主地睡著了。不過爸爸上班時也很辛苦的,他那都是累的,情有可原。

  爸爸也說完了,那當然就只有我―一隻小“書蟲”沒說了,你只要一走進我們家的書房,你的兩隻眼睛肯定就不夠用了,有許多書。而且臥室裡的書也不少。有時讀的廢寢忘食;有時在書的海洋裡開懷大笑,也有時淚流滿面;還有時不知不覺的做起了動作。的確,我很愛讀書,也讀了不少書,學到了不少知識。我這個小書蟲當的不錯吧?

  這不,我的“蜜蜂”媽媽又在忙著給我們做飯了。我又到書房啃著一本故事書入迷了。而我的“睡蟲”爸爸剛才還在看電視,這會兒又打磕睡了。這就是我的“動物家庭”,有意思的吧。

六年級動物的作文 篇4

  教素描的王老師家養著一對小花鴿。

  今天,我來得早閒來無事便去看看它們。它們的樣子不算難看,但顏色卻有點奇怪——它們的嘴和眼珠子都是紅紅的,脖子處的毛也是紅紅的。但頭頂上卻有一簇深綠色的毛,越往下顏色越淡,等到了肩膀上已是翠綠的了。要是再往下,身體上都是雪白的毛了。它們的腳也是通紅的,上面的紋路清晰可見,我曾奇怪地問王老師:“這些鴿子為什麼不在腳上綁一條繩子呢?”王老師說:“這些鴿子已經知道這裡是它們的家了,不會逃走的了,只會在這裡!”正是因為這樣,我才能看到自由自在的小花鴿。

  它們走起路來好像有種王者氣勢,頭抬的高高,挺胸收腹,翅膀收在兩側,腳也抬得高高得,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

  當我們在陽臺上吃東西的時候,它們便飛快地飛到陽臺,目不轉睛地盯著你手中的食物想讓你分他一點,它們可真貪吃啊!

  這兩隻小花鴿可真可愛!

六年級動物的作文 篇5

  我有一隻狗,叫做苯笨,名字很怪吧,他雖然叫笨苯,可是他一點也不笨,我很喜歡他。它是我從一個阿姨家抱來的。

  它有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可愛的小鼻子又黑又亮,像一顆黑珍珠。身上的毛又白又光滑,這就是姐姐天天用洗髮水滋潤過的結果,可是他剛到我們家的時候是夏天,我們怕他會熱,就把他的毛剪了,顆難看了,那段時間大家都不理它,到了冬天,他的毛又長出來了,我們才發現它是一個這麼漂亮的小狗。我們現在越來越喜歡它了。他的尾巴是向上反捲著的,毛長長的,十分蓬鬆,像一個被人掰彎的雞毛撣子,可有彈性了,我曾經想把他拉直,可是拉直了以後一鬆開手,又反捲過去了。

  由於我們家住在十一樓,他最喜歡的做的事情是下樓去玩,只要把拴著他的狗繩一解開來,他就會像一陣風似的跑到姐姐面前,一雙大大的眼睛閃著光,好像在說:“求你帶我下去吧!”。他只要看見我們穿上衣服,提上手袋,它就立馬衝到門口,以為我們要帶他出去。又一次外婆要出去買菜,它就衝到門口,外婆和它周旋了十幾分鍾,才設法“逃”了出來,可見他多麼喜歡下樓玩。帶他有一個優點,就是他很少在家裡亂大小便,實在憋不住了就自己跑到廁所,在馬桶旁邊大小便。所以我們在這方面上不用太管他了。

  他也有一個壞處,就是每到吃飯的時候,我們坐下了以後,他總是我們最忠實的“追求者”,它看見我們吃了以後,總是眼巴巴的看著我們吃的東西,我們不給他吃他還跟我們“吵架”,也就是嘴裡發出奇怪的聲音,好像要生氣了一樣。可是當我們“大發慈悲”的時候,給他幾塊肉,他還挑肥揀瘦的,有蘿蔔味的不吃,肥的不吃……給了不合他胃口的東西在那裡左聞右聞的不吃,而我們要把那塊肉撿起來,他又把肉叼到另一邊,確定“不好吃”了以後,才放棄它,又來找我們要。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給他的東西必須是合他胃口的,他才吃。否則,他就不吃。

  他用時候很莫名其妙,令人捧腹。比如,有一次媽媽買了一件白色的外套,是訪羊毛皮的,上面毛茸茸的,第一次媽媽穿這它從房間裡出來,笨苯看見了以後,史無前例的掙脫繩子衝出來(之前它是拴著的)一口咬住媽媽的褲腳。媽媽掙脫了以後他突然跑開來,衝著媽媽大叫,一雙大眼睛驚奇的瞪著我媽媽的棉襖,好像在說:“那不是我的.衣服麼,怎麼跑到你身上了?”媽媽被他這麼一叫給叫糊塗了,過了一會才明白它的意思,我們禁不住大笑起來,它可真是蜀犬吠日啊。後來,它明白了那不是他的衣服,才沒有見了媽媽穿那件外套就叫了。

  笨苯還有一個好玩的地方,就是你報住他的臉,把他往上拉,它就會放出類似打呼嚕的聲音。每次都弄的我們全家笑嘻嘻的。不知為什麼每次我去弄,它就跑開來了,可能是我沒用力的緣故吧。

  我真喜歡笨苯。

六年級動物的作文 篇6

  在這個暑假裡,我讀了好幾本老師安排的課外讀物。印象最深的要數小說大王沈石溪的《斑羚飛渡》這本小說了。讀完之後,我便對動物的特性又有了新的認識。

  《斑羚飛渡》這本書總共講了十七篇有關動物方面的故事。每一篇文章中,作者都對動物作了活靈活現的描寫,彷彿像是真的一樣。它們的形象已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裡了。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和烏鴉做鄰居》這篇了。因為這篇小說不但是小說大王沈石溪的經典之作,而且還告訴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

  《和烏鴉做鄰居》主要講一群烏鴉和“我”相處的故事。“我”曾經傷害到烏鴉,結果變成了仇人。但是一件意外的事情使“我們”互相幫助,相互關照。經過共同的努力,最後又變成了好朋友。讀完後,我便對烏鴉這種動物深感佩服:烏鴉群紀律嚴明,可以排兵佈陣;可以向大雁一樣排成一字形在空中飛翔;烏鴉居然和人一樣知恩圖報。最神奇的是,烏鴉居然引導“我”遠離災難區,這是動物靈性的具體的表現啊。烏鴉真厲害啊!。

  沒想到人和動物的感情居然可以有那麼深,烏鴉雖然不能與“我”交流,但是發現自己的朋友被別的鳥傷害,居然成群的攻擊那些鳥,使“我”脫險,更令人驚訝的是,烏鴉知道“我”的家會被閃電打到,並被大火燒著,可烏鴉居然冒著生命危險叫“我”快點離開危險的地帶,可見,“我”跟動物之間的感情有多麼深啊!

  動物都能知恩圖報,何況我們人呢?我們都生活在這個美好的世界上,都應該懷著一顆愛心,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這個世界上和身邊的人和物。

  由於環境的關係,我一直都和動物都沒有什麼親密接觸過。但是在現實中確有此類事例發生。比如“狼孩”。有一個嬰兒被人丟棄在路旁,無人理睬。這時,一匹狼走了過來看到了,但是狼並沒有吃掉那個小嬰兒,而是把它帶回家,當成自己的孩子。母性在閃光:喂他一些吃的東西,慢慢把他養大,也就變成了所謂我們現在所說的“狼孩”。狼是吃人的。但是從這件事看來,很多東西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壞。做事也不能只看外表,關鍵是要看到內心的美和善良。

  善待生靈,就是善待我們自己;愛護動物,就是愛護我們寶貴的家園!